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說歷史的女人
-
2 # 知足常樂5774672902556
太有感觸了,而且是親身體會的。兒子上大學走一星期時我想他想的l上班也無心,下班也走心,老公帶我去看他,巧合的是在校外我們看到他與別同學一起勾肩搭背在玩耍,而且臉還很圓潤的,這就是兒行千里母擔憂!
-
3 # 一切需要勇氣
當你有子有女的時候就能切身體會父母的恩情!所以這句話不完全對,體會了父母的恩情你也會擔心父母的遠行!
正月我父母去二哥廣東那邊十幾天,我也基本一兩天會打電話詢問情況。這是為人兒女的本分!
-
4 # 上海張雯
因為兒子想獨立 媽媽不肯不放手。
兒子長大了 媽媽們缺不肯放手 不肯放手 還找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擔憂放心不下。
這是有這個藉口 媽媽們在兒子結婚後也不斷參與到小家庭中。
該放手時 請放手。這樣才會讓孩子成長。
兒子想獨立 不想在媽媽的指揮下生活。從而導致媽媽離得遠 反而覺得更自由。因此哪裡還會來牽掛。
-
5 # 走必循牆
那是因為孩子是父母永遠長不大的心頭肉。儘管卅而立,出門就業。依然是父母心中的牽掛!而子女,在沒經歷為人父母前,尚未知曉天下父母心的真正含義。且大多不懂得體量父母的辛勞
-
6 # 仙湖居士666
兒行千里母擔憂,
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
天下最偉大的人是母親。
她把一生的愛,
全部無私地奉獻
給了自己的孩子。
終生為孩子
噓寒問暖,
擔驚受怕,
真是操碎了心。
母親雖然不求回報,
但做兒女的一定
要贍養好老人。
不能讓老人為你
操了一輩子心,
最後自己寒心。
伺候老人安度晚年,
我們自己心安。
-
7 # 響哥聊閒篇兒
這句話呀,需要當兒的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才能夠完全的理解!
我記得我20多歲的時候,甭管是出差還是在外邊玩,從來不會想到自己的爸爸媽媽。總是對周圍的事物非常的感興趣,卻忽略了自己的爸爸媽媽。
直到自己有了孩子以後才發現無時無刻的不在想念著自己的孩子。終於就懂得了那句話,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
8 # 霽雨天迥
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我們都是從蹣跚學步,牙牙學語一步步長大成人,在她眼裡我們再大也是她的孩子,我們是她一輩子的寄託也是她一輩子的精神依託,不論我們在哪做什麼,她都會擔憂,而我們在長大在接受這個世界一切的新鮮事物,我們會把大多數時間用在成長上,大概也只有我們在努力成長也才是對她最好的回報。羊自有跪乳之恩,我們也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陪陪父母,因為他們的腰在慢慢的彎下來。
-
9 # 瘋葉楓了
你長得再大,在父母眼裡你依然是個孩子。
父母再老,在你眼裡,你總覺得父母是大人,會自己照顧自己。
父母至愛,請千萬多看看父母幾眼
-
10 # 手機使用者烏龍
說二句,母行千里兒不愁,那是兒子跟在母親的身邊。母親要上一吃口飯是兒子先吃,母親掙上一口饃也是兒子先享,只有兒子吃飽了,才能有母親的的殘渣。如果兒子沒吃飽,母親絕對不會同兒子分享。這就是偉大的母親。兒行千里母擔憂,是天下名句,是母親胸懷,是母親牽掛,是母親血肉在遠方的磋磨。兒呀,你現在生活的怎樣?能吃飽穿暖嗎?出門在外不容易,一定要給你的小夥伴們,搞好團結,做到互相關心,互幫互助,有福同享有罪同受,要相親哥弟兄一樣。平時要聽領導的話,工作上要服從領導,聽從指揮,多為領導排憂解這就是母親的願望。哎,你也老大不小了,等有時間回家,你二嬸給說的媳婦,還等你見面的,如果見面沒有意見,母親就把婚事給你辦了。我還等著報孫子呢……。從十八歲參軍,在外十五年,對母親的感觸極為深印,從每次離別的淚水,就深知母親的心胸。就能體會到兒行千里母擔憂的內在含義。這種感觸將遠的銘刻記在心裡。淺談母行千里兒不愁,兒行千里好擔憂。不足處指正。
回覆列表
“兒行千里母擔憂”無人不知,但其實後面這句更重要,卻總被遺忘
