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揚州孩子初一了,爺爺奶奶總是溺愛
7
回覆列表
  • 1 # 紫藤100410666

    首先,要和父母講講溺愛孩子的危害有多大,然後,再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聊聊孩子的教育問題,相信父母也希望孩子既能成人,又能成才。只要把道理講清楚,父母是不會拿孩子的前途和未來開玩笑的。

  • 2 # 繪本講師妖媽

    慣子如殺子,溺愛就是過度的阻礙。

    那些導致傷害的一定不是愛,真正的愛只會導致好的結果。

    一、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帶

    12歲少年弒母案,寵溺少年的爺爺奶奶,就是兇殺案的間接推手。深愛孩子卻不知道如何正確去愛的母親,某種角度來說,是這起案件的同謀。

    被千般寵愛的孩子,最後變成不孝子白眼狼的例子比比皆是。早些年的楊麗娟,前兩年的留日學生機場捅傷母親,以及頻頻發生的弒母案。

    所以不要因為老人寵愛孩子,覺得無奈,就什麼也不做。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自己親自帶孩子。

    由於生存、工作等原因,不少父母選擇讓老人帶孩子,自己能提供的愛,就是每個月給點錢。

    這是很危險的,孩子和父母親不親近,有無心理的依賴,是否願意被父母管教,很大程度都源自於這個孩子是否父母親帶。

    3歲前親帶,8歲前不要離開你,12歲前別讓他的生活環境出現大的變動。這都非常重要。

    如果孩子10歲前,你沒帶過,也別埋怨孩子不聽你的,龍興臺說過:父母和食品一樣,也是有保質期的,0-10歲父母教育孩子的黃金十年,錯過這十年,效果微乎。

    二、每個孩子天然有他們的使命

    還有個誤區,家長把孩子不受自己控制,看做不聽話,看做叛逆。把成績不好,看做是渣子。

    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幼兒教育專家門特梭利認為每個孩子一出生,天然就有一個精神胚胎。

    精神胚胎就是,他已經知道自己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但是父母總想決定孩子的命運,想控制孩子成為自己想讓他成為的人。

    對孩子來說,這很痛苦,她想成為自己,卻總是被家長打壓,他不願意,他想反抗,就成了家長眼中的叛逆。

    所以當我們認為孩子叛逆的時候,不妨靜下心來,做下自我檢討,嘗試和孩子平等的交談。

    上初中的孩子,是反抗意識最強的時候,一旦控制不住自己情緒,什麼樣的事都有可能發生。

    喬布斯曾說過“不要讓他人的觀點發出的噪音淹沒你內心的聲音,特別重要的是要有遵從你的內心和直覺的勇氣。”

    弄清楚孩子是被溺愛,還是想成為他自己。

    三、孩子的成長沒有偏方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孩子的成長沒有偏方,有的只是負責任的父母,提供穩定而健康的土壤。

    我們做家長的要明白,其實即使是我們生養的孩子,他也是另外一個人,和我們一樣重要,一樣獨立的人。

    親人間的理解之所以很難,關鍵原因在於我們習慣從自己的座標體系出發去推測揣摩,評價,甚至抨擊別人。

    卻完全忘了,對方也有一個現象場,有一個與自己完全不同的座標體系。

    放下讓孩子成才的想法,先讓孩子成人。

  • 3 # 海棠999

    謝謝您的邀請!生活中對這個話題觀察、思考很久了!現在的年輕人教育孩子和我們及我們的父輩有很多不同,有的處理不好,易造成困惑,影響兩代人的關係,並且也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如何溝通就非常重要。我認為:一.換位思考:作為父輩,想幫年輕人減輕負擔,承擔了幫帶孫輩及做家務的任務,本身夠辛苦,年輕人要懂得感激,不要認為父母幫帶孩子、做家務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父輩既然願意幫帶,平常對年輕人就不要言三言語,年輕人就必須聽自己的,要掌控年輕人的一切!二.相互學習:父輩向自己的孩子學習新的理論,適應社會的發展!年輕人向父輩學習一些生活中的經驗,因為父輩一路走來,風雨幾十年,積累了很多經驗,又帶過孩子!三.主動溝通:父輩要讓年輕人明白自己的意圖,但不要一味的把自己的理念強加給年輕人!年輕人要讓父輩明白今天的變化,但不能指責父輩老頑固,無法溝通!四.達成共識:兩代人無論出現什麼問題,都不能在孩子面前,相互指責、埋怨、護短!現在小孩聰明,觀察力又強,因此非常容易尋找保護傘,這樣,不利孩子的問題得到及時糾正,孩子的認知會模糊,到底聽誰的?長久下去不利孩子健康成長!總之,父母要學會觀察,懂得放下,讓年輕人用自己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年輕人則要學會尊重,懂得感恩,感激父母的辛苦付出:放棄舒適生活,無私幫助自己!!

