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蔥拌豆腐丶
-
2 # 盆景中自有天地
“家畜的飼料只在其生長季才現成可供,但我們卻要保證動物在一整年都能吃到可口的飼料”。這句話乍看起來是理所當然,不需要額外提出。但是人類卻在從飼養家畜開始便一直在摸索製作飼料的方式。最初的方法是簡單的將原料置於Sunny下曬乾。而現今則更多的是被青貯所代替。
乾燥
乾燥通常用於牧草、苜蓿、甘藍、紅三葉草等等飼草的貯藏以供冬季飼用。
在20世紀50年代,機械化乾燥技術是當時最盛行有效的青飼料貯藏方式,但同時也伴隨著極高的成本和運營投入(油、汽和電)。
田間乾燥是最古老的貯藏飼用青綠飼料的一種方式,乾燥貯藏後的飼料共牲畜在冬季食用。
在潮溼的天氣裡需要超過3天時間才能獲得可貯藏的乾草(苜蓿、牧草等)。若期間遇到雨天,則其田間階段還要再延長1-2天。有時遇到極端天氣,則原料可能要在田間擱置超過2周,這時就會有新的植物幼芽從原料切割的位置長出。用這樣的方式製作出的飼料無法作為優質飼料飼餵奶牛,因為這樣的飼料不僅會降低產奶量,甚至還會損害奶牛的健康。
加工中碾碎造成的損失不可避免。苜蓿中所含的蛋白有70%的比例是蘊藏在其葉片中的。
青貯
如今技術完全可以實現,最經濟有效損失最低的飼料貯存方式是青貯。
青貯時貯存諸如牧草、苜蓿及玉米等作為的方法。
青貯是透過有機酸(透過儲存與植物細胞中溶於水的糖分中特殊微生物生產的)來儲存植物生物質。而青貯的質量是有以下幾項決定的:
製作青貯的植株
微生物群落的活性
人的操作方式
首先透過機械手段將收穫的作物切碎呈小段,為便於營造厭氧環境做準備。
青貯成功發酵的基本前提是:
植株中有足夠可供發酵的碳水化合物(可供發酵的糖分)
“正確”、有益的微生物(乳酸菌)
適當的物料、化學環境(厭氧,酸)
青貯過程中生物化學過程的原理
優質青貯的成功要取決於田間及窖中製作等多方面因素,即便是在青貯製作環節中犯的一丁點錯誤,都將會影響青貯最終的質量。遵循本書中描述的措施和選擇相應的ADDCON青貯劑產品會助您收穫最好的結果。
青貯的目的
青貯的目的在於保持青綠飼料的營養特性,以使得其在植被生長期外也可持續不斷的供給動物以營養且貯存期間其營養不會流失。更加詳細的最終目標:
飼料中各營養引數和養分得以保持(損失量最低)
飼料中飲食引數得以保持,極好的適口性
幹物質採食量達到理想標準
優質青貯極少會引起代謝疾病,而劣質青貯則會導致很多的代謝疾病
產奶量增加
奶質持續得到提高
青貯程序起始於田間,入窖後進入“主發酵階段”,在牛舍中結束(飼餵)。
實際上飼料的生化變化在進入牲畜口中後才徹底結束。因此青貯的發酵程序或多或少受大量客觀及主觀因素的影響。生產者必須在具體的生產條件和要求下進行青貯製作,這點也會對青貯的最終成敗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在青貯季節到來之前,我們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準備併為下一個青貯季做計劃。這一般是在草地或田間地頭上積雪覆蓋的農閒時節。分析錯誤、繼續學習、制定措施,一切可以為下一個青貯季帶來正面改變的因素我們都將考慮在內,這些是解決青貯製作中實際問題的有效方法和必要步驟,較早打算以免農忙季節顯得手忙腳亂。
努力及投資的結果往往從青貯的外觀上便可辨出不同。優質青貯和劣質青貯之間有一個巨大的跨度。哪怕從青貯的第一分鐘開始,所有的準備都已經就緒了,那也無法完全保證青貯的質量。因為,在青貯製作的過程中所有的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的,任何一點小的差池都將會嚴重影響青貯製作的最終結果及之後的飼餵效果。優質青貯和劣質青貯這二者再起製作成本上相差無幾,但是劣質青貯對於其下游產業造成的損失確實巨大的。
不一定非要使用最先進的機械技術,舊式機械技術也可以製作出優質青貯,只要按照科學的方法,都可以達成。
鍘草機;噴施正確的青貯劑;壓式密閉封存;這些都是決定著青貯的最終質量。
如之前所述:發酵程序只有在進了取料裝置後和飼槽中才會停止。在這之前會經過很長一段時間,並且在此期間任何意外都有可能會發生。
青貯的命運在入窖後的第一個小時內便已決定了。空氣排出的越快越乾淨,糖分發酵成乳酸的開始時間就越早,由此也造成pH迅速下降。
水溶性糖分可極好地促進乳酸菌發酵。因此在選擇收穫時間及田間操作方式時應注意將糖分損失降到最低。乾淨的進行收割作業可保證青貯原料不會汙染上梭菌和腸桿菌。
微生物對環境的要求
