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晏均323
-
2 # 哼哈小天
首先,瑞士的憲法規定,瑞士是永久中立國家,對於戰爭都是不參與的態度,原則上對於法西斯和反法西斯國家都是相同的態度。
其次,瑞士實行武裝中立,全民皆兵,適齡的男子每年要接受一定時間的軍事訓練,不訓練時武器都帶回家。因此瑞士人都有較強的軍事技能,再加上該國多山,公路上的橋樑都有炸藥,一遇軍事攻擊便炸燬橋樑,使敵人不得不翻山越嶺,陷入瑞士人的“全民皆兵”之中。
而且瑞士地理位置險要,瑞士處於阿爾卑斯山脈之中,德國最常用的戰術閃電戰由於缺少道路根本無法展開,而且邊境地區道路條件也不好,後勤不一定跟得上。
況且,瑞士地產資源並不豐富,沒有戰爭急需的大量糧食,石油,各類金屬。如果德國明面上強佔瑞士,勢必造成瑞士全國上下的強烈反抗,得不償失。
最後,瑞士本為德國的施威茨州,後獨立,以金融業作為其支柱產業。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屬於德國的幫兇。二戰期間也有大量資金湧入德國,為德國發動戰爭提供經濟支援。
-
3 # 瘋狗的輕武
德國打了瑞士就能把這些錢變成自己的麼?銀行只是個信用,帶有背書的金融機構。德華人把瑞士打下來了,這銀行裡的錢就能變現了?瑞士如果已經掛了,那瑞士法郎的幣值在全世界還能通用?
反過來看,瑞士的地理位置被德國、奧地利、義大利三面包著,奧地利反正二戰時被德國吞了。而法國也死得快,奧地利自己也是個資源匱乏的國家,雖然他名義上保持著重力,但在經濟、工業、貿易上是很需要倒向德國的(比如蘇羅通公司基本就是德國萊茵金屬的子公司)
而瑞士中立國的身份又很合適幫納粹洗錢,比如大量從戰敗國拿到的黃金,就可以透過瑞士銀行換成瑞士法郎,然後以瑞士身份去購買一些軍需物資。
再者,瑞士是個多山的國家,德國的機械化部隊並不適合推進。而瑞士是個全民皆兵的國家,防空設施也異常齊備,德國的裝甲師和空軍並不適合推進,光靠步兵想啃下瑞士也是個高難度操作。
所以說,既然這個國家又能洗錢、打了又沒好處、而且還難打,那為啥還要打?
-
4 # 魂舞大漠
在德國法西斯鐵蹄之下,沒人可以獨善其身。當希特勒俯視地球儀的一刻,他想要的是整個世界。論者以為自1815年,瑞士就是一個被國際社會認可的中立國,德國就不能侵略瑞士,這樣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腳,法西斯就是法西斯,沒人可以給法西斯找到任何侵略的正當藉口和理由。瑞士又被視為“歐洲屋脊”,多山之國,面積4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找不到可以養活自己的耕地,甚至被認為瑞士善戰不是軟柿子,而不好佔領,就是佔領了也沒多大意思,顯然都是酸腐的論調。更有文藝青年認為說德語的瑞士人佔了總人口的65%,可是也不要忘了這是一個不原意做德華人的德華人所組成的國度,瑞士就是瑞士,豈能輕易就逃過法西斯的魔爪?唯一的解釋,德國只是一次次錯過了侵略的機會。
