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池塘裡吐泡泡
-
2 # 靜靜稀水
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情感上獲得同感,從而才會使被教育者接受教育者的思想和方法。而人與人之間直接的交流能更好地達到這樣的要求。
-
3 # 楊樹己
我認為網際網路教育目前還很難做到因材施教,而以盈利為目的是其致命弱點。
教育應該以人為本,目前學校基礎教育,基本都是按照某些特定的模式來教育一大批人,網際網路教育更是如此,站在營銷的立場來考慮問題,就很容易理解。哪個網際網路團隊不希望打磨出來一節課可以賣好多次,哪個網際網路教育機構不希望更多人為他們的課程買單,而有幾家能提供因人而異的課程,所以我說這是致命的弱點。
網際網路教育一般都是以盈利性為導向當知識或者教育以等價交換的方式來進行的時候,教育就成了知識經濟中的主要商品。而製造焦慮就成了所有知識售賣者必不可少的營銷手段,我的課程適不適合你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最終讓你覺得它適合你,你為此買單才是我的目的。
並不否認網際網路教育有它存在的價值有些人學習的思路很清晰,目的很明確,他知道自己需要學習哪些知識,就有目的的搜尋,有目的的吸收,進而有目的的為教育買單,在這方面,網際網路教育是很有價值的。
比如:我想學做兩道菜,好多網路上的影片都可以詳細地教你,而且好多還是免費的。我是一名設計師,我想學習最前沿的VR設計,就去搜尋這類教育機構或平臺。目前尚未發現可以因材施教的網際網路教育平臺不管是純線上售賣整套課程、還是線上線下結合提供教育,目前我們見到過的,要麼是為了把線上同一套課程賣給更多的人,要麼是吸引更多的人來線下學習某些課程。很少見過好不容易招來的學生,一分析他可能更適合學別的,就把他推薦給別的教育機構,或退錢讓他走人的。所以,絕大部分機構都做不到真正以教育為導向。
我本人之前在一家培訓機構學過四個月的UI設計,(因為他們也是線上線下教育相結合,所以它也叫網際網路教育)給我感覺很糟糕的地方在哪裡呢?我們那個班一共40多個人,畢業後2年內還在堅持做UI設計這個工作的只剩不到10位,大部分因自己本身並不適合做這一行而被迫放棄然後轉行,而教育機構並沒有為此而付出任何代價。是學生就要,來了就灌輸,給錢就教育,教完不跟蹤。這就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網際網路教育的致命弱點。
-
4 # 舊叔筆談
1.
一朋友曾經在朋友圈裡說:英語課的休息區坐滿了等候的父母,一個二胎媽媽坐在我面前,她邊等著二寶下課,邊打電話督促大寶寫作業,她的頭髮已經很久沒有修剪了,分叉的髮尾形成了一片有紋理的高光。而親子群裡,媽媽們曬著各種小學面試的慘烈現實,焦慮感無縫從手機螢幕蔓延到整個等待區。
十餘所民辦小學集中面試,各校報名人數從幾千到幾萬人不等,個別學校錄取率連2.2%都不到,競爭激烈到令人咂舌。幼兒園剛畢業的準小學生們面對著“櫻桃裡有沒有籽?土豆沒有籽?哪些動物是卵生?”、“2017年是什麼年,2019年是什麼年?”、“蘋果的等量代換”、“小熊站在一個圖案的背後,問小熊會看到什麼?”這樣的面試題去等待命運的抉擇。
顛覆式的網際網路顛覆了購物,顛覆了出行,顛覆了社交,顛覆了人類生存方式,怎麼卻沒能給基礎教育帶來更好的改變?
2.
