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職業影迷牛哄哄

    這部傳記的改編更偏商業操作。

    電影《模仿遊戲》講述了圖靈在二次大戰中透過製造圖靈機破譯德軍密碼,成為功臣的他卻只能藏身幕後隱藏身份。 開場的圖靈測試無疑調動起了足夠的戲劇張力,讓觀眾有興趣繼續觀看。而電影講圖靈機的姓名及圖靈本人和破譯密碼的淵源浪漫化。這些都是商業化的處理方式。 如果單純的從表達上說,這樣的懸疑結構實際上也損失了對圖靈本人的塑造鋪墊,不能更深刻的從人性上打動觀眾。反而如果想處理成幕後英雄,最本真的熱愛才是打動人的,而非為情所傷加臨危受命。

  • 2 # 使用者102258942749

    這部電影由莫騰.泰杜姆執導,影片有著厚重的歷史背景故事和人物,影片節奏緊湊,沒有一個浪費的鏡頭。主演迪克特.康伯巴奇,把圖靈這個角色展現得淋漓盡致,另外凱拉.奈特莉飾演的瓊.克拉和圖靈有些相像,有點同病相憐的感覺,她身為一個女強人,在當時的社會是不被接受的,她和圖靈兩人惺惺相惜,奈特莉把這個低調又有親和力的角色完美演繹。這部影片也是向圖靈這位改變歷史的偉才致以敬意。影片是一部令人全神貫注的電影。豐富的細節,強大而激動人心,既有勝利的喜悅也有悲哀的沉思,無論是道德、性取向和社會,影片都正確的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可以說是很迎合社會的主流審美,既有教肓,也有娛樂,所以說這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

  • 3 # 4296916

    模仿遊戲雖然是打著艾倫圖靈傳的改編,但是大概是為了戲劇效果,所以把艾倫圖靈的一些生活小細節給修改了,比如說艾倫圖靈其實從沒有掩飾過自己是GAY,甚至平日與同僚們聊天時他也會有意無意的吐露自己的性向,艾倫圖靈一生摯愛的確是克里斯托弗沒錯,但是身為一個正常生理狀態的男人,艾倫圖靈之後也曾經談過幾段戀愛,當然了,最後都沒什麼結果,我在這裡是寫電影的觀後感,並不是要八卦艾倫本人,所以想要了解他的黑歷史的人請移步正版艾倫圖靈傳。好了,言歸正傳。說說電影裡的艾倫圖靈,首先由卷福所飾演的技術宅艾倫圖靈,不得不承認的是他本人的氣質就有些偏向於死宅變態社交機能障礙,所以由他扮演艾倫圖靈真的是很合適不過。

    電影中的艾倫圖靈並不是一個善於言辭的人,他很聰明,情商也很高,但是相對於他的高情商和高智商他對於人與人的交流方式並不怎麼理解,換句話來說,在電影裡導演塑造了一個“瓦肯”人,他有能力去理解一個人,但是他不併不喜歡也覺得不需要去動用這股能力,他甚至會覺得是在浪費時間,他把自己也變成了一個機器人,用處理資料的方式處理自己的生活。

    電影裡的艾倫圖靈,他的一生可以說是一場悲劇,他的摯愛克里斯托弗的死亡,那巨大的悲傷讓他甚至用否認兩人間親密關係這樣的行為來逃避現實,或許他是覺得被背叛了,唯一死亡讓克里斯托弗背叛了他,然後他窮盡一生來尋找讓愛人活過來的方法,這個瘋狂的,睿智的男人,用如此離經叛道的方式尋找了一條重新愛他的方式,那就是創造一個“克里斯托弗”,他的愛是一場悲劇,即使知道自己不可能成功,但他還是義無反顧,還是選擇繼續走下去。

    他用自己的荒誕來證明愛的純潔和無暇,在他被化學閹割之後,嚴重的副作用甚至讓他不能再從事自己心愛的研究工作,在他彌留的時候,他只想著,他還不能死,死了,克里斯托弗也就死了,在這一刻,或許他活著,克里斯托弗也活著,而他們的愛也存在著。

    他用自己顫抖的雙手追隨著永不能得到的東西。

    模仿遊戲,說的是判斷人工智慧是否存在人類思維的可能性,但其實也是說“克里斯托弗”的存在就是模仿克里斯托弗,也是在總結艾倫圖靈的一生,艾倫圖靈用自己超強的智商模仿出人類的情感,但是自己卻依舊不能夠理解人類與人類的交流方式,或許這也與他早早消逝的戀情有關吧,在克里斯托弗走後,他關閉了自己的感情,不想被傷害也不想傷害誰。

