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713224369412013

    現代人的思想越來越開放,越來越注重個人的幸福。

    近十年離婚率不斷飆升,給人的感覺就是能相伴到老、攜手白頭的夫妻越來越少了。

    表面上我們看到的是離婚率上升,但是實際上,每一段婚姻的幸福感更高了。

    首先,現在中國社會普遍都是自由戀愛,人們根據自己的三觀和要求尋找到匹配的伴侶,而不再像以前一樣“年齡到了就找個差不多的人結婚”。有愛的婚姻往往比沒有愛的責任制婚姻幸福感更高。

    當人們處在不幸福的婚姻中,會去思考到底要不要為了堅持而堅持?許多人會選擇結束一段婚姻去追求真正的幸福。

    時代永遠在變,婚姻也會相應產生變化~

  • 2 # 僱唄

    世上本沒有婚姻,人類都是追求新鮮刺激的,婚姻對人類本來就是束縛!後來形成人類社會,形成家庭,如果家庭關係不穩定會引發很多無畏的社會矛盾,對於人類繁衍也是不利的!

    所以統治者才發明了“婚姻制度”!“治小家”才能“管大家”的道理也是這麼來的!

    但是,由於每個人是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尤其男女之間,思維邏輯存在很多衝突的地方!想在一起必須要經過彼此的相互磨合,形成固定的相處模式,體現出更多的包容和理解,才能長久。

    過去

    由於封建思想的教育和薰陶,大家對婚姻的思想觀念比較傳統保守,“不能輕易離婚”的思想束縛讓彼此更加偏向於繼續“磨合”!古人也比較注重婚姻的儀式感,甚至以離婚為恥!所以白頭偕老的機率比較高!

    現在

    思想開放,資訊開放,職業自由,當然婚姻觀也會慢慢改變!再也不是過去誰離開誰就嫁不出去,或者娶不起媳婦了!很多年輕人領結婚證和領離婚證都是分分鐘就能決定的!婚禮的很多儀式也是能簡單就簡單。所以婚姻再也不是鎖住兩個人“強制磨合”的枷鎖了!每個人有了更多的人生意義去追求!(相對於過去,老百姓除了男耕女織,除了相夫教子,除了傳宗接代,沒什麼事情可做了!)

    綜上未來婚姻關係將繼續處在“自由開放”的狀態。穩固的家庭更偏向於“合作共贏”的狀態!

    但是年輕的時候結婚離婚還有的選,年紀大了想找老伴還需要子女的同意,一般兒女都會強烈反對!誰能接受一個“空降”一家之主呢!

    所以,未來養老陪伴估計都要依賴於僱傭了!給的工資越高,僱傭來的陪護品質越高!例如老齡化嚴重的日本,已經出現專屬老年人的精神陪護工作者!未來中國也會有相應的“僱傭服務”,所以不必擔心以後“孤獨終老”!

    為了以後的老年生活一定要努力掙錢!未來的生活品質全靠現在的努力了!

  • 3 # 八月的妞

    也有 不過是真的比較少了 可能時代不同 思想也不一樣了 以前衣服破了都縫縫補補繼續穿 現在有點舊了或者覺得不喜歡了 直接買新的 感情也一樣 有點小矛盾直接離婚的多的是 更別說現在誘惑那麼多

  • 4 # 生活微哲學

    從當下離婚率的資料來看,白頭偕老的夫妻確實是鳳毛翎角了。偶爾在新聞、紀實類節目中看到那些老一輩的愛情故事,總是會把我們感動得要死,這樣的事例太多太多,比如重慶“愛情天梯”就是一個典型了。造成這樣的現狀,一方面是因為當下社會各種誘惑太多太多,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總是在追求一些求新。另一方面,“衝動消費”在愛情、婚姻中的佔比也在越來越大,一夜鍾情、閃婚的現象非常普遍,這樣的婚姻。。要白頭偕老,真的需要兩個人好好經營、好好維繫,否則,就只有走到天涯陌路人的結局。

  • 5 # 清曉圖文

    是的。白頭偕老是華人對夫妻關係描述的理想狀態。但現在這種夫妻越來越少,原因之一是傳統的從一而終的觀念有所改變。特別是女性,獨立意識群體加強,現代人更多關注婚姻的質量,包括一些老年人,追求幸福生活而不是將就的婚姻。原因之二是隨著現代通訊,社交,資訊的廣泛傳遞,人與人接觸的渠道和方式更多,很多人會受到很多的誘惑,要麼是選擇他們更好的選擇,要麼是因出軌而造成家庭不知最終解體。原因之三是西風東漸,中國一些傳統的文化和美德逐漸被淡化,不被重視,很多人為了追逐名利,錢財,做人做事沒有底線,不考慮別人感受,包括在家庭中也如此。原因種種,致使白頭偕老的夫妻越來越 少

