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藍OL
-
2 # 又見知了
本人學習研究“國學”有小二十載,越深入越焦慮。因為,發現很多人對《論語》、《道德經》、《禮記》等國學經典的許多章句都存在比較大的誤解,包括從古至今很多聲名遠播的章句集註等,這直接導致教科書跟著錯誤,教師和學生以訛傳訛。實在是心如刀絞!
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去理解才是“正確理解”,什麼意思才是“準確意思”!!
題中兩句均為孔子言論。第一句出自《論語·雍也》: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第二句出自《論語·顏淵》: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大家如果僅僅是想理解個“差不多”,那麼,翻開《論語集註》甚至只需上網一查,便能找到大同小異的各種註解。但這個看上去的“差不多”,離孔聖人的本意差得太遠。我的解讀即使不等於聖人本意,也絕對別具深意,與眾不同。請屏住呼吸往下看: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首先,從字面入手:
己:自己,自身。
欲:主觀渴望,內心追求。
立:站立,挺立,立身,立業,立功,立名,立德。引申為成功、有所收穫。
而:連詞。連線動詞時表示方式、目的、原因、依據或時間順序等。
人:這裡是相對於“己”而言,指他人,別人。
達:通達,到達。引申為順利、如願實現目標。
僅僅字面上,大家都容易理解,也很少產生分歧。因此,理解差別最大也就是產生分歧的地方,是句法——這也是我要講的重點。請看: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句式為:
主語+(欲)+動詞+連詞(而)+動詞+賓語。
一般觀點認為,該句式中前後兩個動詞動作是並列關係,所以通常解釋為:自己要站穩,也要讓別人站穩。
實際上,全句的第一個關鍵在“欲”字。“欲”為情態副詞,“欲+動詞”結構,表示該動作屬於主觀意願、內心要求的行為,但指該行為事實上尚未發生【這是第一個重點和難點】。再看:
第二個關鍵在連詞“而”字。在“欲+動詞+連詞(而)+動詞”結構中,前後兩個動詞所代表的行為動作實際上已經劃分了先後順序,即:“而”後的動詞(動作)是實現、完成“而”前面動詞(動作)的條件、依據【這是第二個重點和難點】。
由此,“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句式便可轉換成同義句“為立己而立人,為達己而達人”。至此,正確意思已經顯而易見了:
(自己如果想獲得成功)只有透過幫助別人取得成功,才能使自己真正獲得成功;(自己如果想實現願望)只有透過幫助別人實現願望,才能使自己真正實現願望。
從這裡可以看出,孔子的兩句話暗含著一層邏輯關係、一種社會哲理:幫助別人實際上就是在最佳化自己的生存發展環境和條件,使自己能夠更好地生存發展。看似利他、最終利己——這才是聖人的深度、聖人的高度!
言至於此,“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正確意思已經呼之欲出:
自己所不喜歡的東西和不願意做的事情,也不要強加於他人。(這裡也暗含著一層哲理:當你損害他人時,實際上在惡化你自己的生存發展環境和條件,最終受害的必然是自己)
孔聖人之所以被千年讚頌,就在於其平實的語言中,富含哲理。因此,決不能膚淺地理解——當然,膚淺也不可能理解得了聖人思想。
-
3 # 嘉籃
個人想法理解
“己欲立而立人”:團隊精神,及大環境時機條件。當人家都站起來了,自己才容易站起來……所以自己不能獨自站立時,先讓人家站起來,先鋪墊以求己立,這很重要;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只有互助環境才能得助,或是這道理。
但是,是否都要等人家起來後自己才起來呢?推論:己欲富而富人,己欲成而成人……這在當今成立不?
須與等靠要思想劃清界限,是主動出力。若是資源枯竭的條件下 ,謹防那樣做可能適得其反的結果。己欲達而達人,可用同樣方法推理。
再說“己之勿欲,勿施與人”。作者把“己”與“人”限同類而論,條件與自己差不多的人,或不需要你也不需要的東西,但也不一定,可能互補呢!
對於比自己差的人,己之勿欲,擇施與人,或是善舉矣!
