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歷史名將錄

    日本是“大和民族”。“大和”,原是奈良盆地東南部一帶的地名,大體區域範圍自今天奈良縣天理市海知町和新泉町經櫻井市箸中,至奈良縣櫻井市池之內村附近。公元3世紀左右,大和地方豪族爭雄,競相擴大自己勢力範圍。以“大王”為中心“大和政權”,最初和北九州、出雲、吉備等地的政權一樣,也是地方政權。在統一了全國之後,其統治區域逐漸包括今天的九州島北部和本州島西部,成為“中央政權”。最後統一各路豪族並佔有“盟主之座”的“大王”,就是天皇的祖先。

    日本天皇何時誕生?長期以來學者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按照712年問世的《古事記》和720年問世的《日本書紀》的記載,原居住於日向,後率領軍隊進入大和的磐餘彥,就是初代天皇――神武天皇。但是經後世考證,《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中的內容,多系後人杜撰,不可作為信史,而且從第二代綏靖天皇至第九代開化天皇,《古事記》和《日本書紀》均只提到他們的名字,卻沒有關於他們事蹟的記載,日本史學界稱之為“欠史八代”。也就是說,他們是否真實存在,值得懷疑。

    那麼,“天皇”名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早在1118年(日本元永元年),有人提出是在推古朝。按照這種說法,當時聖德太子取“天子”和“皇帝”字首,創制了“天皇”號。606年(隋大業二年日推古十六年、)日本推古天皇致隋煬帝的國書中“東天皇敬稟西皇帝”一句,被認識是“天皇”二字首次公開出現,現在很多論著也以此作為證據。也就是說,按照這種觀點,至少在7世紀初“天皇”名號已經出現。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學者谷川道雄的《隋唐帝國形成史論》和角林文雄的《論日本古代的君主稱號》,對這一說法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當時“日本”君主自稱“天王”,別國則稱他為“倭王”。上述國書中的“天皇”,很可能是“天王”。由於原文佚失,史實已不可考。另外,《雄略紀》引注《百濟新撰》,有一處寫“天皇”,其他幾處均寫“天王”。因此,推古朝時“天皇”稱謂是否已經出現,只能存疑。迄今為止,關於“天皇”號何時出現,日本學術界主要有 “推古朝說”、“持統朝說”、“天智朝說”三種說法,並無定論。

  • 2 # 人中之龍白玉京

    日本方面最早的文字記載是《飛鳥淨御原令》,由第40代天武天皇制定,689年頒佈。天皇一族從首任的神武天皇(傳說西元前660年登基)以來一脈相傳,並不像中國、北韓、越南等周邊國家經歷過改朝換代,這是由於天皇在日本歷史上能掌握實權的時間很短,反而能避過戰亂,使皇室更加長壽。

    在神道信仰的傳統中,天皇被認為是天照大神的後裔,故具有「神性」,由此天皇與整個皇室在日本古代被認為是超乎普通人的存在,因此時至今日都沒有姓氏(歷史學研究上稱其為天皇氏或天皇家)。另外,日本傳統上視天皇為神道的最高祭司,所以天皇必須信奉神道信仰[來源請求]。二戰後,昭和天皇發表《人間宣言》,放棄天皇被賦予的神性。

    通常,現任天皇被稱為「今上天皇」,敬稱「陛下」。退位後的天皇尊為「太上天皇」(簡稱上皇);若其退位後出家則尊為「太上法皇」(簡稱法皇)。第125代天皇明仁於2019年生前退位時,首開先例不採用「太上天皇」尊號,改封新尊號為「上皇」,以避免讓外界聯想起日本歷史上的院政。此外,天皇駕崩時會先被稱為「大行天皇」;明治時代實施一世一元制後,天皇的諱稱改為直接採用在世時的元號,例如明治天皇。

    外交場合使用首次“天皇”一詞據稱是推古天皇時期,日本書紀記載,推古天皇時第二次出使隋朝的國書中有“東天皇敬白西皇帝”之句,但是中國對此並無任何記載、可能是天武天皇欲加強其名銜正當性而杜撰的。到了明治元年(1868年)後,日本致外國首腦信件、國際條約批准書、宣戰詔書使用的都還是皇帝稱號。1936年推行大東亞共榮圈的口號後,對外就完全使用天皇稱號。中國稱日本國家元首為天皇,始於清末的同治時期。

