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市場上大多東西,價格都不低,大家都知道自己買的東西可能不值所付出的價值,一件商品的出售價可能是其本身價值的四五倍,但為何大家還是選擇接受呢?售賣者為了利潤,那購買者是為了什麼?僅僅是因為它價格是普遍的情況就接受嗎?
10
回覆列表
  • 1 # 選股有道

    沒有暴利誰還會去做生意?微利只有在量大的情況下才能生存,市面上凡是量小的偏門冷門行業幾乎都是暴利,要不然他們這些行業根本就沒有辦法維持下去,

    決定商品價格的並不僅僅是他的價值,而是它的稀缺程度,黃金作為一種有色金屬在本質上和那些破銅爛鐵並沒有什麼不同,然而黃金之所以貴,是因為它少,熊貓之所以是國寶,並不是因為它比其它動物高貴,而是它的數量稀有,如果有一天豬也要絕種了,其珍稀程度絕不亞於現在的熊貓,

    對於市面上的一些暴利商品,大家不要感到奇怪,經營它的商戶多了其價格自然而然會降下來,

  • 2 # 暖心人社

    市場上出售一件商品的價格,可能是它本身價值的4~5倍,但是卻沒有人能賺錢,這是怎麼回事?

    實際上,產生的主要原因還是流通環節過多,導致生產者和消費者脫離嚴重的問題。

    這種情況下,超市裡的大白菜仍然能賣到1元到1.5元,相差幾十倍。

    可問題是,誰又能閒著沒事,跑到農村地裡去,買兩三分錢一斤的大頭菜呢?時間成本、汽油費都不止這個錢。

    生鮮類確實是一個問題,容易變質、質量大運輸成本高,註定了我們買不到便宜的生鮮產品。除非我們去地頭買,但是買的量又小,又沒人伺候。

    實際上,每一個環節都應當有自己合理的成本、利潤和稅費。因此,到消費者手中的價格可能就翻了四五倍,這是比較正常的事情。每一個環節,實際上最重要的還是人工成本。沒有人這個環節就無法運轉。現在工人工資越來越貴,普通勞工市場零工每天工資都要一兩百元。

    因此,提高環節效率,準確把握市場需求,最大縮減環節才能夠有效的降低產品的價格。

  • 3 # 拓之言

    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客觀的對待,這樣的現象存在,就說明了這樣的價格是被消費者接受的,是有其客觀合理性的,同樣是有經濟學原理支撐的。下面我們具體說說價格與價值的關係。

    政治經濟學中,對價格與價值關係的定義是: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格是隨著供求關係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而價值,是由生產這件商品的勞動量決定的。

    而供給指的是,生產者在一定時間內,在一定價格條件下,願意並且可以提供的商品或者勞動數量。而需求指的是,在一定價格條件下,商品需求者願意購買,並能夠購買的商品或者勞動的量。供大於求,則商品價格下降;供小於求,則商品價格上漲。

    從供求關係上來說,影響供給,或者說影響價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時間、地域、氣候等,羽絨服在冬季比夏季好賣,價格不同;在寒冷的北方和亞熱帶、熱帶地區的需求是不同的。

    政策因素: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房價隨著政策的變動不停變化,限購政策一出,購買人群變少,價格就下降一些;政策放開,購買人群增多,立刻就漲價了。

    心理預期:當人們預期某商品價格即將下降時,就會持幣觀望,等他降價,購買人群持續減少,他的價格就會下降。反之則上漲。

    競爭因素: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商家可以隨意進出市場,就會出現買賣雙方數量隨著市場需求增減,價格就會是完全靠市場需求來維持的合理價格。如果在一些商家進出受限的市場上,價格就會出現被某一方操控的危險,如果賣方把持了供給,那麼價格定價權就被賣方控制,可以隨意加價,特別是壟斷性市場上,更是如此。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奢侈品價格的問題。他不僅僅是供求關係決定的,並要考慮到附加在商品上的無形價值,即商品品牌賦予給產品的額外形象價值等。還有學區房、火車上、景區的食物、餐飲供給;蘋果手機的價格問題等。

    希望以上說明,能幫助你理解某些特殊商品價格“虛高”的問題!

