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梅金寶182968417

    看一下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這首詩,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由此看來,謝公早已棄凡成仙,不食人間煙火。

  • 2 # 燃燒的太陽

    淡泊人生是最根本的自我,粗茶淡飯方得心靜自然,仕途不順或許是謝靈運看到了世間的奸詐與勾心鬥角,貪婪於違和感,世態炎涼,功名富貴將如煙而去,豪仕良才無不憤世嫉惡自由自在遊戲人生。

  • 3 # 王森林

    謝靈運是南北朝時代有名的詩人,他的詩寄情山水的很多,可惜我不能記得,他被殺害時年僅49歲,他寄情山水不正是他淡泊名利,命運的體現嗎?

  • 4 # 一道霞光

    壯志不成縱遊山水,把他造就成一個偉大的山水詩人。謝靈運(385—433)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生於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他的祖父是東晉車騎將軍謝玄,即指揮淝水之戰破苻堅百萬大軍的英雄人物。

    東晉南朝時期,陳郡謝氏為豪門華宗,家族繁茂,代有風流。但謝玄這一支人丁卻不興旺。謝玄只有一子,名,史書說他“生而不慧”,且在謝靈運降世不久,便早早亡去,因此,謝玄及家人格外珍視謝靈運,為取吉利,將其寄養到錢塘一家道館中。於是,“客兒”、“阿客”就成了他的小名,後人習稱其“謝客”。雖說謝瑍有些呆頭呆腦,可謝靈運自幼伶俐異常。為了接續謝氏家族的華貴歷史,謝靈運博覽群書,兼習玄理和佛學。十五歲時來到建康,與族叔謝混聚居烏衣巷內。謝混是晉孝武帝的東床,也是當時政界和文壇的重要人物,文采風華,被推為“江左之一”。

    在他的照應下,謝靈運承襲了謝玄的康樂公封爵,詩文和書法俱有長進,但為人疏狂,好減否人物,對名人顯貴說長道短。對此,族兄謝瞻進行了嚴肅批評:“世無完人,各有短長,令尊大人在世時,士林不也有褒貶之詞嗎?所以還是以不輕易月旦人物為好。”元熙元年(405),謝靈運踏上仕途,謝混以詩誡勵,勸其自我約束。可他依舊博而無檢,車轎鮮麗,衣新飾異,致使京城世家子弟競相仿效。次年轉為撫軍將軍劉毅的記室參軍。在劉毅幕府中,謝靈運前後待了七年。這期間,謝混和謝靈運趨附劉毅,慢怠劉裕。及劉裕敗劉毅於江陵之時,謝混一同被殺,可謝靈運卻被挑選到劉裕太尉府中任參軍。為了感謝劉裕的不殺之恩,並表示對劉裕的擁戴,在晉軍北伐後秦時,謝靈運作《撰徵賦》,對劉裕歌功頌德。

    兩年後,劉裕在彭城為人餞行,僚屬賦詩,謝靈運又盛讚劉裕德行,在詩中竟說“良辰感聖心”,提前為劉裕加冕,稱之為“聖”。待劉裕真的為“聖”時,卻給謝靈運來了個下馬威,將其承襲的封號由公爵降為侯爵,調任太子左衛率以護衛太子。謝靈運自認為才能應當參與權要之事,既不得志,便憤憤不平,常常發牢騷,講怪話,攻擊徐羨之等執政大臣,並投依廬陵王劉義真作為飛黃騰達之資。不料劉裕病重期間,為防止將來諸子爭位,任命劉義真為豫州刺史,出鎮歷陽,調離京師。劉裕病逝,徐羨之即以“煽動人心,非毀朝政”為名,將謝靈運出為永嘉太守。永嘉郡雖較僻遠,卻有佳山麗水,疏林密石。

    謝靈運縱情遊放,走遍了郡屬各縣的奇妙之地,有時一出十天半月,民間訴訟等一應政務,全都置於一旁。每到一處,他不免要寫詩歌唱那旖旎風光,抒發縹緲的玄思。在永嘉,他僅居官一年,卻寫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山水詩篇。如《石壁精舍還湖中作》:“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清渾能娛人,遊子憺忘歸。出穀日尚早,入舟陽已微。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趨南逕,愉悅偃東扉。慮澹物自輕,意愜理無違。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這是一首描寫傍晚時詩人遊觀荷池景色的詩作,詩中自“林壑斂暝色”以下四句,寫來自然動人,用語富麗,恰如一幅圖畫。

    又如《登江中孤嶼》:“江南倦歷覽,江北曠周旋。懷新道轉迥,異景不延。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表靈物莫賞,蘊真誰為傳?想像崑山姿,緬邈區中緣。始信安期術,得盡養生年。”這首詩描繪了永嘉江中島嶼的秀麗景色和對於仙境的幻想。詩中“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兩句,意境清新,出語自然把江中孤嶼在水流烘托下交相輝映的情景逼真地展示出來。謝靈運可以說是描寫山水的能手,他詩中的山水佳句,俯拾皆是。這些句子來得非常自然,又刻畫得細緻入微。不僅是佳句,而且是名句,往往為後人一詠三嘆。

