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縱橫屮古今
-
2 # 史努比行走歷史
要說原因
我們得先簡單瞭解下這個計劃的背景。
這是甲午戰爭爆發時,以宋育仁為首組織的偷襲日本南部長崎和東京的計劃:
“購買英國賣給阿根廷和智利的軍艦五艘以及部分魚雷艇,招募澳洲水手2000人,懸掛英國國旗以澳洲商團名義,以保護商隊為由,直接從菲律賓北上攻擊日本南部。”
這個計劃有很完美的實行性,只是最後為何會放棄呢?
其一:上司“貪功妒能”
這是計劃放棄最直接的原因,正當宋育仁一切準備妥當準備發動計劃時,他的上司龔照瑗回到英國公館,知道了這件事,雖然他知道這是好事對國家,但是一則氣宋沒有事先稟告他,二則怕宋搶了他的風頭,所以直接制止了這件事並且上報朝廷的,朝廷主和派自然是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的。
其二:朝廷“主和派”制止
朝廷主和派以慈禧和李鴻章為首,單純的覺得日本人只不過想要錢罷了,再加上日本軍隊異常的勇猛,嚇得清政府主和派,哪裡還敢去偷襲,直接和日本簽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其三:清政府統治的“排漢”
清政府以滿人為首,自清政府建立之處就處處打壓漢人,怕漢人勢大,有朝一日對其構成威脅,所以一門心思用來內鬥上,也無心睜眼看看世界的變化!一直看不起的小國日本成長到今天這一步,自己已經遠遠落後的經濟軍事卻還不自知。縱觀歷史,只能說“落後就要捱打”。
以上是筆者的幾點看法
-
3 # 毛驢兒談歷史
不要臉式的“愛面子”和奴才式的主人想法,致使這個偷襲計劃落空了。
公元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當時一位名叫宋育仁的人,在倫敦暫代公使龔照瑗的職務。
戰爭剛剛爆發時,宋育仁立即上書清廷“日本資源匱乏,我們只要堅持住,它很快就會撤敗亡的”(“倭兵少財乏,持久足以困之”),力主與日本打持久戰,用自己資源優勢來拖垮日本。
但是令宋育仁沒想到的是,僅僅不到一個月時間,清軍就被日本從平壤打回了黃海,繼而黃海海戰也拜了。
宋育仁開始為朝廷的迅速潰敗而焦急萬分,他要考慮下一步對策。經過一番冥思苦想,宋育仁終於想出一個破釜沉舟的辦法:那就是主動出擊,利用英國商隊為掩護,繞過菲律賓直接偷襲日本長崎和東京,使日本首尾不能相顧。
為了實施這個計劃,宋育仁一面上書朝廷,一面利用大清公使的身份向英國康敵克特銀行申請了貸款,用以購買軍艦。
正當這個偷襲計劃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時,宋育仁的頂頭上司龔照瑗回來了。他氣急敗壞的怒斥了宋育仁,認為他是沒事兒找事兒給朝廷添麻煩。
其實在龔照瑗心裡還是挺看好這個計劃的,只是宋育仁沒有透過自己,而是直接把計劃上報給了朝廷。那麼,一旦這個計劃取得了成功,宋育仁就算是立了大功了,龔照瑗自己卻什麼都沒撈到。
因此,為了自己那“不要臉式的面子”,龔照瑗無論如何都要反對這個計劃。
慈禧收到龔照瑗的奏章後,很是同意他的看法,同時斥責宋育仁“妄生事端”。
“嘬爾小國,不過是為一些銀錢糧食而已,我泱泱大國豈能同它一般見識。”奴才式的主人,最終以簽訂“馬關條約”結束了戰爭。
-
4 # 歷史興趣
甲午戰爭發生在清朝的甲午年(1894年),日本發動對中國和北韓的侵略戰爭。
宋育仁四川富順人,重慶維新運動倡導者,譽為“睜眼看世界”第一人。甲午戰爭爆發時,因駐英公使龔照瑗回國向朝庭述職,宋育仁暫代駐英公使,上書清朝庭主張持久戰,想用大清的國力厚度來拖跨日本。誰知戰爭形勢急轉,日本突飛猛進,清軍平壤潰敗,黃海失利。
宋育仁結合西方戰爭經驗,向朝庭提出了自己的計劃,組建一支澳洲僱傭軍,其目的是突襲日本的長崎及東京。這一計劃得到了張之洞的支援,為此還向英國銀行借款300萬英鎊。可是李鴻章和慈禧不同意,慈禧甚至批評宋育仁“妄生事端”。至此這一計劃胎死腹中。