  • 4 # 財智成功

    任何商品的價格形成都有其規律,既要考慮綜合成本,又要考慮供需關係,甚至還要考慮貨幣供應量。

    以最具特色的房地產為例,即便是在一線城市,一平米的建設成本一般也不會超過2000元一平米。那麼,售價高達5萬元一平米又是為什麼呢?一套使用面積不到80平米的房子,真的值500萬元嗎?要知道這個價格到美國可以買至少兩套別墅。

    房子是當代最特殊的產品,價格上漲的核心是地價太貴,土地成本成為最大的成本,佔到總成本的近七成。由於房產綁定了戶口、教育等社會福利屬性,同樣增加了“含金量”,在金融屬性凸顯,貨幣放水的大背景下,大量公司和個人炒房進一步推高了房價。

    我們再來看蔬菜。某產地蒜薹只有0.5元一斤,但是運到城市中就要賣3元以上。在這個價格構成中,人力成本,採購商利潤,運輸成本,批發商利潤,零售商利潤,各個環節使得銷售價格提升數倍。不管是批發商還是零售商,往往又要給房東錢,這同樣是重要的成本。

    服裝也是同樣的道理。一條褲子出廠價格不過20元,廠家還有5元左右的利潤,這些利潤扣除企業場地費用,電費,裝置損耗,人員工資,稅收之後還能有剩餘,剩下的才是淨利潤。褲子出廠後,還有各級經銷商或者批發商,都會層層加價,最終到了零售商手中,最終的售價可能就會高達80元甚至超過100元。這就是最傳統的加價模式,正因為終端價格翻了幾倍,才給中間環節留出了足夠多的利潤,養活了更多人。

    即便是最經典的直銷模式,也就是廠家直接透過網路銷售,直接送達客戶手中的模式,依然會有大比例的加價。企業要有足夠多的利潤,還要向網路平臺支付推廣費、服務費,如果不加價兩三倍利潤依然有限。

    一種商品的價格形成是有規律的,價格低可以佔領更多市場,但是比較低的利潤更容易遭遇惡性競爭,最終在競爭中衰亡。低價往往伴隨著低質,往往只有收入很低的群體才會不顧質量選擇低價。更多的人會在較高的價格中選擇合適的商品,消費能力更強的高收入人群則選擇大品牌商品。歸根到底,每種商品都有市場定位和價格定位,而消費者的選擇,更多是個人收入水平決定。收入越高,對品質和品牌的要求就越高,甚至為了更好的服務也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

  • 5 # 三人聚眾

      商品的成本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直接成本,比如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等;另一方面則為間接費用,比如製造費用和管理費用等。

      商品的價格是圍繞其內在價值上下波動,而其價值包括產品本身的成本,還包括銷售時產生的服務成本等。而題文的意思應當指僅是指直接成本,而忽略了間接費用中的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配送費用、研發費用(研究費用和開發費用)和財務費用等費用。

      比如一部1000元的手機,如果要算原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應當在200塊錢以下,然而各項專利費(研發成本)和稅收卻佔了大部分。例如CPU它主要成本就是研發成本,往往要佔到處理器公司營收的百分之二三十,也往往處理器公司最後淨利潤沒有研發投入成本高,也以致CPU採購價格高漲,拉高手機最終的價格。然而,在製造商那裡實際利潤率卻往往達不到10%,比如小米聲稱利潤5%。

      再如商品房,低的一平幾千,高的20多萬,價格差距甚遠,然而對開發商來說,往往利潤是差不多的,要麼開發商都會集中到一線城市開發而不會到好幾線城市去開發,特別是大的開發商,具有較大的競爭力。

      然而也正因為有這一前提,致使市場充分競爭,使一線城市賣20多萬的開發商利潤不高。比如拿地是透過競拍形式形成市場競爭,如果拿地價低能賣出高價,那麼競拍中的競爭就會充分,使地價抬高,擠壓開發商利潤,一直抬到一個適中的範圍。

      如上圖,房地產的市盈率在10倍左右,其淨利潤率也就只有10%左右,不管是注重一二線城市開發的萬科保利,還是其他幾線城市開發的企業。即只要競爭充分,那麼利潤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我們並不能只拿建造成本(直接原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去衡量房價的成本。