    這個遊戲不會有贏家,永遠都只是水中月鏡中花。

  • 4 # 林三劇院

    他關掉房間的燈,那裡佇立著龐大的“克里斯托弗”在一片黑暗中,他走進去,擁抱那空虛冷清的人生寄託,墜入生命盡頭。

    《模仿遊戲》裡,偉大的科學之父圖靈以這樣的方式結束自己明明沒做錯任何事、反而提前結束二戰卻不被人認可和尊重的人生。現實中,他其實是吃浸有氰化鉀溶液的蘋果而死的。但無論如何,人們強加給他的汙穢和罪名,都褻瀆了科學的偉大。大家都沒有親手殺他,卻都是劊子手。現今社會不乏一些自以為高尚的人逞一時嘴快吐出一些不尊重為社會付出卻不求回報的人,或是毆打醫生,更甚者挑斷醫生手筋導致其一生不得再做手術;或是質疑老師體罰學生,質疑秉公行事的法官受賄……

    在電影裡,英國急切地需要破解恩格瑪密碼系統的高尖人才,可高尖人才們並沒有享受到他人發自內心的尊重。瓊拿手的是數獨,好不容易進入情報組後並沒能接觸真正的電報資料,反而她的住所領導可以隨意進,也可以把她當作要挾圖靈的工具或者替罪羊;圖靈申報資金的過程並不順利,想解釋製造“克里斯托弗”的原因卻無領導有耐心聽,最嚴重的矛盾就是領導對於他同性戀傾向的處理方式。

    英國視同性戀違法,不僅是本身思想解放不徹底,這從藐視女性工作能力和反對男女共事可見一斑。這是科技水平發展與思想開放程度的嚴重不匹配和脫節,刺激著從事研究的人渴望突破世間條框的束縛全身心投入至他熱愛的領域,同時也使得他人一再壓制這群看似瘋狂、特立獨行的人。

    這些把自己奉獻給工作的研究者,把畢生的熱情和夢想寄託在物化的研究物件中,他們沒想過得到成就後可以贏得世人的讚譽,只希望別人能夠尊重和認可自己為人類付出的艱辛,僅此而已。但他們苦心投身其中得到的又是什麼?質疑,反對,嘲諷,蔑視,陷害,當上升到人身傷害時,他們就不願意再為社會付出點什麼了,他們會對過去迷茫,現在迷茫,未來迷茫,然後走向滅亡。

    現今大國皆重人才,但處於平民階層的我們能不能體現最基本的尊重呢?劊子手不是一個人可以擔任的,而是大眾。只有整個社會都形成尊重勞動與付出的風氣,工作者們才能有更大的動力去為全人類發展做貢獻。

    希望千千萬萬個圖靈,走向的不是黑暗中的一生寄託,而是人們尊重的掌聲。

  • 5 # 凡人的煩人

    《模仿遊戲》作為一部嚴肅的人物傳記片有著同類型中絕好的題材,圖靈傳奇的一生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可以被挖掘,從計算機之父的稱號以及提前結束二戰拯救千萬人生命的偉大成就到一直成為世人關注點的性取向問題,從校園生活的點點滴滴到幕後英雄的英年早逝,這段聚集了懸疑,輝煌,陰暗的時光幾乎有著吸引觀眾的所有要素。影片採用三段式相互穿插齊頭並進的敘述方式,分別選取了圖靈童年,戰時與戰後這三條時間線。對於那些未曾瞭解過圖靈的人來說,這樣的做法能夠高度概括的將這位偉大人物的傳奇一生展現在他們眼前,在多個事件上均有側重,不偏不倚,試圖顯示歷史性的客觀視角。 雖然多時間線會必然有一種快節奏的感覺,但整體卻不失一種紳士般的穩重與深沉,不背離嚴肅傳記片的範疇。影片總得說很不錯,在豆瓣評分8.6 也很適中了。

  • 6 # H海馬工作室

    《模仿遊戲》豆瓣評分8.7分

    主演艾倫圖靈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在2014年憑影片《模仿遊戲》獲得好萊塢電影獎最佳男主角獎,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等最佳男主角提名。

