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用查理芒格的話來說,“可以用獎勵解決一切事情的,就不要用其他手段。”
6
回覆列表
  • 1 # 談點世

    我不認可,因為要說服一個人,靠的主要是站在對方角度為其考慮問題,如果這個人足夠理性,就會認可你的。如果這個人比較偏激,你說的理由再多,也不一定能夠說服一個人。

  • 2 # 陌上花開Jing0815

    如果,在八年前,我會一定會堅定不移的認為,要說服一個人要靠理性而非利益~那時候尚年輕,做人做事,憑著一腔熱血並且向來性子直對人毫不保留,只和自己相投的人接觸交朋友~所以,那時候說服一個人根本不可能和利益掛鉤!

    如今,到了一個成熟的年紀,我不再認為與人交道可以只憑理性了……在現實面前,我們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不再侷限於自己喜歡或者三觀相投的人了!而此時,一定的利益會讓一些說服變得更地氣,更容易被別人所接納!這不代表著人變壞了或者變得俗氣了,反而可能會讓一些事情,變得更簡單!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3 # 楠楠ZMT

    雖然現在素質教育,以理服人,但是要想解決問題,說服別人,只有武力教育是唯一的解決辦法,拳頭硬了還怕誰不服你。

  • 4 # 居明裡

    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因為如果一件事沒有壞處,大部分人都願意接受。

    但是前提是,這個"訴諸利益"並不是說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哄騙別人,而是要達到真正的"雙贏",並且合理合法。

    如果你要說服對方只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對別人沒有真正的好處,或者後面有更大的陷阱,這樣的說服本身是不道德也不合法的。

    而我們被人說服的時候,也注意不要被一時的利益矇蔽了心智,注意判斷這是不是真的合理合法的利益,以免被人抓住弱點,被人利用。

    所以說服別人的時候,應該以合法的"利益"來說服,被說服時,要用理性的思考去判斷這種利益的真偽,如此一來,才能達到共贏。

  • 5 # 剪丹

    看到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之前一個比較困惑的問題。就是劉備在聽到關羽被殺害後,氣憤難遏,要御駕親征給關羽報仇。作為鞠躬盡瘁、巧舌如簧的丞相諸葛亮難道沒有勸說嗎?神人諸葛亮都能把對手罵死,怎麼不能說服劉備不要意氣用事呢?還是起於草民的劉備不夠理性,還是這時的劉備已經沒有利益可以觸動他?

    要論說服別人,親人朋友間更多的還是擺道理。我說完就完,至於你聽不聽隨你。然而,說服別人其實是有目的性的——即希望別人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即使是把自己的意識想法強加於別人,這也是一種目的性。然而,只是論事實講道理更多的時候是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的。

    此時,更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訴諸利益。這裡的利益說成利害更貼切。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去列舉購買某個商品的好處,可以獲得怎樣的優惠,可以節省多少時間成本等。也可以用反面來列舉說服,以後再買這個商品的話將沒有折扣,可能花費更多的時間成本等。透過利害關係去說服別人,往往更直接,更能達到說服別人的目的。畢竟,說視錢如糞土的人,其實是掏糞工人。只要這個人有特別想得到的東西,將是最有力的說服。

    也不是說去說服別人就不能訴諸理性,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考慮,一般還是會聽得進去,只要這個人還聽你說話。而訴諸利害可以針對更多的人、更多的情況。當然,能綜合運用的人都是高手。

    至於能不能說服,那就看遊說的能力如何了。向諸葛亮也不能說服劉備,說明還是有說服不了的人。

  • 6 # 小粘糕小羊羔

    這個我覺得還是要分人分事,也不是絕對的。

    如果你要想說服一個人,首先要先了解這個人,瞭解這個人的脾氣秉性,性格愛好。我相信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受利益驅使的。要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揣摩他的思維,做到將心比心,那麼你的建議合理別人當然會採納。

    另外生意場上談利益是理所當然的,無可厚非,你要說服別人,當然對對方來說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否則企業也無法維持。但也不排除有特殊情況。

    還有生活中家人之間相處,我相信大部分家庭成員之間都會以家庭和諧為首位,理性大於利益,當然像電視劇中都挺好的家庭也存在。所以我理解這句話還是要視情況而定。

  • 7 # 楊保國66

    謝約!

    其實這是同一個問題,兩者是不可以分割的,所以我不認可這句話,我更認可把理性和利益統一起來去說服別人。

    要想說服別人,首先要理性的對待人和事,說服力在於語言的表達要透徹明瞭,這是理性,而能夠讓 對方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建議,這就需要把利益擺出來,而且你要把他的利益最大化,這樣才能讓人心悅誠服認可你的觀點,如果僅僅是理性的去說,說枯燥無味是打動不了人內心的,而真正能夠讓對方心動的還是利益,在這裡利益分類為幾個層次和幾個方面,有的人喜歡名那麼名就是他最大的利益 所在,有的人喜歡物質那麼物質就是他的利益所在,而有的人既不喜歡名也不喜歡物質他就喜歡錢,這時候錢就是他最大的利益所在,針對不同的人,想要打動他的心,那麼你只有把不同的利益的最大化告訴他,只有把理性和利益和諧完美統一地傾訴,才能夠達到說服別人的目的,所以我更認可把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而不是拆分開來各自為政,如果只取其一去說服別人,有可能達不到說服目別人的,弄不好還會鬧出更大的笑話, 或者是把問題搞砸。