計劃不能實施的原因太多。一是嫉妒,雖然龔照瑗欣賞宋育仁,但宋育仁是他的下屬,這件事沒有向他請示,在他看來,宋育仁有搶功之嫌,更不能容忍宋育仁的計劃成功,怕日後威望比他高,所以龔照瑗會阻礙計劃實行。
二是清政府的腐敗相當嚴重,官員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爭鬥,慈禧還為了自己的生日大肆揮霍。那有時間去認真備戰,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國家利益。
三是後期清政府被打的沒了自信,害怕了,這時政府官員又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投降了不打了,去和日本議和。
1895年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這場戰役的失敗開啟了中華民族嚴重的民族危機,加深了半殖民化的程度,反之增加了日本國力,使日本躋身列強奠定了重要基礎,也讓西方列強認識到諾大的中國是個空架子,人人可欺。
-
5 # 香茗史館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而時任駐英、法、意、比四國公使參贊的宋玉仁,結合當時情形,曾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偷襲計劃,出奇兵偷襲日本本土,從而扭轉敗局。然而,由於頂頭上司龔照瑗的干涉,以及朝廷求和派的干預,這項計劃最終不了了之。
甲午戰爭爆發後,宋育仁提出的偷襲計劃宋育仁乃是中國早期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家,被譽為四川歷史上“睜眼看世界”第一人。甲午戰爭爆發前夕,宋育仁出任清廷駐英、法、意、比四國公使參贊。
△宋育仁
參贊作為外交代表的主要助理,在外交代表不在時,一般由參贊臨時代辦名義暫時代理使館事務。甲午戰爭爆發時,恰逢公使襲照瑗回國述職,宋育仁於是便成為了清廷駐英、法、意、比四國使館的實際負責人。
甲午戰爭爆發後,宋育仁曾結合日本國內情形,曾向朝廷提出“倭兵少財乏,持久足以困之”的方略。然而,在得知清軍平壤潰敗,黃海海戰失利後,宋育仁明白,此時已經不具備持久戰的條件,因而在情急之下又生出了一個極為大膽的設想,那便是出奇兵偷襲日本。
宋育仁經過與使館參議楊宜治、翻譯王豐鎬等商議,認為可以購買英國賣給阿根廷、智利兩國的軍艦五艘,魚雷快艇十艘,然後招募澳洲水兵兩千人,組成水師一旅,以澳洲商團保護商隊的名義,自菲律賓北上偷襲日本長崎和東京。
這個計劃看似大膽,但並非沒有成功的可能性,根據《借籌記》的記載,澳洲作為英國屬地,“西例商會”本就有自行招募水師保護商旅的權力,而自中日戰爭爆發之後,澳洲由於距離南洋最近,受到了極大影響,因而商會商討決定組建水師一旅,用來保護商旅。
因此,宋育仁認為完全可以購置軍艦,假借商會水師的名義,仍掛英國軍旗出海,必然可以不露蹤跡的潛行至日本本土。
宋育仁全力推行計劃,卻因上司和朝廷干預而不了了之計劃制定之後,宋育仁一面報請朝廷批准,一面和兩江總督劉坤一、張之洞等主戰派聯絡,爭取獲得這些封疆大吏的支援。
△張之洞
在積極爭取朝廷批准的同時,宋育仁也在利用一切關係,積極推行計劃的各項準備工作。宋育仁先是找到英國候補議員安傑華特,安傑華特則同意利用自己在議會的影響力推動此事,透過澳洲商會的名義暗中為宋育仁購買船隻,明面上懸掛英國國旗,從而規避相關戰爭禁售條例。
此外,購買船隻和僱傭水兵都需要資金,於是他又謊稱自己有“朝廷密令”,透過和美國退役海軍少將夾甫士、英國康敵克特銀行經理格林密爾等商議,由康敵克特銀行借款兩百萬英鎊、戰款一百萬英鎊。
△劉坤一
經過一系列的努力,艦船和武器彈藥已經準備到位,戰鬥人員也已經募集完成。此時,只要朝廷批准實行,這支艦隊就將交付前北洋水師提督琅威裡率領,執行偷襲計劃。
然而,由於朝廷並未透過正式渠道獲得宋育仁在歐洲的活動,因而宋育仁並未等到朝廷的正是批准,反而等來了他的頂頭上司,公使龔照瑗的返回。龔照瑗回到歐洲,在得知此事之後,便立即以“妄為生事”為由電告朝廷。