  • 6 # 車車小餅乾

    現在北京的離婚率已經超過50%了,90後第一撥離婚的已經都下來了。主要是因為社會經濟不一樣了吧,新媒體的資訊透明化、和不停販賣焦慮感導致很多人的想法都和原來不一樣了。從眾心理不就是我們的主要特徵麼。。。原來覺得離婚很丟人,現在覺得萬事只要自己過得好其他就不重要,過度放大自己的感受,在原來的社會中不常見的。現在日子好了,就對啥都挑剔了吧。。。只不過,日子到底是柴米油鹽,明白這個道理的,應該能白頭到老。

  • 7 # 一醉寶閣

    娛樂圈的八卦一個接著一個,很多伴隨著青春記憶的王子公主配紛紛以離婚收場,吃瓜群眾眼中的“模範愛侶”難逃晴天大炸雷的結局。不論是出於何種目的,恩愛可以“秀”,可以發揮演員的靈魂演技,但這樣的“演出”總會崩塌,分手、離婚、撕逼,各種醜事被爆出,隱私都變成了公開的醜聞。

    不光是娛樂圈。去年《人民日報》釋出了近些年的離婚率情況:離婚率在這30年內總體呈上漲趨勢,數量上漲了6.53倍!

    我們越來越追求效率、高速。愛情也變得越來越快餐式:來得快,去得也快。多數的閃婚讓沒有經歷過磨合的婚姻異常脆弱。

    前段時間,我的跆拳道教練向戀愛三個月的女朋友求婚,為了滿足女生30歲前結婚的願望,教練為她設計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求婚儀式。本以為一句“我願意”是幸福生活的開篇,沒想到僅僅在兩人領證的三週後,教練就開始後悔、退縮——他討厭妻子的弟弟住在兩個人的新家裡,討厭妻子掌握家中財政大權,討厭妻子居高臨下的說教嘴臉。他想離婚,甚至想重新開始一段愛情……

    “裝修好房子,分了錢就離婚。”這句話成為了他和朋友們倒苦水時候的口頭禪。

    以前的人東西壞了修修補補還可以堅持在用,可現如今卻更傾向於無限便捷的“以舊換新”。現在的婚姻年輕且脆弱,曾經說了那麼多海誓山盟的一雙人還沒耐心等到婚姻堅固,就等不及將它親手毀掉。一紙婚書不再神聖莊嚴,反而是那麼荒誕滑稽,哪怕花花世界吹來那麼一丟丟的星星之火,都可以燎起心裡整片騷浪賤的草原。

    婚姻和愛情變得太脆弱,彷彿一夜之間所有美好都可以煙消雲散。能經歷時間沖刷、雖歷盡滄桑卻依舊固若金湯的婚姻,是需要兩個人共同維繫的。像打籃球,你來我往,擁抱珍惜,而不是像踢足球,把壓力和責任統統踢給對方來承擔。

    都說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等號的意義是什麼?等號的意義就是那些不重要的事——1+1=2,不重要的是兩個人以外的所有,強調的是屬於兩個人規模的家庭組合;而0.5+0.5=1中,不重要的是兩個人的個體差異,強調的是各去一半來維護這個家庭的完整和諧。

    生活會教會我們很多道理,尤其是在柴米油鹽的“醃製”中,很多屬於愛情、婚姻、生活的味道都會慢慢滲透出來。

    我還沒上初中的時候,奶奶查出了尿毒症,前前後後七八年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還欠了很多外債。我媽媽在這七年中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每次逛商場也只是看看、摸摸就走了。終於有一天,媽媽試了一件很合適的皮衣,翻看標籤,發現要三千塊。於是她把衣服遞還給店員,隨便找了一個“不合適、不喜歡”的理由就離開了。

    晚上我偶然路過父母的房間聽到爸爸對媽媽說:媳婦兒,這幾年真的苦了你了,你穿那件衣服真挺好看的,這錢你喜歡什麼就買點。咱們不差這三千塊錢了。那天,我媽哭了,這是迄今為止25年來,我唯一一次見她流淚。

    南韓有一部電影《我愛你》:男主人公是個老爺爺,但並不像老年人那樣“慈眉善目”,他性格倔強、脾氣暴躁、耳聾聲大、嘴硬心軟。即使跟兒子孫女住在一起,還閒不住每天穿梭在小區裡送牛奶賺錢。一個下雪的早上,上坡的他“撞”倒了下坡的拾荒老奶奶,這一撞,撞出了一段入心入肺的“黃昏戀”。

