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隱追夢
-
2 # 遼北老代
孔子的思想,或者說孔孟之道,按當時的社會,還是正確的。
孔子的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那麼什麼是儒家思想呢?儒家思想主要包括五點“仁,義,禮,智,信”。其中“仁”排在首位,這個仁那,代表道德,孔夫子他主張,在政治上,以德治國,以德治天下,那麼,它的這種思想和主張,在當時的社會行通了嗎?根本沒有行通,他的這種思想,主要是奴役人民,讓人民去執行,讓人民去講那個仁和德。當時封建社會,哪朝哪代,對人民講仁講德了,那時社會的人,一家犯法,株連九族,都犯下了不赦之罪,給人民處以極刑,什麼炮烙?車裂,點天燈,剮刑,就連陪伴她在宮裡的宮女,偏妃,皇上下葬的時候,她們有時還得陪葬 這哪裡還有仁義道德?難道孔子出書時的社會他不知道嗎? 因此說,孔子是為上層統治階級的人服務的。他還有一套理論,什麼三綱五常,父父子子,孔子說,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父教子亡孑不敢不亡,他還說小人與女子難養也,他這套理論實質上,是對廣大婦女的壓榨,蔑視和侮辱。
孔夫子已經離開我們幾千年了,他的思想有好多已經根不上時代潮流了,難道我們受欺壓受剝削就不許我們反抗嗎?毛主席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還一味的跟那些壓迫階級講仁和德嗎?
因此,我們對孔夫子的仁道應該兩方面理解,我們對人民,對朋友對同志應該講仁和道,對敵人,對反動階級,就不能講仁和道了,應該起來反抗去鬥爭,這是我們無產階級取勝的法寶
-
3 # 金剛一樣的堡壘
在儒學推崇的諸多道德中,儒學又把“仁”放在首位,特別突出“仁”在諸多道德中的優先性與重要性,即所謂“仁為根本”。所以“五常”、“四端”(不忍人之心惻隱之心)、“三達德”都把“仁”放在首位。孔子認為“仁”是“禮”的基礎,沒有“仁”“禮”就徒有形式而沒有實質的價值,實質的價值就是“仁”。(如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玉帛云乎哉?鐘鼓云乎哉”?)朱子認為“仁”相當於《易經》“乾卦四德”中的“元德”,“乾卦四德”是“元亨利貞”,《易經》說“元者善之長”,所以“仁”是眾善之長,即居眾道德之首。那麼,“仁”是什麼呢?《說文解字》說是“相人偶”(一種人群相處才產生的關係,一個人獨居不會產生“仁”,如魯賓遜一個人在荒島上不存在“仁”的問題,後來擄獲了“星期五”,產生了人際關係,才存在“仁”的問題。),孟子說是“不忍人之心、惻隱之心”,張子說是“民胞物與之情”,朱子說是“渾然溫和的天地陽春生育之氣”,是“天地生物之心”,王陽明說是“良知真誠慘怛的萬物一體之情”,總之,“仁”既是天地生化養育萬物的生生之德,又是人類慈愛悲憫的深厚情感。人類如果喪失了這種“仁”的情感,人就成為木石,社會就會冷酷,和諧的人際關係就無法維繫(因為人類社會最終要靠仁愛的情感來維繫,而不能靠權力、法律、金錢、物質來維繫。),這樣人也就不成其人。(孟子說“人者仁也”,無“仁”就不成其為人。)正是因為這一原因,儒學才把“仁”提得這麼高,放在人類道德之首。
一` 《 里仁篇 》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關切之心。”《 里仁篇 》以上 皆言孝。對家人有同晴之心、,是至關重要 的孝即是仁。這裡孔子用 孝道來指點人心之仁,孝心 即仁心對國如禮何,。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 裡 仁篇 》言以禮治國之義。孔子認為知敬方能和,禮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禮兼雙方,必要外敬而 內和。,其必有讓。故讓者,禮之質。孔子常以仁禮兼言,此處卻獨 舉禮字,實乃禮讓為仁之求也對天下《 裡 仁篇 》。子曰“君 子之於 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言君子之於天下 當如何。此處天下,包涵 了人與事的各方面。義之與比,言仁之義。仁偏重於宅心,義偏重於 應務。仁近似指內,義 近似指外。之後孟子也常常以仁義連說,是深得孔子仁禮兼言、仁知兼言之微旨《 論語 》禮儒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一種 禮樂文化的 時代是一個禮壞樂 崩的時代。
