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2許雲輝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逃出長安,繁華的長安頓如空城。叛軍入長安燒殺搶掠,暴行罄竹難書,使長安常駐人口由一百萬銳減至三十餘萬,集市凋敝,民不聊生。長安被官軍收復後不久,又遭吐蕃大舉入侵,被佔領十五日。其間,吐蕃“剽掠府庫市裡,焚閭舍,長安中蕭然一空。”其後,長安又遭黃巢入侵,士兵“各出大掠,殺人滿街。”唐軍反攻長安時,黃巢“縱兵屠殺,流血成川,謂之洗城。”李茂貞、朱溫等軍閥入侵,淪陷五次,世稱“長安七陷,天子九遷。”

    從756年安史叛軍攻陷長安,至896年李茂貞攻入長安,短短140年間,長安經此7劫,元氣大傷,文化和經濟蒙受極大摧殘,又因與北方民族距離過近,故唐後長安一蹶不振,再未成為以後王朝的政治經濟中心。

  • 2 # 愛歷史的毛筆

    “安史之亂”是唐朝各種矛盾集中爆發的結果,最後雖然叛亂被平定,但是“土地兼併”“蕃鎮勢力過大”“朝堂腐敗,權利鬥爭嚴重”等問題並沒有解決。

    “安史之亂”導致唐朝對地方的掌控越來越薄弱,節度使權利越來越大,而且唐朝統治者還不得不依靠這些節度使維護自己統治,惡性迴圈,最後不可控。

    安史之亂因何發生?

    首先,唐玄宗統治末期,“均田制”崩潰,土地兼併愈發嚴重,唐朝統治基礎薄弱。

    唐太宗李世民說過:“水亦能載舟,亦能覆舟”,唐朝中期,由於土地兼併的嚴重,不少百姓無家可歸,流離失所,加深了百姓對統治者的矛盾,一個政權失去了群眾基礎,滅亡是肯定的。

    其次,“府兵制”的瓦解,導致蕃鎮勢力越來越強大。“府兵制”與“均田制”是密切相關的,府兵制的本質“兵農合一”,平時種田,打仗的時候招募打仗,平時也有訓練,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軍費。可是由於均田制瓦解,土地被地主貴族兼併,透過“府兵制”再也招募不到足夠的兵員,唐玄宗天寶年間,唐朝開始實行“募兵制”,培養職業軍人。

    因為當時朝廷威脅主要來自邊疆,招募計程車兵大多需要拖家帶口前往邊鎮,無形中加深了士兵與將軍統帥的聯絡,士兵的衣食住行全靠兵鎮節度使提供,節度使對這些士兵的掌控能力遠遠高於中央政府。

    最後,朝堂昏庸,權利鬥爭日益嚴重。丞相楊國忠專權擅政,結黨營私,朝堂上烏煙瘴氣,唐玄宗後期,不理朝政,最可笑的是,楊國忠與安祿山矛盾加深,直接導致安祿山反叛,而且是以“清君側”的名義反叛,是安祿山反叛有一定的群眾基礎。

    “安史之亂”平定之後,問題仍在!

    安史之亂導致大量百姓流離失所,朝廷卻沒辦法安撫這些流民,而流民在古代永遠是國家統治的不安定因素。

    安史之亂的爆發,反而導致更多的蕃鎮崛起,並且安祿山起兵直接摧毀了李唐王朝對全國的掌控。安史之亂以後,朝堂之上宦官干政,派別鬥爭激烈,比如“牛李兩黨之爭”,導致中央政府根本沒精力處理蕃鎮問題。

    之所以唐朝苟延殘喘100來年,完全是蕃鎮勢力太大,誰也無法滅掉誰,反而在政治上達到了一種恐怖平衡,因為節度使們知道,誰敢第一個反李唐王朝,一定會成為眾矢之的。

  • 3 # 漁經獵史小仙女

    唐朝在經歷安史之亂以前,一直都在不斷髮展和進步,到了玄宗治理之下,國事已經非常平穩,鮮有大事發生。結果,玄宗過於安逸,疏忽政事,朝政就開始不斷走下坡,任用奸臣,最終引爆安史之亂。

    戰亂後迅速衰敗的原因

    根據《資治通鑑·巻二二零》所記,司馬遷這樣評價了安史之亂:

    “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餘年。”

