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翻地覆

    我家裡養蜂的,對這些比較瞭解,你要買純真的蜂蜜那就不能有任何加工的,沒任何加工的蜂蜜是直接採的蜂巢然後打碎蜂巢過濾蜂蜜,這種蜂蜜會有一種淡淡的花香。超市的蜂蜜基本經過工業濃縮的,蜜蜂釀造成熟封蓋的蜂蜜週期很長的,一些收購商等不及的,直接低價買未封蓋的水蜜,水蜜顧名思義就是含水量高,是蜜蜂沒釀造完全的,買回去然後進行工業化濃縮,超市賣的基本是這種的,這種蜂蜜高溫已經破壞了蜂蜜裡面的酶等藥效成分,跟濃糖水沒區別了!

  • 2 # 蜂格格在農村

    在我這可以買到純正的土蜂蜜,有自己的商標,一年僅取一次蜜。不過數量極少,每年國慶左右才取蜜,要提前預定。超市的就不好評價,若是養生,自己吃最好選擇農戶自養的中蜂蜜。

  • 3 # 紫羽渲橙

    一、中國蜂蜜造假新聞司空見慣

    1987年《蜜蜂雜誌》發表的一篇名為《值得警惕的訊號!》中提到,“我省八月份加魚、應城、新洲、雲夢、羅田五縣共計上調415 件蜂蜜 , 其中就有202件是摻的“ 糖蜜” , 占上調總數的48 .67 %。王漿在一個收購點不到十天就發現3起摻假漿。據有關同志反映,河南、四川等各地都有類似情況出現[10]。”

    ▲《蜜峰雜誌》刊登文章

    一句近年來,道出大規模的蜂蜜造假也已經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已經存在的事實。

    2000年開始,網際網路開始普及,國家級食品監管部門抽檢假蜂蜜的新聞開始在網路上湧現,喜歡喝蜂蜜的人群,不得不對朝夕相伴的”蜂蜜“產生質疑。

    2002年,上海地區質檢部門對26種蜂蜜產品進行抽查,僅有7種合格。媒體稱其為“摻假現象極為驚人。”

    2003年,國家工商總局抽查的40種蜂蜜樣品,合格率為55%

    2008年,國家工商總局抽取的100組蜂蜜中,合格率只有54%, 其中有的蜂蜜產品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不達標,也就是涉嫌滲假造假。

    2007年河南商報對16個品種進行檢測,8個品牌存在摻假嫌疑。同年,瀟湘晨報在報道湖南質監局秋冬季食品專項打假抽查出22個不合格產品中三個產品均屬果葡糖漿摻大量水增稠劑和澱粉酶配製不僅果糖和葡萄糖不合格,澱粉酶值幾乎為零。

    2009年,河南商報聯合河南電視臺在鄭州市內大超市及新鄭一家養蜂場11種蜂蜜五成以上有造假嫌疑。

    2011年湖南省工商局公佈的抽檢結果中,合格率為34.7%[10]

    2013年8月,北京市食品辦責令11種不合格食品全市下架停售。 其中6種不合格原因是“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不足,也就是喝起來很甜,卻沒有蜂蜜特有的香醇味兒。[12]

    而近日被推上微博熱搜的“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百年基業同仁堂“回收門”,在中國蜂蜜近半世紀的浩瀚造假史中,卻顯得如此”稀鬆平常“。

    雖說蜂蜜有天然防腐的本性,(詳見蜂蜜科普丨古墓驚現3300多年的蜂蜜)。

    但是也是在一定條件下,用陶瓷、玻璃等與弱酸性的蜂蜜不發生作用的容器盛裝的前提下,封裝完好。

    如果重新包裝的話,要保證運輸中沒有冷熱氣產生的水珠摻到蜂蜜裡,罐裝時不可以有汙染。不然不但風味會發生變化,裡面的活性酶等營養成分也會流失,變不變質也不好說了。品質和價值下降是一定的了。