  • 8 # 孤獨之愉悅

    說服別人,首先要知道對方有什麼不服。 如果是事情,就要看是合理的事情,還是不合理的事情。如果他對合理的事情不服,那麼他可能是有情緒。那它是一個態度問題。就應該多用理性分析來跟他說。理性的分析本身就是用利益來說服他,因為如果他採取不理性的行為,受到損害的,肯定是他自己的利益。所以利益和理性並不是矛盾的應該結合在一起。 如果他對不合理的事情不服。那就是事情本身也不對,對方的不服是對的。那就應該從解決這件不合理的事情來出發,去說服他配合。這個時候還要配合上態度去說服對方,讓對方瞭解不合理的事情,一定會得到解決,但是一定要有理性的態度來應對,因為不可能什麼事情都是一蹴而就的。解決問題需要時間。

  • 9 # 竹隱閒士

    一直以來我們都習慣了“以理服人”、“要說服不要壓服”……無論是做思想工作還是勸人和事,一般來說這都是常識。但是,如果我告訴你恰恰相反的道理你能接受嗎?不靠講道理服人(“訴諸理性”)、“要壓服(當然靠‘訴諸利益’)”;按東北人的幽默表達就是“能動手解決的問題就別瞎吵吵了”;你接受嗎?

    “如果你想要說服別人,要訴諸利益,而非訴諸理性。”世界上有這個道理嗎?是的,這個道理是成立的!儘管不絕對。

    試看:滾滾紅塵、芸芸眾生,大家每天忙忙碌碌所為何來呢?有道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是太史公司馬遷給出的斷語。“為利來”“為利往”這裡說的“利”當然是“利益”。這是人類所有活動的最基本、最原始的動力。

    太史公前文還說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禮生於有而廢於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你看:物質財富(利益的最重要體現形式)有多麼的重要?決定著人們的精神面貌,“訴諸利益”多麼的重要?派生出關於社會、家庭倫理方面大大小小的道理呀!這其實也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原理。物質決定精神,存在決定意識。

    在“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之後,司馬遷寫到:“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物質利益的貧富多寡,一國之內,決定是否長治久安、能否天下太平。一個家庭、家族,則決定禮節、榮辱。王侯之邦國,“匹夫編戶”之家,“患貧”怕窮是永恆的主題。

    物質利益關係,是人類活動最原始、最本真、最基礎的動機。人是由動物界分化而來;人類社會是從類人猿群落、族群進化而來。物質利益事關生死。至今,看看凡帶有社會屬性的以群居為主要生活方式的高階動物,對其形形色色、千姿百態行為習慣的觀察理解,最好鑰匙就是:一為了生存;二為了繁衍。人類從那個出發點一路走來,不斷進步、不斷飛躍,發達了、文明瞭;講“禮”了、道義了。但,生存仍是基礎;繁衍發展仍是基本主題。“叢林法則”的基本道理仍然制約著人類,從個體到群體。

    所以,“訴諸利益”規則是最穩定、最可靠的道理。相反,“理性規則”,脫離以物質利益為基礎的高妙“理性”、理論、大道理,是不穩定、不可靠的。比如,最常見的、差不多人人都會遇到的“婚戀愛情”。古往今來出現過多少梁山伯祝英臺等等柏拉圖式的純粹純淨的精神之戀?但我認為,它們之所以被人記住、被人歌頌,恐怕是因為“物以稀為貴”、純屬個案個例。試問:都是榜樣還有榜樣嗎?都是模範還有模範嗎?中國社會經過千百年驗證、大家習以為常的、最為成熟的婚戀模式是“門當戶對”。與此相輔相成的定則是“貧賤夫妻百事哀”。沒有物質做基礎的婚姻不可能有什麼真正的幸福可言。規律如此,別究特例。可以想見,長輩對人生觀、社會經驗不成熟的年青男女在婚戀問題上做說服工作,千百年來的套路是啥樣呢?父母長輩會從哪兒著眼、從何處入手來說服他們呢?你用腳後跟思考也能想見:孩子呀!看看左鄰右舍、七大姑八大姨,誰家誰家?幸福不幸福?原因何在?物質呀?“訴諸利益”呀!進而,由婚戀家庭話題我還想到一個夫妻相處之道的細枝末節,“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必先打裡好男人的胃”,是不是也有相通之處呀?是不是也是這個“訴諸利益”的道理呀?

    當今世界,大而言之國際關係之間更是如此,外交行當裡有句鐵則,就是邱吉爾說過的:“一個國家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遺憾的是,我們國家曾經不惜血本,承擔了過重的國際主義援助。顯然,這麼做的原因是出於“訴諸理性”。共產主義、國際主義大道理如滔滔江水汪洋恣肆,理由多得幾百火車輪船都裝不下……結果怎麼樣呢?重金買來的國際友誼“見風死”;成了笑話。是鄧公重掌中國航船之舵以後,全面改變了對外援助的方式方法。根據何在呢?“訴諸利益”呀!外交方針有力配合了改革開放和中國的發展,40年來取得了驚豔世界的偉大奇蹟。路線方針政策轉變的根本理念何在呀?“訴諸利益”呀?

    可見,事無鉅細,不分領域;國內國際、愛情生意;做一切事情的出發點,靠得住的還是“訴諸利益”。說服別人也是如此,靠得住的還得是“訴諸利益”。“理性”——大道理還是不能脫離根基;還要有最原始、最基本的皈依。

  • 10 # 一路格桑花G

    這句話就是胡說八道。大學老師給你講的課程全是理性,不但沒有給你利益,而且要對你收費。。而且你還有屁顛屁顛的感謝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中,怎樣評價路飛與凱多的對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