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銀河流嵐

    蘇味道(648一7o5)唐丶政治家,文學家。他聰明過人,弱冠之年便金榜題名。武則天當政,曾三度拜相仼期九年。他熟悉典章,上朝言事從不帶奏章,口頭稟報,侃侃而談。任像期間屈從附和,察顏觀色,左右逢源,從不多說話。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模稜兩可,含含糊糊。當時人們送個外號,稱為模稜宰相。

  • 2 # 柘溪散人

    蘇氏風流

    ---眉山遊記

    柘溪道人

    黃帝之時,有厥昆吾。職名陶正,爰封蘇國。蘇氏名流,燦若星河。

    懸樑刺股,為相六國。縱橫蘇秦,士林楷模。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北海十九年,持旄牧羊歌。蘇蕙思遠人,迴文有璇璣。迤邐千載下,慧婦慕巧思。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模稜蘇宰相,詩名傳海外。文章冠四友,蘇洵繼六代。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滾滾長江,時現波峰。乃有蘇軾,文氣如虹。江山如畫,嬋娟誰共?春江水暖,蘇堤暢風。名饌東波肉,中華有文星。

    天涯海角,風月無邊。眉山舊跡,黃州故園。蘇氏有人,添彩河山。巍巍中華,星漢燦爛。

  • 3 # 謝小樓

    蘇味道確實是蘇軾的先祖。

    蘇軾的父親蘇洵在《蘇氏族譜》中寫道:“蘇氏出自高陽,而蔓延於天下。唐神龍初,長史蘇味道刺眉州,卒於官,一子留於眉。眉之有蘇氏,自是始。”

    蘇味道曾入朝為相,最後被貶為眉州刺史,並死於眉州,蘇味道的一個兒子蘇份留在了眉州,繁衍出四川眉山的蘇氏後代,直至北宋,眉山蘇式出現了”三蘇”。

    蘇味道官當得確實不怎麼樣,雖官至相位,但為人圓滑,他還常對人說:“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稜以持兩端可矣。”時人由此稱其為“蘇模稜”,成語“模稜兩可”就是從他來的。

    不過,蘇味道的詩還寫得不錯,他與杜甫的爺爺杜審言,以及崔融、李嶠並稱為“文章四友”,他們都大力創作近體詩,對唐代律詩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所以能留名青史,那首描寫元宵節的千古名篇《正月十五日夜》就是他的代表作。

    《正月十五夜》 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火樹銀花”這個成語就是從他的這首詩中來的。你看,我們常用成語有兩個就與他相關,他怎麼能不留名青史呢?

  • 4 # 詩詞欣賞

    蘇味道是誰呢?蘇軾和他有什麼關係呢?史記裡有沒有關於這兩個人關係的記載的呢?蘇味道官史是如何的呢?歷史上對蘇味道的評價?我想在這裡把這五個問題,弄清楚了,問題就說清了。

    首先第一個問題,蘇味道是誰?

    先說蘇味道的籍貫,

    在《舊唐書》卷九十四《蘇味道傳》記載,“蘇味道,趙州欒城人也。”而《新唐書》據說比舊的精良,也是這樣的說的。另外,這麼說的史書還有《唐詩品彙》《唐詩紀事》等等。另外,在《新唐書》中還說道,趙郡蘇氏出自漢幷州刺史章之後,因官居趙州。並且還說道,上推其遠祖,可推到顓頊。只是後來,到了漢代蘇章之後,家世記載就不詳了。蘇味道的父輩和祖父輩也不得而知了。不過,倒是記載了蘇味道有四個孩子,不是做員外郎,就是刺史,還有他的弟弟那也是個員外郎。可以說是一個官宦人家。

    再說他的官史。

    按《新唐書》的記載,他生於648年,歷經太宗高宗武后中宗四朝,主要是在高宗武后之另外,在新舊唐書都說到“弱 冠 , 本州舉進士 , 累轉咸陽尉 。 ”古代20歲就舉行成人禮。稱為弱冠。這可推算到667年,高宗乾封二年,後面可能做過其他官職,咸陽尉只是其一。

    根據《舊唐書》,他後來做上了宰相。“延載初,歷遷鳳閣舍人,檢校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尋加正授。”這其實與在《新唐書》的記載是相同的。延載初正是694年,這離667年已經27年的時間。

    在這27年的時間裡,發生了這樣一件事,那就是徵突厥,當時吏部侍郎裴行儉奉命征討,知道他的品格高貴,對他禮敬有加,讓他做管記,而這一年是679年。

    不過他的官場也不風順的。蘇味道曾三度被貶,第一次被貶是在695年,在這《舊唐書》中是有記載的。“證聖元年,坐事為集州刺史”這是怎麼回事呢?