手錶和軍刀不只手錶和軍刀,缺乏自然資源的瑞士,以教育立國,人才作為興國之本,阿爾卑斯山下這個自由的王國,自一戰之後不久即彙集了會教書的德國移民,當然還有22%的法國移民,他們是會造表是來造表的,還有8%會算帳的義大利人,所以世人見之瑞士的發展很亮又火爆,製造業開展得紅紅火火,如今天世人見之的機器人,瑞士是四巨頭之一;瑞士的大炮是不是很有名?當時就在化工、製藥、精密儀器和軍工等技術方面,建立了絕對的地位。說德國不想要它的,純粹假話,打擊它的軍事計劃,改了又改,只是分身乏術而已,總是思之再三,先留著他不急,因緣巧合的歷史,就這樣給德國開了一個玩笑,瑞士得以身免。
-
5 # 朝文社
在納粹德國鐵蹄席捲歐洲的血火歲月裡,英國被炸成了爛攤,法國蒙受亡國厄運,丹麥瑞典挪威荷蘭等國更紛紛被“秒殺”,但富得流油且夾在法德意列強之間的瑞士,卻結結實實上演了逃生奇蹟:竟能令兇殘的德軍,乖乖停在國境線外,在那場兇殘的二戰浩劫裡,有驚無險的保持了國家獨立。
之所以有此奇蹟,當然不是一句“永久中立國”就能辦到。首先一個很給力的原因,就是瑞士夠硬。雖然在近現代史上,瑞士是個看上去很熱愛和平的小國。但事實上,中世紀時的瑞士,也曾是個擴張性極強的“戰鬥民族”。瑞士步兵的兇悍戰力,也是享譽歐洲幾百年。到了二戰爆發前夜,雖然瑞士早掛上“中立國”的招牌,但全民皆兵的傳統依然沒丟。德國吞併捷克後的第二天,英法列強都嚇得打哆嗦。反而是瑞士率先發布強硬宣告:“誰妄圖覬覦我們的領土與主權,迎接他的將是戰爭。”
待到納粹德國閃擊了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瑞士更以實際行動證明,他們的強硬絕不是嘴上說說。德波戰爭爆發的當天,就有五十萬瑞士男人拿起武器加入軍隊,三天後全國進入戰時狀態。德軍憑“閃電戰”橫掃歐洲後,又是瑞士率先站出來硬槓:1940年夏,轟炸法國的德國空軍,就慘遭瑞士空軍多次截殺。法國亡國後,瑞士軍隊重兵部署,擺出要和德國死磕架勢,就連瑞士國內的親納粹組織,也被一口氣端了個精光。
而要在看看瑞士的地形,就知擺出死磕架勢的瑞士,底氣有多麼足:瑞士三分之二的國土是山地,德國的機械化部隊難以鋪開,空軍的實力也不弱,想奪制空權也不容易。只要瑞士決定死戰到底,德國就算吞了瑞士,也要結結實實崩掉幾顆門牙。所以,哪怕瑞士已經陷入軸心國的包圍裡,希特勒也下不了開打的決心,還是認可了瑞士“中立國”的地位。這一條,是瑞士“逃生奇蹟”裡,非常值得世界各國學習的經驗:國家安全,首先來自於自家的實力底氣。
但接下來的幾條原因,就越發擺不上臺面了,比如第二條:對於納粹德國來說,瑞士的產業能力,有著極大的利用價值。
作為一個山地國家,瑞士的資源非常貧乏,食物等物資更是稀缺。如果瑞士真抱定玉石俱焚的態度,德國固然會損失極大,但瑞士也很可能先撐不住。可打爛瑞士,對德國來說也是“捨不得”。因為沒有資源的瑞士,卻有著讓德華人流口水的強大工業。瑞士尤其享譽世界的,就是其強大的加工業。對於軍事物資消耗極大的德國來說,瑞士的軍事加工業生產能力和獨家技術,更是他們當時稀缺。一旦打仗全打爛了,那太得不償失,不如退一步好好合作。於是“中立國”瑞士,也在這條上與德國一拍即合:在接下來的二戰年代裡,瑞士一共向德國輸出了價值十多億瑞士法郎的軍工產品,既有武器彈藥槍械等軍事物資,更有瞄準器光學儀器炮彈引信定時器等技術裝備。
