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蜀中先鋒lyx
-
2 # 道名心常非
康有為,公車上書的一段時間裡,的確是改良大清政體的先行者、中流砥柱。可是謀略欠缺,對大清的政局還是認識不徹底。關健是盟友勢力單薄,不象曾國番會識人用人,且愚忠愚腐。後來成為保皇派可見一斑。
-
3 # 老虎論道
說說康有為“七大罪”。
對這位近代史上著名人物,初次瞭解是中學歷史課本——哇,好厲害的一個人物,景仰、羨慕!然後是蘇文茂相聲《文章會》裡的那個康聖人——孟子不過亞聖,康有為得多大學問,才可稱聖人?再後來對康有為感興趣,卻是從一個大猩猩的故事開始的。我覺得,也到了扒扒這位“聖人”皮的時候了。讀書不多,拋磚引玉而已。
康有為?一輩子欺世盜名,四處招搖撞騙的偽君子而已!
1.不學無術:一輩子沒一兩本真正的學術著作,《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是抄襲同時代廖平所著《闢劉篇》和《知聖篇》,《廣藝舟雙楫》不但盜用包世臣《藝舟雙楫》的書名,美其名曰“廣”,但是隻論書法不論作文,“雙楫”成了“單槳”。為了標新立異,大吹特吹所謂的“碑學”,自己寫得卻像“油炸蚯蚓,水汆泥鰍”,人稱“爛草繩體”。自稱“南海康聖人”,卻被茅海建評價“言論多有誇張自揚之處,須得處處小心”,安維峻說他是“惑世誣民,非聖無法”。
2.欺世盜名:公車上書頂多算是個聯名參與者,自我美化為領導者。為了圓這一個謊言,竟然編造出來一系列謊言以作偽證,於是就有了所謂“光緒帝與康梁二人的合影”,還有偽造的光緒遺詔。(梁啟超回憶,光緒帝只召見康有為一次,康有為是跪著的,怎麼可能有並立合影這種有失君臣之禮的合影?)章太炎指著鼻子說他“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就是一個“盜賊”!
3.投機鑽營:本想著借戊戌變法的機會攀附光緒,成功之後混個一官半職,沒想到差點丟了性命,扔下包括自己弟弟康廣仁在內的“六君子”,自己一屁股跑到日本躲起來了。清政府倒臺,1913年回國後沒安生幾天,1917年張勳復辟,以為這次可是來了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趕忙站到前臺搖旗吶喊,還想要個“宰相”噹噹。沒想到共和思想已經深入人心,溥儀皇帝沒當幾天,張勳也被段祺瑞轟到了天津,康有為的宰相夢自然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4.行為齷齪:有一年去陝西一個寺院,相中了人家珍藏的明朝皇帝所賜宋版《磧砂藏》,欲以一套大藏經偷樑換柱。同樣這次去陝西,將人們只是請他過目賞玩的文玩字畫據為己有。還有一個故事,就是早年狎妓,欠資不還,欲逃南海,被堵船中。有詩諷刺說:“避債無臺卻有舟,一錢不值莫風流”。
5.貪財好色:先說貪財。康有為拿著坑蒙拐騙來的錢廣置產業,在墨西哥投資房地產賺鷹洋十萬元,在瑞典到現在還有一個康有為島。拿自己的錢投資賺錢那是有眼光,但是拿著招搖撞騙甚至是沾著六君子鮮血的錢去賺錢,良心上他也過得去!再說好色。家中6個妻妾還嫌不夠,竟然到外面狎妓嫖娼!難怪後來有人要編個換猩猩卵的故事來編排他。康有為六十歲的時候,徐悲鴻畫了一張《康南海六十行樂圖》,背後立著、前面站著、懷裡抱著,妻妾成群,子孫滿堂,好不熱鬧!也不知現代人看了該怎麼想。
6.教子無方:一輩子生了12個子女,6個長大成人的子女都是廢料,無一成才。日本籍的四姨太市岡鶴子還跟大兒子康同籛合夥送了康有為一頂大大的綠帽子,生了個女孩,也不知跟康有為是叫爺爺還是叫爸爸。(反觀梁啟超,9個子女中出了三個院士,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禮,兒媳婦則是大名鼎鼎的才女林徽因。)
7.口是心非:這個還是用康有為的弟子陸乃翔撰寫的《南海先生傳》來說吧——
先生日美戒殺,而日食肉;
亦稱一夫一妻之公,而以無子立妾;
日言男女平等,而家人未行獨立;
日言人類平等,而好役婢僕;
極好西學西器,而禮俗、器物、語言、議文,皆堅守中國;
極美民主政體,而專行君主;
注意世界大同,而專事中國;
反此皆若甚相反者。
看完之後,大家對這個“康聖人”又是如何評價呢?
