回覆列表
  • 1 # 好時光417

    我認為是因為黛玉覺得寶玉離悟還很遠,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時間和經歷來積澱。以本人的粗淺看法,他們主要還是討論悟的話題,而寶黛都有一種比較出世的思想,這點比較相通。可是包括寶黛的愛情,又何嘗不受現實的限制,那一種不可逾越的世俗是他們最大的障礙。為一直覺得《紅樓夢》是不可多得的奇書,她寫盡了人間百態,至今無人超越,有平民,有富貴的,有權勢的人。凡此種種,有人間的疾苦,有官場的險惡。好像所有的悲歡離合都覆蓋到了一樣,每個人的個性和遭遇,似乎都能從中找到影子。我是十分歎服的。寶黛都不適合世俗之爭,都是比較善良的型別,這樣的人歷來難有世俗人眼裡的成功,儘管他們有一定的才華。他們遭受的苦難慢慢讓他們往悟這個方向走。我認為放下一切,用黛玉的話說:無立足境,方是乾淨。這樣才算悟,可是要達到這個境界談何容易呵!

  • 2 # 歲月人安好

    在《紅樓夢》裡描寫,黛玉和寶玉從小同吃同住,青梅竹馬。彼此之間的感情是任何人都無法代替的。放到現在來說就是知己了。

    耳濡目染的,對待很多事情的觀點都會一致,有些時候都不用說出來,只需要一個眼神就可以懂了。

    他們二個也都是理想主義者,這一點他們的觀點也很一致。心靈相通,所以在寶玉的心裡,他的這個林妹妹,是有別於大觀園其他的女子的。在多數人都建議他考取功名的時候,只有林妹妹叫他可以做自己。

  • 3 # 織夢紀

    《紅樓夢》寶釵說寶玉悟了,為什麼黛玉很肯定的說會讓寶玉收回痴心邪話?熟悉原文的話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黛玉很肯定的說會讓寶玉收回痴心些話,就一個詞:你不配!既然寶玉悟了,那麼要讓他醒悟就是證明寶玉沒有悟,即寶玉悟性不夠,不配參禪悟道,索性打消這個念頭。

    寶釵說寶玉悟了的背景

    原文第二十二回 “聽曲文寶玉悟禪機 制燈迷賈政悲讖語”,賈母組織大夥兒聽戲,鳳姐笑說有個戲子像一個人,其實大家心知肚明是林黛玉,只是沒人說出口,畢竟那時候戲子身份很低,說出來難免有負面影響。然而史湘雲是個心直口快的主,一時說出口說像林黛玉。寶玉怕黛玉生氣,向湘雲使了個眼色,結果“落了兩處的貶謗”,惹得湘雲和黛玉都不高興。

    鳳姐笑道:“這個孩子扮上活像一個人,你們再看不出來。”寶釵心裡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說。寶玉也猜著了,亦不敢說。史湘雲接著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樣兒。”寶玉聽了,忙把湘雲瞅了一眼,使個眼色。眾人卻都聽了這話,留神細看,都笑起來了,說果然不錯。一時散了。

    回去之後,寶玉越想這件事越覺得無趣,大哭一場,提筆寫下一偈語:

    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斯可雲證。無可雲證,是立足境。

    寫完之後又怕人看不懂,在偈後提了一支《寄生草》,自己覺得滿意才上床睡覺了。(這裡大有文章,想來寶玉也是想引人注意,畢竟惹得林妹妹和雲妹妹不高興且生出嫌隙,不鬧出點事情真真是不好收尾,後續分析)。

    黛玉見寶玉果斷離去和平時鬧脾氣不一樣,有點擔心,所以藉口找襲人看望寶玉(黛玉用在寶玉身上的心思可見一斑),把偈語和附詞拿回去給了湘雲和寶釵看。幾人看了之後寶釵說寶玉悟了,然後把偈和詞“扯了個粉碎”,遞與丫鬟。

    黛玉讓寶玉收回痴心邪話的底氣

    且不說寶玉這一招的高妙,既讓黛玉和湘雲解除了不快,又找機會吸引了眾人注意解決之前的貶謗。我猜寶玉知道黛玉會有法子的,畢竟兩人之間的理解和感情在哪兒擺著。

    所以黛玉讓寶玉收回痴心些話的底氣在哪呢?且往下看!

