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瘋狗的輕武

    就上邊一戰這堆鐵皮盒子,裝甲最厚地方普遍都不超過20mm,機動能力勉強比兩條腿走路快上一些,越障礙能力渣,還死容易拋錨掉鏈子。當時的坦克唯一的優點就是能抵禦常規步槍彈,但這點裝甲帶來的優勢很快就被專業的反坦克步槍,反坦克炮取代。

    (下圖為1918年德國專業的37mm TAK萊茵金屬反坦克炮)

    你想當時坦克這點裝甲剛子彈還行,但對於開始走上專業化的戰防炮而言就沙雕了。尤其一戰的坦克速度又慢,車體還大,乘員還多,一跑下去這炮手經驗值蹭蹭的漲。

    所以說,一戰的坦克壓根不是到了二戰被淘汰,而是一戰結束之後就被淘汰了。一戰到二戰這20年出頭的休戰期裡邊,各國也都在研發反坦克炮和反坦克步槍,到了二戰,矛盾之爭更嚴重。就想二戰剛開打時候德棍大量的脆皮二號, 毛子的裸奔T26到二戰結束時候德棍的虎王老鼠,毛子的慈父3。就這6年時間裡坦克都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迭代了多少次,更別說一戰那堆破爛了。

  • 2 # a明日說法

    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新事物取代舊事物

    1915年8月,世界上第一輛坦克在英國誕生。

    一年後馬克1型坦克誕生,乘員8人,有“雄性”和“雌性”兩種。“雄性”裝有2門57毫米火炮和4挺機槍,“雌性”僅裝5挺機槍。1916年9月15日,有60輛“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戰役。

    以及英國“賽犬”坦克、法國FT-17坦克。

    這個時期的坦克迅速崛起,各種結構形式的坦克不斷出現,有固定的頂置炮塔或側置炮座,也有旋轉式炮塔或無炮塔結構。火炮口徑37~75mm;功率26~110kW,最大速度6~13km/h,最大行程35~64km,裝甲板是鉚接的。

    一戰的坦克特點有:時速低,行程短,機動性差,火力弱,只用來引導步兵衝擊

    二戰時期坦克特點結構趨於成熟,普遍採用裝一門火炮的旋轉炮塔和單一的履帶式推進裝置; 以敵坦克為主要作戰物件; 採用長身管火炮,出現次口徑超速穿甲彈和空心裝藥破甲彈,安裝光學瞄準鏡,火炮高低向穩定器,火炮口徑:57~85mm(中型坦克),88~122mm(重型坦克)彈丸初速781~935 m/s; n發動機功率增大(267~515千瓦),最大行程增加(100~300千米),採用扭杆式獨立懸掛裝置和雙流傳動、液力機械傳動等新型傳動技術; 提高了防護效能,前裝甲加厚,傾角加大,出現軋製裝甲的焊接車體和鑄造炮塔,車內有手提式滅火器,車外裝有拋射式煙幕彈發射器。如蘇聯T-34德國赫赫有名的虎式坦克等...

  • 3 # 生活問道

    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粉墨登場,一出場即展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這種集重火力、速度、防護能力於一體的裝甲怪獸立刻成為了戰場上的主角。

    至於題主所說的二戰時坦克被淘汰應該指的是一戰結束到二戰爆發之前的短暫的這段時間。

    這段時間內世界大多國家,包括蘇聯和美國在內,並沒有把裝甲打擊做為一種全新的戰術理論進行研究。而只是將坦克做為打破傳統叢集衝鋒或防禦的補充手段而已。

    德國在二戰初期展現出來的強大攻擊力瞬間擊碎了傳統作戰方式。

    要說德國聯合蘇聯攻陷波蘭只是牛刀小試的話,那麼,德軍集團裝甲用閃電戰方式從比利時方向突破馬奇諾防線,一日千里的進攻速度一舉擊潰英法聯軍,則直接顛覆了沿用了幾百年的步兵守則。

    也因此,二戰中出現了不少經典的坦克型號和裝備。

    例如:

    德國研製生產的“虎王”坦克,採用了71倍徑的88毫米口徑主炮。射程高達10公里(曲射),採用碳化鎢芯穿甲彈時,即使在2000米外,也可以擊穿203毫米的裝甲。在3200米的距離上,包括美國的M4,英國的丘吉爾和蘇聯的T-34都成為虎王的犧牲品。德國在發展重型坦克的同時,也開發了中型坦克,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作就是“黑豹”坦克。黑豹採用的是70倍徑的75毫米火炮,雖然火炮威力相比88毫米口徑火炮的威力小,但相比同盟國的大多數坦克威力還是非常突出。

