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義陽天樂

    唐玄宗貴妃楊玉環,中國古典四大美女之一,她的一生也是充滿傳奇而悲情的一生。馬嵬坡前被玄宗賜死以平民憤,生前榮華富貴,絕世容顏都如過眼雲煙化為黃土,是非功過的評說卻讓她背上了紅顏禍水的罪名。然而我覺得古代的禍水紅顏大都是在為別人背鍋,在一個男權社會,政治基本上是男人的玩具(武曌大帝是極個別的情況),將國家動盪推給一個女人,因為她太美了影響了帝國領導的工作,很為人不恥,然而卻很受那些士大夫政客的喜歡,所以我們能看到很多紅顏禍水的故事。與其說是紅顏禍水不如說是紅顏薄命。

    天寶十年的七夕,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楊貴妃也在長生殿焚香乞巧,恰好玄宗也過來了,貴妃就像尋常女兒般同玄宗訴說,希望她們的感情能和牛郎織女一樣天長地久,於是玄宗趕緊以牛郎織女雙星為證,在長生殿與上蒼盟誓:“願生生世世,共為夫婦,永不相離。”,這才有了白居易《長恨歌》中的“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然而馬嵬坡前“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一切如鏡花水月,在一個男權,之前的花前月下海誓山盟都成了夢幻泡影一觸即破。

  • 2 # 李飛熊

    是這樣的,雖然正史野史都對這位楊貴妃頗有微詞。“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等等描寫,楊貴妃對盛唐的衰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說到底,在封建的男權社會,楊貴妃也不過是唐玄宗的玩物,她也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自古紅顏多薄命

    我們自古就有“為尊者諱”的習慣,對於高高在上的皇帝,自然更是有這種優待。但是有些時候需要替罪羊,那麼陪伴在君王身側的后妃無疑是很好的選擇。從西施開始,到後來的花蕊夫人、陳麗華再到楊貴妃,不過是士大夫慣用的伎倆罷了。“十四萬人齊卸甲,更無一個是男兒”,正是對這種情況的無情痛訴。

    但是要說楊貴妃對盛唐的衰落一點關係都沒有,也是不客觀的。楊貴妃本是唐玄宗兒子李瑁的媳婦,被唐玄宗透過各種手段,接到了宮中廝混。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李瑁還是楊貴妃,都是至高無上的皇權的受害者。但是在楊貴妃騰達了以後,楊家之人也紛紛雞犬升天,後來楊國忠更是憑藉這種關係當上了宰相,使得朝堂一片昏暗。至於楊貴妃本人,也是貪圖享樂,無論是荔枝還是華清池,以至於後來的安祿山,都和楊貴妃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開元盛世的“水分”

    盛唐時期的“開元盛世”,其實更是“貞觀之治”以及武則天統治時期打下的底子,姚崇、宋璟這樣的賢臣留給了唐玄宗,只要他是一個合格的守成之君,早晚會有“開元盛世”的出現。所以“開元盛世”是有不少水分的,當戰亂爆發的時候,很快便被打回原形。只是當盛世出現的時候,唐玄宗卻漸漸失去了進取之心,變得驕奢享樂起來。最高統治者的腐朽墮落,才是大唐盛轉衰的根本原因。至於楊玉環以及後來的“安史之亂”,不過是加速了衰落的過程罷了。

    在這個過程中,楊貴妃並沒有盡到勸諫的作用。也許有人以“後宮不得干政”來搪塞,但在不幹政的情況下,也可以盡到勸諫的作用。像唐太宗的長孫皇后,朱元璋的馬皇后,都是很好的例子。但是楊貴妃並沒有這樣,而是迷失在無邊的享受中,加速了唐玄宗的墮落。

    楊貴妃只是大唐政治的犧牲品

    後來“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唐玄宗帶領楊貴妃倉皇逃走四川。有機會掌握軍隊的太子李亨,卻開始了自己的行動。本來英明睿智的唐玄宗,在溫柔鄉里呆的時間太久了,政治敏感性大大降低。直到禁軍譁變處死楊國忠的時候,唐玄宗才意識到情況的危機。這樣的大事後面,自然少不了太子李亨的影子,只是李亨並沒有露面罷了。但是為了永絕後患,楊貴妃自然也是不能活的,不然總有秋後算賬的隱憂。

    這也是平時唐玄宗對太子的打擊太狠,使得李亨一直戰戰兢兢,有好幾次都走到了被廢的邊緣。所以一旦有機會登上皇位,李亨是不會猶豫的。要知道,從“玄武門之變”開始,老李家的血液裡,是不缺乏狠厲基因的。而楊貴妃,不過是被這種政治鬥爭掃中了而已,自然成了犧牲品。失去了楊貴妃的唐玄宗,最終的結局也是被兒子囚禁至死。

    綜上所述,楊貴妃自有她可憐之處。所以後人給她編出一個東渡日本的結局,算是寄託對她美好的願望,但這也僅僅只是美好的願望罷了!楊貴妃從踏進皇宮的那一刻,就註定了成為唐玄宗的“替罪羊”,以及後來成為大唐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 3 # 榮耀歷史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長恨歌》

    白居易的名篇《長恨歌》給我們講述了一段不可多得的帝王愛情,但是這份愛情卻在馬嵬坡前香消玉殞,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和政治糾葛?