  • 4 # 晨爸線上CBZX

    這個問題道出了目前一個熱門的社會話題。的確,置身於現代都市的年輕父母們,迫於工作和生活壓力,很多都把孩子交由老人幫忙照看。但“隔代親”的傳統,使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往往因為太過於溺愛孩子,容易與年輕的寶爸寶媽們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出現分歧,甚至產生矛盾。這不但影響到了家庭和諧,更對孩子的成長教育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那麼,在遇到類似問題時,年輕人該如何更好地與父輩們交流溝通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呢?我覺得應該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要知足感恩,端正溝通態度。

    雖然現實生活中,老人不計報酬、甚至是倒貼費用幫年輕人帶孩子的現象比比皆是,似乎已經成了不成文的規定。但作為年輕人,我們必須知道,帶孩子並不是父輩們的責任,他們也更沒有義務幫著我們帶孩子。因此,老人願意出工出力、搭錢費神地幫助我們照看孩子時,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我們都應該知足感恩,真誠感謝父輩們的無私付出,感謝他們為我們分擔了壓力。只要有了這樣的思想認識和溝通態度,我相信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問題的溝通上,都會順暢和容易很多。

    其次,要耐心包容,注意方式方法。

    不管是出於年輕人對父輩該有的孝敬,還是出於對父輩幫忙照看孩子該有的感激,作為年輕人,我們都有義務,而且也必須讓老人在生活中順心順意,而不能讓老人出錢、出力,還要再傷神生氣,過得不太順心如意。具體來講,當與老人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有不同的意見時,我們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採取老年人心理上容易接受的溝通方法。

    在溝通節奏上:宜慢不宜快、宜少不宜多,要採取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一點點滲透,慢慢讓老人適應並接受現代城市的育兒理念。

    在溝通語氣上:應採取徵詢、商討的語氣。《弟子規》教導我們“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年輕父母們在讓小朋友們背誦《三字經》等國學經典的同時,更應該身體力行地為孩子們做出表率。

    在溝通人選上:應儘量避免由兒媳、女婿等與老人們溝通孩子的教育方式,而應由老人自己的兒子、女兒充當直接溝通人。實踐證明,這樣溝通不管是從溝通效率上、還是溝通效果上都更好一些。

    最後,要虛心誠懇,相互取長補短。

    其實,在教育孩子方面,儘管父輩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知識結構、教育理念等,與現代社會或多或少會有些差別,但父輩們在隔代教育中也存在著很多優點和長處,值得年輕的寶爸寶媽們學習借鑑。年輕的父母們,往往都是教育孩子方面的理論家、空想家和口頭派,說得往往都是天花亂墜,但要麼是沒耐心、怕苦累,要麼是沒長性、難堅持。而父輩們往往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教育孩子有愛心、有耐心,寬容仁慈。因此,作為年輕人不管是從讓孩子得到更好教育的角度,還是從孝敬感激老人讓老人更多體現自身價值的角度,都應該虛心誠懇地學習老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優點長處。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不管我們與父輩在觀念、理念、習慣、方式等方面有多大的差異或者矛盾,但有一點是相同的:我們都是為了孩子好,都有一顆真誠關心關愛孩子的心。相信,在共同關心關愛孩子的前提和基礎下,只要年輕人懂得了知足感恩,抱著耐心包容、虛心誠懇的態度與老人進行溝通,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溝通效果,一定能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 5 # 五道口的顏學姐

