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佬蘇su
-
2 # 東方徒刀
從眾心理不是當今社會才有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自古以來社會就一直存在從眾心理群體。我不認為,如今社會的從眾心理比起以往社會的從眾心理更甚,相反,身邊擁有獨立思想和個性行為的人越來越多。比起以往社會,從眾心理已經被“壓迫”在某特定時刻、某特定領域。
從眾心理有利有弊,不能一棍子打死。從眾心理的好壞取決於本身所處環境導向的好壞,如果一個班級中大多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學生,你來一個我不從眾,偏偏不學無術,這是不太好的。而如果一個紅綠燈路口三五個人無視紅燈直闖馬路,你來一個我從眾人,徑直也往前衝,這也是不太好的。
因此,想要避免從眾心理的弊端,不是扼殺從眾心理,你也扼殺不了,而是去控制從眾心理者所處的環境導向,導向正確從眾也偏不到哪兒去。
-
3 # 不雨
一提起群體,老百姓平時最多的是什麼“人多力量大”啊,“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啊”,“眾人拾柴火焰高”啊,一句話,那就是群眾總是代表著正確的前進方向,群眾的集體智慧是不容置疑的,群眾聚在一起,每人出一個主意,那肯定能篩選出一個最優方案。
可是有一本經典的心理學著作《烏合之眾》,在這本書中,作者勒龐告訴大家,人越多反倒越傻。一個孤立的人“可能是個有教養的個人”,“但在群體中他卻變成了野蠻人——即一個行為受本能支配的動物。他表現得身不由己,殘暴而狂熱,也表現出原始人的熱情和英雄主義,和原始人更為相似的是,他甘心讓自己被各種言辭和形象所打動,而組成群體的人在孤立存在時,這些言辭和形象根本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別看一個群體裡總有幾個聰明人,可一旦人多了,這些人的思想啊性格啊什麼的,就全變了,隨大流了,跟著眾人的腳步走。
咱們來看看中國古代的例子,公元1630年,明朝的著名將領袁崇煥中了清軍皇太極的反間計,被大明的崇禎皇帝處以凌遲之刑。行刑那天,劊子手一刀一刀地割下袁崇煥的肉,沿途百姓競相購買,買到一片就直接生著吃下去,頃刻間,肉就賣完了。可憐袁崇煥一代忠臣良將,最後就只剩下一顆頭顱,這事兒,也成了後世史書上一件常常被提及的千古遺恨。為什麼老百姓在爭相購買生吃他的肉時,怎麼就忘記眼前這個人正是三次寧遠大捷的指揮者, 但原因是“群體永遠漫遊在無意識的領地,會隨時聽命於一切暗示,表現出對理性的影響無動於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它們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極端輕信外再無別的可能。”
-
4 # 思維技術
你如何看待當今社會的從眾心理?
所謂從眾心理,即個體在群體的影響或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或違背自己的觀點使自己的言論、行為保持與群體一致的現象,稱之為從眾心理,即通常所說的“隨大流”。而從眾行為,一般指群體成員的跟從群體的傾向行為。即當他發現自己的行為和意見與群體不一致或與群體中大多數人有分歧時,會感受到一種壓力,這促使他採取與群體一致的行為。本文擬對從眾心理產生的原因,從眾行為的正效應及從眾行為的負效應的應對措施略作分析。
一、從眾心理產生的原因從眾心理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別、年齡、生活經歷等都會對個體的心理產生影響。不同型別的人,從眾行為的程度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女性從眾多於男性;性格內向自卑感的人多於外向自信的人;文化程度低的人多於文化程度高的人;年齡小的人多於年齡大的人;社會閱歷淺的人多於社會閱歷豐富的人。造成從眾行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方面:
1、少數服從多數思想的影響
“人多”本身就是具有說服力的一個特徵,很少有人能夠在眾口一詞的情況下還
堅持自己的不同意見。從眾行為是對多數人行為尤為信任的一種體現,即“少數服從多數”。在不瞭解實際的情況下人們總是選擇人數多的商店去買東西,這是因為任何人都是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斷者和最佳追求者,一個人從事某種行為,肯定符合效用最大化法則。