      一件商品的原材料和製造成本一塊錢,賣四五塊錢是非常正常的,因為這其中還存在諸多無法統計的成本。比如稅收這一塊吧,如果最終成交價是5塊錢,那麼按照中國目前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來算,起碼有1塊錢是交給國家的(歷年佔比分析,中央財政收入佔GDP的17%-22%左右,地方財政佔GDP的4%-8%左右)。

      對零售商家來說,賣5塊錢商品的淨利潤(除掉各項成本和稅收)有1塊錢就非常不錯了,特別是電子商務這一塊,競爭非常激烈,除掉工人費用,能達到5%就非常不錯了。

      因此,看某件事物不能只看到表面,要追究根本或本質,不要以為商品價格在原材料和製造成本的四五倍就認為商家是無良商家,從而產生鄙視鏈。如今的生意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做,因為競爭非常充分和激烈。

  • 6 # 浮雲財經觀

    消費者購物時的心理是較為複雜的,消費心理學的相關研究書籍、理論也不在少數。對於大家為什麼會購買價格超出本身價值四五倍的物品,其實裡面的影響因素也是較為複雜的,不過這確實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為什麼成本 2000 一平的房子,賣兩萬,大家都熱衷於去搶購呢?

    房子是當下售價嚴重偏離其自身價值的商品,大部分城市售賣的價格都在其成本的 5- 10 倍以上。浮雲君對於房子施工成本曾做過粗略的研究,其實拋開土地出讓金,即便是一線城市,新樓盤的施工成本也就在 2000 多元一平米的水平。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舉國上下,不論是三四線的小城市,還是邊遠的縣城,房價都不低,一萬、兩萬一平米的價格非常常見。不少城鎮的平均工資水平或許連 3000 元都達不到。

    即便是如此,大家為什麼這麼熱衷去搶購呢 ?甚至有樓盤剛剛面世就被搶購一空的盛況存在,不免令人歎為觀止。

    甚至在數年前,房產“去庫存”仍舊是解決經濟發展瓶頸的主旋律,一個賣不出去、庫存堆積的商品卻透過漲價的方式,刺激大家的購買神經,搖身一變從“積壓物資”變為大眾搶購的“香餑餑”,真是讓人有些無語。但,這確是客觀存在的現象,為什麼大眾會“買漲不買跌”呢?

    1、消費者容易陷入從眾心理。不論是買房,還是炒黃金,還是搶購日本的馬桶蓋,我們華人似乎總是喜歡一窩蜂式地聽信他人的想法、集體的選擇。別人買了耐克鞋,我也要一雙,別人手裡拿了最新款的 iPhone X ,我也要一個,別人在市區買了一套房,我們也要買。購買商品的初衷不是由於自己喜歡與否,而是身邊的人都在這麼做。。。浮雲君把這種現象稱之為“主流價值約束”,有時候挺讓人無語的。

    2、攀比消費心理。別人有什麼,我們也需要有什麼。這就是最典型的攀比消費心理在背後作祟。為了所謂的面子,為了所謂的時尚、潮流,為了所謂的“人往高處走”,我們有時候會理所當然地覺得,別人擁有的我們也要擁有,即便是價格不合理,自己沒能力購買,也需要絞盡腦汁想辦法。

    3、買漲不買跌的投資邏輯。“買漲不買跌”在股市中尤為常見,很多投資者因此陷入追漲殺跌的泥沼,不斷在虧損,但是他們自己卻全然不覺。就以房價為例,在上漲的週期中,一天一個價,大家會覺得現在不買以後就買不起了,現在投資了,過幾年賣出就能大賺一筆了。但是,誰又規定房價只會漲不會跌呢?這是數十年來房價上漲的現狀給大家提供了一個蠱惑人心的心理預期,但實際價格總會經歷漲跌,短暫的陣痛遲早會來臨。

    總結

    對於自己購買了超出價值四五倍甚至更多的商品,大部分消費者是沒有察覺、沒有實感的。幡然醒悟之時,只有等到資產價格泡沫破裂的那一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福圖可以掛在客廳的沙發上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