    看到這段記載,只能為當時的百姓感到悲哀o(╥﹏╥)o

    尤其是那句“民墜塗炭,無所控訴”雖然簡短,但是卻反映出朝廷已經無法掌控各地的勢力,即使傳達聖旨,眾人也只是陽奉陰違。往深一層想,當時的地方勢力必定會趁機作威作福,百姓估計也飽受欺凌,卻求助無門,只能默默忍受著。

    除了喪失統治力,國庫也受到了重創。因為只要發生叛亂,就必定要派兵鎮壓,這些都需要人力物力。本來充盈的國庫,幾乎快被掏空。

    最恐怖的是人口的激降,根據某些學者統計,安史之亂以前的人口有多達8050萬人,叛亂結束以後,就只剩下3220萬人,減少了超過一半(⊙▽⊙")。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資料只是粗略估計。

    《舊唐書·郭子儀傳》就曾經描述過戰亂後的大唐人口概況:

    夫以東周之地,久陷賊中,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

    沒了人口,土地自然就沒人耕種,當時出現了大量荒蕪的土地,民間還發生了一場大饑荒。無家可歸的人到處可見,就連詩人杜甫也忍不住寫下這樣的詩句:

    “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裡百餘家,世亂各東西”

    大唐周邊的少數民族趁此機會開始作亂,得益最大的就是吐蕃。吐蕃趁著大唐忙於平定各地內亂,焦頭爛額的時候,迅速發展國力,佔領了河西走廊和隴右等地區。最後,西雙版納也被吐蕃控制,唐朝徹底失去了西域。

    戰亂後也導致了藩鎮割據的現象,各地的勢力為了自己的利益,開始掙脫中央的管制,不僅私下攻伐,甚至調轉槍頭聯合對抗中央。而這種現象不斷影響著唐朝晚期的朝政走向,並加速了唐朝的滅亡。

    潘鎮割據不僅影響了唐朝的整個政局,甚至到了五代乃至北宋中央朝政,都為這種現象所困擾。

    總結

    總的來說,唐朝經歷了近八年的動盪,不管是生產、經濟、軍事等方面都受到重創。安史之亂以後的唐朝由於人口削減,政治混亂,吐蕃趁機奪取了西域,潘鎮割據的影響等等因素的作用下,只能走向衰敗。

    其實,縱觀唐朝從盛世到不復存在,裡頭包含了千千萬萬人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因一場叛亂而付諸東流,實在令人感到悲涼。

    但中華民族不管經歷多少次人口危機,都能夠堅毅地挺住,維持香火不滅的同時,更要守住幾千年的文明。୧(๑•̀◡•́๑)૭

  • 4 # 責任即方向

    歷時八年的安史之亂,葬送了玄宗的政治生命,也葬送了他的浪漫愛情,更葬送了唐王朝的赫赫國威。從此唐朝一蹶不振,每況愈下。安史之亂的爆發和唐朝的衰落有深刻的社會原因。從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到天寶年間,奸相專權,貴妃專寵,玄宗日益昏聵,政治癒加腐敗,繁榮背後的危機日益加劇。

    首先是均田制瓦解了,負擔租賦的民戶縮減著,而朝廷的費用開支卻加大著,財政危機日甚。朝廷先是設法搜刮民戶,議定租賦,然而仍不足用,就派出徵收大員橫徵暴斂,甚至一次預徵30年的租賦。這無異於殺雞取卵,加速了人民的貧困化。唐王朝賴以生存的社會基礎動搖了。

    其次是府兵制破壞,募兵制產生。在府兵制下,衛士輪番服役,將不得專兵;實行募兵制後,邊鎮兵力擴大,京城周圍兵力減縮,唐初內重外輕的局面轉變為外重內輕,地方邊鎮勢力強大。

    唐玄宗後期為了提高統治的聲威,卻仍堅持對外用兵,發動了一系列不義的戰爭。這些不義戰爭傷亡了大量的各族人口,消耗了大量的社會財富,大大加深了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受到當時各族人民的強烈反對。

    但不可否認,唐玄宗後期的腐敗,養癰遺患是導致這場大亂的直接原因。封建社會歌舞昇平的太平景象,使唐玄宗陶醉,他躊躇滿志,自以為天下太平,可以高枕無憂了。昔日爭奪皇位的風風雨雨漸漸淡忘了,銳意進取的治國精神更喪失殆盡。

  • 5 # 鄧大仙

    個人認為原因有主要4點,望採納

    1、藩鎮割據

    安史之亂,削弱了封建集權,為封建割據創造了必要條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

    2、剝削加重

    由於戰爭,造成勞動力嚴重不足,統治階級不得不增加稅收,使階級壓迫和統治階級的壓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農民和地方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化,最後迫使農民不得不舉兵反叛,形成唐中葉農民叛亂的高潮。