    如何跟父輩交流正確的教育孩子方式?我估計溝通不了。如果好溝通,就不會上網來問。有句話說:與其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當然,這句話不是說你去迎合父輩們的做法,而是要明白他們已經不能改變,你所有的行為要基於這點來考慮。

    孩子已經初一,應該說有一定自理能力,也可以獨自呆在家。如果有條件,我覺得可以跟爺爺奶奶分開生活,平常由自己來管孩子,週末或節假日去探望下他們。接觸少,自然影響就少,你可以實施你的教育方法。

    如果跟爺爺奶奶不能分開,那你應該拿出權威感來,要求由你來負責孩子的教育問題,爺爺奶奶儘量少插嘴,如果他們說得不對,你要指出、制止他們。

    如果既不能分開,也不能在家做主,那沒人能幫你,只能讓爺爺奶奶來溺愛孩子。為了孩子,父母應該拿出一點手段來搞定爺爺奶奶,這也是為了孩子的長遠。

  • 6 # 大洲文苑

    這個問題,預設了一個前提,就是父母輩或老人不懂現代教育,至少不如年輕人懂。

    其實現實情況遠非如此。我本人就是北漂姥爺,我也知道許多北漂帶孩子老人情況。現在很多帶孩爺爺輩並不太老,也就剛退休的年齡,而且有許多受過良好教育。可以說,相當一部分,既有帶孩子的經驗與知識,又有大量時間學習新的育兒知識,恰恰在這些方面,比年輕父母帶孩子更有優勢。年輕人與這樣的長輩正確交流育兒知識的首要態度就是虛心。

    許多年輕人,既沒帶過孩子,又沒時間系統學習相關知識,往往靠網路上看到的一星半點知識想當然管孩子,所以,因為這種情況與長輩發生矛盾,倒是應該好好反思,不能因為自己是孩子父母,就天生具備育兒經驗、知識與良好的科學的育兒能力。

    至於因長輩溺愛發生矛盾,其實並不重要,只是爺爺輩與父母輩愛孩子的方式不同而已,爺爺輩對孫兒輩的溫暖愛意,其實是寶寶難得的情感滋養與精神財富。應該理解與包容。基本原則就是:無害即可行。當然,過分的溺愛是不好的,無論長輩還是年輕父母,都不應溺愛孩子!!!!

    當然,對於沒有文化又固執落後育兒成見的長輩,產生矛盾時,原則要堅持,說服更要有耐心,感恩父母,理解父母,其實也是為子女做榜樣。相信大多數長輩是通情達理的。也不可否認,因此造成家庭不和的也很多,讓長輩挨累出力出錢又流淚受委屈,是很不應該的。

    就當過教師的我本人來說,比當年帶女兒時還要上心:買大量早教書學習,寫心得,寫育兒詩上百首,姥姥每天還寫育兒日記。在網上看最新教育經驗與理論,併發給家人看,研究與購買玩具與童書,用文字圖片影片記錄寶寶成長,還從老家帶來了狗狗小鳥與烏龜做寶寶玩伴,真是累並快樂著:人生再童年,與寶寶一起玩一起成長。

  • 7 # 百合媽媽讀心理

    這個是很難的,父輩們也有一套根深蒂固的育兒理念,他們信奉了一輩子,不是那麼輕易就可以改變的。

    曾經看過一檔綜藝節目,孩子的姥姥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總是習慣用打孩子來解決問題。

    這一點讓孩子的媽媽很難接受。於是這位媽媽開始和姥姥溝通,姥姥卻堅決認為,她這樣做是為了孩子好,認為打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溝通無果之後,這位媽媽採取了很機智的做法,她開始轉向和孩子溝通,表現出和孩子站在一起的立場,把家裡有可能成為姥姥打人武器的東西全部扔掉!讓孩子內心首先建立起安全感。

    這樣的話,起碼孩子內心是有防備的,有了抵禦暴力的鎧甲,有媽媽這個堅強的後盾。

    然後,媽媽在日復一日的交流中慢慢給姥姥傳遞一些先進前沿的育兒理念。交流、溝通、融合、身體力行,讓事實說話,姥姥會看到、會慢慢地發生轉變!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喜歡性冷淡風的衣服,夏天有什麼穿搭示範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