    謝靈運做永嘉太守只一年,即稱病去職。他的昆弟輩都寫信勸他繼續做下去,可是他不聽。於是移居會稽。會稽是謝家發跡的故居,他修葺舊業,與隱士王弘之和名僧曇隆談玄論佛,怡山悅水,有終老此邦之志。每有詩作傳至京城,無論貴賤,爭相傳抄,名動內外。此時,朝廷政局發生變故。宋文帝先後翦除徐羨之等顧命大臣,徵召謝靈運回京任職。謝靈運一再託辭不出,可文帝召之再三。回京之後,文帝任命謝靈運為秘書監,這是一個負責秘閣圖書的清閒官職,又令他主持編寫《晉書》。謝靈運對此不感興趣,粗立條理,即置於一旁。後來又被提升為侍中,這倒是一個近臣之位,文帝也確實朝夕引見他,且賞賜甚多,但所談的卻不出詩文範圍,並不涉及朝廷機要、濟世安邦之事。

    吟詩作文雖是謝靈運所長,卻非其所志。此時正值王弘兄弟執政,謝靈運覺得他們名聲素在自己之下,而權位卻遠在自己之上,心中不平,便故態復萌,常常稱疾不朝,卻在家中指划著興建園林,修造假山,開鑿池塘,種植奇花異草,用的都是公家勞力。有時還不辭而別,帶著一幫人外出遊山玩水,一遊便是一二百里。文帝明知他心懷不滿,給他留了點面子,讓他自請解職。再次回到會稽時,謝靈運已經四十四歲了。他再也無意於仕途,專心一意縱遊山水。他設計了一種“曲柄笠”,帶有彎曲的柄,可以緊掛在脖頸上,既能夠遮蔽Sunny,又不容易被山風吹掉,上山下山俯仰低昂也不會脫落,看上去既有樵人農夫的野趣,也有高士名流的雅緻。

    他還設計了一種登山的木屐,上山時去前齒,下山時掉後齒,既省力氣,又可以保持身體平衡。當時人們稱之為“謝公屐”此時,謝靈運遊山觀水不惜花費,人數眾多,聲勢浩大。一次他帶著數百名僮僕,從始寧的南山出發,浩浩蕩蕩,逢林開路,遇水架橋,竟進入臨海郡內。臨海太守王琇聞報,以為是一幫強盜,急忙親率軍隊前往抵禦。除遊覽作詩之外,謝靈運繼續開拓他的莊園,開山浚湖,興建不已。後來,他竟向朝廷要求把會稽城東的回踵湖賜給他決水為田文帝令太守孟酌情處置,孟不肯。接著,他又求始寧縣內的崲湖,孟仍不答應。孟見他常常興師動眾,攪得地方不寧,便上書告他心懷異志,意圖謀反,同時調遣軍隊,嚴加防守。

    謝靈運見孟有意加害於己,連忙飛奔京師,為自己辯誣。文帝知他被誣,未加怪罪,先是讓他在京與一些僧人校改剛傳入的《大涅槃經》,後任命他為臨川內史。在臨川(今江西撫州)謝靈運仍然不改放縱脾氣,依舊肆遊山水,不理政務。他的行為被人參彈,司徒劉義恭派人到臨川拘捕他。謝靈運一怒之下,扣住來人,寫下反詩,舉兵抗命,兵敗遭擒。文帝念其為勳舊之後,又有文名,便從輕發落,流徙廣州。此後不久,有一官員因事路過塗口(今江蘇六合境)附近的桃墟村,見有七人鬼鬼祟祟,行跡可疑,便派兵拘捕,其中一人供稱謝靈運的同黨要他們劫取謝靈運,爾後聚眾謀反。圖謀未成,流落為盜。此事上奏文帝,文帝雖將信將疑,還是下令在廣州將謝靈運就地斬首棄市。

    此年為元嘉十年(433),謝靈運四十九歲。濟世安邦是謝靈運的抱負,可壯志不成縱遊山水把他造就成一個偉大的山水詩人。鍾嶸《詩品》給謝靈運以“元嘉之雄”的桂冠,榮列上品。其實豈只是元嘉,即使是在整個南朝,他也可以躋身最出類拔萃的詩人之林。他的詩一改玄言化的形式僵化和內容空泛,將清新格調和真切內容注入詩壇。在他的筆下,山川有意,草木多情,一派生意盎然的圖畫,使人們從中感到大自然的美麗和鬼斧神工,從而激發人們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儘管他的詩留有玄言尾巴,但通篇而論已不再是玄言詩,而是山水詩。