不誇張的說,德軍戰場上打出的每一發子彈,扔下的每一顆炸彈,都有可能是“瑞士造”。
如此“服務”,也叫戰後的瑞士,遭到了很多詬病。但瑞士也理直氣壯:我們給納粹提供服務不假,但我們也藉此做了很多好事啊。接納收容了29萬難民,還給420萬難民提供了救助,外加營救了數萬被拘押平民。每一樁都是從納粹德國嘴裡虎口拔牙,相關的開支,花的也都是“武器加工”賺來的費用。如果說這類“軍事服務”,瑞士還算理直氣壯的話。那麼第三條原因,就成了瑞士至今尷尬的汙點:幫納粹銷贓。
比起強大的軍事加工產業來,瑞士更吸引全世界眼球的,就是其更加強大的金融服務能力。比如納粹德國搶掠來的黃金,就是透過瑞士銀行來中轉,成功衝破同盟國的封鎖,給軸心國採購他們亟需的軍用物資。號稱為救助難民付出巨大代價的瑞士呢?也透過這類的交易,賺走了大量的黃金。拿來“做好事”的錢,不過其中的九牛一毛。單一個德國,在1940年至1945年間,百分之九十的黃金交易,都是透過瑞士來完成。
而比賺錢更重要的是,真是瑞士的這些金融服務,給兇殘的納粹德國一次次續命,叫這場恐怖的戰爭繼續蔓延全球。正如1943年,納粹德國經濟部長馮克的感慨:如果失去了瑞士,德國的戰爭,連支援兩個月都難。以這個意義說,在德國的侵略暴行裡,提供各類服務的瑞士,也是不折不扣的幫兇。
而在納粹德國垮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做過幫兇的瑞士,也一度遭到追責。且不說他們的“幫兇”角色。單是他們從中賺走的黃金,就有三百五十噸之多。這些錢都是受害華人民的財產,於情於理於法,瑞士都該返還。
但是,出於利益考慮,美國卻包庇了瑞士,然後透過一紙《華盛頓協議》,就叫瑞士輕鬆逃過了懲罰。黃金問題不了了之,“幫兇”角色一筆帶過。瑞士在二戰裡的“貢獻”,反而被大書特書。以這個意義說,看懂瑞士角色的變化,以及戰前戰後的“逃生”。歐美國家冠冕堂皇外表下的雙重標準,相信就已看得明白。參考資料:《二戰時期瑞士中立探析》
-
6 # 腓特烈卡爾
早期德國佔領了法國,靠掠奪資源和收取高額佔領費經濟壓力不大,瑞士位置對德國影響不大,軍事實力也不對德軍構成威脅,入侵中立國還會影響德軍形象。中後期發展成世界戰爭後,外匯再多也變不成德國急需的資源,反而有可能便宜了反法西斯陣營,還會拉長戰線稀釋兵力。
-
7 # 龍武驍衛
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瑞士成為了國際承認的永久中立國。但國際社會始終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小國弱國的地位是否被尊重,主要取決於大國之間的意思。自1933年希特勒正式擔任德國總理來,德國的經濟軍事實力迅速的膨脹,納粹德國並不太尊重中立國地位。1940年5月,納粹德國發起法蘭西會戰,德國b集團軍群,突進到了荷蘭比利時,打破兩者的中立國地位。同樣是中立國,為什麼瑞士的中立地位得到了保證,德國為什麼不進攻瑞士?
