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o斐銘o

    我覺得這個理由太片面。1蘇聯的綜合國力遠大於德國,勝利是必須的。2蘇聯冬季的惡劣的天氣,阻擋了德國的鋼鐵洪流,給了蘇聯反攻的機會。3蘇聯國境線漫長,德國深入後方補給出問題。4義大利節節敗退,德國抽掉大量兵力阻止盟軍諾曼底登陸,造成東西夾擊的情況。5日本遠東作戰失利使蘇聯將遠東的兵力用來抗德 。6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給予了蘇聯經濟,武器的支援。7希特勒的戰略指揮失誤。

  • 2 # 武器裝備秀

    顯然這個鍋義大利是不背的,儘管義大利是一個不怎麼樣的盟友,但還不至於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力。

    巴巴羅薩和珍珠港本質上類似,都是實力相對欠缺的國家試圖挑戰強權發起的賭博式軍事行動。唯一不同的是,所有人都能看出來日本完全沒有勝算,而看出來德華人勝算也不大的卻應者寥寥。

    就巴巴羅薩行動前的國際局勢來看,德國無力全部吃下法國,斷無可能就此休戰罷兵而不遭受任何損失。

    因此怎麼打是希特勒以及德國的最優選擇,而不是求和。這個時候的局勢很明顯,英國隔著海峽啃不動,只能向東打前蘇聯。而希特勒把兩國的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比較一下,拿腳趾頭也能想到,此戰勝算不大。

    可他為什麼還要打?頂著蘇聯兩倍甚至更多的工業生產能力去打,而且打的是並不適合蘇聯廣闊領土的閃電戰。原因很簡單,這些你我所能想到的缺陷,希特勒比咱們清楚。他決定這麼打只有一個原因,沒有更好的選擇!就像日本除了偷襲珍珠港之外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一樣!

    日本賭的是賠率被操縱的必輸局,因為雙方實力差距太大,而德國曾有一線生機,而這一短暫的機會,由於賭場惡霸美國的加入而化為泡影。

  • 3 # 戰略論

    所謂義大利拖了德軍進攻蘇聯的後腿就是如下兩點:一是義大利在北非的慘敗使得希特勒不得不派遣一支非洲軍和一定數量的空軍進入地中海戰場協助義大利作戰,這分散了德國用於進攻蘇聯的力量;二是義大利突襲希臘失敗,使得德國不得不推遲巴巴羅薩計劃的時間而先派出強大裝甲部隊用於解決巴爾幹的問題。

    關於上述兩個觀點其實都非常牽強,首先用的看義大利的地中海戰場到底牽制了德軍多少力量,陸軍約2個師,但其規模要比東線的德軍裝甲師要小,空軍也有一定數量的飛機,但是相比於希特勒留置在西線的龐大陸軍和空軍單位相比,地中海的德軍力量根本不值一提,所以與其說是義大利分散了德軍進攻蘇聯的兵力,不如說是希特勒過於謹慎的戰略部署,讓德軍在西線部署了過多的兵力,從而使得進攻蘇聯的德軍兵力不足。

    其次是關於義大利進攻希臘是否有拖延德軍發動巴巴羅薩計劃的嫌疑,其實也非常牽強。首先真正影響德軍計劃推遲的並不是希臘問題,而是南斯拉夫的突然反叛,這讓希特勒措手不及,所以才決定推遲計劃時間。而且當時原計劃的5月中旬進攻本身也存在不可能的情況,此時的波蘭東部和蘇聯西部地區由於下雨而大範圍的泥濘,根本無法通行,所以即使不發生上述狀況,進攻時間也要做推遲。

    所以關於德軍巴巴羅薩計劃的失敗,根本原因就是德軍戰略目標的猶豫不決和投入兵力和物資的不足所造成的,跟義大利真的沒啥關係,如果說義大利真正影響到東線作戰已經是在1943年盟軍登陸義大利本土的時候了,那時候確實影響到了東線蘇德的大決戰庫爾斯克會戰的進行,但是巴巴羅薩計劃是在1941年莫斯科會戰結束後即已經宣佈失敗了。

  • 4 # 平田君Bellatores

    先上結論吧:巴巴羅薩計劃的失敗,根本原因還是德國對形勢的錯誤估計和準備不足,和義大利關係不大。

    所謂“巴巴羅薩計劃”,是由希特勒制定的進攻蘇聯的戰爭計劃,其目標為:在短時間內迅速征服蘇聯,以便為“雅利安人”提供足夠的生存環境和資源。為實現這一目標,希特勒計劃將德軍分為北方集團軍群(攻佔列寧格勒和俄羅斯北部)、中央集團軍群(攻佔蘇聯中部和莫斯科)和南方集團軍群(攻佔烏克蘭和高加索),從3個方向對蘇聯發起全面進攻。1941年6月22日,德軍發起攻勢、開啟了巴巴羅薩計劃。起初德軍的進展十分順利,贏得了斯摩稜斯克會戰、基輔會戰等著名勝利,巴巴羅薩計劃也於1941年11月德軍圍攻莫斯科時達到高潮,希特勒甚至認為將能在克里姆林宮度過聖誕節。然而,德軍的攻勢在1941年12月初時也達到了極限,莫斯科戰役也以蘇聯軍隊的勝利告終。德軍在莫斯科戰役中的失敗,也標誌著巴巴羅薩計劃的徹底破產。