-
4 # 滔客歷史
康有為其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偽君子
言行不一,異常好色康有為提出男女應平等,婚姻生活也應該一夫一妻,可是他自己卻沒有做到。康有為一生娶了6位老婆,這和他平日裡大肆宣揚的相違背,而且娶來的六房太太擁有三個國籍,日本、美國、中國。而且他娶的老婆都比他小很多,按現在的話來說完全就是老牛吃嫩草,1919年,62歲的康有為居然又遇見了真愛,在杭州西湖泛舟的時候遇見了西湖邊上浣紗的鄉村姑娘。康有為固執的認為這就是當年的西施,於是將19歲農家女孩張阿翠收入囊中。
非常會吹牛康有為非常會吹牛,按現在來說就是個大忽悠,和賈躍亭一樣一樣的。大家都以為康有為是公車上書的領導者,其實根本不是,當時康有為剛剛中了進士,他擔心上書會影響自己的仕途,就只寫了書卻沒有上,但是到處吹噓自己上書了,等到真正一些高官和高層聯名上書的時候,他就去簽了個字,心想反正法不責眾,而且都是達官貴人,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的。康有為很會吹牛包裝自己,就把自己吹成了公車上書的領導者。
康有為還吹噓自己和光緒帝很熟,見過很多次面,其實也是騙人的,他只和光緒見過一次,而且他是廣東人,一口粵語,怎麼和光緒溝通交流。還做出了中國第一張ps照片,
梁啟超,光緒,康有為
梁啟超都沒有見過光緒,哪裡會有和光緒的合影。
-
5 # 人物檔案
歷史有時候會很荒誕,因為歷史的真相總是在不斷重新整理。比如如何評價康有為。
長期以來,康有為曾經是很多人心中赫赫有名的南海聖人,戊戌變法的領導者,然而這一切一切都在歷史揭開面紗後,聖人卸了妝,康有為成了一個欺世盜名,招搖撞騙的偽君子:原來他自詡聖人,卻賣國求榮,忽悠皇帝,62歲納妾,被兒子帶綠帽子,半生,萬年像過氣的明星靠賣字為生!原來戊戌變法不是毀於慈禧,而是敗於康有為!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茅海建曾將清宮檔案、清廷高官日記、私人筆記、地方大官員之間來往電報等統統翻出來整理,藉助這些原始史料,分別對照互證,還原了1898年戊戌變法的真實場景。結果出人意料:
一、康有為大良造假,掩蓋真相,粉飾自我康有為在《我史》中描述戊戌變法大量作偽,“他用了張揚的詞語,在每一件事情桑都誇大自己的作用,並儘可能地將自己凌駕於朝廷高官之上”。
康有為在戊戌政變後自編《戊戌奏稿》一書,錄有“請定立憲開國會折”,建議清廷“外採東西強國,立行憲法,大開國會,以庶政與國民共之,行三權鼎立之制”。
不過,清廷內務府《傑士上書匯錄》儲存有康有為當年上書原件的抄本,其中根本沒有所謂“立憲法”“開國會”的內容。康在戊戌期間真實的政治思想正與之相反,他主張君主專制,在呈送光緒的《日本變政考》中曾詳言之。因此,《戊戌奏稿》中這篇“請定立憲開國會折”是不折不扣的造假,是事後欺矇世人的偽作。幸好白紙黑字的檔案尚存,使康氏的伎倆得以曝露天下。
更可氣的是,戊戌政變後,康有為偽造密詔,生成自己“奉密詔向外求救”,選擇了苟且偷生的逃亡之路,其中扔下的包括自己親弟弟康廣仁在內的“戊戌六君子”。
二、康有為對權力的渴望,遠超他對變法效果的追求什麼樣的官員有資格進入制度局?按康的設想,光緒應擢用那些擁有變法思想的年輕小臣。在當時的京官中,誰符合這個條件?顯然是康有為及其門徒。康企圖透過進入制度局,而成為變法的領導者和決策者。
1913年他流亡回國,他投機鑽營的毛病再一次暴露無遺,1917年張勳復辟的時候,他搖旗吶喊,想要個宰相當當。只是當時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溥儀當皇帝沒幾天再次被迫退位,康有為宰相夢又落空。
