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涼州七里
-
2 # 環宇同城
西漢自劉邦立國曆經七十年的無為而治,到武帝時國庫殷實,中央權威才真正樹立。漢武帝想擺脫黃老思想束縛,建不世之功,故而極為推崇堯舜,貶斥始皇帝。於是武帝一朝西漢復古之風盛行。
太史公對此不敢苟同,他說,“戰國之權變,亦頗有可採者,何必上古。秦取天下多暴,然世異變,成功大。傳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變相類,議卑而易行也。學者牽於所聞,見秦在帝位日淺,不察其終始,因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食無異。”
漢武帝開疆拓土,連年征戰,勢必加強對經濟的控制,形成與民奪利的情況,尤其像是鹽鐵官營、均輸法等政策。
太史公明確反對漢武帝的經濟政策。他認為逐利是人的本性,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主張放任經濟自由發展。
如其在《史記.貨殖列傳》所述,“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己。至若《詩》《書》所述,虞夏以來,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之味。身安逸樂,而心誇矜勢能之榮。使欲之漸民久矣,雖戶說以眇論,終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
-
3 # 一夢憶浮生
如果單說太史公對於漢武帝的看法或評價,那麼首先是恨。畢竟對他身體造成了那麼大的傷害
其次是怨,或者說是批評批判
漢武帝好大喜功,窮兵默武,後來更是迷信長生等等都是他批判的物件
最後,是讚揚或讚賞
對漢武帝的豐功偉績不嗇美言
如果,他對漢武帝的評價僅只是讚美
那他的名字早被歷史的波濤淹沒了
如果他的漢武帝僅僅是指責,那也早被人們當作是發洩自己的不滿而忘記了.
他把對漢武帝的恨當作了私人感情,把公正當作著書的原則
也就是這種公私分明讓他對<史記>裡的人物有了客觀公正的評價
也因為作者看問題的視角和別人不一樣所以才會讓<史記>在歷史的天空燦爛奪目.
使得我們無法一窺其真文的面貌
現在有很多說是太史公罵劉徹的記載,並不是出自於《史記》
下面我們就用《史記》中短短的記載漢武帝的內容結束這次答題吧!
太史公曰:餘從巡祭天地諸神名山川而封禪焉。入壽宮侍祠神語,究觀方士祠官之言,於是退而論次自古以來用事於鬼神者,具見其表裡。後有君子,得以覽焉。至若俎豆珪幣之詳,獻酬之禮,則有司存焉。
-
4 # 一棵無棗樹
首先有必要介紹一下《史記》記述時期和背景,《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元狩元年即公元前122年,那一年風華正茂的司馬遷24歲,為郎中,正侍從武帝各處遊歷巡視,至雍地(現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一帶)時獲一白色麒麟。其父司馬談始修《太史公書》。《史記》《太史公自序》:“述陶唐以來,至於麟止。”後來司馬遷修改下限述於太初末年,即公元前101年,這一年司馬遷45歲。
也就是說《史記》記述的最後年限是公元前101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塞攻打匈奴戰敗被俘投敵,公元前98年李陵被漢武滅族。同年司馬遷也因替李陵說話而觸怒了武帝,把他下獄並處以宮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漢武帝改元大赦天下,這時司馬遷五十歲,出獄後又當了中書令,直到公元前91年全書完成,共錄得130篇,52萬餘言。
在公元前101年之前司馬遷歷任郎中、太史令之職,跟隨武帝到全國各地遊歷巡視至封祭泰山。和漢武帝的關係還是不錯的。司馬遷作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他不可能把後來的遭遇導致的憤怒和怨恨強加於以前的史實中去,作為史書官他忍辱負重發憤著述較客觀地記述了當朝史實。所以說司馬遷或對漢武帝有偏見但絕不對史實有偏見,這正是司馬遷剛毅性格和魄力所體現,也由於此才使《史記》冠以史書第一篇,才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5 # 貴地瓜
