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59480155998

    兩種裝備作用不同。驅逐艦主要用於對海面艦艇作戰,有較強的防空能力,但畢竟機動性差,防空武器有限且在海上無隱避體。而戰鬥機主要用於空中格鬥,並不用於摧毀海上艦艇。雖機動性很強,但攜帶武器有限。因而一般都不會用於單艦與單機博殺。都是在群體作戰條件下使用。實事上任何一方取勝都必須有其它條件配合如戰略佈署,戰術變化,作戰雙方艦機指揮的靈活,戰鬥力的頑強,技術上的優勢,協同配合的水平等等。

  • 2 # 種花家的tourbe兔

    驅逐艦有區域防空能力,一般發射防空導彈攻擊來襲目標,闖入驅逐艦的防空區域內,不管是飛機、無人機、還是導彈,都會被擊落。

    比如美國的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搭載的標準3IIA型導彈,其最大實驗射高達到1500千米,射程2500千米,攔截半徑超過1200千米,一般飛機也飛不了這麼高。搭載的標準6導彈射高在34千米,射程240-500千米,這個區域內一般會有高超音速飛行器,無人機等,都會被擊落。搭載的標準II型導彈攔截高度12-24千米,射程160-200千米,這個區域內來襲戰鬥機較多,主要防禦這些目標。

    戰鬥機也是透過發射導彈攻擊目標,以美國F15為例,F15的作戰半徑是1800千米,在這個範圍內能攻擊任何來襲目標。

    驅逐艦要比戰鬥機火力要猛,而且彈藥充足,飛機比驅逐艦速度快且靈活,到底誰能打過誰呢?關鍵還要看作戰計劃,作戰方式,有沒有其它武器裝備幫助等

  • 3 # 瞬間J

    現代戰爭都是資訊化網路化,各種武器裝備綜合在起來才能發揮最大作用。

    樓主提這個問題不好回答,硬要回答也要看看具體是什麼樣的驅逐艦和什麼樣的飛機

  • 4 # 六月夏志

    這個不好說啊!

    艦是哪型艦?機是哪種機?武器怎麼配備?才採取的那種接敵方式?操作人員素質如何?……等等吧,都是影響因素。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吧

  • 5 # zhushuwu

    這種事情不是百分百誰一定能贏的,除非雙方差距實在過大。

    假如在不考慮體系支援的情況下,一架帶兩枚反艦導彈的重型戰鬥機對戰一艘驅逐艦,那麼應該是驅逐艦的勝率成壓倒性優勢。因為現在的驅逐艦九成以上都是專職防空的,警戒圈半徑普遍能達到三四百公里,即使是對低空目標也有百公里,而攔截圈半徑也大都在100到200公里之間,而這正好也是空射型反艦導彈的極限射程。

    那麼現在假設雙方的導彈射程都是150公里,技術水平相當於中國或者美國,模擬對戰開始。

    三百公里左右的距離上,雙方同時發現對方,戰鬥機下降到低空,準備突防,由於地球曲率,雙方暫時失去目標,但依然保持警戒狀態。

    150公里處,雙方雷達重新捕捉到對方,驅逐艦發射2枚防空導彈(一般情況下在極限射程上發射是不允許的,因為要給導彈留出進行機動的燃料,但考慮到兩者的速度,所以導彈開始和戰鬥機接戰的時候距離會遠遠小於這個數字),而戰鬥機則鎖定戰艦,且開啟加力,進入超音速飛行。

    100公里處,戰鬥機爬升發射2枚反艦導彈,驅逐艦發現反艦導彈接近,開啟更多的相控陣雷達掃描單元,發射4枚防空導彈攔截,並且啟動電子戰系統,戰鬥機雖然也開啟電子戰裝置對抗,但由於發動機出力遠低於驅逐艦,對抗無效,反艦導彈開始受到干擾。防空導彈以接近3倍音速的速度持續接近,與戰鬥機的距離已經小於10公里,戰鬥機減速,發射干擾彈並進行機動,但由於從超音速轉到亞音速階段需要時間來補充機動所需的能量,所以留給戰鬥機的反應時間只有一到兩秒,判定為無法躲避。戰鬥機被擊落。

    90公里處,反艦導彈爬升並持續接近,但第二波防空導彈也在接近,雙方開始進行自動規避機動。

    70公里處,判定一枚反艦導彈被攔截,而另外一枚僥倖躲過,驅逐艦發射第三波共2枚防空導彈,同時加強電子干擾,近程防禦導彈、干擾火箭和近防炮開始待命。

    60公里處,因持續接近導致干擾增強,反艦導彈無法準確跟蹤目標,被成功攔截。戰鬥機攻擊行動失敗。

    以上,是在高技術條件下的對抗,下面把技術水平降低兩代:

    150公里處,雙方發現對方並持續跟蹤

    100公里處,雙方鎖定對方,

    90公里處,戰鬥機開加力,進入超音速

    80公里處,戰鬥機發射反艦導彈,同時減速、掉頭、撤離,反艦導彈爬升至高空

    70公里處,驅逐艦鎖定反艦導彈(因為這個年代的防空導彈射程也就七八十公里,所以無法擊中一直在極限射程徘徊的戰鬥機)

    50公里處,防空導彈發射,反艦導彈同時開始俯衝、加速

    40公里處,雙方導彈遭遇,防空導彈爆炸,但由於引信延遲,以超音速飛行的反艦導彈僥倖躲過,驅逐艦開始規避機動,近防炮準備

    20公里處,近防炮開火,此時只有不到三成的機率能夠攔截導彈,一旦攔截失敗,驅逐艦將中彈,但考慮到空射反艦導彈的戰鬥部一般較小,驅逐艦可能會大破,除非不經過維修,否則是不會沉沒的。

  • 6 # 下雨啦16

    這也有時代限制的。

    一是早期驅逐艦與飛機勢均力敵。早期驅逐艦對空警戒和對空火力受時代限制,相對簡陋。對空搜尋大部分靠人工觀察,只有少部分是雷達搜尋佔主流,但是限制也較多;對空火力也重要是高射炮之類,無論瞄準還是火力持續都有差距。這個時候飛機也是以臨空投擲炸彈襲擊驅逐艦或近距離發射魚雷攻擊,速度也不快,而且戰鬥機也不是專門進行打擊軍艦的,所以在功能上也有不足。這就造成兩者對戰就要比誰戰術更好,機會抓的越緊越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是飛機稍佔優勢。這個時期主要是60年代到90初期,飛機技術進步飛速,對艦導彈及其他手段也不斷髮展壯大。而艦船對空火力相比較還是有點差距。典型對比是在80年代初期的英阿馬島海戰中的表現,基本是飛機與艦船的對抗。阿根廷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戰機以航空炸彈對英軍水面艦艇進行空襲,擊沉了考文垂號驅逐艦以及羚羊號、熱心號護衛艦,另領有2艘驅逐艦(格拉斯哥號、安特里姆號)以及5艘護衛艦(大刀號、阿爾戈水手號、普利茅斯號、箭號、敏捷號)被航彈擊傷,沉沒和負傷的10艦艇佔了英軍特混編隊主力作戰艦艇的半數以上。馬島戰爭期間,阿根廷共損失了107架作戰飛機,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艦船力量擊落的。這還是在阿根廷軍隊只有極少數效能一般反艦導彈的情況下取得的。

    三是各有優長階段。90年代初期至今,各種科技高速發展,人們對戰鬥機、驅逐艦的功能不斷重新定為,發展出來不少效能優異、各有專長的技術裝備。出現專職對空導彈驅逐艦,目前驅逐艦基本以盾艦、遠中近程綜合對空火力為標配,加上其他體系偵察、搜尋裝備的支援,驅逐艦對空火力覆蓋範圍更大、火力更猛。而飛機方面進展似乎更大。以隱身為代表的第五代戰機成為目前飛機主流,遠端打擊、超速打擊等手段發展迅猛。這個時期更加比拼先期發現、資訊對抗等多方綜合實力。看誰更能抓住先機,誰更能打擊手段更猛。

    隨著技術的發展,艦艇與飛機的對抗會更加猛烈,不存在誰佔有絕對優勢,只有更合適,畢竟驅逐艦與戰鬥機作戰主要方向還是有區別的。

  • 7 # 使用者105531342890

    理論上戰鬥機不是驅逐艦對手

    驅逐艦本身與武器的綜合成本遠超戰鬥機。

    硬幹的話,綜合成本是相等的,戰鬥機的數量構成的總成本相近於驅逐艦時才有望摧毀驅逐艦

  • 8 # TANGZY

    單臺戰鬥機對上驅逐艦,結果肯定是驅逐艦完勝,在現階段的資訊化體系戰爭下,單臺戰鬥機的戰力其實不高的,對海攻擊的就更弱,而驅逐艦走著較強的區域防空能力,相控陣雷達一般在三四百公里外就能發現敵機,就算戰鬥機發射了反艦導彈,驅逐艦也有多層保護措施,防空導彈,近防炮,除了飽和攻擊,一般一兩枚導彈是擊中不了驅逐艦的。最後慶祝咱們人民海軍成立70週年