三、康有為變法思想中有大量荒誕、幼稚的成分康有為奏請廢科舉、辦學堂、練新兵、興商務等,無疑具有進步意義。但是,他一本正經提出的變法措施,常常包含荒誕、無厘頭、根本不具備可行性的內容。
康建議在全國範圍內大行新政,此類事業約需款項五六億兩白銀。錢從何來?《我史》稱:“以全國礦做抵,英、美必樂任之。其有不能,則鬻邊外無用之地,務在籌得此鉅款,以立全域性。”
《我史》一書中,康有為還透露了一個比售賣邊疆領土更為瘋狂的“救國之道”:中日合邦。
四、康有為非常缺乏政治經驗,自樹敵對勢力,盲目搞鬥爭但凡變法改革,沒有不遇到阻力的。當此之時,有經驗的政治家就會盡量籠絡人心,做好統戰,爭取支援、減少阻力。而康有為並不,在康眼中,朝廷上下都是維新變法的敵人。
其實,戊戌年間,無論朝廷樞臣(如孫家鼐、李鴻章)、地方大員(如張之洞、劉坤一)、還是在野士夫(如鄭觀應),均發出變法自強的時代籲求。他們之所以與康有為為敵,(一)反對康的今文經學,(二)反對康的激進變法,以免威脅自身利益。
而在康的觀念中,凡是不支援我變法的,或者變法思想與我不一致的,統統都是“老耄守舊”。因此,皇上應該殺幾個一品大員警示,並且“擢用小臣”。
其實,慈禧絕對是一個可以爭取的變法同盟者。光緒帝6月11日頒佈《明定國是詔》,推動變法,是經過慈禧首肯的。但是,慈禧擁有帝國的最終決定權,這使得康自己的變法思想無法充分影響到光緒,於是,沒商量,慈禧就成了敵對勢力的代表。
更令人不解的是,9月18日晚,康有為草率地囑託譚嗣同面見袁世凱,請袁殺新任軍機大臣榮祿,並派兵入京圍頤和園殺慈禧。此舉充分體現了康有為缺乏政治經驗的一面,惡化了帝后關係,加速了戊戌變法的失敗。
所以,根本上說,戊戌變法失敗,是康有為做人做事的失敗,罪魁禍首並不是慈禧。
五、康有為言行不一,私德堪憂做學問,他自詡藏書5萬,字畫無數,但是其實有不學無術之嫌,一輩子沒有一本真正拿的出手的學術著作,《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抄襲同時代廖平《闢劉篇》和《知聖篇》,《廣藝舟雙楫》盜用包世臣《藝舟雙楫》書名,還美名其曰“廣”。
他口口聲聲說人類公理大同書,自己卻家中6個妻妾不夠,還去嫖娼,嫖娼不夠,還不給欠錢嫖娼!妻妾成群,子孫滿堂,12個子女,全是廢料,無一成才!
好色怕死還貪財,戊戌變法後,周遊歐洲列國,用坑蒙拐騙的錢海外投資產業,在瑞典還要一個康有為島!
小結:
康有為的一生,當時和後世皆褒貶不一,頌之者稱他是改革家,貶之者稱其為保皇黨。學術界對他在近代歷史發展中所起的作用評價極低。
章太炎的評價比較刻薄但也客觀:“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賊)”。
連自己最得意的學生梁啟超也頗有微詞:“先生最富有自信力的人,他所堅持的主義,無論任何人都不能搖動。在學術上是這樣,做事情也是這樣,從來不肯為了做事而讓自己的主義有所遷就,但卻每每曲解事實來遷就他的主義,所以批評先生的人,總是說他武斷、執拗、專制。”
回覆列表
對待歷史人物的評價,我們需要有一個實事求是的態度。一是康作為戊戌變法的領袖人物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二是康後來逐步成為保皇人物,沒有跟上歷史進步的步伐。此外,康的個人品德和私生活多有瑕疵。個人認為:康的歷史地位既無法與孫文相比,就是與譚嗣同、梁啟超等相比也稍微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