為了營造最佳環境,我們至少要知道,不同型別的細菌都洗好或厭惡哪種生存條件,乳酸菌(有益菌)生長喜歡厭氧環境,即便很酸性環境下,其依然能很好地繁殖,無論溫度高低其耐受性都很高。而梭菌(有害)同樣是厭氧菌,但當pH值下降時其繁殖會受到抑制,溫度升高時會繁殖良好。透過應用有機化學制劑或額外新增專門篩選的菌株(抑制梭菌,促進乳桿菌),以快速營造良性發酵環境改善發酵程序,並保證其有氧穩定性。
-
3 # 石卡印象小平
一、玉秸青貯以窖貯方式較好。養牛基地有土窖和永久窖之分(永久窖以磚、石、水泥構成)。窖地選在地勢較高、水位較低、土質堅實的地方。窖的大小根據牛的多少和地形而定。一般窖深1.5米,寬度2-2.5米為好,大永久窖可寬至5米。窖留有坡度,以方便出入。
二、玉米秸青貯選料很重要,最好是玉米成熟後,隨掰隨割隨運。此時玉米秸很新鮮,除基部2-3個葉發黃外,其他葉子均為綠色,含水量達60%-75%。玉米秸不能帶根及泥土。
三、將新鮮的玉米秸鍘成2-3釐米長的段後馬上填窖,隨鍘隨填,攤平後踏實,尤其對邊、角,越實越好。不要帶入鐵釘和鐵絲。永久型大窖青貯,可邊填秸稈邊用拖拉機來回軋實,直至高出窖口60-80釐米為止,土窖需在底部和周圍鋪襯塑膠地膜,以防透氣透水。
四、青貯填料後,要及時封窖。養牛基地一般採用地膜(長度和寬度依窖的大小而定),從一端鋪至另一端,寬度要餘出30-40釐米,以便壓土。然後排除內部空氣,上壓10-15釐米厚的溼土。土窖邊緣處的土
五、玉米秸青貯可長期儲存。養牛基地一般貯後30-40天便可開窖飼用。開窖時先從一端開始,除去壓土,清理開口周圍的雜物,徐徐敞開地膜,以露出青貯好的玉米秸為止。隨用隨開,每次出料足夠喂1次或1天的即可(每頭牛每天以15-20公斤為宜)。出料後立即將開口蓋好。
六、麥秸氨化,首先要配製氨化液。較理想的配方是:100公斤水中加入生石灰4公斤,充分攪拌,過濾去渣後,再加入尿素18公斤,溶解後即可使用。有些地方利用液化氨,效果也不錯。
七、養牛基地首先建一長4米,高1.5米,寬2米的水泥池(以半地上為好),按每百公斤麥秸加入35公斤氨化液,充分攪拌後裝池,隨裝隨踏實,當麥秸高於池口30釐米時即用地膜封嚴並以溼土壓邊。經過一段時間(夏天10-15天,冬天60天,春天約30天),便可飼用了。
八、50公斤麥秸與17.5公斤氨化液調勻,用專用秸稈氨化機打成長80釐米、寬60釐米、高40釐米的草捆,用塑膠帶綁緊,立即裝入黑色塑膠袋,暴曬1天后上垛,10天后便可使用。此法佔地小,投資少,節省能源,氨化充分,可使粗蛋白增加1倍,消化率提高20%以上。
回覆列表
一、玉秸青貯以窖貯方式較好。養牛基地有土窖和永久窖之分(永久窖以磚、石、水泥構成)。窖地選在地勢較高、水位較低、土質堅實的地方。窖的大小根據牛的多少和地形而定。一般窖深1.5米,寬度2-2.5米為好,大永久窖可寬至5米。窖留有坡度,以方便出入。
二、玉米秸青貯選料很重要,最好是玉米成熟後,隨掰隨割隨運。此時玉米秸很新鮮,除基部2-3個葉發黃外,其他葉子均為綠色,含水量達60%-75%。玉米秸不能帶根及泥土。
三、將新鮮的玉米秸鍘成2-3釐米長的段後馬上填窖,隨鍘隨填,攤平後踏實,尤其對邊、角,越實越好。不要帶入鐵釘和鐵絲。永久型大窖青貯,可邊填秸稈邊用拖拉機來回軋實,直至高出窖口60-80釐米為止,土窖需在底部和周圍鋪襯塑膠地膜,以防透氣透水。
四、青貯填料後,要及時封窖。養牛基地一般採用地膜(長度和寬度依窖的大小而定),從一端鋪至另一端,寬度要餘出30-40釐米,以便壓土。然後排除內部空氣,上壓10-15釐米厚的溼土。土窖邊緣處的土
五、玉米秸青貯可長期儲存。養牛基地一般貯後30-40天便可開窖飼用。開窖時先從一端開始,除去壓土,清理開口周圍的雜物,徐徐敞開地膜,以露出青貯好的玉米秸為止。隨用隨開,每次出料足夠喂1次或1天的即可(每頭牛每天以15-20公斤為宜)。出料後立即將開口蓋好。
六、麥秸氨化,首先要配製氨化液。較理想的配方是:100公斤水中加入生石灰4公斤,充分攪拌,過濾去渣後,再加入尿素18公斤,溶解後即可使用。有些地方利用液化氨,效果也不錯。
七、養牛基地首先建一長4米,高1.5米,寬2米的水泥池(以半地上為好),按每百公斤麥秸加入35公斤氨化液,充分攪拌後裝池,隨裝隨踏實,當麥秸高於池口30釐米時即用地膜封嚴並以溼土壓邊。經過一段時間(夏天10-15天,冬天60天,春天約30天),便可飼用了。
八、50公斤麥秸與17.5公斤氨化液調勻,用專用秸稈氨化機打成長80釐米、寬60釐米、高40釐米的草捆,用塑膠帶綁緊,立即裝入黑色塑膠袋,暴曬1天后上垛,10天后便可使用。此法佔地小,投資少,節省能源,氨化充分,可使粗蛋白增加1倍,消化率提高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