  • 9 # 王司徒軍武百科

    這個得看船下菜,不能武斷的進行硬性區分。

    比如英國當年號稱“最先進”的42型驅逐艦“謝菲爾德號”。這艘船面對阿根廷老舊的“超級軍旗”飛機和“飛魚”導彈時完全就是個沙雕。

    不過這確實不是因為“謝菲爾德”艦效能不好,多年以來42型驅逐艦最被人詬病的地方無非也就船殼較薄而已。根據英華人2017年發表在《衛報》上的調查,這場造成20人死亡的悲劇主要源於“毫無準備”。包括軍官翫忽職守、因為傳檔案被關閉的雷達、失能的滅火系統。

    當年“謝菲爾德”上的防空作戰官被叫到作戰室時,他甚至都不信阿根廷人的戰機能打到軍艦。英華人事後的總結是:1.缺乏經驗 2.無能。

    “謝菲爾德”的姐妹艦“考文垂”也是差不多的德行,阿根廷在國慶日出動空軍,透過機群佯攻誘敵戰術,成功的對“考文垂”身邊的“大西洋輸送者”補給船發動攻擊並將之擊沉。隨後4架A4“天鷹”對“考文垂”進行了水平轟炸,完全反應不過來的英國軍艦硬是讓航空炸彈給拍死在海上,僅一次突襲就宣告GG。

    另一個打不過戰機的沙雕驅逐艦是日本的“秋月”。哦對了,這艘船的“涼月”貌似跑來參加我們的海軍閱艦式了。

    秋月堪稱驅逐艦中的皮皮蝦。它擁有還不錯的雷達系統,艦體就是個升級版的“高波”。在“強力防空艦”的稱號下,真正的防空武器除了4×8聯裝塞了“海麻雀”的MK-41,就只剩2架“密集陣”而已,白瞎了相控陣雷達。

    日本人的構想是:透過FCS-3A有源相控陣雷達,對其它己方船隻發射的“標準-2”導彈進行導引,包括對整個艦隊編隊的防空進行“僚艦防護”。然而這麼多年“秋月”只有理論上的嗶嗶,連標準-2上艦都耽擱了。

    一個靠“海麻雀”打天下的船,“防空”能有多牛?23km的最大防空射程這是準備全程划水的吧?就算裝備了50km射程的“增程海麻雀”也不頂事,畢竟它的定義是“盾艦防禦”,只能算是個功能外掛。

    要是艦隊作戰,“秋月”作為“外掛”使用還是不錯的,但如果是單對單的與飛機打,“海麻雀”射程外的機載反艦導彈能隨便嗨。

    說過了兩個戰五渣,再說說比較頂尖的防空驅逐艦。像曝光率極高的“宙斯盾”驅逐艦“阿利伯克級”就是比較優秀的高戰力軍艦。目前美國最新的型號為flight 2A型,正在準備建造flight 3型。

    “伯克級”除了多功能作戰外,最大的用途就是為航母戰鬥群充當防空護盾,透過艦載“宙斯盾”系統攔截各種空中來襲目標。flight 2A型具有96具MK41垂髮系統,裝載有“標準-6”、“標準-3”、“標準-2”、“海麻雀”等豐富的防空導彈單元。

    這類萬噸大驅統統都是火力變態的多管能手,而且雷達探測距離極遠,對空防禦能力相當出眾,飛機想要找它們的麻煩恐怕相當不容易。同類的還有“055”、“愛宕”、“世宗大王”等。

    實際上在有準備的驅逐艦面前,戰機往往不容易討到好。驅逐艦有火力優勢,有探測和情報優勢,還具備相當不錯的電子戰能力。因此只要飛機落入驅逐艦的探測,往往會先成為攻擊物件。一艘被賦予了“防空”能力的驅逐艦,往往具備應對一群戰機的能力。

    但飛機也有應對的方法,通常是貼近海面,透過超低空飛行和地球曲率來躲避雷達遠端探測,進入反艦導彈射程後射彈即走,這個時候就需要考驗驅逐艦的防空攔截問題了。無論是誘餌彈、電磁干擾、電子戰、導彈攔截還是近防炮,想活命就最好一個導彈都不要漏。現代反艦導彈往往具備多顆編成能力,可以選擇從多個角度同時發動進攻,真不是一艘驅逐艦吃得消的。

    上圖.俄羅斯軍機在北約演習中,故意突襲美軍“伯克級”驅逐艦DDG75唐納德·庫克號,這艘船隊俄軍而言是個常見的死敵,美軍嚴防死守也沒按住幾架SU-24的入侵。

    那麼就到這裡吧,其實這種單對單的武器碰撞大可不必當真,現代戰爭是體系化的戰爭,不是光靠哪一件武器VS就能下結論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完孩子還需要補充維生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