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女兒四歲,整個幼兒園選了5個小孩,出去比賽,老師很重視,表演時間三分鐘! 按道理來說,我應該很自豪,卯足了勁,畢竟全園才選了5個小孩!但我能明顯感覺到我女兒很不開心,每天我強迫她練習,因為我知道她有點抗拒,所以我採用了很多方法,鼓勵她,用買玩具獎勵她,用帶她出去玩誘惑她,實在不行就假裝兇她,但效果都不怎麼好!在家練習的時候,整個表演還算流暢,但從裡到外的不情願,我也感受的出來!昨天去幼兒園彩排,她表現的很不好,表演的時候臉上一點點笑容都沒有,整個狀態就是不好,但也我沒有責怪她,看得出來她也很糾結,想表演好,但又不情不願,又有點緊張,加上我女兒臉皮有點薄,別人點評她,說她這不好那不好的時候,她越是抗拒! 都說慈母多敗兒,我也許就是這一類!我突然感覺這是何必啊,她雖然不情願,但她在家還是有努力練習,雖然別人都比她說得好,但她年齡最小,老師肯定是希望她表演好,才會指點出她的不足,但四歲的小朋友真的能全部按老師說的做嗎!搞得我現在也很糾結,因為我從不給她壓力,我一直都告訴她,能參加就很光榮,努力了就可以!我錯了嗎,是因為我太放鬆了嗎!但是明顯她不喜歡的事,強迫她做我又不忍心!
6
回覆列表
  • 1 # 甜瓜瓜1520

    可以先嚐試開導開導她,既然能被選中說明她這方面能力肯定很不錯,可能只是沒有參加比賽的經驗有點怯場而已。可以讓她多體驗幾次,觀察她內心反感和牴觸的點,在針對這點逐一開導,我想問題應該就能解決了。

  • 2 # 愛的味道141084890

    怎麼說呢,前段時間我們幼兒園也是舉行了詩詞大賽,家長們都異常興奮,覺得這是一次上臺鍛鍊的機會,都很積極,但是反觀孩子有興高采烈的,有舉頭喪氣的。個人認為,如果孩子喜歡,就讓她去,實在不喜歡,產生抗拒就不要逼她了,畢竟以後還有不同的比賽,總會有她願意去的,不要因為一次,就讓她對比賽失去興趣。

  • 3 # 佑媽育兒經

    任何選擇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無論你最終選擇放棄與否,都應該和孩子商量一下,聽聽孩子的心聲,每一個孩子都是瑰寶,每一個孩子都有無限可能性。要讓孩子感覺到活在這個世界上是有價值的,是被尊重的。

    還要弄明白孩子抗拒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不喜歡每天的強迫練習?還是不喜歡詩詞?深層次的心理因素是什麼?沒有精確掌握心理因素,就不可能喚起孩子內心的自驅力,所以採用的有效策略都沒有效果。

    四歲左右的孩子,除性格因素外,大部分孩子是喜歡錶現自己的,老師和媽媽都沒有

    接納孩子的情緒,加之老師指導方式批評多於鼓勵,所以孩子越練習越反感。

    孩子因為做不好沮喪難過糾結時,安慰他“沒關係”或獎勵、威嚇,都不是上策。正確的做法是,肯定孩子的情緒,感同身受地陪著他一起難過一會兒,慢慢平息。往哪個方向轉化,家長的引導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是平時的潛移默化。

    我的建議是:

    首先要認真的和孩子溝通一下,聽聽孩子心裡真實的需求是什麼?當他感受到尊重和信任時,說不定效果會更好。和孩子溝通也要講策略,不是簡單的問問孩子為什麼不想, 這種大而全的問題,對於一個四歲的孩子來說,肯定不會全面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可以先接納孩子的情緒,表明媽媽很理解她現在的,然後和孩子先聊聊詩詞的美以及這次活動她參加的意義在那裡,並不是一個光榮的問題,而是一個機會,是她發現自己的一個機會,無論她表現的好與壞,透過活動她都能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其次要和老師溝通,表現你參加本次的宗旨,也理解老師希望獲得好成績的心情,但是對於一個幼兒,而且是年齡最小,希望老師在指導不足時,可以更耐心一點,直接示範對的要求孩子更容易接受,當然做為家長你也會在家和孩子練習,配合老師。

    當然你自己也要反思一下,自己陪練過程中,有沒有急躁焦慮。鼓勵孩子比我們想象的難,它需要家長有一顆平常心。孩子是最敏感的,大人內心的感受再掩飾也能感受到。自己在陪練過程中是不是可以參與其中,而不是隻是指導,與孩子一起來表演,來增加代入感和參與度。還有一個小技巧,就是自己故意表演孩子出現的錯誤,讓孩子當老師給你點評,這樣她會對自己表演的錯誤有深刻的認識,效果勝過老師或家長的指教。把孩子自己的東西“引匯出來”,不是強力地“推”。當“推”無效時,不如放慢腳步,等等孩子,給他信心。

