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粵新農人

    馬鈴薯栽培通常都是用薯塊作種,薯塊由萌芽播種到新生薯塊採收、貯藏,期間經過發芽期、幼苗期、發棵期、結薯期、休眠期這5個生長時期,馬鈴薯不同的發育期對於環境條件會有不同的要求,哪麼馬鈴薯的這5個生長髮育時期有哪些特點呢?

    馬鈴薯發芽期

    馬鈴薯由種薯休眠解除開始,芽眼處開始萌生新芽,直到幼芽破土,這生長階段被稱為發芽期。萌芽所需營養來自種薯,管理上應創造適宜條件,利用自然或人工的辦法,令其解除休眠,加速根莖葉原基的分化和生長。發芽期春季為25~35天,秋季10~20天。種薯收穫後一般要經過5個月的儲藏,才能達到發芽最適生理時期。

    馬鈴薯幼苗期

    馬鈴薯由出苗後,直到主莖的第一葉序環的葉片生長完成,這階段被稱為幼苗期,幼苗期生長到有6~8片葉片平展開結束幼苗期。此期除莖葉及初生根生長外,還有匍匐莖發生。匍匐莖開始膨大,莖葉分化完成 頂端孕育花蕾。此時植株尚未封行,要及時中耕培土,保證肥水供應,以促進根系發育。幼苗期需時15~20天。

    馬鈴薯發棵期

    從幼苗團棵到主莖形成第二葉序環,封頂葉片展平,完成主莖的第三段生長為發棵期。一般早熟品種第一花序已開花併發生第對頂生側枝。晚熟品種於第二花序開花並於花序下發生第二對側枝,主莖上也發生部分側枝,需時為20天左右。此期地下根系、地上莖葉及塊莖膨大至3釐米左右,生長速度加快,是建立強大同化系統和開始轉向塊莖旺盛生長的重要時期。此階段養分消耗多積累少,塊莖膨大很慢。這時低溫、短日照有利於莖葉生長。春馬鈴薯的莖葉產量與薯塊產量之比為2:1,秋薯為1:1.在生產中,若追肥過晚,氮肥過多、多雨、弱光等,都會使養分大量消耗於莖葉生長。反之,磷、鉀肥料多、天氣晴朗、強光等,有利於塊莖的生長。

    馬鈴薯結薯期

    馬鈴薯由主莖頂葉展平到莖葉變黃為結薯期,需時約45天。此期晝夜溫差大,有利於光合產物的積累和向塊莖輸送,養分消耗少積累多,產量的80%在此階段形成。結薯前中期宜保持肥水供應充足,防止莖葉早衰,促進塊莖膨大。結薯後期階段應適當控制肥水,促使薯塊的表皮老化,這樣利於採收後貯藏。此期若供應肥水不均衡,溫度時高時低,會導致塊莖畸形。

    馬鈴薯休眠期

    馬鈴薯開花結束後,地上部莖葉變黃枯死,薯塊進入休眠期,即使遇到合適的發芽條件也不會發芽,這是自然休眠,也稱為生理性休眠,一般需時1~2個月,長的可達3個月以上。自然休眠期過後,在2~4℃的低溫條件下,塊莖可以長期保持休眠狀態。

  • 2 # LuoFei

    在作物生產中,馬鈴薯一般是從薯塊到薯塊的無性生長過程,因此,這裡著重描述這一過程的生長髮育特點。馬鈴薯植株的整個生育期可分為休眠期、發芽期、幼苗期、發棵期、結薯期和成熟期等6個時期。今天從馬鈴薯生長的6個時期,帶你瞭解它的生長髮育和環境條件的要求。

    一、休眠期

    新收穫的馬鈴薯塊莖在適宜條件下必須經過一定時期後才能發芽,這一時期為休眠期,這種現象為休眠。塊芽的休眠實際開始於塊芽開始膨大的時刻,在栽培上則從芽葉衰敗後收穫時看做進入休眠期。休眠期長短按塊莖成熟收穫到芽眼開始發芽的天數計算,由品種的遺傳特性和貯藏的溫度決定。

    有的品種休眠期長達四五個月,有的品種則很短。一般情況下晚熟品種的休眠期較長,而早熟品種則較短。一般溫度在10℃以上,塊莖易透過自然休眠而發芽,溫度在2℃~4℃時,塊芽可以保持長期休眠狀態。