漢武帝因為大將軍李陵和匈奴作戰時吃了敗仗,要懲處李陵,司馬遷分析失敗的客觀原因為李陵辨護因而觸怒了漢武帝,被處以宮刑,斷了司馬遷的子孫根,這對男人來說,是比處死還要大的人格侮辱,精神摧殘甚於肉體折磨,但司馬遷沒有消沉,仍勵志奮筆著成不朽歷史鉅作《史記》,其中包括了司馬遷本人對漢武帝主客觀兩方面的評價,偏見肯定是有的。
體現在《史記》中,司馬迀先揚後抑,有褒有貶,武帝開疆拓土,驅逐四夷,使大漢民族揚威天下是為褒獎,多年征戰勞民傷財,民怨四起是為貶低。司馬迀對此是持批評態度的,但這是否和他被漢武帝處以宮刑是沒有必然聯絡的,事實上武帝后期社會的確如司馬遷所說,但司馬遷把社會頹敗歸結於漢武帝一人之身,就顯偏頗,當時的社會大局勢證明漢武帝的各項政策是符合現實條件的,換作另一位帝王上臺,不一定比漢武帝的政策好,人無完人,任何事要利弊兩方面都權衡,漢武帝的一系例做法是對得起後世雄才大略的評價的。
但漢武帝為樹立帝王權威,使臣民震服而對司馬遷處以宮刑的確有歷史的侷限性,顯得殘酷,司馬遷對上司的的直言衝撞放現頂多是不服管理,撤職察看,以人為本才是社會的進步。
-
6 # 素履幽行
漢武帝一身功罪自有評述,太史公對其的看法是否為偏見,自不敢言;但太史公對漢武帝大有意見,則為確論,試舉《孝武本紀》為例。
《孝武本紀》基本照抄《封禪書》,歷來的說法是此文為褚先生所補,乃狗尾續貂的一顯明例子。但是細想一下,褚少孫是漢大儒王式的高足,西漢有名的經學家,補寫史記至多見識、立意、文筆不如太史公,但何以蠢到要抄襲成文呢?
我以為《孝武本紀》真為太史公原作,其意為諷刺漢武帝一身功業無非呈私慾、祀鬼神而已。果真如是,則此曲筆正為太史公對漢武帝最大的批評!
另,太史公對武帝不滿之處體現在《史記》中的還頗有,例如:《酷吏列傳》刺武帝為政之殘暴;《張丞相列傳》刺武帝用人之碌碌;《李將軍列傳》刺武帝於賢才之埋沒......。
回覆列表
一、雙方不可化解的樑子
司馬遷是漢朝一個級別俸祿都很低但卻非常重要的小官--太史令,漢武帝則是不遜於秦始皇的一代明君,二者本來沒什麼交集。而廟堂上頂著盛怒的漢武帝一句為李陵辯護的話,將這位史學大家送上了宮刑的手術檯。
▲司馬遷和《史記》
古今一體,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勢也;強弱,形也。審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繩墨之外,以稍陵遲,至於鞭箠之間,乃欲引節,斯不亦遠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為此也。--司馬遷《報任安書》司馬遷在給友人的書信中對於受辱一事憤憤不平,同時也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發為著作《史記》而不得不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司馬遷不得不帶著殘缺之身繼續《史記》的偉大創作,而他的反擊也剛剛開始。
二、史書中殘暴智障的漢武帝或混亂的家族歷史
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報任安書》你搞我,我就搞臭你,文人的反擊果然有文人的方式。
於是天子曰:「嗟乎!吾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鵕耳。」乃拜卿為郎,東使候神於太室。--《史記.孝武本紀》▲不怒自威的偉大皇帝
雖然原來的《孝武本紀》早已因為各種原因而軼散,後人借用封禪書增補之,這個一點不高明。所以今天我們看到的《孝武本紀》都是帝王們求仙問道的蠢事,尤其以漢武帝最為詳細細,被各路人馬輪番忽悠地場面都如身臨其境。一句“去妻子如脫鵕耳”何其幼稚和絕情?感覺像個弱智。
“朝親五利,夕拜文成。祭非祀典,巡乖卜征。登嵩勒岱,望景傳聲。迎年祀日,改歷定正。疲秏中土,事彼邊兵。日不暇給,人無聊生。俯觀嬴政,幾欲齊衡。”唐.司馬貞《史記索隱》上面幾句話是不是司馬遷本人所述,而是唐人替他總結的,某種程度上是對於類似“太史公曰”的補充。看似冠冕堂皇的文字裡其實玄機不少。
“五利”和“文成”不是公主,而是將軍名號,分別歸屬於李少君和欒大這兩個大騙子,“朝親五利,夕拜文成。”生動揭露了漢武帝愚昧妄求的一面
最終評價是“俯觀嬴政,幾欲齊衡。”,漢朝得自秦朝,秦始皇在他們眼中不過暴君的代名詞,評價承接“疲秏中土,事彼邊兵。日不暇給,人無聊生。”不提功勞而光說過錯,直呼秦始皇其名顯示了並非褒義,一句“俯觀”則是說漢武帝的殘暴仍在秦朝之上... ...