網際網路+教育的概念已發展多年,從在美國出現的MOOC開始,到現在國內依然在艱難前行的網易公開課等。網際網路與教育的結合從起初引發的爭議:一些人認為這種顛覆式的模式甚至即將改變學校的授課模式,人們不再需要從一流學校獲取知識,而在平臺上選擇最優秀的老師進行課程學習;到十餘年後的今天,在阿里百度騰訊京東小米成為世界網際網路巨頭的今天,傳統教育依然資源緊張,固若金湯。
回過頭來我們發現,網際網路對教育的改變也僅限於(特別是成人)主動學習領域,給了人們更多樣的獲取碎片化資訊的渠道。而更依賴於被動學習的基礎教育領域,似乎一切都在往著今不如前的方向崩塌。
首當其中的就是入學擇校問題。
作為中國教育的最深層次問題,網際網路和入學擇校似乎沒有一丁點關係。教育資源因為種種原因並沒有因為網際網路的發展而相對擴大。相反,因為國內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性以及城市特別是一二線城市人口的極速擴張,優質教育資源反而呈現逐年緊張的趨勢。因此也衍生出了眾所周知的學區房,廣大家長為了小孩的教育不惜集全部家庭之力買入傳統老破小但學區好的房子,就這樣還會因為定期區域學區政策的變化以及學校對學區房的具體限制要求的變化而承受最終還是上不了心儀學區的風險。也由此,擔心有風險或壓根沒有好學區的家庭又把眼光瞄到民辦學校,但好的民辦學校又因為資源有限,出現了開頭說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情景。當然,還有一些另闢蹊徑,掛著優質國際課程名號、收著普通人無法承受的學費舔著臉跑來叫囂著給到“公辦學校民辦學校以外第三種選擇”的,此類只和錢有關係的精英學校,也許真的是第三種選擇,但也只是極少數人的第三種選擇了。
還是以南京為例,也許是親眼見證了這些年優質教育資源的緊張,南京市委市政府辦公廳去年出臺了《南京市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攻堅計劃(2018-2020年)》,以整體增加、合理分配城市優質教育資源。整體而言,這是好事;個體來說,小孩每年的教育是箭在弦上的,沒有哪個家庭能安心等待以年為單位的政策落實,所以大量普通家庭依然需要長期面對現在這種境地。
其次,網際網路仍然無法有效解決“學習”本身的問題。
網際網路看似為教育帶來巨大福利,資訊和知識可以快速低成本獲取。但也改變了人們的既有學習模式,深度學習越來越難,碎片化學習越來越常見,以致人們覺得在微信上籤了個到打了個卡就完成了今日的學習任務。學習的耐心越來越差,人人都想速成,浮躁閱讀風氣盛行。
另外暫不論基礎教育的深入學習要求和評價標準,即便是成人學習,在缺乏監督和互動的情況下,學習效果大多數難以得知,這不像傳統教育體系裡標準化的老師打分,以致學習動力常常難以為繼。
最後,是教育成果和價值評級問題。
教育本身就是劃分知識等級的標準,但這麼多年來,各大公司、高校、用人機構們並沒有因為網際網路教育的發展而認可他們的教育體系或評價證書,人們仍然更傾向於從一個人的學習、學校、傳統教育成績去評價其水平。這裡當然有網際網路教育本身品質參差不齊的問題,也有社會意識和政策鼓勵的問題。網際網路對教育目前來說只能是錦上添花,卻無法做到起實質價值評級作用,這也繼續加劇人們對傳統教育資源的追逐和焦慮。
網際網路改變不了教育,我們不能寄希望於用手機走遍天下的今日,也能簡單地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至少短期內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
3.