    最重要的一點是,天然防腐的必須是純蜂蜜,不可以有新增劑。

    二、假蜂蜜的型別

    2009年,鳳凰網論壇曾經曝光過這樣一組圖片,詳細的說明了蜂蜜的造假手段。並配圖加以詳解。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黑心商人為謀取暴利,對客戶的利益完全不管不顧,假蜂蜜不但不能起到真蜂蜜的養生保健的作用,而且,還會損害華人的健康,更有甚者,將摻蜂蜜造假變成了工廠式流水作業,”蜂蜜“中不但一絲蜂蜜都沒有,有的還摻了工業成分降低生產成本,比地溝油還可怕。筆者查閱大量假蜂蜜報道,以及抽檢結果,總結出造假手段如下:

    (一)用糖勾兌

    分為兩種,一是用白糖加水和白礬熬製,將雙糖分子分解成單糖假冒蜂蜜。二是直接用飴糖或糖漿兌。三是用澱粉酶解發酵生成果葡糖漿,果葡糖漿顏色與天然蜂蜜幾乎一樣,透過新增香精後,常人根本無法區分。[11]

    然而隨著白糖的成本的身高,這種方式越來越不受到黑心商人的待見,而且很容易被檢測,新增劑勾兌這種低成本方式在假蜂蜜界開始走俏。

    (二)新增劑勾兌

    蜂蜜造假由來已久,手法多樣而且不斷翻新。不少商場、超市和一些蜂蜜專賣店銷售的蜂蜜產品標註仍含糊不清,多以“天然”、“野生”、“純正”等關鍵詞作為賣點,卻沒標明蜂蜜具體成分,不少經過加工的蜂蜜產品將防腐劑、澄清劑、增稠劑等化學產品加入”蜂蜜“中,口感下降,營養下降,卻仍以“蜂蜜”自稱,令消費者真假難辨。[12]

    根據蜂蜜的新國標《食品安全*標準蜂蜜GB14963-2011》的規定,蜂蜜只能是“蜜蜂採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與自身分泌物混合後,經充分釀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質”。其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至少要達到60%,蔗糖含量不得超過10%。儘管蔗糖的含量不多,這一規定卻無疑承認了加糖的合法性,形成了一種負面的效應。[12]

    (三)以次充好

    將便宜的蜂蜜摻到高檔蜂蜜中,以次充好,賣高價。

    蜂蜜是分等級的,將低等蜜比如說油菜花蜜,摻入高等蜜中,再以高等蜜的價格出售給消費者。

    有些蜂蜜廠家,為了提高自身的波美度,向蜂蜜中新增果糖,把便宜的蜂蜜“改造”成了貴蜂蜜。

    有些則是滿天撒虛假營銷廣告,削弱消費者的判斷,人們耳濡目染,就相信了。

    更讓人謎之感動的是,這位矢志把土蜂蜜送進千家萬戶的楊霞女士,似乎在全國各地都很忙[13]

    然而這位蜂蜜網紅的蜂蜜卻是

    (四)農藥含量超標

    還有一些蜂蜜,蜂農為了加大產量,減少損失,往往給植物噴灑農藥,花朵產的花蜜自然而然的農藥超標,而這種超標的農藥恰恰被蜜蜂釀成了蜂蜜。

    眾所周知,每一種花都是有花期的,地域不同,溫度不同花期也不同。這片花的花蜜採集的差不多了,蜜蜂就要休息了。然而蜂農割完蜜後,卻要拎著蜂箱到下一個採集地,這樣的話,蜜蜂就會超負荷勞動,為了保證蜂蜜的供應,蜂農會給蜜蜂餵食抗生素維持蜜蜂的採蜜狀態。

