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南笨才

    主要是李善長的兒子參與了胡惟庸案件。朱元璋對許多功臣結黨營私,有了警惕。所以,即使李善長有金書鐵劵,朱元璋還是擔心這些功臣,自己的兒子及後代,無法駕馭。結束這些人,是維護自己統治的重要手段。

  • 2 # 蜀之黎先生

    蒙元從打天下到被結束他的統治,這期間普通人有多苦,明太祖朱元璋對國家安全帶的警惕,防範就有多深。

    《少數派報告》,雖然有很多不可取,但大臣之間如果結黨營私過重,最終吃苦的還是百姓。

  • 3 # 使用者9668134475363

    有權的大臣總是想再造亂世,成為地方軍閥,這是他們想要的,民國時的軍閥可滋潤了,然而重八早厭倦了戰爭,於是就乾脆一窩端了

  • 4 # 大千世界140495

    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為什麼會被朱元璋處死?我們來看一下。明朝開國之後,朱元璋又是一個權力慾望特別強的帝王,不允許有誰碰他的權力。而李善長恰好就觸碰到了朱元璋的禁區。

    胡惟庸是朱元璋的宰相,也是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宰相。他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豪取強奪,草菅人命,絲毫不把朱元璋放在眼裡。他起了謀反的心思,但胡惟庸也不笨,他知道憑自己的一己之力是造不了反的,所以他選擇拉人下水。 被他拉下水的有吉安侯陸仲亨,御史大夫陳寧,都督毛驤等一眾重臣。但胡惟庸並不滿足,他還要拉最重要的一個人下水,就是李善長!因為李善長還有個東西,那就去朱元璋賜予的免死鐵劵。

    但當胡惟庸暴露這個想法的時候李善長並不搭理他,因為李善長知道朱元璋的恐怖,張士誠、陳友諒等天下豪傑都被朱元璋打敗,你一個小小的胡惟庸算什麼東西,惟庸這個人看問題不行,看人倒還是有一套的,他發現李善長不知他那一套,便開始走親戚路線,恰好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是胡惟庸的兒女親家於是胡惟庸便把李存義拉下了水。李存義得了好處,便不停的遊說李善長。李善長剛開始的時候還嚴辭喝斥李存義,後來聽得多了,也就默許了,他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已經老了,等我死後,你們自己看著辦吧。李善長就這樣被拉下了水胡惟庸終於放心了,滿朝文武都是我的人,你朱元璋能把我怎麼樣!你能做皇帝,我就不能嗎!現在看來,他確實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丑。

    但胡惟庸的這些活動確實給朱元璋出了道難題,畢竟如此之多的大臣都是一黨,朱元璋要考慮如何分化瓦解他們,才能消滅胡惟庸的勢力,而這又談何容易,真是一道難題啊然而朱元璋在聽完密探對胡惟庸反常舉動的報告後,只用了一句話就解決了這個難題,水平是相當的高“那就都殺掉吧”

    就這樣,李善長被處死,滿門抄斬。

  • 5 # 水舞半江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洪武朝以李善長為代表的江淮軍政勢力排擠打壓其他地方勢力談起。

    朱元璋起兵江淮,其老家也在江淮,故麾下文臣武將也多出自江淮,並逐漸形成江淮軍政集團,特別是明朝初建階段,江準軍政集團把持朝政,排斥異己,勢力惡性膨脹,其精神領袖就是李善長。

    朱元璋雖是江淮人,但他是要做全華人民的皇帝,而不是隻做江淮人的皇帝,這樣朱元璋與江準軍政集團的矛盾逐漸尖銳起來。

    為扼制江準勢力的發展,朱元璋借科舉案、胡維庸案等等,大殺了一批江淮籍的勳臣,大舉了一批全國其他地方計程車子。然而江淮勢力還是過大,於是朱元璋借“星變”殺李善長全家71口,從此江淮勢力不再為害。

  • 6 # 雪堂說史

    李善長雖然功勳卓著,可他被朱元璋賜死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不會因為他的小心翼翼就會逃脫。

    李善長在明朝的開國元勳中地位可以說是極為超然的。朱元璋把他比作漢初三傑之首的蕭何。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他也和蕭何一樣被評定為第一功臣,並且封他為南韓公,雖然沒有封王,可是徐達和常遇春都是死後封王,活著的時候還是李善長更為風光。

    朱元璋殺李善長的原因如下:

    1、朱元璋要為文人風氣更濃的太子朱標、皇孫朱允炆剷平一切障礙。

    朱元璋自己由元末的天下大亂中起兵,殺伐果斷,心狠手辣,最終消滅了其他義軍,並把元順帝趕回了老家。手下的功臣大都是他在淮西地區的老鄉,這些人在明朝建立後,很多人飛揚跋扈不服管教,只有朱元璋能夠鎮得住他們。