    黑豹火炮可以在1500米內輕鬆擊穿蘇聯的T-34的正面裝甲。而如果使用了穿甲彈,也可以擊穿150毫米/30度角的正面裝甲。

    德國對於重機裝甲的酷愛成了所有同盟國坦克的噩夢。在與德國坦克叢集交戰時,不得不採用狼群戰術近距離交鋒,以此來彌補火力不足和裝甲抗打擊能力不強的弱點。

    相對於德軍恐怖的裝甲及裝甲打擊能力,蘇聯在後期開發了著名的T-34主戰坦克。

    T-34雖然換裝了53倍徑的85毫米火炮,但是先天不足的弱點卻無法短時間內解決。導致了即使在800米的距離,也只能擊穿德國老式的虎1型坦克的側面裝甲。

    不過T-34主戰坦克畢竟擁有造價低廉,結構簡單,相對火炮威力大的優點。在和德國進行的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數千輛坦克的大決戰中,依靠數量的優勢一舉近距離打破了德國裝甲無敵手的神話。

    在二戰經典坦克前十名的排行榜上,德國佔據了七席,蘇聯兩席,美國只有後期的“潘興”26型入圍。

    透過這個排行榜也不難看出,坦克的發展與應用在二戰中大行其道,更是德國幾乎橫掃西方世界的利器。

    即便是二戰結束後,坦克也沒有退出歷史舞臺,反而在現代戰爭中越來越重要。

    不過有矛就有盾,坦克雖然不可一世的蠻橫,反坦克裝備也是如火如荼的發展。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地面的反坦克導彈和樹梢殺手“武裝直升機”這兩種方式了。

  • 4 # 王司徒軍武百科

    當然要被淘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坦克才剛剛出現,只能算是原型機,且當時各國對坦克技術、裝甲作戰理論都有各自不同的認知和表達,這樣的東西並不適合二戰。

    真正的坦克作戰理論誕生於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這種理論的徹底成型與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機械化大發展有直接關聯,這次工業革命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到20世紀初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很直觀的展現了這次革命的成果,比如“坦克”這種自動化機械的參戰。

    上圖.法軍的塹壕陣地

    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大的特色是固定的陣地塹壕戰,當戰爭雙方都無法承受機關槍、大炮的密集轟殺時,陣地便開始向地下發展,繼而壕溝、堡壘、土木工事和鐵絲網成為戰爭主流,雙方利用工事互相碰撞,基本上誰也奈何不了誰。

    上圖.德軍的精銳突擊小分隊

    在塹壕戰的過程中,人們透過重炮長時間的轟炸、小單位突擊隊滲透、工兵爆破、毒氣襲擊以及乾脆挖穿了戰壕面對面駁火戰鬥,然而這些東西都沒法讓塹壕戰發生本質的變化。所以藉著工業革命帶來的電氣化發展,套上金屬殼的自動化戰車被開發出來,這便是坦克。

    坦克的第一次參戰是在“索姆河會戰”,在我們通常接觸的歷史上,一般會這樣描寫:“索姆河會戰英軍久攻不下...首次投入坦克...一鼓作氣推進陣地2公里多雲雲”。

    上圖

    .履帶脫落的英軍坦克

    然而真實的情況恐怕有點些微的出入,當時英軍動用了49輛“Mark.I”,實際能完好參加戰鬥的只有18輛,結果戰鬥中這些坦克一路趴窩,雖然勝利攻佔了幾個要點陣地,最後還讓德華人擊毀了10輛。

    關鍵是,這次戰鬥並非只有坦克在突擊,英軍動用了32個師,法軍有26個師,坦克只是滄海一粟。隨後的時間裡坦克也發動過幾次進攻,但坦克起到的作用遠沒後世文章添油加醋的那麼大。

    更搞笑的是,Mark.I型坦克工作環境非常差,發動機與人排列在一起,令車廂溫度能達到50度,且噪音巨大廢氣瀰漫,再加上機槍、火炮的持續射擊,發生過許多起車組成員昏厥休克的糗事。英華人隨後又造出了Mark.II、III、IV、V、VIII、IX、X等多種型號,但幾乎一脈相承,別指望能有多大改善。

