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爛柯人

    後漢三國時期是一個群雄逐鹿的時代,湧現出了許多千古傳誦的名將。在蜀軍中,關、張、趙、馬、黃等大將凋隕後,魏延、馬岱二人堪稱當時蜀漢一流戰將,可惜最終魏延橫死於馬岱刀下。

    在諸葛亮晚年時,魏延開始居功自傲,呈現出尾大不掉之勢,加之其性格孤傲驕橫,包括諸葛亮在內的蜀軍權貴,幾乎都有些疏遠排斥魏延,而楊儀更是與之勢同水火。

    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前,已經料到魏延可能會拒不撤兵,因而告誡楊儀、姜維等人,如魏延堅持繼續伐魏,則可棄之而去。諸葛亮死後,魏延果然反對撤兵,堅持繼續討伐曹魏。而楊儀、姜維等則依照諸葛亮遺言,先行回兵。

    然而,魏延雖堅持繼續伐魏,卻並無反心。他見楊儀等人撤兵,擔心後主劉禪責備,也趕緊調兵回撤,並趕在楊儀等人之前,邊撤邊燒燬棧道。最終,楊儀大軍趕來後,與魏延軍隊相持不下。

    不過,魏延手下士卒深知自家主將理虧在先,加之看到雙方勢力懸殊,也不願再為其賣命,於是很快潰散。此時,魏延只得急匆匆帶著兒子和少數親信逃亡漢中。魏延逃竄後,楊儀下令馬岱追擊魏延,並取回其首級。

    關於馬岱與魏延武藝高低,正史中並無記載。但可以可定的是,當時馬岱率軍追擊魏延,在人數、氣勢上、均勝於魏延。且馬岱本為西涼名將,驍勇善戰自是不在話下,二人單打獨鬥,也未必就不及魏延。所以,最終魏延還是被馬岱斬下了首級。

    在三國演義中,魏延之死被演繹為馬岱偷襲,是與正史存在較大出入的,並且多有渲染。事實上,魏延之死,是蜀軍內部鬥爭的結果,其也並無反心。只可惜,一代名將就此隕落,蜀軍自然也是蒙受了巨大損失。

  • 2 # 醉愛侃足球

    有些三國迷可能一直沒明白,魏延作為三國蜀漢時期的一流名將,為什麼最後卻被名氣不怎麼大的馬岱給斬殺了呢?

    筆者認為大家別被《三國演義》這本小說給誤導了,在三國正史當中,大將之間的對決,並不是單靠兩個人之間武力拼殺。咱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魏延之死,和他自己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也和他當時所處的環境密不可分。魏延本來就是一個狂傲不羈的人,他有能力,戰功赫赫,他看不慣一些文官,更不能容忍一些心胸狹窄的文官來指揮自己。而楊儀就恰恰是和魏延最水火不容的人,沒有之一。魏延被馬岱斬殺,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魏延武力值不見得比馬岱強多少。在三國演義小說中,魏延的武力值當然比馬岱高很多,但是在正史中可沒有明確提及。要知道,馬岱可是馬超的弟弟(從弟),他本身也是一名西涼名將,西涼軍素以勇猛著稱,想必武力值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其次,魏延是帶本部少量兵馬逃亡,而馬岱是受命追殺魏延。就算單打獨鬥魏延比馬岱強,但是我們再來看看當時的情況。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後,蜀軍開始根據諸葛丞相的遺命開始撤退,由姜維和楊儀在主持大局。魏延一直主張伐魏,而且和楊儀向來不和,所以他不願聽從楊儀的調遣撤軍。

    按理說,魏延久經沙場,在戰場上對付一個楊儀應該易如反掌。可問題的關鍵在於楊儀是代表蜀漢朝廷在征討魏延,而魏延這邊屬於抗命不尊,從這一點上魏延這邊是理虧的。魏延自始至終都沒有反叛的意思,雖然他帶領部隊往漢中撤退,但很多士兵並不像魏延想的那樣主張北伐,他們並不打算給魏延賣命,所以還沒開打就已經倒戈了。這時候馬岱帶兵追殺魏延,雙方在兵力上的實力懸殊(帶兵人數和士氣)是很大的,魏延被馬岱斬殺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魏延被馬岱斬殺後,楊儀甚至把魏延的首級踩在腳下,還怒罵道:“庸奴,看你還敢不敢作惡!”這還沒算,楊儀還滅了魏延的三族。作為蜀漢戰功赫赫的功勳大將,筆者認為楊儀這樣的做法確實非君子所為。最終楊儀也因口出狂言被貶為庶人。

    總之,魏延被馬岱斬殺不在於他的武力值高低,而在於他當時所處的環境。在兵力懸殊和士氣低迷的情況下,被殺是必然的。魏延的死是蜀漢後期集團內部矛盾的結果,在蜀漢後期人才極其匱乏的情況下,這樣一位名將被斬殺實在可悲可嘆!