    另外,收穫時塊莖的成熟度與休眠期的長短也有關係。馬鈴薯塊莖的休眠屬於生理性自然休眠。休眠期內,塊莖的生理代謝過程減弱、生長停頓,由於塊莖休眠強度不同,打破塊莖休眠的難易程度在不同品種和塊莖的不同時期也是不同的。

    二、發芽期

    從種薯解除休眠,幼芽眼處開始萌芽,抽長芽條,直至幼苗出土為發芽期。這個時期的生長中心在芽軸的伸長和根系的發育上,養分和水分主要靠種薯根從土壤中吸取的水分和營養物質供給。

    這一階段生長是馬鈴薯產量形成的基礎,直接關係到馬鈴薯的高產與優質,但它首先取決於種薯的休眠狀況,打破休眠的程度以及種薯的生理年齡;其次取決於種薯的健康狀況;再次取決於周圍的環境條件,例如土壤的墒情、氧氣含量和適宜的溫度。

    發芽期的長短,因品種特性、種薯貯藏條件、栽培季節和栽培技術水平等而不同,在正常情況下不應超過1個月。這一時期的關鍵措施在於把種薯中的養分、水分、內源激素等充分調動起來,使種薯儘快發芽出苗。

    三、幼苗期

    從出苗到第8葉或第6葉平展為幼苗期。一旦幼苗出土,其綠色莖、葉即開始利用光合作用製造養分。種薯內的養分可繼續發揮作用,直至出苗後30天左右。

    這一階段的生長以根、莖、葉為中心,同時伴隨匍匐莖的形成和伸長以及花的分化,是以後發棵、結薯以及產量形成的基礎。塊莖產量的高低與植株的強弱密切相關。

    根深葉茂是豐產的基礎,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要根系發育良好,才能從土壤中吸取足夠的水分和無機元素,以供植株各部分生長利用,而植株生長所需要的大量有機物質,是靠葉子的葉綠素在光合作用下形成的。

    同時,不論根部吸收的無機元素還是葉子製造的有機成分,都必須透過莖部組織輸送和分配。所以,植株的生長髮育和塊莖的膨大增長,都是根莖葉綜合協調的結果。這一時期農藝措施的主要目標是促根、壯苗,保證根系、莖葉和塊莖的協調分化與生長,出苗後要早管理,促根系發育和匍匐莖形成。

    四、發棵期

    從團棵到主莖形成封頂葉(第16葉或第12葉)展平為發棵期。在此時期,早熟品種於第一花併發生第一對頂生側枝;晚熟品種於第二花序下發生第二對側枝。

    此時植株高度達總株高的50%左右,葉面積達總葉面積的比例是:早熟品種為80%左右,晚熟品種為50%以上。與此同時,根系繼續擴大,塊莖逐漸膨大到3~4cm。這段時期主要以建立強大的同化系統為中心並逐步轉向塊莖生長為特點(30天左右)。

    農藝措施主要是對溫、光、水、肥進行調控,前期以肥水促莖葉生長,後期以中耕和培土來控秧及促根,進而使生長中心由莖葉轉向塊莖旺盛生長。

    五、結薯期

    主莖生長完成並開始側生莖葉生長,莖葉和塊莖幹物質含量達到平衡時,便進入以塊莖生長為主的結薯期。初期莖葉緩慢生長,葉面積逐漸達到最大值,然後葉片開始從基部向上逐漸枯黃,脫落,葉面積迅速下降,但塊莖的體積和重量保持迅速增長的趨勢,直至收穫。

    結薯期的長短因品種、氣候條件、栽培季節、病蟲害和農藝措施而有很大變化,產量的80%在此時期形成。所以,這個時期的關鍵措施在於保持植株強盛的同化力,並加速同化產物向塊莖運轉和積累。

    六、成熟期

    當50%的植株莖葉出現枯黃時,便進入成熟期。此時馬鈴薯地上、地下兩部分均己停止生長。應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收穫。

  • 3 # 圖說農村事

    馬鈴薯,我們這兒叫它“地蛋”,之所以叫“薯”,是因為它的產品,即可食部分為塊莖生長在地下,象紅薯、木薯等,含有大量的澱粉和糖分。之所以叫“馬鈴薯”,是因為它的地下的塊莖長的象馬鈴,為圓形或類圓型,象雞蛋、鵝蛋,所以又叫“地蛋”。

    瞭解並根據馬鈴薯各生長髮育時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是馬鈴薯獲得高產的技術關鍵。