    上圖.法國的“施耐德CA 突擊坦克”(Schneider CA)

    還有法國的Schneider CA坦克,與其說它是坦克倒不如說是裝甲車,這型可憐的“突擊坦克”因為設計原因,動輒就會掉進戰場上的坑裡無法自拔。

    上圖.傻大笨粗的聖沙蒙坦克

    比Schneider CA還差勁的是法國“聖沙蒙”坦克,它陷進坑裡的BUG比Schneider CA還嚴重,這種搭載了75mm炮的坦克只能勉強跑50多公里,速度只有每小時8.5公里,諸位在小區裡開車也不止這個速度吧?

    上圖.人們在圍觀雷諾FT下壕溝

    一戰最靠譜的坦克是法國的雷諾FT-17,它擁有旋轉炮塔,靈活機動的車身和不錯的正面防彈面,它也是最早實現了“平衡”概念的坦克設計。

    上圖.被繳獲的德軍A7V坦克

    德華人也沒好到哪去,二戰因為裝甲戰術打出赫赫威名的德軍,在1917年才開始研製坦克,他們研製的“Allegmeine-Kriegs-Department 7”(A7V)坦克數量稀少,哪怕加上試驗車也不過22輛。

    上圖.戰場上的A7V,成員不知是被俘還是被打死了

    這型30噸重的坦克載員達到了18人之多(一般會塞更多),相當於在坦克的車組外又加了一個戰鬥班,是實打實的戰鬥堡壘。相應的越野行程也只能跑個35多公里,公路速度僅為每小時10千米,好吧,小區看門的老頭得笑出褶子來。

    總的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坦克你不能磨滅它們對戰場的積極推動作用,但也不要過分神話其在戰場上的表現。

    其實不難理解,一戰時的坦克與二戰的坦克根本不是同一種東西,雖然它們都具備裝甲防護加機動突進的概念,但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坦克的理解是“移動的堡壘”,所以它們需要像碉堡那樣能四處播撒火力,掩護人員完成突破,自身卻並不具備良好的縱深突擊能力。

    這種思維上的鴻溝構成了一、二戰坦克天然的鴻溝,更別提那些金屬工藝、製造工藝、武器、發動機技術幾十年間的進步。德軍當年開發出K型子彈和M1918型反坦克槍(T-Gewehr),一時幾乎沒有什麼坦克能防禦住它們的轟擊。人們透過各種反坦克武器,再加上反坦克壕、步兵戰術、工兵爆破等方式,讓戰場上的坦克鬧得灰頭土臉。

    但放到二戰呢?哪個反坦克槍敢說能一炮轟穿坦克的正面?面對速度飛快,一路突進並撕裂防線的坦克大叢集,什麼力量在此都是虛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在新的戰爭陰雲下,列強各國都對戰場上坦克的使用做了反思,這其中不乏一些今天看來比較“2”的思想,比如“坦克巨大派”,他們覺得坦克實在厲害,便希望將海里的戰艦搬上岸,其後催發了“多炮塔神教”。此外還有“坦克無用論”,他們質疑坦克的作用,堅定的認為塹壕戰和堡壘工事才是戰爭的主流。

    但也正是20世紀中前期的這段時間,集合了當時的科技趨勢和對塹壕陣地戰的反思,一些論點比較新穎的軍事專家們大體總結出了新的機械化作戰方法。

    其中我們比較熟悉的,如德國古德里安的“坦克裝甲閃擊戰”,蘇聯圖哈切夫斯基的“大縱深作戰”、法國戴高樂的《機械部隊的誕生》等等,都是這方面的體現。他們所歸納的戰略中,用坦克突擊、實施大規模的機械化運動戰成為基本核心。

    我們後來也看到了這些大規模機械化作戰的威力,坦克作為矛頭一往無前,不斷撕裂和擴張敵方的陣地,“坦克能突擊多遠”成為當時衡量一支部隊力量的標杆。而且坦克的大規模使用也帶來了坦克的大規模對沖,“坦克反坦克”成為重要的指標,否則你的坦克不是對方坦克一合之敵,還談什麼機械化突擊?

    在這種情況下,速度慢悠悠,通訊靠鴿子,死重巨大裝甲脆薄,像裝甲車多過像坦克的一戰坦克們,哪裡還會有什麼實際作用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財務組織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