第一,並不好打。瑞士地處歐洲中部,全國平均海拔超過1000米,大半領土是阿爾卑斯山脈,典型的高原山地國家。而且瑞士有尚武的傳統,在取得中立國地位之前,曾經長期擔任歐洲各國的僱傭兵,訓練有素,配合默契,裝備精良,戰力彪悍。至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瑞士人建立起了一套高效的動員機制,實行戰時全民皆兵,全國動員,能夠在短期內迅速動員大軍。在納粹德國興起之後,瑞士曾於數天之內動員50萬兵力,同時在國內遍佈壕溝掩體,倚靠阿爾卑斯山,絕對易守難攻。雖然德國此時的兵力雖然遠遠多於瑞士,但是德國德國陸軍的主力是裝甲兵和裝甲擲彈兵,然後這兩種軍隊在多山的歐洲屋脊顯然起不了什麼作用,德國陸軍的重炮也奈何不了瑞士依靠山脈的內堡掩體,僅憑德國的步兵師恐怕無法單獨拿下瑞士,偷雞不成甚至可能會蝕兩把米。
第二,沒什麼精力打。德國攻打瑞士的計劃是在法蘭西會戰之後,然後經過斟酌良久之後,希特勒放棄了這個計劃。此時他的主要目標是取得不列顛空戰的勝利,以掩護他的裝甲部隊登陸英國本土,征服英國。不列顛空戰失敗後,德軍將兵鋒指向了東方。1941年蘇德會戰爆發。
第三,也沒必要打。瑞士的主張是,永久中立武裝中立。只要你不打他,他也不會打你。瑞士它也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很多資源都需要靠進口,德國、義大利非常緊缺的石油和橡膠稀有金屬等瑞士都沒有。而且瑞士人主要來自於德國,其國內大部分割槽域講德語,跟德國的私人關係是不錯的,也是德國重要的經貿夥伴,對於德國的政策,態度也很曖昧,比如德國迫害猶太人,瑞士人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但是他間接的支援德國迫害。另外二戰爆發後,德國遭遇了封鎖,德國的貨幣馬克貶值非常嚴重,德國透過瑞士的中立國地位獲取了大量的外匯。
二戰開始後的納粹德國,對於中立國地位其實並不尊重,瑞士之所以能夠倖免,主要是它的存在對德國利大於弊。如果貿然興兵攻下瑞士,不僅自己傷亡慘重,反而使瑞士化為一片廢墟,成為自己的負擔。既然第一,並不好打。第二,也沒什麼必要打。第三,更沒什麼精力打,那麼為什麼還要打?
-
8 # 文舀
作為中立國,瑞士面對侵略全民皆兵,加強訓練,尤其射擊日常化。德軍統帥部估計進攻要傷亡一百萬人,遂放棄進攻打算。又說瑞士銀行暗中贊助納粹,使二戰延續到1945年。
-
9 # 沉140769451
財富?雖然很多人每天都在用金錢,卻從來不知道金錢是什麼東西,以為金錢等於財富,實際上金錢≠財富。金錢只是資源、商品的證明憑證,說穿了只是一張紙。能換取資源或商品時,它就是一張有價值的紙,不能換取資源或商品時,它就是一張沒有價值的廢紙,就不是什麼財富。瑞士的銀行裡雖然儲存了大量的這種紙,但它不是資源或商品,對德國來說,也無法從歐洲以外買到多少資源或商品,它和廢紙沒有區別。而不是因為德華人怕它什麼全民皆兵,一個小小的瑞士能有多少武器和彈藥呢?全民皆兵只是口號,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大多數瑞士人成為不了戰士,只需要消滅其少的可憐的落後軍隊,大多數瑞士人也只有臣服,何況他們大多數和德華人也是同一個祖先,都是大德意志的一部分,同族何必相殘呢?!留下瑞士,為德國的外交留有餘地,也為刺探各國情報留下了一個缺口,方便德國自己的情報人員,它的作用,遠比搶瑞士銀行裡的廢紙強的多。對於佔領了歐洲大陸上眾多國家的德國來說,要獲得它們的資源,根本不需要花錢。一場全面戰爭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財富已經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了,金錢已經沒有了價值,國家不需要它來證明價值,只要有資源或商品,國家需要,就可以無償徵用。
-
10 # 榆木疙瘩牌慧根
納粹德國在各個佔領國蒐羅了大量的戰利品,比如黃金、債券、歐洲流通鈔票等等之類的硬通貨,但是開戰以後就受到經濟封鎖,考慮到戰爭環境下的國際貿易結算,所以留著這麼一個也沒有大戰略價值小不點兒中立國家,作為自己的洗錢平臺。
那些說瑞士全民皆兵,希特勒害怕陷進去的,也太小看人家奪了大半個歐洲的元首了,連歐洲真正的是非之地,貨真價實的大陷阱——巴爾幹,德軍也是說打就打,怕你一小小五百年沒打過仗的彈丸瑞士?!
回覆列表
因為法國投降了,義大利又是自己人,導致了瑞士的戰略位置變的不那麼重要了。如果打的話,還要耗費寶貴的兵力資源和時間。
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字“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