    3、邊疆不穩

    經過安史之亂,唐王朝也失去了對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控制,唐王朝從此內憂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4、西域得失

    隨著國內政局的的劇烈變化,唐朝在西域的勢力也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了低谷。

    安史之亂的性質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更具體說,是唐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鬥爭。

  • 6 # 月下冷風吹

    安史之亂對唐王朝的影響可以說是重創,導致鼎盛的大唐王朝迅速衰落並分崩離析。  

    對國內經濟的影響:  

    1,殘酷的戰爭嚴重破壞了開元盛世及唐前期積累下的物質基礎。  

    2,人口銳減,土地荒蕪,水利失修,“千里蕭條”生產能力下降。  

    唐朝官方掌握的人口銳減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大量人口為了逃避封建官府的徭役賦稅,紛紛投靠地方地主或者歸入僧籍。唐朝原有的財政賦稅體系受到了嚴重衝擊。  對周邊政治軍事格局上影響:  

    1,打破了唐朝的統一。此後,不僅河北、山東、列鎮相望,即腹心之地亦分裂於方鎮。  

    2,唐朝邊防空虛。為了平叛,邊防軍不得不調往內地,吐蕃等少數民族乘機而入;安西四鎮及隴右、河西走廊之地盡失。從此,唐朝不僅在西域的力量大為削弱,就連關中也不能確保無慮。北方遊牧民族不斷蠶食中國邊境,邊疆形勢日益危急。唐朝無法再對西北屏障安西北庭進行的有效管理,早已臣服的西陲小國也乘機脫離唐朝控制,絲綢之路被截斷。遊牧民族利用中央政府和安史叛軍的對立長驅直入內地,嚴重破壞內地經濟,民族矛盾上升。  

    3,中央集權日益削弱,藩鎮勢力不斷擴大,戰亂頻起,生靈塗炭。傳統的封建君主專制體系逐漸演變成為了以長安天子為核心的中央體系和以河北為代表的地方體系並存的格局。唐朝廷在名義上統治藩鎮,管理藩鎮的具體事務。甚至很難自由調動節度使的的職務,儼然成為獨立王國。

  • 7 # 綠葉小杏

    長安作為秦,西漢,隋唐幾朝的國都長達千年,一直是當時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幾世繁華,滿城錦繡,稱得上四海仰慕,萬國來朝,煥赫一時。但這一切在唐末劃上了句號。大家都懂的,罪魁禍首就是大名鼎鼎的唐玄宗。唐玄宗在武周倒臺後的幾年腥風血雨中繼位後,起初還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任用姚崇,宋璟等名臣,勵精圖治,使唐朝的國勢達到了巔峰,創造了著名的“開元盛世”。但他在後期開始沉迷於聲色,被大美人楊貴妃迷的神魂顛倒,不愛江山愛美人去了。白居易有詩云:“寵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唐玄宗安於享樂,疏於國事,導致軍備不整,邊防鬆弛,重用奸臣李林甫,楊國忠,導致朝綱混亂。

    在楊國忠的蠱惑下,唐玄宗對安祿山在河北坐大疏於戒備,導致發生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又誤聽楊國忠進言,命令鎮守潼關的哥舒翰棄守為攻,導致潼關守軍慘敗。750年7月,安祿山叛軍攻陷長安;763年,吐蕃20萬大軍趁虛而入,第二次攻陷長安;783年涇原鎮士卒發起兵變,再次攻陷長安;880年,黃巢農民軍又一次攻陷長安。每一次失陷敵手,長安都會遭受空前的浩劫。“秋光不見舊亭臺,四顧荒涼瓦礫堆。火力不能銷地力,亂前黃菊眼前開。”904年,唐朝權臣朱溫殺死了唐昭宗。下令將整個長安城進行了破壞,長安居民全部驅逐趕走。此後,曾經興旺發達的長安就徹底成了廢虛。

    當然,長安地位的變化也與關中地區生態環境惡化也有關係,由於上千年的開發,人口大量增加,導致植被破壞嚴重,水資源短缺,加速了長安城的衰落。天然植被大量減少,導致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肥力下降,水旱災害不斷出現,使長安無法承受作為首都帶來的環境壓力。

    另外,戰略中心的東移也是長安地位變化的一個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錢是如何誕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