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理工男讀歷史

    沒看過這本書,找到了此書的目錄和一些書評後有了大致的瞭解,應該是對安史之亂前後唐王朝尤其是地方權力結構變化的梳理和分析,有機會再仔細閱讀學習。這裡只是從自己理解的角度介紹一下唐王朝安史之亂前國內外的政治格局。

    本來這是個很大的題目,一兩千字說清楚並不容易,只能選擇最簡單的切入點了——天寶十大節度使。

    當時唐王朝周邊有各種勢力,按逆時針順序,包括新羅、渤海、黑水靺鞨、室韋、契丹、奚族、回紇、原西突厥各部落、突騎施、大小勃律等小國、吐蕃、南詔,再往西才是大食的呼羅珊總督管轄區域。當時只有吐蕃是敵國,其他各勢力是在幾個大國之間搖擺不定的小國。

    天寶十大節度使之中,除了嶺南五府經略使是負責震懾嶺南之外,其餘都是針對的周邊這些勢力,他們的轄區也一直都是唐王朝防禦的重點區域。自從李隆基設定節度使制度之後,這些節度使掌握了當地的募兵權、行政權、財政權,相當於變相的實現了分封制,雖然大多數是忠於唐王朝的,但也有安祿山等一些特例。

    從東往西逐一說明:

    1、首先是最東邊的平盧、范陽節度使。這裡屬於唐王朝的河北道,河北道包括從黃河下游一直到東北、外東北的廣闊地區。天寶年間後突厥滅亡,這個區域已經沒了能和大唐抗衡的對手。但由於唐王朝自身的問題,契丹、奚族對唐王朝失去了最起碼的信任,即使後突厥滅亡仍然沒有徹底投靠過來,並隔斷了唐王朝繼續向東北、外東北延伸統治的企圖。於是,在徹底解決契丹、奚族問題之前,唐王朝只能對東北、外東北包括北韓半島的各個勢力保持表面上的統治。這也是唐王朝在開元天寶時期不斷厚實這個區域的力量,並培養出安祿山這個盛唐終結者的原因之一。安祿山就是藉著不斷與契丹、奚族交戰地位才能不斷提高,並積攢了李隆基的信任,同時在這個多民族會聚區域隱藏了大量的其他力量。

    現在的河北省是唐王朝河東節度使的轄區,和朔方節度使共同負責對付蒙古高原上的異族政權,先是東突厥,之後是薛延陀,再之後是後突厥、回紇。回紇與唐王朝滅了後突厥之後與唐王朝關係還算融洽,這兩個區域的作用有所下降。安祿山除了任平盧、范陽節度使之外,還任河東節度使,管轄區域又向西擴張了不少,都是為了對付契丹和奚族。

    2、現在的山西省是朔方節度使轄區,安史之亂前節度使是安思順,雖然是安祿山的堂兄弟,但是個唐王朝的忠臣。郭子儀、李光弼都是朔方軍的高階將領,安史之亂後郭、李二人以山西為中心挫敗了叛軍西進的企圖,逼迫叛軍只能攻打潼關,並反攻到了現在河北境內險些提前五年結束安史之亂。

    3、之後就是河西節度使,《舊唐書》上記載河西節度使是為了“隔斷羌胡”,轄區基本上就是現在的甘肅、寧夏,實際上就是保護河西走廊,相當於唐王朝關中核心地區西方的最後一道防線。

    河西以南是隴右節度使的轄區,設定目的是“以備羌戎”,用來負責防禦西北各個少數民族勢力,主要是吐蕃。我個人理解隴右還有唐王朝戰略預備隊的作用,從地理位置和兵馬數量來說,都是除朝廷直轄的關中地區之外的最重要的一個。

    河西和隴右在安史之亂前節度使都是哥舒翰,屬於忠於唐王朝的勢力。

    4、現在四川有劍南節度使,當時是楊國忠的勢力範圍。蜀中既是唐王朝的戰略後方,又是重要的賦稅來源,其地勢易守難攻,吐蕃雖然與這一地區接壤,但很少能夠在這個區域佔到過便宜,反而唐王朝反攻經常能在這一區域取得較大戰果。但當時由於南詔投靠了吐蕃,劍南也處在一個防守有餘、進攻不足的境地。

    5、最西方是安西節度使和北庭節度使,是用來保護西域絲綢之路的。此地是標準的地廣人稀,異族勢力眾多,唐王朝在這裡由於後勤受限兵力不是很多,但受益於絲綢之路商稅收入,軍力較為強大,是當時的天下強軍之一。

    安史之亂前安西、北庭節度使是封常清,屬於忠於唐王朝的勢力。

    唐王朝其他區域都是中央政府任命的地方官員,不存在相當獨立的勢力,理論上講沒有成建制的野戰軍駐紮,這也是安史之亂後各地或者被叛軍輕易攻下,或者是地方官員自行募兵演變成藩鎮的開始。

    總之,當時唐王朝大部分割槽域還是在唐王朝中央政府控制之下的,周邊除了吐蕃之外也沒有強敵,安祿山當時也不具備謀反成功可能性,本來是個發展的好時機。可惜歷史就是這樣毫無邏輯,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安祿山起兵造反,併成功終結了盛唐。

  • 2 # 聽雨者豐一

    《危機與重構》中安史之亂前夕的唐朝,地緣政治格局是怎樣的?