  • 3 # 沙漠孤狼138609229

    根據《古事記》及《日本書紀》的系譜,日本史上首任天皇,神武天皇就任於公元前 660年2月11日,卸任時是公元前 585年3月11日(75年28天),傳說是天照大神的後裔(待查確認)

  • 4 # 薩沙

    簡單說說。

    日本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早天皇,就是神武天皇。

    神武天皇早在公元前660年就登基了,就是中國的周代周惠王時代。

    不過,神武天皇的記載接近神話,比如說他壽命高達127歲,執政75年,這顯然都是不可能的。

    另外,神武天皇的事蹟很多本來就是神話故事,類似於中國的后羿射日這種。

    歷史上究竟有沒有神武天皇,也不能肯定。

    神武天皇之後還有8個天皇,一直到前98年,也就是中國的漢武帝時期。

    然而,這8個天皇也不可靠,僅有登基時間的記載,其他資料一律全無,不能確定他們是否存在。

    日本真正有明確記載的天皇就是崇神天皇,他是公元前97年登基的,執政了60年。

    雖然崇神天皇的很多事蹟也接近神話,但因為記載的歷史資料較多,基本肯定他是存在的活人。

    崇神天皇是個平庸的天皇,在位60多年沒有什麼作為,只是慘淡經營自己的國家,連連遇到饑荒、瘟疫和叛亂。

    其實,日本天皇在絕大部分時期只是象徵而已,類似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周天子。

    很多大名甚至武士,對於天皇頗不尊敬。

    戰國時期,一次天皇出行被一群武士擋住道路。天皇的侍從讓武士讓路,幾個武士出言不遜,竟然將轎子推翻,導致天皇跌出轎子。

    為首武士還說,既然天皇只是象徵,為什麼不用木頭雕刻一個放在轎子裡?讓他們這樣耀武揚威,是什麼道理。

    此事最終以殺死帶頭鬧事的武士作為結束,但其他跟著鬧事的武士沒受到處分。

    打了天皇也不過這樣處理,天皇的地位可想而知。

    天皇因經濟困難,活的也緊巴巴的,一切都要聽從幕府將軍的命令,甚至包括娶幾個老婆,娶誰做老婆。幕府將軍經常會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天皇。這些女兒大部分是母老虎,長相也是平庸甚至醜陋,但天皇也只敢笑納。

    很多人問天皇為什麼不用太監?

    因為妻子太少,宮廷太小,根本不需要大張旗鼓的閹割太監,用幾個強壯女僕就足夠了

    就用電影《西虹市首富》裡面莊強對王多魚的名言解釋:你那點財務還需要助理?

  • 5 # 夢迴列國33

    《漢書·地理志》中記載:“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也就是說,在此之前,島國並沒有統一的政權,因此也不存在所謂的天皇。光武帝賞賜的金銀,只是對其中一個較大酋首的冊封,並非所謂的幕府大將。

    日本歷史的分水嶺是大明水軍剿滅雙嶼島,東南資本家僱傭日本浪人發動倭寇之亂,然後開始武裝某些日本小國,進而導致日本在外來因素下發生統一。

    在此之後,才有日本入侵北韓。而在此之前,日本從未統一,也從未出現本土的共主。

    個人推測,實現日本統一的,也就是日本首任天皇,應該是汪直。

    在汪直被殺後,其後人或部將繼任其位,後來的歷史大體都是日人意淫偽造出來的。

  • 6 # 凡塵了事

    大家都知道,在現代社會中日本還存在著君主,他就是天皇。那麼此時就可能有人好奇了,傳承至今的日本天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

    日本的天皇來自於他們本土的神話故事主角——天照大神。他們認為天皇是這位大神遺留在人間的後代,是神的象徵。從第一代天皇到如今的天皇,已經有了126代。

    根據日本的史書記載,他們認為天皇全部都源於一個家族,其國家始終由神的後代進行統治。

    但事實卻可能不是這樣,在日本的中古時期,小小的土地上出現了許多個國家,最後是由其中的大和國統一了日本,所以日本又被稱為大和民族。在大和國前面的朝代裡,日本史官並沒有進行紙質記錄,而是透過口口相傳的方式留下歷史資料。由於記錄內容和方式的不穩定,關於天皇何時出現的論斷眾說紛紜。有的人認為,日本沒有出現過王朝的改變,一直是由神的後代進行統治。而有的人則認為,因為沒有留下明確的歷史資料,在日本的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過朝代的改變。