△李鴻章
彼時,朝廷由於一系列的戰敗,已經打定主意要和日本媾和,在得到龔照瑗的彙報後,李鴻章等堅決反對宋育仁的計劃,慈禧也認為宋育仁這是“忘生事端”,故而立即下旨將購船募兵等事,一概作廢,同時電召宋育仁速速回國。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3月,清廷與日本簽署《馬關條約》,宋育仁的計劃徹底胎死腹中。回國途中,宋育仁寫成《借籌記》,詳詳細細地記了這事的經過,以表壯志未酬之情。
-
6 # 滄海拾遺錄
關於甲午戰爭爆發後,為扭轉不利戰局,清朝內部醞釀甚至已經開始準備了一項偷襲日本南部的計劃,最終卻因內部意見不一致,被迫胎死腹中。
這個計劃首先要從清朝當時一名外交官宋育仁說起,1894年,宋育仁被清政府派駐歐洲,任英、法、意、比四國公使二等參贊。這一職務大致相當於大清四品或五品級別,這一職務可以在清朝駐外使館或領事館主要負責外交官因故不在崗的時候,代行大使的職責。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時,駐英國大使龔照瑗恰好回國述職,由宋育仁代理大使職責。雖遠在歐洲,宋育仁仍密切關注中國與日本的戰爭局勢。當甲午海戰失利的訊息傳來時,他很是悲憤,預感到中國的頹勢難以挽回。他認為,中國不能輕易投降,要憑藉自己龐大的國力堅持打持久戰。中國在如此不利的情況若想扭轉戰局,必須出奇制勝。如何出奇,就是要以奇兵偷襲日本。
為此,他精心擬定了一項偷襲日本南部的戰爭計劃,即“購買英國賣給阿根廷和智利的軍艦五艘以及部分魚雷艇,招募澳洲水手2000人,懸掛英國國旗以澳洲商團名義,以保護商隊為由,直接從菲律賓北上攻擊日本南部。”並以自己外交使節的身份,做了一系列前期準備,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與英國康敵克特銀行借了三百萬英鎊。此計劃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一是澳洲確有保護商隊的需求。二是澳洲為英國殖民地,懸掛英國國旗也完全正常。三是日本領土的南端防線最弱。因為日本與中國開戰,主要兵力都在東線、北線,南線一帶日本防備空虛。一旦將戰火燒到了日本本土,日軍勢必要分兵防守,清軍前線的壓力就會減輕,即使不能成功,中方的偷襲計劃也展現出自己的戰鬥意志,也會使得日方有所忌憚。儘管宋育仁將計劃報告朝廷,並得到了張之洞,劉坤一等督撫的大加讚揚,但是,這一計劃最終沒有得到同意。主要原因在於以下幾點:
一是宋育仁頂頭上司龔照瑗堅決反對。平心而論,龔照瑗也認為這張計劃有一定的突然性和可操作性,但是,考慮到這項計劃是由副手宋育仁提出的,他這個正牌大使事先對此一無所知,宋育仁這樣一個副手有越位搶功之嫌。這麼大的計劃,宋育仁不和自己商量,就付諸實施,挑戰了龔照瑗的權威。再者,如果這計劃得到朝廷批准,並大獲成功。宋育仁的威望會迅速超過龔,那這上司的臉面何存,因此,龔照瑗斥責宋育仁多事,向朝廷進言反對此項計劃。
二是此計劃與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朝廷的方針不符。黃海海戰失利後,慈禧太夠已經決定與日本談判乞和。大政方針已定,豈能讓宋育仁打亂。此外,偷襲這事不光明、不正大,我泱泱天朝上國怎麼會幹如此齷齪的勾當。結果,此建議被否定。同時,慈禧還給宋育仁定了一個“妄生事端”的罪名,立即將宋解職,召其回國。
宋育仁聽到此訊息悲憤交加,更讓他難受的是,不久之後,清朝就與日本簽定了《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島,賠款兩億兩白銀。考慮到日本為了甲午戰爭耗盡了國力,如果把這筆錢拿一部分出來組織抵抗,日本未見得一定可以得到這麼多的戰爭紅利。
回覆列表
可能我天朝大國不願用偷襲這種卑劣的方式挑起不義之戰,打戰也要有大國的氣節和做法,殊不知,只有戰勝才會有足夠的自信支撐自己的天朝威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