2.心理壓力因素的影響
在一個團體內,誰做出與眾不同的行為,誰就會招致“背叛”的嫌疑,會被其他成員孤立,甚至受到嚴重的懲罰。因而團體內成員的行為往往高度一致。
美國霍桑工廠的實驗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工人們對自己每天的工作量都有一個標準,完成這些工作量後,就會明顯地鬆弛下來。因為任何人超額完成都可能使管理人員提高工作量定額,所以,沒有任何人去打破日常標準。這樣,一個人幹得太多,就等於冒犯了眾人;但幹得太少,又有“磨洋工”的嫌疑。因此,任何干得太多或者太少的人都會被提醒,而任何一個人冒犯了眾人,都有可能被拋棄。為了免遭拋棄,人們就會採取“隨大流”的做法,而不會去“冒天下之大不韙”。
另一方面,權威的壓力也是從眾的原因之一。在工作中,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上級領導做的決定,儘管這個決定本身存在很大的問題,卻沒有一個人反駁。為什麼?一方面是因為領導者在工作上更有經驗,更具權威;另一方面則是害怕“反對的聲音”會給自己帶來不利的後果。在權衡各種因素後,多數人會採取從眾的做法。
3.心理不確定性需求的影響
作為社會個體從事任何行為,所面臨的約束條件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確定性,另一種是不確定性。在滿足確定性的條件下,從眾現象就不存在了。因為情況是確定和清楚的,不用去從眾。例如,某人已經確定要買一輛寶馬車,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存在從眾心理了。如果情況是不確定性的,從眾的心理就容易發生。例如,某人想買一輛車,但還沒有確定買什麼樣的車,他就會看看周圍的大多數人買的是什麼樣的車,然後再作決定,這時,從眾行為就容易發生。這就是不確定性心理因素對從眾行為的影響。
4.恐懼心理對從眾行為的影響
在群體中,由於個體不願標新立異、與眾不同而感到孤立,因此當他的行為、態度與意見同別人一致時,卻會有“沒有錯”的安全感。從眾源於一種群體對自己的無形壓力,迫使一些成員違心地產生與自己意願相反的行為。正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槍打出頭鳥”。這些言語提醒人們,如果你偏離群體過多,會面臨群體的壓力乃至嚴厲制裁。對於同多數保持一致的人,其他人反應是喜歡、接受和優待;對於個別不同的行為,人們多數情況下顯示出厭惡、拒絕甚至有時還會整治一下。因此,任何人對多數人行為的偏離都要冒一定的風險。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實際上已經養成了一種儘可能跟從多數人的習慣。
二、從眾行為的正負效應“從眾效應”具體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具有積極作用的從眾正效應;如果眾人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從大局出發,團結一致,開拓進取,積極工作,這時的從眾心理將變成無窮的力量,出現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划槳行大船的局面。積極的從眾效應可以互相激勵情緒,做出勇敢之舉,有利於建立良好的社會氛圍並使個體達到心理平衡。從眾是合乎人們心意和受歡迎的。不從眾不僅不受歡迎,還會引起災禍。例如,車流滾滾的道路上,一位反道行駛的汽車司機;萬眾屏氣靜觀的劇場裡,一個觀眾突然歇斯底里的大聲喊叫⋯⋯公眾幾乎都討厭越軌者,甚至會對他群起而攻之。
另一方面是具有消極作用的從眾負效應。例如:在集體決策中普遍存在著從眾心理。從眾心理產生的主要原因,或者是參與者不願意標新立異、與眾不同,以免感到孤立;或者是參與者對討論的問題不瞭解,心中無數,缺乏主見;或者是參與者看見大多數人的意見都差不多,儘管自己有不同看法,可是擔心講出來不會被大家接受,乾脆隨大流,人云亦云等。無論什麼原因,在集體決策時,沒有人敢於站出來堅持真理,如果有預謀的少數人搶先發言或拿出方案,會使不明真相的大多數人輕易贊同,可能形成損害自身利益的集體決策。消極的從眾效應會抑制個體的思維,使人們陷入盲目從眾的習慣中即“盲從”。盲從有時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例如:有一位名叫福爾頓的物理學家,由於研究工作的需要,測量出固體氦的熱傳導度。他運用的是新的測量方法,測出的結果比按傳統理論計算的數字高出500倍。福爾頓感到這個差距太大了,如果公佈,難免會被人視為故意標新立異、