  • 3 # 大飛熊騎士

    馬岱武藝能否勝過魏延?誰也不知道。但是當時換成是別的武將帶兵追擊魏延,只要追得上,魏延都得完了。這是為何?第一,魏延情商不高,關係處的不好,蔣琬,董允,費禕,姜維,王平等等無一幫魏延的。第二,魏延違命,不得人心,部下都知道魏延不對,不肯用命。第三,王平一喊:“丞相屍骨未寒,你們就要造反?”結果,魏延部曲離散。第四,魏延是帶個兒子數人逃往漢中的,勢單力薄。第五,武藝再高,也敵不過一支軍隊呀。所以,綜合以上五點,魏延幾乎必死無疑的。

    只是,楊儀為何單派馬岱去做魏延的“送葬者”,而不是吳懿,姜維,王平等人呢?《三國演義》裡說是諸葛亮的遺計,大飛熊認為在正史上是不可能的,原因已經在別篇做過分析了。既然不是諸葛亮,難道就是因為馬岱字“丁琳”,專治“胃炎”?其實,還真是隻有馬岱最適合治魏延,不過當然不是因為馬岱的“字”。楊儀之所以派馬岱追擊,自然有楊儀,魏延,馬岱三個人的政治背景,以及當時蜀漢內部的局勢導致的。

    楊儀和魏延是蜀漢中各有才華,還是很頂級的那種人物。但是偏偏二人個性都偏執,所以常常鬧矛盾。更可惜的是,這兩人還屬於蜀漢荊州集團裡,碩果僅存的人才了,怪不得蜀漢丞相兼集團老大諸葛亮,為二人不和而嘆息心痛了。楊儀是個有才華的人,特別是在統籌規劃後勤上,是把好手。而且,楊儀當時的職務是丞相府長史,算是二把手了。所以,他把魏延逼反後,先派王平抵禦魏延,後派馬岱追擊,都是有講究的。雖然魏延是蜀漢頭號大將,但是王平此時從降將已經成長為經驗豐富的核心將領了,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還成功挫敗張郃。王平一來攻心為上,立馬起效果了,所以王平在平定魏延中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後來,王平還接替吳懿為漢中太守,甚至統管過蔣琬的府事。

    魏延在部曲離散之後,只帶著兒子數人逃亡漢中。此時,為何不順勢讓王平追擊,而是派出馬岱呢?大飛熊認為,原因有幾個。第一,楊儀和魏延徹底鬧翻,形勢對楊儀有利,所以他對魏延必須斬草除根。第二,魏延只剩幾個人,輕騎簡從的,一旦回到漢中,楊儀就很麻煩了。第三,馬岱是西涼軍出身,不但有奔襲作戰的經驗,部曲裡應該大多是蜀漢的羌胡雜騎。因此,馬岱資歷不低武藝也不差,追殺魏延成功率比較高。第四,馬岱是馬超親弟,馬超臨死前還託付劉備照顧,在蜀漢地位有些特殊。第五,更關鍵的是,馬岱和荊州,東州,本土三大集團沒有交集。

    所以,馬岱斬殺魏延,不會引起集團之間的紛爭。而姜維是諸葛亮的傳人,日後蜀漢軍事裡的中流砥柱,也不適合在這件事上參與過深,另外吳懿可能不在軍中。只是,機關算盡的楊儀,最終和魏延一樣,難逃性格帶來的命運,最後行差踏錯自盡了。

  • 4 # 上將噯福斯

    馬岱的武藝似乎還比較湊合,與魏延應該在伯仲之間。

    但是馬岱能夠秒殺魏延,關鍵是使用了計策。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料定自己死後,魏延必反。所以悄悄給馬岱安排了一個任務,那就是斬殺魏延。

    具體的辦法就是,讓馬岱假裝投靠魏延。作為魏延的心腹追隨魏延左右。

    當魏延得意忘形的時候,馬岱出其不意,從背後突然襲擊,一刀斬了魏延。

    正史則要簡單的多

    諸葛亮死後,楊儀和魏延互相不服。楊儀要撤軍。魏延要繼續北伐,實際上是想奪取蜀軍指揮權。魏延燒燬棧道,發兵攻打楊儀,但是士兵都離散了。魏延沒辦法,只能帶著兒子逃跑,沒跑幾步,就被馬岱帶著軍隊給斬殺了。

    陳壽在三國志中講,魏延可能只是要先回到成都向劉禪申訴,並不想謀反。但是他首先發兵攻打自己人是不爭的事實,確實也有過錯。

  • 5 # 江琯

    簡單說,馬岱年輕,再加上馬岱是追兵,魏延無心殺敵,另外,還不想死後加上謀反的帽子。武功高低其實不是主要問題。

    如果展開來講,這事很蹊蹺,如果是諸葛遺命,那就是諸葛亮腦殼壞掉了。

    諸葛亮227年開始進駐漢中,為嘛?因為,漢中經過魏延七年的經營,已經固若金湯,重門之計的防禦措施,使得漢中極為穩固,司馬懿、曹真、張郃三路齊發,諸葛亮帶兵三個月耗退三路大軍。曹爽後來率領十萬大軍攻漢中,王平三萬人就擊退了。姜維也在漢中屯田。