今年的春節假期即將過完,有的朋友甚至已過完,已經紛紛奔赴工作崗位。這真是人生無奈之事,為了生存都要背井離鄉各奔東西。幾千年來自古如此,也因此在中國古代產生了大量的離別詩歌,比如“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等等。但是如今的分別似乎已經少了古代那種無限悽楚的痛苦,因為有手機等通訊裝置,似乎隨時都可以打電話,但是也正是這種東西衝淡了人們的感情,甚至原本濃濃的親情。但是有一種親情是不該被沖淡的,說起這種感情就想到在古代流傳至今的一句話,這是一句任憑一萬部手機都無法替代的話,這句話叫:“兒行千里母擔憂。”
今天,在這個充滿離別氣息的時日裡,讓我們再次回顧這句話,甚至哪怕讓我們自己重新在心裡默默唸叨一遍也行,以提醒我們在轉身的瞬間,背後那個頭髮花白的老人目中的深情。從這個角度來看,重新敘說這句話,意義重大,也非常有必要,因為此時我們說的已不再是一句話幾個字,而是那快被淡忘的離別儀式和傳統。我們已經有多久都是急匆匆來去,心裡只惦念著工作或別的事情,總之,我們已經忘記了有這麼一句話了吧。今天,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句話的出處,根據有限的資料顯示,“兒行千里母擔憂”出自小說《隋唐演義》。
《隋唐演義》對於華人應該說不陌生,雖然《隋唐演義》的流傳度和知名度略遜《三國演義》,但是《隋唐演義》中的那些好漢們,比如瓦崗英雄程咬金、單雄信、王伯當、徐茂公、魏徵、尤俊達等,個個都成為了中國老百姓茶餘飯後的不老話題。
(附:補充一點小常識,那就是《隋唐演義》的作者不是施耐庵,也不是羅貫中,而是一個叫褚人獲的清朝人。褚人獲這個人很有意思,他才華橫溢、名氣很大,但是卻一生沒有去考過功名,而是專心致志做了一名小說家。這在讀書人只能透過考取功名的古代,確實十分另類,因為連我們熟知的《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都不能免俗,還去考功名,一下考到71歲才考了一個貢生而已。這個褚人獲是一個創作力非常旺盛的小說家,他一生寫了大量著作,比如《堅瓠集》《宋賢群輔錄》《退佳瑣錄》《續蟹集》《讀史隨筆》等。)
接著我們繼續看“兒行千里母擔憂”的出處,在《隋唐演義第二十四回:豪傑慶千秋冰霜壽母 罡星祝一夕虎豹佳兒》這一節中,好漢秦瓊和單雄信等一幫好漢吃酒,因為高興,多吃了幾杯,又一塊說話,直到五更天,秦瓊見時機很晚,就先告辭回家。可是等秦瓊到自家門前時才發現,大門大開,母親立在門前,旁邊是媳婦在扶著老太太。秦瓊大驚問母親為啥不休息?母親很不高興,回到房間,滿眼都是老淚縱橫。秦瓊嚇了一跳,趕緊跪下。要知道,不管是在演義中還是正史中,秦瓊都是以孝順出了名的,堪稱隋唐第一知名孝子。
母親說你這孩子,去了什麼地方喝酒,為何這麼晚才回,你都不知道兒行千里母擔憂?看到街上有人被打,很多人都過去看熱鬧,我卻不敢,我生怕你出了什麼閃失。
透過這一節,雖然寥寥數語,尤其“兒行千里母擔憂”一句,就把一個母親對於兒子的牽掛刻畫得入木三分,令人萬分感動。但是在“兒行千里母擔憂”後面還有一句話,值得天下兒女都來讀一讀、想一想、思考一下。後面這句話就是:“母行千里兒不愁。”
這句話意思很簡單,一目瞭然,但是這句幾乎人人都懂的話,卻令人遺憾的是它是一個現實情況。也就是說,當我們在被“兒行千里母擔憂”的時候,卻經常犯兩個錯誤:第一是不但無法理解作為母親“兒行千里母擔憂”的那種嘮叨和念念不忘的牽掛,反而還感到母親年紀大了囉嗦。第二是不能對母親的擔憂進行健康、正確的迴應,這是非常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
另外,對於“母行千里兒不愁”這句話,我們除了理解字面意思之外,很少去關注和思考這句話本後的意義。亦即它的深層意思。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呢?其中原因也有兩點:第一點即是我們作為兒女的從母親那裡獲得愛獲得習慣了,在索取母愛方面養成一個慣性,即只知索取,不知回報或忽略回報,而且認為索取母愛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卻從來不想回報母親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第二點我們或許不願意承認在這方面的自私,我們會說我們有回報之心的,但是卻沒有回報的能力等等,但是我們卻忽略了回報的真正意義和價值,作為母親,她渴望你給予她的回報,並非你一定要給予她多少錢財,她要的只是你的安好,以及你把你的安好的情況及時告訴她,讓她感到安心,同時,在這樣的前提下,你還能及時關心她內心的憂愁和快樂,如此而已。
參考資料:《隋唐演義》、褚人獲個人資料、古代詩詞大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