    年輕人的愛情舒展在空間裡,而老年人的愛情卻蜷縮在時間中。

    幾年後,奶奶的老年痴呆症越發嚴重,幾乎記不起任何事情,只記得這個老公。他只能每天把老伴兒反鎖在屋裡,每天下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為老伴兒清理因為失禁而弄髒的衣服和身體,然後和老伴兒嘮叨一會兒一天的工作生活瑣碎。日子雖然有點忙碌,有點清貧,也還過得下去。

    直到老伴兒查出了癌症晚期,日復一日加劇的腹痛持續折磨著老伴兒,他再也不忍心看著她痛苦,卻更害怕他追不上她即將離去的腳步——於是,他封好門窗,給老伴兒喂下藥,然後打開了煤氣,跟老伴兒手拉著手,安安靜靜地躺下。那是一段催人淚下的獨白:對不起,我是一個膽小的老頭,沒有你我不敢活下去,所以緊緊地抓住我的手,讓我們下輩子再結緣。

    他們沒有醒來,也不會再有病痛,不會分開。

    一路風風雨雨七八十年,老夫妻孕育了七個孩子,靠姥爺做木匠活兒養活了這一大家子人。

    前些年,老兩口腿腳還利索,腦子也清醒,在小園子裡過著閒暇時間“你耕田來我織布,你挑水來我澆園”的小日子,雖然有時會不注意把假牙掉在地裡,直到吃飯的時候才能想起來這回事。

    姥爺很高,八十多歲依舊走路帶風,姥姥很矮,走起路來顫顫巍巍。老兩口出門壓馬路,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老太婆!出來走一小時,一路全在等你!姥爺一邊嗔怪,一邊走到姥姥身邊,握著姥姥的手,放慢了也邁小了步子。也是看了他們我才知道“老伴兒”這個詞兒究竟有多麼地恰切。

    也不知道是從哪一年開始,老兩口的腦子開始變得越發不清楚。姥爺一定要去半個世紀前工作過的廠,一定要去把他放在廠裡面沒做好的板凳拿回家裡來趕工,免得姥姥在洗衣服的時候彎著腰很累。

    我們都不知道這些記憶是多少年之前故事了,可是對於姥爺來說,這份記憶變成了最真實和最迫在眉睫的事。

    患了阿茲海默症的老人,就像是孩子一樣,是需要被看護的。

    一個不留神,姥爺出了家門,很久沒回來。那是東北一個很冷很冷的冬天,姥姥90歲,執拗地像一個青春期的叛逆少女,羽絨服也不穿一門心思往門外跑,一定要跟著孩子們找自己的老頭子回來,怎麼勸也不聽。尋回了姥爺,姥姥一臉的淚水,責問他怎麼可以亂跑。姥爺說他沒有亂走,是去廠子做板凳了,只是不知怎麼就迷路了,找不到廠子,又找不到家……委屈得像一個犯了錯的侷促不安的孩子。

    再後來,姥姥的腦子也不清楚了,阿茲海默症侵蝕了他們兩個人。

    慢慢地,他們除了彼此,誰也不認識了。因為不再記得別人,所以沒有什麼是比對方更加重要的,哪怕分開一分鐘也要互相找,要一次次問身邊那些“並不太認識”的兒子女兒,我的老太太、老頭子去哪兒了。

    行動變慢,時間也變慢。有時候我會想,好的婚姻和愛情是可以戰勝時間的吧,當年紀大到意識混亂的時候,依舊能從過去讀取記憶,拼湊出過往幸福故事。那他們是不是活在了幾十年前戀愛的場景裡,是不是還會偶爾納悶明明自己才二三十歲,為什麼好像已經過了一輩子那麼久。

    雖然他們也經常吵架,這一輩子因為做飯、因為洗衣、因為澆花、因為養狗……因為所有可笑的、幼稚的理由吵鬧,如同“同桌拿了一塊橡皮,就要找老師評理”一樣。

    可我依然很羨慕他們。耄耋之年,那個陪伴自己一生的吵不散的枕邊人還在,到了生命的盡頭依然不後悔這近一個世紀的陪伴相守。

    有人執拗,誓要尋找這世界上那個和自己嚴絲合縫的人。可有哪兩個人可以如同兩塊鄰近的拼圖一樣吻合?哪怕有,又有幾個人能在64億人口碰到那幾乎無限趨近於零的機率?

    既然選擇了,那我們該相信的是:擁有了就是最好的,才是值得珍惜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傍晚最亮的那顆星是什麼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