    請看原文 “時李昭德亦為內史 , 執正用事 , 欽望與同時宰相韋巨源 、陸元方 、蘇味道 、杜景儉等並委 曲從之 。 證聖元年 , 昭德 坐事左遷涪陵尉 , 則天以欽望等不能執正 , 又為司刑少卿皇 甫文備奏欽望附合昭德 , 罔上附下 , 乃左遷欽望為 趙州 刺史 , 韋巨源自右垂為 娜州刺 史 , 陸元方 自秋官侍郎為 綏州 刺史 , 蘇 味道 自 鳳 閣侍郎為集州刺史 。 ”

    這就說明了蘇味道的過錯在什麼地方了:不能執正,附合昭德,罔上附下。他自己也說過,處事不欲決斷明白,必貽咎譴,若有錯誤,模稜以持兩端可矣。以至於人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蘇模稜。

    不過,在刺史當了幾年之後,他又做上了天官侍郎,後來,到了698年做上了鳳閣侍郎,同鳳閣臺三品,這樣就官居相位。一直做到了704年,因為埋葬他的父親,侵佔別人的墓田還讓老百姓白給他幹活,被彈劾又做回了刺史,後來又做了大都督府長史。

    當第三次被貶之時是705年,他因為和張易之張昌宗關係緊密,被貶為郿州刺史。《新後唐傳》是這麼說的,“張易之敗,坐黨附,貶郿州刺史。復遷益州長史,未就道卒。”

    對於他的為官之道,有一點是不好的,就是這人特好脾氣,沒有自己的主見和創見。只是不得罪人,不與人鬥,總是想做老好人而已,你性格友善,不愛與人計較,這做人叫忠厚,在家裡沒有什麼不可以,但在朝為官,掌國政,總是不與人計較,即使有人做錯了,也不與計較,那豈不知這是多麼糊塗啊,而說荒唐也正是基於此。

    其實說道荒唐還有一個故事,有一年三月下雪,他就上表說是祥瑞,那禮官就說,你是宰相,應該做到讓自然協調,這現在三月下雪,這不是不正常,是災異嗎,你這樣說的話,那豈不是臘月打雷也是瑞雷了嗎?你說這不是荒唐是什麼?

    以上是官場,從中我們可以他的做官之道,也回答了官史荒唐的問題。

    不過這裡,他們也看到,他在歷史上,那也不是說能一個荒唐就能概括完了的,他也曾三次從軍,赴邊禦敵;慧眼識才,獎掖後進,;知曉軍事,巡察邊防;政尚寬簡,不存小察;不徇私情,雅有度置。這都是說他的優點。我們應該從多角度去看一個人。不以一棍子打死。即使在一個方面。

    剛才和大家說到了別人對他的評價,蘇模稜。而文學上,他也有一個外號,叫蘇李。據《新唐書》說,他九歲就能寫詩文,與當時的李嶠並稱蘇李。這受到了當時人們的稱讚。不僅那個禮部侍郎裴行儉,連狄仁傑也深以為然。狄仁傑就和武則天說過,臣料陛下若求文章資歷,則今之宰臣李嶠蘇味道亦足為文吏矣。

    這在他成年之後,文筆更是不得了,據載唐高宗子李弘的妃子裴居道被封為大將軍,要寫謝表,便訪天下才子,最後找到了蘇味道,結果文寫出來,便天下傳揚。即使死後依然盛名不衰。

    玄宗還說過前朝有個蘇李呢,其一就是蘇味道。至於他的著作,《新唐書》說蘇味道集十五卷。現在《全唐詩》有他的詩十五首,宮廷詩和寫景詩居多,文筆優美,清新自然,有很高的藝術技巧。是初唐到盛唐的轉型期作家。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做為文學家,留名青史,當之無愧。其實不只詩歌,他在文才方面,也稱一絕,與李嶠,崔融,杜審言,合稱文章四友。可見其成就非凡。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蘇味道文學才華,說其能青史留名,一點也不虛。