    影片開始以圖靈的住所被盜,警察介入調查為線索,敘事和回憶穿插。鏡頭由此轉入1939年二戰時期,盟軍因為無法破譯德軍的密碼而損失慘重,政府便從全國召集最頂尖的數學、統計學、密碼學專家破解謎式密碼,圖靈作為一個在數學方面有特殊專長而參與到這項工作中。謎(enigma,恩尼格瑪)密碼機,是德國的加密解密系統,裡面有一千五百萬億種組合,就算十個人一天二十四小時工作,也需要至少兩千萬年的時間,況且,每天德軍都會更改秘鑰。也就是說,在每天造成六點德軍更改秘鑰開始,如果在剩下的十八個小時之內無法破解,所有的工作都將歸零,第二天又得重新開始,這給圖靈帶來了一次展現自己的機會。

    “他們揍我只是因為我比他們聰明,不,他們揍你是因為你獨特。”

    艾倫圖靈生於1912年,16歲便能讀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19歲入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專攻數學, 1935年,他的第一篇數學論文“左右殆週期性的等價”發表於《倫敦數學會雜誌》上。同一年,他還寫出“論高斯誤差函式”一文,這一論文使他由一名大學生直接當選為國王學院的研究員。雖然從小天賦秉異,但由於性格孤僻,且常常做一些常人難以捉摸的事情,因而被同學視為異類而受到嘲弄和欺負。這時,克里斯托弗進入了他的世界,他們彼此瞭解自己,圖靈感覺克里斯托弗就是他的精神依託,是他的另一半,就像自己的靈魂,永遠不能失去,無論幹什麼,他們都會在一起。但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正當他鼓起勇氣表白的時候,克里斯托弗因為肺結核而去世,這使他的精神遭受重大打擊。他在給母親的信中寫到,“我總有一天會見到克里斯托弗”。這是影片自始至終的一條主題,他因克里斯托弗而成為舉世矚目的天才,但也因為他而備受折磨。

    “不管你有多聰明,恩尼格瑪總是比你還聰明如果你真的想解開你的難題,你必須得到能得到的一切幫助。而且如果他們不喜歡幫你,是不會幫你的。”

    圖靈在任何時候都是顯得那麼特立獨行,他對花粉過敏,以致他去布萊切利莊園的時候不得不戴上防毒面具,怕別人偷走他的茶杯就把茶杯鎖在暖氣片上,就連他騎得腳踏車都和他一樣古怪,總是在一段時間就掉鏈子,而圖靈的做法不是去修它,而是觀察它在什麼時候鏈子會掉,從而在掉之前下車。他不善與人交談,不懂人情世故,不懂得與人為友,他的世界裡只有他所愛的東西,這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他透過填字遊戲招錄了瓊,而瓊的出現也給了他解決一些問題的機會。他發明了能破解謎式密碼的機器,並把它命名為“克里斯托弗”,並在朋友的啟示下終於破解了謎式密碼,為提前結束二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他的成功是有些不光彩的。儘管知道自己是無法接受異性的愛,但為了留住瓊,他違背了自己的內心,向她訂婚。

    “喜歡一個人可以偽裝,但愛不行”

    二戰結束,“克里斯托弗”被銷燬,資料被永久封存,破譯小組解散,塵歸塵,土歸土,重回自己的生活,但圖靈的生活並未因此而平靜下來。當時的英國乃至許多西方國家都將同性戀作為恥辱。法律更不允許有這種行為,因而,法庭判他犯有嚴重猥褻罪。為了和自己的“克里斯托弗”在一起,他選擇了“化學閹割”。1954年6月7日,他用一顆寖泡了氰化物的蘋果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有時候正是那些人們認為的無用之人成就了無人所成之事。”

    破解謎題需要毅力和勇氣,探尋自身的秘密同樣需要勇氣和智慧。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都沒有放棄自己所追求的愛,儘管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絕大多數並不意味著正確,人類崇尚自由,但卻總是帶著偏見去看待一切事物。歧視不同的種族、信仰,甚至歧視觀念不同的人。或許,偏見才是人類進步的巨大鴻溝。正如影片結尾所述:“有時候正是那些意向不到的人,能做出超乎想象的事”

    《科學美華人》這樣評價圖靈性情矛盾的一生:“個人生活隱秘又喜歡大眾讀物和公共廣播,自信滿懷又異常謙卑。一個核心的悖論是,他認為電腦能夠跟人腦並駕齊驅,但是他本人的個性卻是率性而為、我行我素、無法預見,一點也不像機器輸出來的東西。”

    作為計算機科學之父和人工智慧的鼻祖,艾倫圖靈對人類的貢獻我不再贅述,看完《模仿遊戲》後我的思想卻久久不能平靜,我們是否真的瞭解我們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科技創新需要把握的基本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