遭受池魚之殃的還有漢武帝的遠近親戚。
作為漢朝臣子撰寫的《史記》中,漢高祖劉邦是個無賴,而項羽則是個頂天立地大英雄,語氣中滿是同情,甚至列入了帝王方能享受的《本紀》;名將衛青霍去病毛病記得清清楚楚,相反終老而功勞不得封侯的李廣獨列一傳而且排在衛霍之前。
▲衛青和霍去病
“衛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貴幸,然頗用材能自進。”--《史記.佞幸列傳》千古留名的武將居然也是男寵出生,你信嗎?就算是理解偏差,那也不是什麼好話。
▲王皇后和竇太后
“臧兒者,故燕王臧荼孫也。臧兒嫁為槐裡王仲妻,生男曰信,與兩女。【索隱】:即後及兒姁也。”--《史記·外戚世家》漢武帝老媽本來已經嫁人生女,居然被不甘寂寞老媽送進後宮,還成為當屆宮鬥官軍。這比清宮鬥劇狗血和勵志太多了... ...諸如此類
三、太史公的偉大
《史記》的地位和水準無須贅述,這裡探討一下其思想性。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司馬遷《報任安書》太史公的筆下彷彿沒有高低貴賤和成王敗寇,三皇五帝、秦皇漢武不過是有血有肉的正常人,不可一世的高祖迴歸了本來面目,項羽則成為了後人同情和崇拜的物件。書中帝王不見的尊貴,盜寇不見得卑劣,成功不見得可賀,失敗不見得可悲,卻留下許多的空間讓後人自行判定。
“是非頗謬於聖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序遊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賤貧……”班固《漢書·司馬遷傳》在那個“將相王侯尚且有種”的時代這樣的筆鋒顯然是沒有市場的,然而兩千年後的今天卻有無數的知音。
司馬遷作為史家的傑出代表,總體而言秉承了先秦史家“在晉董狐筆,在齊太史簡”的優良傳統,雖然有個人意志的“太史公曰”,但總體記載是客觀而公正的。
▲漢武帝的心裡話
他看不慣窮兵黷武、求仙問道、好大喜功的劉徹同志,並將所有事情如實記錄在煌煌史冊當中,這才是最高明的反擊,在於漢武帝的較量中,司馬遷並不曾落過下風。
四、漢武帝到底活明白了沒有?僕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報任安書》司馬遷對朝廷可能的反應早做了打算,打算把它藏進名山,傳給可傳的人,再讓它流傳進都市之中,顯然對於漢武帝的脾氣是有心理準備的。
“是老吏也,見兵事起,欲坐觀成敗,見勝者欲合從之,有兩心。”--《漢書》漢武帝不是個寬容的人,不光閹了司馬遷,還把《報任安書》的中的任安用一個莫名其妙的罪名給殺掉了。
▲漢武帝的懺悔
然而他終究還是活明白了,晚年釋出的《輪臺罪己詔》,算是這位偉大帝王的對於過錯的懺悔吧!
“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郡國二千石各上進畜馬方略補邊狀,與計對。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其實,歷史雖然任人打扮,但始終有真實的過往擺在那裡,後人終究會給予一箇中肯的評價。漢武帝雖然幹過許多荒唐事,但仍然是千古傳誦的偉大帝王;司馬遷雖然歷經各種遭遇,後人卻永遠銘記著“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決心和勇氣。
往事悠悠兩千餘年矣,兩位偉人的恩怨當就此隨風飄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