    諸葛亮從228年開始北伐,魏延一直是其中的高階軍事將領以及高階軍事參謀,其中的子午谷計謀,其實就是在諸葛亮三路攻擊隴西的基礎上,出奇兵攻擊長安,因為路程遙遠,容易被發現,而且魏延假定了夏侯懋膽小的基礎上做的冒險計劃。雖然沒有成功,也可以看出諸葛亮的攻擊計劃,魏延的參與程度極高。

    從職務上看,魏延在北伐中先後擊敗了郭淮和司馬懿,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而且還假節。諸葛亮死後,按照軍事統帥的繼承製度,魏延自然是第一候選人。有史書上記載是諸葛亮和楊儀、費禕還有姜維開了個小會。退兵這種大事,諸葛亮不親自交待二號人物,反而去和自己的小圈圈交待問題?諸葛亮那個時候得到什麼病?精神病?決定退兵之後,魏延先跑了,不過其中費禕還跑到魏延那裡忽悠了一陣子,說應該把楊儀和姜維抓起來。可以看出魏延原來還是想文爭,真沒想過武鬥。

    另外一個破事是,魏延和楊儀同時上書劉禪,說對方反叛,劉禪召來董允以及蔣琬判讀,結果認定魏延反叛。蔣琬還帶兵去迎接楊儀,聽說魏延死了,就回成都了。劉禪沒有那麼腦殘,也聰明人一枚。他能不懷疑裡面有道道?

    魏延的事情在三國志後主傳中說因為爭權打起來了,也沒說誰是誰非。即便諸葛亮的丞相府再牛,魏延殺楊儀,有假節在手,正大光明。楊儀不過是個管理糧草的雜號將軍殺魏延,憑嘛?估計是劉禪或者蔣琬下了詔書之類的命令。

    這事情完事之後,楊儀成了中軍師,也就是一個閒職。又口出怨言,費禕這個夥計,又打小報告。這娃品德有問題,楊儀結果被流放,這夥計估計最後都瘋了還是像殺曹髦的成濟兄弟一樣,上書嘚啵了一陣子,史書說誹謗,誰知道是真話還是假話?結果,派兵捉拿,自殺了事。

    所以從前後來看,就是丞相府那幫玩意搞了個小圈圈,而估計諸葛亮密奏蔣琬的事情,費禕也知道,搞了個諸葛遺命,利用諸葛亮的威信,整死魏延。否則,蜀漢四賢相都是腌臢潑才。

  • 6 # 不沉的經遠

    和演義裡不同,歷史上馬岱殺魏延不難,因此此時魏延已經兵敗逃亡,誰帶兵去追只要能追上,都可以殺了他。

    在《三國演義》裡,武將的單挑對於一場戰鬥來說起了很大的因素,即使一方兵力佔優,單挑失敗以後往往也是一觸即潰。然而在現實中,雖然也有勇將衝陣擊潰對方的戰例,但是絕大部分戰鬥不是靠個別武將的勇力來決定勝負的,而是看雙方的實力、指揮等等綜合因素。

    在歷史上,魏延也確實是一員勇將,根據《三國志》記載,魏延“勇猛過人”,所以劉備、諸葛亮都對他非常倚重,特別是諸葛亮,幾次北伐都是以魏延為先鋒。如果讓魏延和馬岱單挑,那麼肯定是魏延大勝,雙方兵力相同打,魏延也是強於馬岱。然而馬岱去追魏延的時候,魏延此時已經是窮途末路了。

    在諸葛亮臨死前,交代由楊儀指揮蜀軍撤退,但是魏延對此不服,在奪取兵權失敗以後起兵攻擊楊儀。魏延的這一舉措其實並不得人心,諸葛亮在蜀軍中威信極高,魏延違揹他的安排擅自行動,不僅其他蜀軍不服,就連他的部下都有所不滿。因此在王平奉命來戰魏延時,只是說了一句:

    “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

    魏延的部下就四散而走,魏延只能帶著兒子和幾個隨從逃亡。

    隨即楊儀又命馬岱率軍追殺,此時的魏延身邊不過區區數人,馬岱帶了多少人《三國志》裡雖然沒有記載,但是幾百是最起碼的了,魏延再勇猛也難以抵擋馬岱的追兵。馬岱也不需要和他玩單挑,讓手下一擁而上殺了就是。所以此時不管楊儀派誰來結果都差不多,魏延難逃一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字數最多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