    一般認為,導致巴巴羅薩計劃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1、希特勒嚴重低估了蘇軍的戰爭潛力和抵抗決心。相較而言,蘇聯具有更大的戰略縱深和更強的戰爭潛力,戰前,蘇聯在國土面積、人口數量、軍隊數量和坦克數量上都佔有明顯優勢,可動員人數更是德國的2倍之多。雖然蘇軍由於缺乏準備和高估自身戰鬥力的緣故,在戰爭初期屢遭失敗,但蘇聯仍然能在短時間內動員大量部隊投入作戰,蘇軍的頑強抵抗也進一步消磨了德軍的銳氣。總之,蘇軍在前期遭遇失敗後逐漸積累了作戰經驗,從而能夠利用熟悉地利和軍隊數量的優勢穩定住戰線、遏制住德軍推進的步伐。

    2、德軍的戰爭準備和作戰計劃均不夠完善,戰線過長也加大了德軍的後勤壓力。從巴巴羅薩計劃的內容來看,想在短時間內佔領像蘇聯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無異於痴人說夢。另一方面,德軍在具體實施巴巴羅薩計劃時也缺少延續性,希特勒對德軍的過度干預也影響了德軍的正常部署。比如,在侵略蘇聯的計劃和主要目標的設計上,希特勒就與國防軍最高統帥部有著嚴重分歧,最高統帥部認為應該直接攻往莫斯科,希特勒卻認為應該先奪取烏克蘭和波羅的海地區的豐富資源,雙方的爭論也導致作戰的準備工作推遲延緩。更重要的是,隨著戰線的推進,德軍的實力已經由於佔領區域的過度延伸、後勤補給難以跟上進攻速度等因素有所削弱。另外,德軍在裝甲部隊和航空支援方面的不足也影響了它的進攻效率和推進速度。

    3、惡劣的天氣和地理條件對德軍產生了不利影響。由於希特勒對速戰速決的可能性過度自信,導致他並未充分考慮德軍在冬季作戰的情況,對秋冬季節時蘇聯惡劣的道路和天氣狀況缺乏準備。德軍雖然能夠在夏季時取得戰果,但當理想季節過去、寒冷的秋冬季節到來時,德軍卻無法取得足夠的冬季裝束,一些武器裝備甚至無法正常使用。雖然惡劣天氣和較差的道路狀況同樣影響了蘇軍的作戰行動,但本國作戰的蘇軍有著更為充分的準備、從而使他們能夠將這種不利影響降至最小。

    相較於德國自身的失誤,義大利對巴巴羅薩計劃的影響則沒有那麼重要。有人認為,正是由於義大利在北非和巴爾幹攻勢的失敗,才迫使希特勒分散兵力幫助盟友作戰,導致德國用於執行巴巴羅薩計劃的兵力遭到削弱、也延緩了德軍發起攻勢的時間。但這一理由其實並不確切:

    1、德軍將計劃發起時間由1941年5月延後至6月的主要原因是,當時波蘭和蘇聯西部地區正值雨季,天氣和道路狀況都不允許德軍進行排程。另外,此時德軍要從西線徵調部隊前往東線補充3個集團軍群所需的兵力,部隊轉移也是導致進攻推遲的重要原因之一。

    2、德軍在巴爾幹的軍事行動有其必要性,它不僅是幫助盟友之舉,也有助於鞏固後方局勢、保障前線軍隊的軍心,這樣的先行攻勢也有助於使德軍更早地進入戰鬥狀態。至於派往北非支援義大利的“非洲軍團”則只有2個師(第5輕裝甲師、第15裝甲師)在隆美爾的率領下作戰,這點兵力與參加巴巴羅薩計劃的125個師相比起來,實在是微不足道。