譁眾取寵,所以他就沒有聲張。沒過多久,美國的一位年輕科學家,在實驗過程中也測出了固體氦的熱傳導度,測出的結果同福爾頓測出的完全一樣。這位年輕科學家公佈了自己的測量結果以後,很快在科技界引起了廣泛關注。福爾頓聽說後追悔莫及。這正是從眾心理造成的不可挽回的後果。
三、從眾負效應的對策1、對待從眾行為我們不能採取簡單粗暴的做法,否則很容易引起人們的逆反心理,使一些被迫從眾的人反而轉為自覺從眾了。對於那些由於盲目從眾而造成了負面影響的行為,我們首先要對其進行疏導,向他們擺事實,講道理,使更多的人逐漸意識到盲從的危害性,以防止或減少盲目從眾的現象。
2、破除“權威定勢”,營造科學、積極的輿論氛圍。有人群的地方總有權威,權威是任何社會都存在的現象。對權威的尊崇常常演變為神化和迷信;在思維領域,人們習慣於引證權威的觀點,不加思考地以權威的是非為是非,這就是權威定勢。因此,應該破除對權威的盲從,在生活中開展思想教育工作,營造正確的輿論氛圍,幫助大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倡導樹正氣、講團結、求發展的主旋律;摒棄落後、懶惰的思想潮流,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對於那些具有一定權威的領導幹部來說,為了減少人們對自已的盲從,聽到真正的意見,應該放下架子,深入基層,拉近距離,降低自身對他人的壓力,以實際行動贏得他人的信任,從而減少他人對自己的盲從,聽到人們真正的心聲。
3、應創造自由的空間,培養人們獨立思考、自主創新的能力。愛因斯坦曾經說,沒有個人獨創性和個人志願的統一規格的人所組成的社會將是一個沒有發展可能的社會,是不幸的社會。因此,我們應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工作,提高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鼓勵人們大膽探索,勇於質疑,創造一種積極探討,共同磋商的氛圍。例如:舉行各種內容、各種形式的專題辯論會、討論會,多一些分析問題、發表見解的活動形式。從而逐步增強人們的自主意識,做到不盲從、有主見,理性地分析問題。
總之,從眾行為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瞭解人的從眾心理,恰當處理其行為,對社會有著積極的意義。從眾是個人適應社會、適應生存的必要方式。任何一個處於社會環境的人都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情境,而由於知識的有限、閱歷的不足,不可能具備處理任何事物的能力。這時,冷靜的旁觀,理性地選擇自己的從眾行為是非常重要的。反之,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不自覺地跟隨多數人的行為,這就是“盲從”。我們應摒棄盲目從眾,鼓勵理性從眾;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這是我們應該遵循的從眾原則。
回覆列表
中國社會本身崇尚的集體主義在很大的程度上催生了從眾心理。
整個歷史看來,除了幾個特定的時代出現過百花齊放的現象,大部分的時候普通民眾還是習慣於遵循世俗的規律的。
而且,作為個體的安全感缺失,直接導致了現在從眾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因為你和別人不一樣本身就會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中失去很多的機會,這又造成了很多人迫不得已的融入這個規律中去。
在中國,甚至婚姻都不是一個很能自主的事情,兩個人的結合更多的是兩個家庭社會交往圈子的融合,你必須接受自己和對方家庭的“眾”才有可能維繫兩個人的關係。
有時候個體其實也希望可以表達自身獨立的意願的,有可能這個意願正確性高於大眾的理解,可是如果在更多的人掌握話語權的條件下,個體的能量又太小了,所以還不如從眾保平安,更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能。
新人求粉絲啊。。。。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