    話說寶釵撕了偈和詞之後,黛玉說“不該撕,等我問他。你們跟我來,包管叫他收了這個痴心邪話。”

    說著三人一起去了寶玉那裡,然後發生以下的對話。

    三人同到寶玉處。黛玉是一進門就笑著對寶玉說:“寶玉,我問你:至貴者是寶,至堅者是玉,你有何貴?你有何堅?”寶玉無言以答。黛玉又說:“你那偈末雲,‘無可雲證,是立足境’,固然好了,只是據我看,還未盡善。我再續二句在後。”黛玉續的是“無立足境,是方乾淨”。

    藉著寶釵又用了五祖弘忍傳衣缽給六祖慧能的故事,說寶玉悟性不夠,不配參禪悟道!

    寶釵道:“實在這方悟徹。當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尋師至韶州,聞五祖弘忍在黃梅,他便充役火頭僧。五祖欲求法嗣,令徒弟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說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彼時惠能在廚房碓米,聽了這偈,說道:‘美則美矣,了則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五祖便將衣缽傳他。今兒這偈語,亦同此意了。只是方才這句機鋒,尚未完全了結,這便丟開手不成?”

    曹公用筆確實厲害,直擊要害。原文說黛玉嘲笑寶玉悟性比不上自己和寶釵,還去參禪,結果就是寶玉放棄自尋煩惱的想法,不再參禪,然後“四人仍復如舊”。

    曹公用筆很細膩,這裡最後用這麼句話,自然有深意,且不說時寶玉耍性子故意為之或是怎的,至少解決了看戲引發的事端。

    黛玉的做法可謂是先破後立,讓寶玉自己覺得自己悟性不夠,放棄參禪悟道的想法,在去看望寶玉的時候,黛玉心中已經有了對策,或許寶釵講的故事也是兩人事先商量好的,只是為了“打擊”寶玉。

    1 寶玉法執未破。既然他對襲人說“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又何必在大千幻象哭哭笑笑呢?

    2 寶玉我執未放,寶玉的偈語確實是有參禪的味道,但是又怕“他人不解”呢?很明顯是沒有放下,希望有人理解。

    3 寶玉空執未悟。四大皆空,既然領悟了“有無”的意境,又為什麼將偈子“再念一遍”呢?說明他還是沒有放下。

    以上就是對“黛玉很肯定的說會讓寶玉收回痴心邪話”的分析。分析不易,還望各位支援!

  • 4 # 大白話紅樓

    一、黛玉文學水平明顯高於寶玉,從他的詩詞中能明顯的知道寶玉的心事。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所以,有把握。

    二、黛玉知道寶玉脾氣性情,知道這只是他一時不快而所作,並不會真放在心上。所以,她只當一時的玩笑,做一個小插曲就過去了。

    三、寶玉最怕黛玉,必然說不過黛玉。黛玉深明這一點。所以,有恃無恐,敢這麼說。

  • 5 # 南末之南

    作為古典名著之一,我是真的沒有細讀過《紅樓夢》,小時候只覺大宅子裡男男女女的那些事,哪有武俠江湖來的快意恩仇。成年後在多個場景的描述中才驚覺世事無常,才有這些喜喜悲悲。重讀紅樓,才可感悟裡面的博大。

  • 6 # 大白說紅樓夢

    前面說薛寶釵點了一齣戲叫做《山門》

    也叫做《魯智深醉鬧五臺山》。

    寶玉不喜歡聽,寶釵就跟他解釋:說裡面有些好詞。

    寶玉就說念來聽聽,寶釵念道:

    漫搵英雄淚,相離處士家。

    謝慈悲,剃度在蓮臺下。

    沒緣法,轉眼分離乍。

    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哪裡討,煙蓑雨笠卷單行

    一任俺,茫鞋破缽隨緣化

    這是講《水滸傳》中魯智深的故事。

    魯智深因為打死殺豬的鎮關西,被官府通緝走投無路。

    只好去五臺山剃度做和尚,和尚就要吃素不能喝酒。這個可把魯智深憋大了

    一天晚上實在忍不住了就偷下山,大塊肉吃起來,大碗酒喝起來。

    深夜回來山門關了,怎麼敲門人家都不開

    一下子火氣上來了,又加上喝醉了酒

    直接破門而入,還打傷了幾個師兄弟,破壞了佛門的清規戒律,這樣廟裡也容不下他了。

    我們說寶玉,寫了一句偈語,怕人家看不懂

    就又在後面,填了一支《寄生草》。

    感覺自己頓悟了,表示說你們這些人,

    我都放下了一切煩惱都沒了。

    殊不知,寶玉離覺悟還遠著呢

    黛玉不死,他怎捨得做和尚

    再說黛玉,見寶玉這次果斷走了,感覺不對勁,平時吵架,寶玉都是哄著她的。

    直哄到她開心為止,這次哄都不哄

    那就奇怪了,於是假裝來找襲人

    看寶玉的動靜,襲人回說:已經睡下了黛玉聽了要走。

    襲人就說:姑娘請站著,這兒留了個字帖,

    瞧瞧寫的是什麼話,黛玉一看可笑又可嘆

    原來是寶玉一時氣憤所寫,就對襲人說:

    沒什麼,作的是個玩意兒。

    說完,拿著那字帖回房來,準備第二天

    和湘雲,寶釵一起看。

    黛玉拿了一張字帖,要和寶釵湘雲同看

    寶釵看了那《寄生草》。

    又看了寶玉寫的偈語,哎喲,不好

    莫不是我那支曲子,引起他參禪的

    這些道書機鋒最能移性,要是存了這個念頭

    天天說起瘋話來

    那我不成了罪魁禍首。

    說完,把字帖撕掉燒了。

    黛玉說:不該撕了,等我去問寶玉

    包管他收了這個念頭。

    於是三姐妹,過來找寶玉,見了寶玉

    黛玉就說“寶玉,我問你

    至貴者寶,至堅者玉

    爾有何貴,爾有何堅

    意思是叫寶玉

    先參參自己的名字

    寶玉聽了,竟不能答

    大家都笑他

    這麼愚笨,還參禪呢

    黛玉又搬出寶玉

    前面寫的那句偈語

    覺得他寫的還可以

    就是境界還差了那麼一點點

    於是黛玉再補了兩句

    你證我證,心證意證

    是無有證,斯可雲證

    無可雲證,是立足境

    無立足境,方是乾淨

    這樣一補,算是徹底悟透了。

    黛玉給寶玉,補了兩句偈語

    一下子達到了,禪宗的最高境界。

    你證我證,心證意證

    是無有證,斯可雲證

    無可雲證,是立足境

    寶玉的意思是:

    你證明你的感情

    我證明我的感情

    我們兩個都在彼此互相證明

    證明來證明去

    搞得彼此煩惱不斷

    不如滅絕我們的情誼

    不要再去證明了

    等沒有什麼好證明了

    那就是立足之境了

    黛玉比寶玉更加徹底

    無可雲證,是立足境

    那還有可說的

    無立足境,方是乾淨

    那真是不可說了

    沒有了立足之境

    最後什麼都沒有了

    徹底乾淨了

    寶釵在一旁聽了

    就說:這才算悟透了

  • 7 # 西山雨木

    因為黛玉非常瞭解寶玉,也瞭解整件事情的起因和過程。

    因為湘雲打趣小戲子像黛玉,寶玉給湘雲使眼色,湘雲生氣,然後寶玉又多次一舉去找湘雲解釋,碰了一鼻子灰後去找黛玉,誰知黛玉同湘雲一樣不但不領情,反而惱他多事,寶玉受了兩處“貶謗”,一時心灰意冷,加上剛好聽了寶釵推薦的《寄生草》,心有所感,寫了個偈,怕人不懂,又補了一首《寄生草》。

    首先,黛玉沒有大家想的那樣小氣,雖然湘雲的心直口快可算無心之失,但顯然寶玉使眼色提醒之前黛玉並沒特別在意,反而寶玉自作聰明的給湘雲使眼色令黛玉心有不快,後來畫蛇添足的找湘雲解釋更是令人生疑。黛玉其實對寶玉的心是理解的,但他這種關心則亂的表現又讓黛玉無語,才有黛玉質問寶玉的話。

    所謂“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寶玉兩頭忙卻兩頭落埋怨,完全是自己情商不夠的表現,離了悟還遠的很。所以冰雪聰明的黛玉一看便知癥結在哪兒,也知道如何打消寶玉的念頭。

    寶釵不明就裡,還以為是自己一首《寄生草》惹的禍,實在是有點自作多情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姆巴佩,若昂菲利克斯這兩個超新星誰的發展前景更好,有可能成為新的超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