    1、馬嵬坡兵變經過

    很多人都知道有馬嵬坡兵變,但是具體過程並不瞭解:

    安史之亂後,禁軍護衛著唐玄宗出逃至馬嵬坡,天降大雨,寸步難行,飢寒交迫。

    禁軍並不是邊軍,他們多是官宦貴族子弟,平時在長安養尊處優,突然之間這一切都沒有了,反而吃不飽肚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造反的安祿山。

    安祿山離他們太遠,但是導致安祿山謀反的是權相楊國忠,楊國忠擔任宰相後,大唐的朝堂便貪汙橫行,結黨營私,盛唐光景也是與日俱下。

    唐玄宗的心腹大將陳玄禮將軍(《長安十二時辰》中的龍武衛大將軍)痛心疾首,但是他沒辦法指責唐玄宗,於是所有的矛盾焦點全部集中在楊國忠身上。

    正好有隨行的胡人圍著楊國忠要求吃食,禁軍看到之後,立忙大喊:“楊國忠與胡人謀反!”找到宣洩點的禁軍將士一擁而上,亂刀砍死楊國忠。

    殺了楊國忠後,陳玄禮帶領禁軍逼宮唐玄宗,要求賜死楊貴妃而且恕免禁軍將士。迫於形勢,唐玄宗同意恕免禁軍將士,但是不同意賜死楊貴妃。

    陳玄禮等人不退,因為他們知道楊貴妃不死,將來會找他們算賬,到時候李隆基說的不追究還能不能算數誰也不知道,高力士等人也勸諫李隆基賜死楊貴妃以安軍心。

    萬念俱灰的李隆基下旨賜死楊貴妃,一代美女就此香消玉殞。

    2、是兵變還是政變

    從上面的過程來看,這僅僅是一場禁軍將士不滿導致的兵變,而不是政變,但是事實是這麼簡單嗎?跟隨李隆基出逃的太子李亨在這麼大的事情裡面難道沒有一點作為?

    其實不然,整個事件的暗中推手就是太子李亨!

    先來說說太子李亨的動機:

    從《長安十二時辰》我們可以看到,李亨的太子之位並不穩定,可以說一直生活在擔驚受怕之中。安史之亂嚴重打擊了李隆基的威信,此時的唐玄宗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掌握別人生死的帝王了,而是一個“喪家之犬”。這個時候恰恰是李亨攫取權力的最好時機。

    李亨有沒有能力發動這場政變?

    《長安十二時辰》很大程度上尊重了歷史,太子李亨在軍中擁有很深的勢力,這從他後來到靈武輕輕鬆鬆掌握軍隊可以看出。那麼太子在禁軍之中擁有較大影響力不足為怪。禁軍確實瀰漫著對唐玄宗的不滿,這股情緒恰好可以被引導,誰掌握了這支禁軍,誰就可以決定當前的一切。

    李亨的政變有沒有成功?

    其實只是成功了一半,翦除了楊國忠的勢力,但是李亨最大的對頭李隆基還在。李亨錯估了陳玄禮對李隆基的忠誠,他可以殺楊國忠,可以逼李隆基殺楊玉環,但是他的出發點是為李隆基肅清毒瘤,李亨想要的逼李隆基退位的目的陳玄禮不可能幫他達成。

    馬嵬坡政變的後續影響

    李亨雖然沒有出面,但是李隆基已經很敏銳地察覺到背後推手,因為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李亨。自此之後,父子倆形同陌路,分道揚鑣,李亨沒有理由再跟著李隆基了,史書上說為百姓所留那都是在掩飾。李亨從馬嵬坡北上到朔方整軍,掌握了軍隊之後就徹底撕破臉皮,自行稱帝,將李隆基變成太上皇。3、為什麼沒有人為楊玉環求情

    從陳玄禮,到韋諤,再到高力士等等,都在要求唐玄宗處死楊玉環,只有唐玄宗一個人為楊玉環求情,這是為啥?