二、、樂、詩思想 中“仁”的基礎地位。然而,孔 子生活,。《 八悄篇 》 第一章所謂成為這個時代的寫照孔子做出了深刻的反思“八悄舞在這樣一於庭個嚴峻的社會現實面前,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同時提出了救世之方。禮與仁孔子 自稱能言夏、殷二代之禮,《 八悄篇 》 第九章吾能言之“夏禮,吾能言之,祀不足微也殷禮,,宋不足微也。文 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微之矣。”孔子一生都在“好古”,然三代之禮,獨愛周 代,如 《 八悄篇 》 第十四章吾從週週代禮樂兼備孔子尊崇周公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文物豐富,因此孔子才會讚美有加。,選擇周公所創立的禮樂制度,並希望透過“克己復禮”來達到他的救世 目的。孔 子看重的,是周禮中“仁”的基礎地位。他在 《 八悄篇 》 第三章說人若不仁則禮無可用“人而不仁,如禮何”他認為,,。禮是憑藉著器具與動作,來表達外在的事物,而“仁”則是蘊藉在人的 內心深處孔子之學承 自周公。如無 內心 之仁,禮就會失去意義。,周公制禮,孔 子明仁,因其言禮,重在說仁。如 《 八悄篇 》 第十二章如不祭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孔子重視祭禮,但更重視的,是祭祀時虔誠恭敬之心。倘若不能做到,就乾脆不祭了。可見他對內容的重視,對忽視禮制規範和在禮樂活 動中裝腔作勢者的批判。樂與仁《 禮記 樂記 》 說“樂 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錢穆先生對此進 行了深化和衍伸,他認為,“孔子言禮必兼言樂,禮主敬,樂主 和。禮不兼樂,偏近於拘束。樂 不兼禮,偏近 於流放。二者相容,乃可表達人心到一恰好處。”孔 子對音樂有著極大的熱情和深厚的感悟能力從不間斷思 考音樂給予 人類的精神力量樂 和禮一樣也是一種外在的表現形式,他重視音樂的教化功能,。,。其基礎和本質,仍然是“仁”。《 八悄篇 》第三章人若不仁“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 不仁,如樂何”,樂則無用,將禮樂 中“仁”的基礎地位確定無疑。《 八悄 》 第二十五篇,“子謂韶”在評價 《 韶 》和 《 武 》的同時善與美的區別美是形式,`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也言及內容和形式的關係要 形式與內容統一,。,善是內容,,就是要“盡善盡美”。善是“仁”的一個方面,“仁”則是廣泛 意義上 的善。《 韶 》 和 《 武 》 雖 然表面看起來不同,但二者本質是一樣的,就是求“仁”。以上,說明在孔子“樂”的思 想體系 中,“仁”的基礎地位是不可動搖的。詩與仁孔 子倡導“詩教”,強 調詩歌的政治教化作用,這是他最重要 文字評論的文 學思 想。“詩教”一詞來源 於 《 禮記 經解 》篇“孔 子曰人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總 的來說,“溫柔敦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內容,一是形式。內容上,孔 子強調詩歌應具有 一定的社會價值和道 德價值,《 為政篇 》 第二章“子曰`詩三百,一言以弊之,曰思無邪。”"孔子論詩論學論政,歸宿都在於德。此章要求發“思無邪”之志,實現詩歌的教化作用。在形式上,孔子則認為詩歌的表達方式要符合悄篇 》 第二十章子曰“中庸”之道。《 八“關灘,樂 而不淫,哀而不傷。”這是孔子在用 《 關灘 》 之詩來指點人心哀樂 之正哀易抑鬱則成傷損。樂 易逾量,轉成苦惱,。孔子對 《 關灘 》 高度讚揚哀樂者,就是看 中它 既無過,也無不及的的中庸之道。,乃人心之正,樂 天愛人與悲天憫人,互相轉化,相通合一。沒有 哀樂,就是沒有人心。孔子將哀樂並舉,使人體悟到一種 性情之正,更有超乎哀與樂之上者。這可謂是理智與情感 的統一,道德與藝 術的統一,人生 與文學的統一。孔子言樂 常言禮,言詩也常言禮,言禮則離不開言“仁”。《 泰伯篇 》 第八章詩禮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在孔子看來,、、樂是實現“仁”的幾個必經階段。學詩,知禮,明樂,以此廣大人心孔子的仁美思想《 里仁篇 》 第一章,導達其仁,成為教化百姓,治世安邦的有效途徑。