    《危機與重構》是一部關於唐朝中期藩鎮問題的專著,集中論述了八世紀中期至九世紀初期唐朝的地方政治問題。全書分四個章節,分別論述了河南、關中、河北及江淮四個區域在安史之亂爆發後的政治發展情形,圍繞著唐代中後期中央政府如何處理安史之亂及由此所形成的藩鎮時代的地方政治危機這一主題展開論述。

    關於本文的主題,即安史之亂前夕唐朝的地緣政治格局,是一個比較專業的歷史課題,已經超越了一般歷史愛好者關注的維度。我根據自己以往對於唐代歷史常識的積累,參閱了唐史部分相關論著,得出了一個基本結論,那就是,安史之亂前夕,唐朝的地緣政治格局具有以下特點:

    突厥走向衰落,回紇悄然興起,吐蕃仍是勁敵,契丹日漸跋扈;朝廷勢弱,歌舞昇平,邊鎮勢強,危機四伏。

    晚唐大詩人杜牧的祖父杜佑在他所撰的《通典》中有一段議論,足以揭示安史之亂所以發生的真相:

    “玄宗皇帝即位以來,國家太平安定很久,財富充足,國力強盛。自開元二十年之後,一心邀功的主將,極力追求武功和封爵,以博取皇帝的歡心;總是想著掃蕩消滅奚和契丹,翦除南蠻和吐蕃。敗亡喪師的,損失一萬說成是一,打了勝仗的,斬獲一說成是一萬。皇帝對邊將的寵信和封賞都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致使他們的居功自傲隨之日益增長。哥舒翰統帥西方兩個節度使,安祿山統帥東北三個節度使,他們的軍權之大已經超乎尋常,就連軍中打更計程車卒都授予了官職。地方郡縣的錢糧,全部供給了他們的俸祿。於是驍勇精銳的將士,優良的戰馬和兵器,都集中到了這兩個統帥麾下,而京師的守禦卻是空虛的(驍將銳士,空於京師,善馬精金,萃於二統)。邊鎮勢力如此之強,朝廷兵力又如此之弱,於是奸邪之徒就乘此便利,產生幸災樂禍之心,覬覦私慾,對各級軍將威逼利誘迫使其就範。到了最後安祿山起兵叛亂,不一定就是蓄謀已久的。”

    唐朝初年實行府兵制,出征時任命主將,戰事結束隨即罷免,兵士分散在各府,將領集中在朝廷。到了高宗武后時期,府兵制逐漸敗壞,於是開始充實邊鎮都督府的兵力:戰士由府兵變為募兵,再變為健兒長任邊鎮;都督等長官的地位由專管軍隊變為兼領行政,以達到專一事權的目的。到睿宗景龍和先天年間,出現了節度使。玄宗天寶初年,全國的邊鎮共設定了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地位略低於節度使):