    很簡單,楊玉環不是一個人,她是和楊國忠綁在一起的,因為楊玉環得寵,楊國忠霸佔了朝堂,這就侵犯了太多人的利益,只有大家利益均沾才是一個穩定的狀態。

    陳玄禮在朝堂上有利益,高力士也有,而之前因為楊國忠的原因,利益受損,那麼現在有機會肯定會找回自己的利益,所以他們不會為楊玉環求情,此時只有唐玄宗把楊玉環當作自己的女人,其他人都是將她當作一個政治符號。

    看《長安十二時辰》最大的感受就是普通人覺得很簡單的一件事情,在政客的運作下都能成為驚天動地大事!

  • 4 # 媚之夭夭

    說起歷史上的美人,說是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我們常常聯想最多的就是享譽古代歷史上的四大美人。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由於這四大美人紛紛跟上當時的君王扯上了關係,到後來朝庭發生了大變故,很多人覺得這美人,是紅顏禍水,害國害民!

    那麼香消玉殞的楊貴妃是否是大唐政治的犧牲品?這個答案可是肯定的回答:是!!!

    為什麼?

    在封建社會,女性地位底,根本沒自己選擇的機會!

    楊貴妃最初是李隆基下旨讓壽王李瑁娶回來的兒媳婦!僅僅是小夫妻生活了五年,李隆基在寧王的進言後,吩咐高力士直接去壽王府把壽王妃接進了皇宮!

    絕色的楊玉環讓好色的李隆基見了,無異於貓貓見了腥,哪有放過之理!

    你看,從壽王妃到楊貴妃這個過程,全是李隆基一聲令下!楊貴妃這個絕色的美女有一絲絲選擇的權力嗎?沒有,沒有,全沒有!

    那麼,眷戀楊貴妃的李隆基,在這之後,確實沒有以前那樣勤於政務,也大力封常楊玉環兄弟姐妹們,奢靡生活,這些,在世人眼中,楊貴妃成了罪惡的源頭,也就埋下了禍根!

    楊貴妃在後宮得寵,但她左右不了朝庭的局勢。而是李隆基!

    在後宮,楊貴妃是得寵。就連之前的梅妃也被冷落了!

    但是得寵,僅僅是在後宮得到李隆基的寵愛和賞賜更多的金銀珠寶而已!

    政治上楊貴妃從不涉及!直到安史之亂的爆發,以及長安的失守,李隆基只是帶上她匆匆潰逃!

    正是這樣的顛沛流離,又燃起戰火,那些士兵們和將領,看到楊貴妃仍然高高在上,心中好不憤怒,心中那股熊熊烈火恨不得燒死她!他們是這樣想的,如果不是楊貴妃待在李隆基身邊,李隆基不會荒廢朝政,不會引狼入室,才不會發生現在的叛亂!

    於是,紅顏禍水,罪惡魁首,眾將士恨不得置之於死地而後快!

    其實,一個弱女子哪有撥弄朝庭天下風雲的能力和本事?!只是人家高估了而已!

    找個替死鬼告慰大唐子民,那個替死鬼就是楊貴妃!

    其實,很多人都是清醒的。安史之亂的爆發,責任全在李隆基。

    可是李隆基是皇上,誰敢指責?誰敢問罪?

    那就是他的寵妃——楊貴妃了!

    於是,楊貴妃就在龍虎將軍陳玄禮的請求之下,被李隆基下令賜死!

    真的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楊貴妃也不例外!

    隨著這個大唐政治犧牲品的死,換來了全唐子民同仇敵愷的抗擊叛軍!儘管跨時之久,損失慘重,但還是平叛了!

    其實,在那樣的封建社會,一個女人哪有機會和能力選擇自己的命運?!充其量是權貴人物的附屬物罷了!

    很多時候,很多大事件發生了,總得有個人去埋單!儘管不是她的責任!

    一如楊貴妃!這個大唐政治的犧牲品!令人扼腕嘆息和深思!

  • 5 # 若在風口豬便能飛

    古人總喜歡把紅顏和禍水聯絡在一起,但從我們當代人的角度來看,紅顏不一定是禍水,反過來也成立。楊玉環若說她完全無辜,也並不客觀,她和楊國忠做的那些禍國殃民的事想必看過點書的也都知道,在這也就不提了。在大唐衰敗的過程中楊玉環只不過是催化劑,若不是唐玄宗不理朝政,只知尋歡作樂,事態怎麼會發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試問古代那些賢明的皇帝后宮中哪沒有幾個紅顏,人家不也都兩不耽誤了嗎,怪只能怪唐玄宗了,可當時人們不敢向皇帝發難,為解心頭恨那隻能拿楊玉環開刀了。楊玉環的死不要把她評價的那麼無辜,都是犯罪同夥,主犯有保護傘,她只能是被主犯拉出去當替罪羊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異女性和單異性交往,時不時就冒出“刺”來,感覺一點也沒女性的溫柔,這是什麼防備心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