    雖然史學家對此抱有一疑問,但在19世紀末日本明治維新完成後,他們將“萬世一系”寫入了日本的法律中。官方認為,自己的天皇都源於同一家族,始終流傳著神的血脈。

    天皇雖然是日本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但從1192年開始他的權力就被大臣奪取了600多年。直到1867年著名的日本統治者——明治天皇才掌握了日本政權。並且他在位時,不僅對日本進行了改革,同時也使得日本的權力全部集中在天皇手中,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日本走向了將由天皇操縱的道路。

    日本向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發動的無恥的侵略戰爭失敗之後,在美國的協助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規定從此天皇不再執掌日本的權力,就像英國女王一樣是國家的象徵,日本的權力歸國會所有。

    其實,天皇作為君主還是有一定權力和地位的。如今,他的主要工作包括任免首相、批准法律、召開國會以及參加國家典禮等。

    雖然天皇的存在歷史悠久,傳到如今雖然已經有了120多代,但日本現在的天皇傳承狀況卻令人堪憂。太子和太子妃只有一個女兒,並沒有兒子可以進行王位的繼承,而太子的弟弟卻和妻子育有一個兒子。此時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如果太子及其妻子不能生育一個男孩的話,那麼根據如今日本的法律,王位應該會傳到侄子手裡。除非太子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使日本民眾拋開傳統的看法,允許女性繼承王位,那時太子應該就可以在未來將王位交給自己的女兒。

    從第1代天皇到如今,已經傳承了120多代的日本天皇,是世界上存在時間最長的皇位傳承製度。雖然他最先出現的時間並不能準確斷定,但他能經過這麼多年的傳承而不斷,也是十分不易的。

  • 7 # 歷史便籤

    日本統治者使用“天皇”稱號大概是在明治時期。(唐高宗曾使用天皇稱號,與天后武則天並稱二聖,這可能影響到日本“天皇”稱號的採用。)

    日本“天皇”正式對外的文字記載最早是1936年侵華前後。中國稱日本皇帝為天皇大約是在清末的同治時期。在日本的歷史上,出現倭奴王的稱號以後,還有天皇和皇帝的稱號並用的。這種兩個稱號並用的天皇有4代。到了近代明治元年(1868年)後,日本帝國致外國首腦信件、國際條約批准書、宣戰詔書使用的還是皇帝稱號。從1936年以後,“天皇”一詞就完全被向世界宣戰的侵略者利用了。現今,天皇作為日本的國家象徵而存在,也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雖然日本憲法沒有明定其國家元首的地位、昭和天皇裕仁以後的日本天皇也已宣佈完全放棄歷史上其被賦予的“神性”,但多數日本人仍認為天皇代表著“國家”。

    自第一代神武天皇起直至第三十三代推古天皇,這33位天皇在日本《古事記》中出現過。但自神武天皇至仲哀天皇,這14位天皇在歷史中無法確認,應該是《古事記》及《日本書紀》 為了完成從神代到人代的過渡而虛構出來的人物,而在仲哀天皇與應神天皇中間填充長達70年曆史的神功皇后,也不能說是實際的存在。因此,有著比較真實的存在依據的第十五代應神天皇,應該是號稱“萬世一系”的日本天皇的真正祖先。此外,有稱第一個應用“天皇”這一稱號的,是在推古朝攝政的聖德太子。他在遣小野妹子給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東天皇敬白西皇帝”,曾引起過隋煬帝的怒火。不過,隋書對此類國書的紀錄為「日出處天子致日落處天子」(之前都稱日本統治者“王”或“大王”)。《宋書·蠻夷傳》裡所記載的“倭五王時代”中的“倭贊、珍、濟、興、武”五王,即是指自仁德天皇起至雄略天皇止,除履中天皇外的五位日本統治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短期生長的農作物有哪些?適宜種植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