-
4 # 邂逅一位有趣的靈魂
孔子的思想真是深邃廣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兩個觀點是相輔相成的,我理解是把自己的抱負與目標與他人的抱負和目標緊緊結合在一起,在實現自己的願望時,也幫助對方實現他的願望。實現自己利益的同時也幫助別人得到他的利益,“一榮俱榮”就很能體現這個要義。我舉個例子來說明後世是如何來運用這句話的。科舉制我覺得就是運用孔子思想的精妙之舉。科舉制就是把皇帝的抱負與天下眾人的抱負結合在一起的典範之作。
漢高祖劉邦在立國之初下詔書,“賢士大夫有可肯從我遊者,吾能尊顯之。”這個就很了不起,把個人抱負與他人抱負捆綁在一起。科舉考試所錄取的進士,都已“天子門生”自榮,“求取功名”成為一般士人百姓孜孜以求的目標與抱負。同時由於廣大中下層“寒士”參與了政權管理,封建王朝獲得了更廣泛的社會基礎,更有利其統治。可見,孔子的這一思想被運用得精妙絕倫。科舉對士人,特別是下層民眾有著強烈的吸引力,他們透過自己奮鬥,就有可能實現其“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理想。宋真宗曾寫下《勸學詩》一首,以鼓勵天下詩子,“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相傳唐太宗看見眾多投考進士的舉子魚貫入場時,高興道:“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當能把自己的利益與別人的利益結合在一起,實現共贏共生時,幫助自己實現自己的志向,同時也幫助別人實現他的志向;反過來,別人在實現志向的同時又直接或間接把自己的志向推到了一個更高層次。“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成全別人的同時也就在成全自己。“唇寒齒亡”,“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些從反面說明了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在幫助自己,互利互惠,互為依存。
另一個例子是《水滸》中的宋江。他在實現自己的宏圖中,也充分考慮兄弟們的志向。要錢的給錢,要人的給人,要面子的給面子,要價值認同的給價值認同,充分把自己目標與別人目標有力結合在一起,所以他的事業風生水起。
反觀書中另外一位人物王倫,只看重自己的位置,自己的目標,沒有將兄弟們的訴求給到重視,給到幫助實現,結果不但自己位置不保,連性命也丟掉,可謂教訓深刻。
另一位著名人物,隋煬帝,好大喜功,只顧自己的宏圖大志,卻不顧天下人的志向,不但絕了天下人心,也絕了自己的帝國。
綜上,在實現自己的目標時,同時也要兼顧幫助別人達成他的目標,這是孔子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處事之道,更是生存之道。
以上,僅是我個人一些見解,如有不當,敬請諒解。
-
5 # 易學與生態
這兩句話均出自中國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經典《論語》,《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後學記述孔子言行的語錄體著作,是一部集中記載孔孒思想的著作。
“”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是出自《論語.第六篇雍也》篇中,子貢問孔孒說:如果有人能廣泛地施恩於百姓,又能賙濟廣大民眾,怎麼樣?能稱得上是仁人嗎?孔子回答說:何止是仁人!那一定達到聖人的境界了!堯和舜還犯愁做不到呢!所謂仁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自己想立身而使別人立身,自己想通達也要使別人通達。如果能以自身為例作比方,可以說是實行仁德的方法了。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是出自《論語.第十二篇顏淵》篇中,仲弓問什麼是仁。孔子回答說:出外做事好象接待貴賓那樣諾慎,役使老百姓就像承為一垂大的祭祀那樣認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自己不想幹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去幹。在邦國任職無所怨恨,在家閒居也無所怨恨。仲弓說:我雖然不聰敏,請讓我照著你說的這些話去做吧!
這兩句話,可以說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概念“仁”的問題。“仁”的最簡單表述就是“愛人”,即對人尊重和有同情心。孔子認為:一個人如想達到“仁”的標準,就必須“克己復禮”,透過對自己的剋制和約束以提高道德水平,從而符合禮的要求。他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說:自己要在社會上取得自立,在事業上順暢透過,也要幫助別人做到這樣。孔子的學生概括他的為人處世之道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中體現出一種關懷互助和平等相待的人文主義精神。
總的來說,孔孒將“仁”看作道德的最高準則,也是道德的總體。“仁”的概念在《論語》中出現百次以上,它是理解孔子思想的關鍵所在。
-
6 # 亦有所思
這句話可以看出孔子的兩個極端——慈悲,以及天真~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簡言之就是
兩個字:博愛
四個字:以己渡人
有些近似於“讓一部分人先強起來,然後先強起來的人幫助不強的人”
可是最大的關鍵就是,這個“立人”或是“達人”(簡稱為幫助人)只是責任,卻是不義務,更不是法律。
我有錢了,那麼為什麼要讓你也有錢呢?如果讓你也有錢,我有什麼好處麼?
如果沒有好處,為什麼要“立人”,為什麼要“達人”?
如果我沒有幫助別人,會受到懲罰麼?不會!會受到制裁麼?不會!確切地說,如果我不幫助別人,誰能把我怎麼樣呢?
正如讓坐,不讓座是本份,讓座是情義。我只有讓座的權利,卻沒有讓座的義務!
所以小可個人認為孔子的思想很天真。
天真到企圖用建議來代替規則,用道德來取代法律,用善良來抵禦人性。毫無疑問,鮮紅的歷史告訴我們,沒有人可以做到這一點,就連孟子也沒有做到,朱熹,王陽明,曾國藩都做不到。
共產主義一定會實現麼?
南京的彭宇,以及前段時間埋在操場下十六年的冤魂,或者那個被交通意外的教師,以及前幾天要帳未逐的悲劇者,更有無數借錢給朋友的傻蛋,都赤祼裸地告訴我們
欲立,欲達,都不難。難的是立人,達人!
窮則獨善其身易,達者兼濟天下難。難的不是不想,也不是不願,而是不敢!
回覆列表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出自《論語·雍也》。意思是說只有自己站的穩了,才能更好的扶住別人站穩。自己飛黃騰達了,才能幫助別人更好的發展。這裡體現出儒家思想中的“仁”,即仁愛。
孔子提倡人們要有仁愛之心,人與人之間要團結有愛。個人是脫離不了社會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圈子裡的人要互相幫助,愛戴每一個人,當一個人發展壯大以後,要把周圍的人帶動起來,這樣就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仁愛之心,社會才能更和諧。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自《論語·顏淵》。意思是說自己都不願意做的事,不要強加於別人身上。這裡體現出儒家思想中的“恕”,即寬恕。
“恕”道和“仁”是相對立的,“仁”是積極的表現,而“恕”則是消極怠慢。只有寬恕別人才能彰顯自己的仁愛。
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每個人要帶有仁愛的心對待別人,愛戴每一個身邊的人,人際關係才能更融洽。只有心胸開闊的人才能跟任何人處理好關係,這樣的人生活更美滿幸福,工作更加順利。而心胸狹窄的人,凡事斤斤計較,以自己為中心。這種人跟任何人關係都不會好的,他的生活是暗淡無味的,工作上也不會好的。
所以只有經常用愛心對待別人,才能收穫更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