    自從謝靈運開創山水詩之後,齊梁詩人沈約、謝朓等步其後塵,相繼寫出了不少歌頌自然風光的山水篇什。唐代詩人王維和孟浩然,也深受其影響,把山水詩推向了更高境界。謝靈運原有詩文集二十卷,已經散佚。現存詩僅一百首,賦約十篇。除此之外,他還有很多著作,涉及不少學術領域。如屬於史學的有《晉書》三十六卷,屬於地理學的有《遊名山志》《居名山志》各一卷,屬於文字學的有《要字苑》一卷,屬於目錄學的有《四部目錄》(收書六萬餘卷)。

  • 5 # 微詩陽春白雪

    謝靈運以山水詩見長,也於他在政壇不得志有關。史書記載他,人很聰明有才華,但性格偏執,有過激行為。所以朝野上下,都欣賞其才華,而不敢放大權給他。主要還是怕他瞎搞,不好收場。

    謝靈運又自負清高,曾言“天下才有十鬥,曹植獨佔八斗,天下人共享一斗,我得一斗”。可以口氣有多大。

    自由以來,才氣都輸在一個傲上。看不起別人,覺高人一等,這是大敵。這將招人暗算。最終被人誣告叛變被殺。

    謝靈運寄情山水之間,一是天生才子性情,熱愛大自然,從自然之妙中找到寫詩的靈感,寫出山水詩,被當代人爭相傳抄,可謂名冠天下。

    有從政願望的他,不能如願,只好遊山玩水,寫詩作歌,其不樂哉。

    其淡泊名利,實為無奈,也是一種精神解脫。從政不通,就世界很大,我去看看。活出風流品行,也是另一種風光。

  • 6 # 愚人1954

    謝氏家族是東晉功臣,而在改朝換代中,備受劉宋王室的排擠。謝靈運雖熱衷於功名,但迫於官場的傾軋,為官時常稱疾不朝,遊覽于山水吟賦詩文,乃是不得已而為。後罷官歸隱,更非己之所願。因此,他的仕途不順,寄情於秀美的山水,旖旎的風光,吟詠詩歌,雖描繪了山水風光秀美旖旎,但詩中也常流露出不平,抑鬱之情。不像陶淵明那樣看不慣官場黑暗,不願為五斗米折腰自願棄官歸隱。而謝靈運是想做官而不能,被迫歸於山林,為抒不平之氣,擴莊園,建別墅,穿異服,處處標新立異,這哪是甘於淡泊,歸隱也要處處顯示自己的不凡,描繪山水追求綺麗,處於弱勢不知權變收斂,而給政敵可乘之機,死於非命,這是時代的悲哀,更是詩人的悲哀。

  • 7 # 風浪裡淘沙

    雖然說在漢魏六朝長達八百年的時間裡,詩壇成就能與陶淵明一樣成為翹楚,但謝靈運絕非是沉迷山水文甘於平淡。為什麼呢?如果謝靈運真的是自甘於平淡,他就不會在正當英年卻獲罪被誅。

    我們從可以下兩方面分析:

    (一)出身高貴爵䘵在身

    說起謝靈運可能有人會不知道,但是說起“淝水之戰”可能許多人都知道。這場發生在東晉的著名戰役的主帥,正是謝靈運的爺爺謝玄。謝家祖上的風光可不遠不止於止,謝氏家族有近兩百年的權勢顯赫歷史。而天資聰穎、自幼好學的謝靈運,還有強大的背景和爺爺的寵愛,因而在學問上盛名早著。這難免造就了他心高氣傲、高人一等的性格。

    恰恰是如此,在東晉劉宋兩易代之際,當謝家以前的下屬劉裕搖身一變,戲劇般的成新朝的皇帝時,出身名門望族的謝靈運不得不以臣子“屈居其下”。可以設想到,謝靈運對新皇帝的鄙夷不屑和心裡的彆扭,他當然是萬分地心不甘情不願。所以當新帝任命他為官時,他其實是處處唱反調的,故意以遊山玩水為樂,荒費職務。

    (二)與新帝及新朝的“仇恨”

    謝靈運本就瞧不起新皇帝,偏偏新皇帝對他也是不放在眼裡。這邊剛把謝靈運請出來當官,那邊卻又將謝家承襲的康樂郡公削降幾等,變為縣邑。這讓謝靈運情何以堪?謝靈運因此更是對新朝恨之入骨。因此,在此後的官場生涯中,他屢次因不務政業落下把柄。他遊山玩水,不是因為無能,也不是對仕途不感興趣,純粹是在以這種消極懈怠的方式,來發洩自己心中的怨恨與不滿。

    正是因為這種心裡失衡及不懂進退,謝靈運才終於落下把柄被處斬。耽於遊山玩水,不過是他的傲慢與消極對抗,並非是自甘平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社會安全事件分類標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