    心理學上,把這種由他人的期望,使行為發生與期望趨於一致的變化的情況,稱為“羅森塔爾效應”。

    家庭教育說到底,就是“有意識”和“無意識”的區別,當你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情緒和行為,就能給孩子好的方式,得到一個好的結果。若是無意識地放任本能去教孩子,那真可能兩敗俱傷。

    家長每天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著,聽著,並吸收著。

  • 4 # 新護芽媽媽

    身為家長,我們總是在養育孩子的時候,變得十分焦慮和矛盾。不停地自我否定,又再去說服自己。這是因為我們過分看重成年人的經驗,而忽略去考慮孩子本身的感受。

    在我們小的時候,也遇到過某些場合,有些人很懼怕,有些人很抗拒,也有些人很抗拒。但是學校安排給每個學生的任務,都需要去完成,家長也懶得過問,孩子也很少跟家長反饋,只是私下抱怨。

    孩子的真實感受

    “從裡到外地不情願,我也感受得出來”,您說的這句話其實才是最重要的。首先,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就知道孩子的感受了:

    全園只選了5個小孩,自己還是最小的,媽媽很自豪。所以,孩子儘管不情願,也有驕傲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不想讓父母失望。

    鼓勵、獎勵、誘惑、恐嚇全部不能讓孩子提起興趣,說明孩子是從內心在抗拒的。儘管她小小的理智告訴自己,一定要完成,但這必定不是她喜歡的部分,甚至是討厭的、懼怕的部分。表演的時候沒笑容、狀態不好,別人說她她很抗拒。這種情況我們在工作中也常常遇到,做著自己心不甘情不願的工作,根本笑不出來,更不願意接受別人的批評。如果孩子不喜歡,作為家長要不要強迫?

    首先,四歲的孩子儘管已經會表達了,但是卻無法表達得很好。最能夠表達她們感受的,其實就是她們的行為,而這一點您作為母親,已經清楚地感受到了。

    那麼,這個問題就變成了:當我意識到孩子不喜歡一件事,我到底要不要強迫她去做?

    相信大部分的家長,會回答:不要!

    但是在思來想去之後,又會覺得,孩子不喜歡,不代表就可以不做;孩子不喜歡,但是說不得會變喜歡;孩子不喜歡,但是這對孩子好。

    但是事實告訴我們,面對一件不喜歡的事,大部分人是不能做好的,即使能做好,也不是長久的。而孩子更是如此,因為在成長中,興趣和好奇,是促使孩子成長最重要的方面。

    所以,當孩子已經明顯地不喜歡、反感、抗拒的時候,家長最好第一時間就能夠幫孩子說出“不”字。孩子也許不敢說,或者是不忍心、不能去潑家長一盆冷水。

    已經答應下來,孩子卻抗拒,我們該怎樣做?

    孩子就是這樣,儘管違心地同意了,但是卻很難從行動上和情緒上,也保持一種高漲的態度。就比如題主說形容的情況。

    那麼,我們就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跟孩子和自己進行溝通。

    首先,我們要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不喜歡,下次你可以告訴媽媽,但這次我們要有“契約精神”。

    其次,我要要教會孩子:我們可以不喜歡,但不能不盡力,這樣做不是為了要得到什麼結果,而是不讓自己遺憾。最後,我們要告訴自己:既然已經做了決定,就不要懷疑和猶豫,我們自身不穩定的情緒,會最直觀地影響到孩子。

    最後,給您的建議是,過分地糾結於當時的決定,不如面對現在,給以後的自己一些啟發。

  • 5 # 元寶爸爸聊育兒

    其實寶媽過於焦慮了。

    一直以來,我們的習慣是崇尚競爭,而且從小灌輸的理論就是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我認為家長走入了一個認識誤區,一個是過分高估了“競爭”的正面意義,二是還在糾結童年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讓幼小的孩子參與競爭,早早地把孩子推入競爭的洪流,會削弱孩子內在的力量,很容易讓孩子出現無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

    讓孩子過早參與競爭,會帶來哪些傷害?

    一、破壞孩子的合作能力

    教育家杜威說過,學校的首要職責應該是為兒童提供一個簡化的環境,以排除社會環境中醜陋現象對兒童的影響。可是我們所處的大環境卻是:幼兒園開始,就出現五花八門的各類競賽和評比,舞蹈比賽、演講比賽、主持人大賽、詩詞大賽,從來沒有人考慮過這些競賽和評比的意義是什麼?孩子還是那個孩子,難道拿了大獎,他就能高人一等,就能看不起其他小朋友,就能夠沾沾自喜嗎?