    總之,認為義大利應對巴巴羅薩計劃失敗負責的說法並不確切,納粹德國或希特勒本人應對這一計劃的失敗負責。

  • 5 # fanfanfff

    巴巴羅薩計劃的失敗,是希特勒錯誤的軍事決定造成的,和義大利沒什麼關係。如果希特勒在德軍攻佔斯莫稜斯克後,繼續向莫斯科進軍,一定可以在10月底之前,攻克莫斯科。這樣蘇聯的歐洲部分幾乎被一切為二,將無法再進行統一有效的軍事抵抗,德軍就算1941年無法完全實現計劃目標,42來年的軍事行動將主要是掃蕩和清剿,而不是決戰。德國的一些三心二意的盟國也會積極採取行動如日本,羅馬尼亞等,蘇聯就算不立即滅亡,也是尸居餘氣,蹦躂不了幾天。由於蘇聯並不是一個民族國家,而是一個強權轄制的多民族聯盟,而它惡劣的民族政策和統治,這個聯盟已經成為了“民族的監獄”。英國軍事思想家富勒認為,希特勒最大的錯誤是政治是上的而不是軍事上的,如果他以解放者而不是征服者的面目出現,蘇聯將立刻炸成碎片,而他將在鮮花雨中進入莫斯科。雖然有點誇張,卻一針見血。

  • 6 # 淨月暖陽

    巴巴羅薩計劃的失敗是從德國最終戰敗的結果來下定論的,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看,就不見得這個計劃是失敗的啦。

    戰爭中,會按不同時段制定不同計劃,並給予一個代號,但這種計劃應該都是階段性的,時間不會太長。巴巴羅薩計劃,是德軍參謀部制定的閃擊蘇聯的計劃,主要是如何進攻,進攻路線,進攻兵力投入等方面,並不是一個計劃就滅亡蘇聯。閃擊蘇聯,正是德軍的鋼鐵洪流進攻過於順利快速,北線和中線都快速打到了列寧格勒和莫斯科城下,而沒有定製新的戰爭計劃。從這個角度上講,是不是巴巴羅薩計劃太過於成功了?

    巴巴羅薩計劃最失敗的,不是投入的兵力不足,也不是發起的時間被一再推遲,而是後勤補給的考慮不足,過長的補給線使汽油、彈藥、冬裝都無法保證前線德軍,這個缺陷正是計劃中沒有想到進攻速度太快造成的。

  • 7 # 利刃號

    巴巴羅薩的失敗不能全部怪罪義大利人。誠然在巴巴羅薩計劃開打之前,由於義大利的擅自進攻導致巴爾幹半島和非洲失去控制,眼看英國就能徹底掃除義大利在南歐和非洲的勢力範圍,一旦義大利失去它的殖民地,這個軸心國盟友對希特勒的價值就瞬間歸零了。希特勒不得不派遣三個黨衛軍裝甲師在內的A集團軍群南下巴爾幹半島,指揮這支部隊就是名將“克萊斯勒”將軍,它在巴巴羅薩計劃中主攻蘇聯南部地區,一路殺到高加索山脈。他的部隊在巴爾幹半島確實受到損失,但也積累的豐富是山地戰經驗,這在後來蘇聯戰場大有用處。因此說巴巴羅薩戰役前的這次熱身活動並不算糟糕。

    另一支援助墨索里尼的軍隊是“隆美爾”率領的非洲軍團,他最早只有一個步兵師和一個輕裝甲師的小部分,希特勒給隆美爾提出的要求僅僅是守住第黎波里,你要說這點兵力耽誤了巴巴羅薩計劃的勝敗,是不是有點誇大了呢?再者說,將巴巴羅薩計劃的時間定在1941年6月也不是巴爾幹戰役和非洲戰役的原因,而是德軍的準備時間不足尤其是剛剛經過大不列顛失敗的空軍,他需要足夠的時間訓練飛行員和補充飛機,巴巴羅薩開始時的德國空軍僅能使用3400多架飛機(不包括僕從國空軍),數量遠不及全盛時期的5000架,這就是有力的證據。

    不得不承認,巴巴羅薩計劃早在1940年的8月份就已經制定完畢了,在時任陸軍總參謀部第一軍需部部長保盧斯的指導下,整個計劃的準備階段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截止到1941年4月份德軍已經在東線集中了數量可觀的部隊,但是這個時候德國總參謀部又開始實施一些列佯攻英國的虛假行動,最重要的就是在挪威雲集重兵,這明顯也會耽誤東線的兵力集結。也碰巧是在1941年的4月巴爾幹戰役爆發,直到4月30號佔領希臘為止德軍浪費了1個月的時間。

    然而,如果沒有巴爾幹戰役這1個月就能用來入侵蘇聯嗎?小編查閱史料得出結論,元首入侵蘇聯的時間就是沒有巴爾幹戰役的耽擱也同樣要推遲,原因就是這場冒險需要“充足的準備”和“戰役欺騙”,這都需要複雜的操作過程。無論是在比利時和挪威的佯攻行動還是在本土的部隊調轉,都需要大量的時間來排程,從巴巴羅薩開始後德軍拿不到冬衣的現象來看,即便是在1941年6月22號發起戰爭對德軍來說他也沒準備好。而且以當時德軍的補充能力完全不需要為克萊斯勒的A集團軍群花費1個月來補充消耗,他甚至可以立刻投入新的戰鬥。可見巴爾幹戰役並不是推遲巴巴羅薩計劃的真正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理解藝術家的創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