    安西節度使,統領安西四鎮,撫寧西域,治所在龜茲城,兵力24000人。

    北庭節度使,統領天山等三軍,防制突騎施和堅昆,治所在北庭都護府,兵力20000人。

    河西節度使,統領河西走廊八軍三守捉,隔斷吐蕃和突厥之間的聯絡,治所在涼州,兵力73000人。

    朔方節度使,統領定遠等三軍、三個受降城以及安北和單于兩個都護府,捍禦突厥,治所在靈州,兵力64700人。

    河東節度使,與朔方互為犄角,共同抵禦突厥,統領大同等四軍和雲中守捉,治所在太原,兵力55000人。

    范陽節度使,統領恆陽、北平、橫海等九軍,臨制奚、契丹,治所在幽州,兵力91400人。

    平盧節度使,統領平盧和盧龍二軍,以及榆關守捉和安東都護府,鎮撫室韋與靺鞨,治所在營州,兵力37500人。

    隴右節度使,統領臨洮、威戎、積石等十軍以及合川等三守捉,治所在鄯州,兵力75000人。

    劍南節度使,統領昆明、寧遠等六軍,西抗吐蕃,南撫蠻、獠,治所在益州,兵力30900人。

    嶺南五府經略使,統領經略、清海二軍和桂州、容州、扈州、交州四總管,治所在廣州,兵力15400人。

    在這些邊鎮中,兵力在五萬以上的大鎮有范陽、隴右、河西、朔方和河東。這是因為當時東北邊境的奚和契丹勢力已經非常強悍,形勢所迫,所以臨制二部的兵力最為強大。吐蕃本是西方大敵,因此設定了隴右和河西兩個大鎮來對付。東突厥在武后時曾經中興,但到了開元初年默啜可汗敗亡,勢力逐漸衰弱,所以北方的朔方和河東兩個節度使雖然也是大鎮,卻不能自成體系,而是經常依附於隴右和河西或者范陽。哥舒翰統帥的西方二師就是隴右和河西,兵力合計近十五萬人,安祿山統帥的東北三師就是范陽、平盧再加上河東,兵力合計逾十八萬人,這是當時唐朝各邊鎮中兩個最強勢的軍事集團。但就是這兩大集團的首腦卻在鬧對立,不能相容,連朝廷都無法調解。天寶十一載冬天,安祿山竟然在皇帝安排的宴會上公然辱罵哥舒翰,哥舒翰卻不敢還口,就是因為安祿山在此之前已經兼領范陽、平盧和河東三鎮,而其黨羽安思順又擔任了朔方節度使,導致東北軍事集團的實力已經明顯超過了哥舒翰代表的西方軍事集團。

    范陽節度使治所在幽州,平盧節度使治所在營州,和奚、契丹兩部相鄰,本來就是為了對付兩部而建立的。安祿山軍中的奚和契丹人,大體有兩種來源,一種是戰敗被俘或降附的,另一種是長久以來已經內屬定居在兩鎮轄區幽州和營州境內的奚和契丹人。當時邊疆少數民族中戰鬥力最強的有東北的奚和契丹,西方和北方的吐蕃和回紇。但是西北諸鎮中並沒有吐蕃族的軍士和將領,而大多數是河西道和隴右道的其他部落,這些部落的戰鬥力是不如奚和契丹的。因此,西方二師相對於東北三師已經居於下風。

    說了邊鎮,再看朝廷。唐代所稱的中原,包括關中、河南大部、隴東以及山西南部等區域。“天寶末年,皇帝認為中原太平無事,實行整修文教、廢除武備的措施,銷燬民間的兵器,以此削弱天下豪傑的勢力。於是出現了私自攜帶兵器的人被判處大辟之刑,私藏圖讖書籍的人被判處誅殺之刑,練習弓箭的人被認為有罪,家族中有不肖之子充任軍官的,他的父母兄弟視為恥辱而摒棄不顧。這樣以來,只有邊鎮部署重兵,中原腹地都把兵器深藏在倉庫,表示再也不用,有的人活到老死都沒有聽過打仗的訊息。六軍和戍衛京師的兵士,都是街市中的閒漢,富有的就販賣綾羅綢緞牟利,飽食終日,強壯的整天玩角抵和拔河的遊戲,日以繼夜,到了有戰事的時候,這些人都兩腿打顫,一時連盔甲都穿不上。後來盜賊乘機造反,並不是偶然的。”(《唐會要·軍雜錄》)“到了安祿山起兵叛亂,中原腹地的百歲老人,從來沒有見過范陽的軍隊向南開拔。叛賊兵鋒所至的郡縣,根本沒有軍隊抵抗,而是開啟城門迎敵。郡縣的長官聞風而逃,或者被俘獲殺害,或者在路邊上吊自殺,而投降的更是不計其數。各郡縣的軍械庫開啟後,發現刀槍器械都已經爛掉了,拿都拿不起來,士兵只好手持棍棒代替刀槍。這就是天下雖然太平安定,但是忘記了戰爭必然導致危險(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的道理。”(《安祿山事蹟》)

    對於這種朝廷勢弱,邊鎮勢強的危局,皇帝和公卿大臣們並非毫無察覺,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而是經年累月,積重難返,早已沒有治本的良策。皇帝只好用高官厚祿對安祿山進行安撫羈縻,希望他不忘皇恩浩蕩,盡忠朝廷。但是這樣做無異於飲鴆止渴,反而更加縱容了安祿山的狼子野心。終於到了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再無顧忌的安祿山悍然發動叛亂,舉兵南下,一月之間席捲中原。“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大唐盛世歌舞昇平,一派繁榮景象的神話被此打破,從此一去不復返了。

    (配圖為唐朔方節度使治所地靈州<今靈武市>鎮河塔,俗稱“東塔”,與銀川市內承天寺塔<俗稱西塔>隔河相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喝蘋果醋能減肥,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