    太子朱標信奉儒家思想,儒雅善良,朱元璋擔心自己死掉後,兒子的天下坐不穩,因此要為他減除一切荊棘。

    朱標病死後,朱元璋又要為皇孫朱允炆的長遠考慮,更要殺功臣。

    2、李善長是淮西功臣之首,地位尊貴,深得人心,非死不可。

    朱元璋屠殺功臣首先從武將開始,廖永忠、藍玉、馮勝、傅友德等等。武將手握兵權,容易造反,是首先剷除的物件。

    武將之後,就是文官了。李善長雖然還和朱元璋是兒女親家,他的兒子還娶了朱元璋的女兒,可是李善長看出朱元璋剪除功臣的意圖,做事小心翼翼,推薦了胡惟庸代替自己,自己回家養老。

    李善長不可謂不老謀深算,但他沒有看出朱元璋的決心,朱元璋為了自己的天下,殺盡所有功臣也不會可惜。只要李善長活著一天,朱元璋的心便放不下一天。

    3、李善長找了個豬隊友。

    剛才說到,朱元璋推薦胡惟庸做了丞相,胡惟庸陰險狡詐野心勃勃,意圖造反。既然胡惟庸是李善長推薦的,那李善長就脫不了關係。

    4、李善長退隱後,有些首鼠兩端。

    胡惟庸要造反,並且拉上了李善長的兒子,還詢問李善長的意見。李善長這時要麼積極投身胡惟庸,要麼馬上向朱元璋告發。

    可是李善長這時首鼠兩端,假裝不知道這事,想要漁翁得利。當然,即使胡惟庸造反成功了,李善長頂多還是丞相,胡惟庸不可能把皇位讓給他,李善長沒有造反的必要,雖說如此,他知道朱元璋不一定能放過他,所以李善長對胡惟庸的謀反採取了沉默的態度。李善長的沉默也就成了他必死的理由。

    綜上所述,李善長功勞是大,做事也小心謹慎,可只要朱元璋想要殺他,他就活不了。

  • 7 # 博約古今

    俗話說,風起於青萍之末 浪成於微瀾之間,朱元璋想殺掉李善長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從李善長之前的某些行為和他所處的特殊位置來看,朱元璋早就想殺掉李善長了。

    最後朱元璋以謀反的罪名,把李善長全家七十餘口人全部誅殺,但是謀反只是個幌子,朱元璋他自幾也不信李善長會謀反!!!

    我們可以從李善長死後王國用的上奏可以看出。

    李善長死後第二年,虞部郎重王國用上奏:“李善長與陛下同心,出生入死打天下,勳臣位列第一,生前封公,死後封王,兒娶公主,親戚拜官,他作為人臣,名份已經到了極點。即使他想自圖不軌,尚且未曾可知,而今說他想幫助胡惟庸謀反,則是極為荒謬,大錯特錯了。人們疼愛自己的親生兒子,一定勝於兄弟之子,已經安享萬全之富貴的人,一定不會去想僥倖獲得萬一之富貴,這是人之常情。李善長與胡惟庸,仍然只是兒女親戚,而對於陛下則像對子女一樣的親近。假使李善長幫助胡惟庸謀反成功,也不過是位列勳臣第一而已,太師、國公、封王而已,娶公主、納王妃而已,難道還會勝於今日嗎?而且李善長難道不明白天下是不能僥倖取得的嗎?元朝末年,欲取天下者無限,卻都莫不為此粉身碎骨,覆宗絕祀,能保全自己腦袋的有幾個人呢?李善長自己也親眼所見,為什麼還要在衰倦之年去重蹈覆轍呢?凡是去這麼做的必然有深仇大恨促使著他,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父子之間可能會相互扶持以求逃脫災禍。而現在李善長之子李祺與陛下有骨肉之親,沒有絲毫芥蒂,他何苦突然這麼去做呢?如果說天象告變,大臣受災,殺了他以應天象,則陛下更加不能這樣做。臣惟恐天下百姓聽說之後,會說像李善長這樣的有功之臣尚且得到了如此下場,國家也會因此而分崩瓦解啊。現在李善長已死,再說無益,但願陛下將此作為將來的教訓。”

    朱元璋收到上奏,竟然沒有加罪王國用,奇怪吧!

    我覺得朱元璋這個人吧,從他把朱標立為太子的時候,他就開始為自己的繼任者考慮了。因為朱標是個信奉儒家文化的人,為人非常仁厚。朱元璋就害怕跟著自己的這些開國元勳搞事情,他要防患於未然,為自己的繼任者掃平障礙。

    那麼朱元璋是怎麼做的呢?