    二、競爭有可能傷害孩子的身體

    有些孩子確實能被訓練得很有競爭意識,平時事事都要爭第一,這是一種病態,事事不假思索地以爭第一為目標,放棄了內心真實的願景,只以社會評價作為價值判斷。兒童處於生理和心理的雙重發育中,太大的精神壓力不僅影響他們的心理也會影響到生理發育。壓力和睡眠不足影響了兒童腦垂體生長激素的分泌,導致了孩子在身高、面板等機體方面出了問題。我家大寶有些同學臉上已經生了暗瘡,才12歲不到的年紀。

    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很重要!

    作為家長,在家長面對孩子是否參加比賽的問題上,需要讓自己放輕鬆,同時,應該讓自己和孩子明白以下這兩點。

    一、贏是少數,輸才是人生常態

    輸贏,是孩子成長中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元寶上了幼兒園之後,也一度痴迷於跟我比賽,並且一定要爭“第一名”(因為他不知道第一是最好的)。出電梯要“看誰第一名出去”“看誰第一個追上媽媽”……如果我贏了,他就會不開心。贏帶來喜悅感,而輸帶來的是挫敗感,孩子天生有想贏的驅動。但有贏便有輸,贏是少數,輸才是人生常態。孩子對失敗的認知和應對失敗的態度,將對他以後的人生,產生愈來愈深刻的影響。

    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但至少我去嘗試並努力了

    告訴孩子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能夠正視失敗是一種勇敢。前一段時間看《朗讀者》節目,有一段對姚明的採訪讓我映象深刻,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前夕,姚明在運動員宿舍樓裡忽然聽見一陣撕心裂肺的哭聲,“後來我知道了,那是有人在最後一刻被刷掉了。”那陣哭聲,一直縈繞在姚明的心頭:“他們付出了同樣多的代價,同樣多的心血,他們是失敗者嗎?不。”“體育本身就是競爭,每一個人的成功,都意味著無數人被淘汰或失敗。”從那一刻起,姚明開始意識到:勝利和失敗同樣具有價值,偉大的勝利是由失敗成就的。

  • 6 # 敖爸聊教育

    從資料中可看出,題主的女兒年齡雖小卻非常的聰明,也得到了老師的肯定,真讓人羨慕。“繪事後素”,越是好的底子,家長越是要在孩子的教育上“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關於孩子上臺表演才藝這個問題,在大人的眼中,可能是一件刷存在感、倍兒有面子的好事;而在孩子的眼中,也許就不是這回事了,不願上臺表演的原因有很多,但歸根到底還是不感興趣。反過來,你如果讓孩子上臺做一件她最喜歡做的事,結果肯定就不是這樣子了。

    對一個才4歲的孩子來說,如果不喜歡上臺表演古詩詞朗誦,是這個年齡階段非常正常的行為。作為家長,也不用因此而糾結,平和自己的心態,順其自然就好。

    另外,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如果過早尤其是強迫孩子機械背古詩詞,對孩子的發展絕不是一件好事,輕則讓孩子不開心,對古詩詞心生厭惡和抗拒之情,本想讓孩子從此愛上古詩詞,結果卻適得其反;重則會扼殺孩子可貴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實際上,孩子在幼兒園一般要以玩為主,而不是過早學拼音、學漢字、學算數等,玩才是孩子幼兒園階段的重要課程之一。任何形式的教育都要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裡不反對讓孩子在學齡前多聽一些古詩詞,但前提是要在激發孩子興趣的基礎上進行。

    為了迎合表演的古詩詞學習對孩子而言其實意義不大,孩子還是保持自然、童趣為好,切忌不要把成人的思維方式用在孩子身上,拔苗助長更不提倡。

    如果題主能夠留心這方面的資訊,你就會發現,真正懂教育的家長都會盡量減少學齡前孩子上臺表演節目等,即使是在家庭聚會當中,明智的家長也儘量避免讓自己的孩子當眾表演。至於這裡面的原因,題主可以好好琢磨一下。

    學齡前的孩子尚處在各種敏感期發展階段,家長在此關鍵階段除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之外,還要把重心之一放在對孩子興趣的激發和引導上。當孩子逐漸對古詩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後,不管是當眾分享還是上臺展示,都皆水到渠成。

    就好比我自己上一年級的女兒,她雖然在幼兒園幾乎沒有上臺表演過節目,但這不妨礙她對周邊世界的好奇心與探索欲。現在她對古詩詞非常的感興趣,自信心滿滿,變得願意分享,所以經常會主動找機會在父母或班上同學面前吟誦兩首古詩詞。針對孩子此種自動自發的行為,家長的態度就是支援和欣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雞如何買正宗無病雞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