又想起幾年前上海退休教授耗費三年時間全家糾結小孩上學問題、炮轟畸形幼升小的爆文。這位被稱為“牛蛙外公”的老人最終的方案是忍受離別之苦,將孩子送到國外,遠遠逃離。這是家庭對教育的期望過高嗎?可能是,可能不是。但至少我們知道了優質教育的前行之路仍漫漫。
網際網路時代,人人都把教育、小孩市場當未來風口,希望可以見到科技進步對基礎教育環境的不斷最佳化改變,而不是人人都只鍾情賺錢收割。
-
5 # 思維武器庫
網際網路教育,本質不是網際網路,而是教育。
什麼是教育?懂得道理是教育,學會技能是教育。
顯然,網際網路教育和傳統教育相比,目前最大的不足是:難以當面1對1指導。
總的來說,是兩個因素的缺失:
現場感,練習反饋。
在最開始,當電視大學興起的時候,很多人也說傳統教育要玩了。但事實人們發現,電視大學,電視機前的教育,效果真的不怎麼樣。你沒法讓一個人在電視機面前完全自律聽課,尤其是跟其他有誘惑力的電視節目相比。
同時,缺少同學們坐在一起的感覺,也會大大降低聽課的效率。
這就是,現場感的重要性。
能否解決呢?可以,VR技術。當VR足夠成熟,我們戴上VR眼鏡,就可以在家感覺在課堂,看到老師,看到同學。上課的感覺又回來了。
練習反饋呢?這個問題要解決可沒那麼容易。因為老師的數量,老師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想要完全做到1對1反饋,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怎麼辦?
有辦法,可以把各個專業學科分層,將複雜的、個性化的交給老師,固有的,簡單的交給人工智慧。人和人工智慧配合,就能解決1對1練習反饋的問題。
但這個前提是,教育機構需要足夠有耐心,有精力,有資源來做這件事。好在,越困難的事情,越到後面越容易。
-
6 # 象蟲凢
網際網路教育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線上教育,或者K12。
因從事多年教育培訓,對這方面比一般人瞭解的多一點。業內人士應當知道,K12是不是趨勢先不談,起源現在眾說風雲,發展的確是在教培行業,這只是當年學生主課培訓市場殺成一片紅海的情形下,轉型勢在必行的一部分探索。
有部分高呼反對線上教育的,很大一個聲音,線上教育的本質還是教育,到此為止,打住不談,好比脫褲子之於拉s放屁,對於前者,脫褲子只是一個必要過程,對於後者而言,無疑多此一舉徒增笑料。
我們只需要多追一問,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這也是很多人避之不談的話題之一,話題過於沉重,不利於某些專家吹噓打屁,不利於一些沒啥時間的家長,慢慢思考。
談了很多年的因材施教,
不能避免,不少老師的教不得法,有效教學基本靠吼,這不是批評,至少比混日子的強太多,自身需要不斷對教學和自身進行打磨和重新認識;
不能避免,家校共同粗糙的貼標籤,並堅持固定不變,出現,好學生難免成績下滑,差生永不出頭的奇葩現象;
不能避免,大城市教學水平,節節攀高,小地方偶爾誇張到一學期換三個老師兩個班主任。
與其大談本質,不如簡單看看有代表性的具體問題。
線上教育現在其確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作為一個新生體,一個有巨大潛力的工具,我們在喜迎新概念的同時,也在排斥新生工具,作祟的只是“價效比”,一個比較成熟體系的產物。
最後對於線上教育的,說最後一點,成熟以後,可以有效的減少浪費,比如師資的浪費,學生能力的浪費,教育資源的浪費。
這兩年大火的AI教育也是線上教育的一個分支,沒感覺有帶來什麼變化,只是目前技術還不大成熟。
贊成什麼,反對什麼,
為什麼
又為什麼
…
-
7 # 全維教育研究與實踐
空有尖端的網際網路技術,沒有教育資訊的科學化處理方法,只好讓應試教育的所謂名師來解決這一核心問題,問題沒解決,卻帶進了應試教育的泥坑中,淪落為應試教育的工具。可悲可嘆!
回覆列表
網際網路教育傳播的教學內容是提前錄製好的,但學生具有個體差異性,無論是基礎能力,對知識的接受程度還是理解能力,都不一樣,在這方面,網際網路教育不能針對學生的個性進行很好的解決。另外,知識的傳播需要情感的帶動,需要互動,網際網路教育缺乏人和人面對面的情感溝通。並且在面對缺乏自制力的學生,教學效果會打折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