    我認為他的方法就是,把那些功臣捧得高高的,讓他們位極人臣,然後再觀察他們的行為,看看這些人在擁有巨大的權勢之後是侍寵驕縱,飛揚跋扈呢,還是更加註意自己的行為舉止,更加的服從禮數。

    胡惟庸,藍玉,朱元璋在誅殺他們之前就對他們的飛揚跋扈看不慣了。想一想,在我開國皇帝朱元璋面前,你竟然還敢這樣,等我的兒子,孫子繼位之後,你們還不得早反啊。那些被誅殺的功臣基本上都犯了這個錯誤,而從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就更有這種傾向了,對臣子的行為舉止就愈發的看重。

    那麼李善長權勢地位到了頂點之後,朱元璋對他的哪些行為看不慣呢。以下是幾件小事:

    在朱元璋生病的時候,李善長不來問候。駙馬都尉李祺也六日不來朝見,召他至殿前,又不認罪,這是對朱元璋極大的不敬。李善長因此獲罪,被削年祿一千八百石。

    有人告發李存義父子實為胡惟庸的黨羽,朱元璋下詔免死,將他們安置在崇明,但李善長沒有表示感謝。

    京城有百姓受株連而被髮配到邊疆,李善長屢次請求赦免其親戚丁斌等人,朱元璋很是氣憤。

    那麼與這些下場不太好的開國元勳相比,最起碼在正史上下場還算比較好的徐達,他的行為是怎樣的呢?

    我們也僅從幾件小事看看。

    話說,朱元璋在成為開國皇帝之後,和他的兄弟徐達一起喝酒,在酒席中間,朱元璋就要徐達做丞相,但是徐達的表現卻是萬分驚恐,怎麼也不肯擔任。還有一件事就是朱元璋要把自己之前住的吳王府送給徐達,徐達也是萬般推辭。

    最起碼從為人處事上來說,李善長,胡惟庸,藍玉這些人可比一個戰功赫赫的將軍徐達來說差的遠了。

  • 8 # 尋根拜祖

    李善長被以謀反罪賜死,誰都能看得出來,肯定是冤案。朱元璋賜死李善長,目的是為太子掃清障礙,雖然李善長已經年老,本人並不能對太子形成威脅,但他的行事作風,是朱元璋必須殺雞儆猴的典型!另外,李善長被胡惟庸帶災,成了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以及平衡政治勢力的犧牲品!

    歷史上有兩位開國皇帝的經歷很相似,即朱元璋和劉邦,他們繼位後都同樣留下了“兔死狗烹”的詬病。但仔細比較一下,兩朝狀況還是有差別的。

    劉邦開國後,對帝國威脅最大的並不是驕兵悍將,更不是文臣謀士,而是異姓諸侯王。這些異姓諸侯王,除了韓信大多跟劉邦是“契約”式的聯盟,都有私人武裝,所以就把你必須要清除。

    朱元璋情況不一樣,他的部下算是嫡系,表面上看很“鐵”,但實際上朱元璋集團內部的矛盾,要比劉邦複雜的多!主要的兩大派系是淮西集團和浙東集團,李善長實際上是淮西集團的首領。

    朱元璋一直力圖保持兩大派系的平衡,但李善長為了對付劉基,引入了一個超級火藥桶胡惟庸。這傢伙果真了得,很快乾掉了劉基,也把自己帶上不歸路。

    明初的胡惟庸案,其實質就是君權與相權的一次較量,朱元璋就是要借這個案子,達到徹底廢除丞相制度的目的,同時藉機打壓在派系鬥爭中,過於冒尖的淮西集團。當然,也有為太子清除悍臣的目的!

    本來,朱元璋的目光並不在李善長的身上,畢竟他已經76歲,太老了。但作為淮西集團的精神領袖,他被朱元璋發現了太多他與胡惟庸的瓜葛,這讓朱元璋不能容忍!

    朱元璋一直稱李善長是“在世蕭何”,但實際上,李善長的政治智慧跟蕭何差得太遠,不低調不收斂,可惜了!

    接下來所謂的各種證據,都是扯蛋,掩人耳目罷了,朱元璋需要的就是一個結果。李善長全家,除了駙馬爺李祺外,全部被處死!

    總結,李善長被殺的原因就是朱元璋為了達到三個目的:一是為了平衡浙東派和淮西派政治勢力,刻意打壓過於冒尖的淮西派;二是朱元璋為了變更丞相制度,拿胡惟庸開刀,李善長帶災;三是為太子掃清障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歲之後的新陳代謝和一些身體機能真的不如二十多歲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