三、 子曰“里仁為美。”人若能居於仁道,是為最美。以仁為美,是孔 子美學思 想的核心,他的哲學、政治、倫理、道德、文化、教育思想都是以此為基礎 的。孔子的仁美思 想,是一種很 自由的境界,《 先進篇 》 第二十六章表現得很清楚子路、曾哲、冉有、公西華四個弟子對孔子談論他們的志願。子路說“千乘之國,攝乎 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飢謹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說“方六七 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 民。如其禮樂,以俊君 子。”公西華說“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 為小相焉。”曾哲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 人,浴乎沂,風乎舞零,詠而 歸。”在這四位弟子的回答中,孔子只 唱然 而嘆曰“吾與點也”因為從他們的回答 中就可以看出亂冉有是以利達仁,子路是以力達仁,致力於 平定禍,滿足於物質富足公西華是以禮達仁,側重於儀節 典章。表面上看來,公西華追求的是“克己復禮”,但實際上他關注的僅僅是子覺得子路曾哲的志 向—畢生 追求的立身處世的最高境界“廟堂之禮”,而不是孔 子所要 求的“禮”。孔、冉有、公西華的志願都不能真正達到仁在尋美的過程中實現人格和人生 自由—。他欣賞的是這與孔子“仁”是和諧統一的成為他最核心 的美學思想。所以他最贊成曾哲的觀點。因此,孔子“裡 仁為美”,貫穿其整個詩教參考文獻、樂教和禮教思想,影 響了後 世幾千 年。
回覆列表
“仁” 之內涵許慎《說文解字》中的“仁”,謂:“親也,從人二”,進而說“親者,密至也” 。孔子學說具有強烈經驗性質,歷來取近譬遠,據實說虛,其立足點雖是個人的修身功夫, 目標是養成“君子” 的社會。
“仁” 的倫理信條,出發點在個人,每個人必須實行於他周圍的家人,進而才是家人的親戚、親戚的親戚。這便是由近及遠的道德推衍,或稱教化。而“仁” 的內涵便是基於家庭和家族的行為規範和這套規範的價值基礎,也就是“孝悌”,至於向家族外的,也就是向社會的道德延伸,便是忠信、忠恕和禮樂。
《論語·學而》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孝的行為準則適用於兒女善待事父母;悌,是符合倫理原則的行為,本指弟弟對兄長的善待與服從,其實也就是年幼對年長的敬重與接受教育。
“仁” 並不是抽象的理念,也必須化為起居行止的“溫、良、恭、儉、讓” 的態度並體現於日常生活,最終實現於和睦的家庭生活中,無數家庭的和睦才能保證社會的井然秩序。
《論語·雍也》篇中,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這是從積極一面來講的。凡是一個人想達到的想爭取的,就應該也同時想到,別人也會同我一樣,也好同好或者相似的意願。
同樣在《論語·雍也》篇中,子貢問夫子: “如有博施於人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孔子答道:“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意思是說,凡能夠廣泛地推導其仁心救濟絕大多數人眾的,哪裡僅僅是“仁” 行呢?
“仁”更多地只能化為起居飲食和待人接物的日常倫範,看他是否可以在平時履行道德禮節。這個“禮節” 就是倫理制度—— 孔子的時代,也便是“周禮”。
“禮”本來用來是制“欲” 的,人的慾望氾濫,便有一切不合乎“禮”的行為,孔子因此要求以“達仁” 或“成仁” 為修養目標的,必須“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自己可以做到“終日不違仁”。
孔子認為, “禮”就是為人的本分和守則。“仁” 之為善,其實往上可以無窮進展,以至於聖人都有難得充分踐履的;往下它又有切實可行的,只要所言所行不逾出“禮” 的界限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