    以上我們知道了蘇味道是誰,官史如何,以及對他的評價,下面我們再說最後一個問題,那就是和蘇軾的關係。

    據載蘇洵曾在《蘇氏族譜》中,說過,蘇氏出自高陽,而蔓延於天下。唐神龍初,長史味道刺郿州,卒於官,一子留眉。眉之有蘇氏,自是始。

    透過以上,以《蘇氏族譜》為證,我們可以看出蘇軾的先祖確是蘇味道。這在三蘇的文章都提及過,不僅如此,對於他們的祖籍河北灤城,也深信不疑,有很濃的故鄉情結。

  • 5 # 滿月尋桂子

    那當然,三蘇祠啟賢堂內供奉著眉山蘇氏始祖蘇味道。蘇洵、蘇軾的書畫上經常署名趙郡蘇洵、趙郡蘇軾,蘇轍的詩文別集就叫《欒城集》。

    唐鳳閣鸞臺平章事蘇味道,唐代政治家,文學家,趙州欒城人。20歲時舉進士,武則天時居相位數年,苟合取容,處事依違兩可,時稱蘇模稜,因依附張易之,中宗時被貶郿州刺史,死於任上。蘇味道與杜審言,崔融,李嶠並稱文章四友。與李嶠並稱蘇李。

    蘇味道有四子,老大,老三,老四都入朝為官,只有老二蘇份留在眉山娶妻生子,自是眉山始有蘇氏。蘇洵為蘇份第九代孫。蘇洵,蘇軾經常在書畫上留名欒城蘇洵,欒城蘇軾。蘇轍被朝適授予欒城縣開國伯,詩文別集叫《欒城集》。

    拋開文學成就,光是唐鳳鸞閣平章事這個名頭就足以讓蘇氏後人驕傲的!

  • 6 # 故鄉當歸時

    根據文獻記載和“三蘇”自己所述,蘇味道的先祖身份確鑿無疑。

    翻閱史籍,發現蘇味道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他自幼聰穎慧敏,少年時便和李嶠以文辭著名,時 稱“蘇李”。後來稟承中國“學而優則仕”的傳統,他拔腳加入了熙熙攘攘的公務員隊伍。

    受史部侍郎裴行儉的賞識,開始還算順風順水。轉折點在武則天時期,蘇味道和同朝張錫因事皆被下獄。

    在獄中張錫泰然自若,但蘇味道茶飯不思,惶恐不安。武則天聞聽,可能是念及他的才華,或許看到蘇味道的膽兒不大,殺傷力有限。遂將張錫流放到嶺南,將蘇味道降職為集州刺史,後又復召為天官侍郎。

    他的性格特質成就了他的機遇,看來人有敬畏之心不是壞事。

    他後來居然官至宰相,可武則天時期的宰相絕不是那麼好做的,堪比火山口。據統計,武則天當政時,差不多有八十個人登上過宰相的位置。但很多都是屁股未坐熱就走人,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臺。

    在那波譎雲詭的環境裡,蘇味道竟然做了好幾年才下臺,說明他的情商智商還是比較高的。

    天資聰穎的蘇味道自悟練就了一項蓋世神功,號稱“模稜兩可手”。

    該神功博大精深,圓潤通達,且一直流傳至今。秘籍內容寥寥幾字: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稜以持兩端可矣。靠著這門神功,蘇味道在江湖上白道中叫響了萬兒,江湖人稱“蘇模稜”。而功名“模稜兩可”亦成後世經典名言。

    蘇大人對後世最大貢獻,卻不是這神功,而是一首詩《正月十五夜》。

    這詩名老套,但開頭第一句詩,卻是相當驚豔:火樹銀花合。

    火樹銀花,多麼朗朗上口,多麼熱鬧繁華,多麼如夢如幻……正是大唐盛世的真實寫照!足以看出蘇味道的文學造詣不在他的絕世神功之下。

    於是此詩一出,就先為咱們語言界創造了一個優美的成語,全詩如下,奇文共賞之: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在浩浩歷史的長河之中,蘇味道算不上很有名,但正是有了他,才有了中國文學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即“三蘇”。蘇軾更是稱得上流芳千古,風流千古。

    縱觀這幾點,蘇味道在歷史上應該有他的重重一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氣溫驟降,養蜂人該怎樣幫助蜂群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