    馬鈴薯,它的種植、生長是有獨特規律的,種植的是薯的切塊,生長髮育中的特點非常明顯,單看其植株的莖,即秧子就能對它的生長過程進行分期。根據其莖節可以把它的生育期分為第一生長髮育階段、第二生長髮育階段、第三生長髮育階段、第四生長髮育階段。

    那麼,各個生長髮育階段有什麼特點,根據這些持點如何加強管理呢?一、第一個生長髮育階段。

    生育持點:馬鈴薯的切塊種到地裡後,薯塊頂部的芽眼開始萌發,在地表下發育生長,一般長出八節時開始露出地表,即出苗。從萌芽到出苗的這一生育期一般需要25天左右的時間。這一生育期,種下去的塊莖依靠自身營養髮育根、莖、葉。

    管理措施:這一階段需要的環境條件是土壤墒情即溼度要合適,要具有通透性和適宜的溫度以利於發芽和岀苗。這就要求:

    1、深耕土地。馬鈴薯的生長髮育需要疏鬆透氣的土壤,需要在播種前進路深耕,最好在冬前或解凍後進行深耕,播種前耙平耙勻。

    2、施足基肥和種肥。雖然在第一生長髮育階段,不需要土壤中的養分,種薯塊自有的營養就可以生根、出苗,但是以後的植株生長和新薯發育需要大量的養分,這就要求在播種前就要施足基肥,一般是結合耕耙土地,畝施1500公斤優質農家肥,根據馬鈴薯的需肥規律適當配施化肥,一半均勻施入土層,另一半施於播種溝。

    在播種溝內再施以化肥作為種肥,以利於幼根的吸收和發育。一般畝施三元複合肥12公斤左右、尿素4公斤左右,混施草木灰40公斤。

    3、適時播種。我們這兒都是以春播為主,一般3月10日前後為適播期。春播適期一般在當地斷霜日前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內,至6月的上旬即可以收穫了。

    二、第二個生長髮育階段。

    生育特點:出苗後到生長出六、七片葉時經過半個月到二十天的生長,根系生長較快,第二段的莖葉已長成,幼薯已具雛形。同時第三節的莖葉也已開始發育。

    管理措施:這一階段是植株生長的重要基礎,為了促進發棵和多結薯做好準備,這一階段,一是要及時追肥和澆水,為下一步的生長做好養分鋪墊,每畝可追施尿素18公斤左右,追肥後及時澆水以提高肥效。二是要進行中耕除草、疏鬆土壤以促進根系發育和植株健壯生長。

    三、第三個生長髮育階段。

    生育特點:馬鈴薯植株繼續加速生長到開花時的時期,是莖葉生長髮育最快的時期,光合效能得到加強。同時根系發育較快。當植株開花時,地下塊莖薯球開始膨大,養分逐漸由供應莖葉生長逐步向塊莖集中供應,所以新生的薯球加速膨大發育。

    管理措施:田間要保持適當水分,生產上要做到不旱不澆水。要透過及時的中耕來保持土壤疏鬆並逐漸進行培土,當植株封壟時要加大培土量,但不能壓了具有光合作用的葉子。這一時期重點是促進地下塊莖薯球膨大,控制植株徒長旺長是非常重要的,必要的時候可透過噴施植物生長抑制劑來控制莖葉旺長。

    四、第四個生長髮育階段。

    生育特點:這一階段自開花始到集中結薯,生長髮育以薯球發育膨大為重點,是形成產量的關鍵時期。此期對水分的需求量比較大,對土壤通透性要求比較高。旱後澆水會引起畸形薯的發生,缺水將嚴重影響產量。如果土壤板結而透氣性變差會影響薯球品質,甚至導致腐爛。

    管理措施:要保持充足的水分供應,尤其是開花期的前三次澆水尤為重要,要及時澆灌。初花、盛花、終花時,一定要澆足水保持土壤溼潤,同時要及時鬆土,否則將會造成減產。

    進入6月份,就可以適時進行收穫了。

    總之,馬鈴薯的品種很多,生長期長短不一,但在其整個生長期中,生長髮育的特點是大同小異的,在生產管理上,要適應各生長階段的發育特點採取相應的、適合需要的技術管理措施,才能達到高產、優質的種植效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其他國家坦克的高射機槍都採用大口徑,為何只有德國坦克用的都是中口徑高射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