    而這些抗生素,也自然的融合到蜂蜜之中。

    三、假蜂蜜的危害

    (一)對人體的危害

    有些蜂蜜尤其是自稱農家自產的土蜂蜜,散裝逃脫食品檢查,私自兜售,新增劑含量超標,更有甚者,用便宜的工業藥劑新增,破壞蜂蜜原有的成分,長期服用,對人體的損害很大,不但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而且還會引起器官衰竭,高血壓等疾病的產生,還有細胞癌變的可能。

    (二)擾亂中國蜂蜜市場

    雖然沒有可靠的調查資料,大量的假蜜湧入市場,不僅消費者喝了假蜜,真蜂蜜企業也叫苦不迭,中國40萬蜂農更是被逼得走投無路。河南某養蜂合作社理事長何昕表示,現在真蜂蜜生存不下去的後果直接影響蜂農,蜂農的後代幾乎都放棄養蜂,消費者權益只是一方面,而如果沒有蜜蜂為農業授粉,將會影響到糧食生產和生態安全。[10]

    四、如何鑑別

    (一)看

    假蜂蜜看起來相對清澈透亮,而真蜂蜜中含有生物酶、礦物質、維生素等成分與前者比較起來相對渾濁。

    (二)搖

    真蜂蜜晃動後,蜜液流動緩慢,而且由於活性酶成分會有很多氣泡產生。而假蜂蜜表面易起膜,有些蜂蜜如果摻了澱粉還會呈現出雲霧狀團塊;

    (三)聞

    勾兌蜂蜜聞起來是刺鼻的氣味,或者是水果糖味,真蜂蜜則是花的香味。

    (四)嘗

    真蜂蜜相對來說口味醇厚;假蜂蜜的口感“怪怪”的。

    (五)對比

    隨著國家監管力度的加大,近年來,國內蜂蜜造假的情況雖所好轉,卻未消失。國標中有非常嚴格的氯黴素指標,而不法商家卻劍走偏鋒,膽大妄為,鑽國家的空子,因為氯黴素在糖漿中是不存在的,導致了勾兌蜂蜜“隱形”。

    如果在網上選購蜂蜜一定有相關的檢驗證書

    對商店購買的蜂蜜,一定要看看產品配料表,比如說一些藍莓蜂蜜,並不是藍莓花釀的,而是藍莓果汁與蜂蜜調和的,還有就是人工調和的,看看蜂蜜的含量。所以消費者在購買蜂蜜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以免上當受騙。

    【參考資料】

    [1]http://www.qingdaonews.com/content/2002-12/09/content_930518.htm滬蜂蜜合格率低買時謹防摻假

    [2]http://www.china.com.cn/chinese/PI-c/290273.htm國家工商總局抽查蜂蜜商品一半不合格(附名單)

    [3]http://www.cqn.com.cn/news/xfpd/xfjs/spjy/603242.html安徽工商抽查:標稱周氏養蜂農、王凱釀蜜牌蜂蜜不合格[4]http://www.lawtime.cn/info/shipin/zhiliang/20111224226690.html蜂蜜質量不合格產品被下架

    [5]http://hn.rednet.cn/c/2011/02/16/2179076.htm蜂蜜抽檢合格率34.7% 不合格系蔗糖超標等原因造成[6]http://bbs.oeeee.com/articles/2009-7/24/6720628_1.html過半蜂蜜涉嫌摻假 養蜂場也能買到假蜂蜜[7]http://www.315online.com/tousu/food/305976.html桂林周氏順發食品有限公司周氏養蜂農口感差[8]http://health.sohu.com/20070109/n247502882.shtml湖南秋冬食品抽查,蜂產品半數摻假[9]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7400a760102vfei.html碳十三檢測蜂蜜真假的原理

    [10]https://www.toutiao.com/i6636927518718820868跨越30年的中國蜂蜜造假史

    [11]http://www.really100.net/index_new/show_news.asp?id=2681曝光製假黑幕:白糖兌白礬變蜂蜜

    [12]http://info.food.hc360.com/2014/07/091129836300.shtml蜂蜜行業遭遇信任危機專家教你辨真假-蜂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性腳上有灰指甲的危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