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蟒塬碎語
-
2 # 培優講堂
馬上就要迎來學生們的一個假期,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孩子在假期是最容易拉開差距,因為在假期內,沒有了學校的統一要求,沒有了來自同學的競爭和壓力,沒有了學校濃厚的學習氛圍,而孩子的意志力大都比較差,所以假期能否利用好,能否認真完成作業、能否做到查漏補缺、能否保持在學校的良好習慣,將對孩子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假期是孩子自主支配時間,是查漏補缺的大好時機,家長應該怎樣督促教育使孩子在假期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認為家長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假期作業要有要求
由於開學後不能對作業全部進行講評,所以家長應該持有作業答案,目的是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切實提高,讓孩子每天少做,要把作業做精。
2、認真分析班級提供的成績單。
和孩子共同分析薄弱學科、薄弱環節,制定切實可行的查漏補缺計劃。
3、教育孩子不能沉溺於網路,遠離網咖,要文明上網。
4、注意孩子的著裝、打扮和習慣養成
提醒孩子個人形象應符合學生身份,按照學校的要求不戴首飾、不染髮等,若孩子以往的習慣不好,一定要控制孩子的外出時間,增強自制力。
5、建議家長多和孩子坦誠交流
真正靜下心來了解孩子存在的心理和學習問題,並提出合理化建議。有問題要及時和老師聯絡。
-
3 # 易安
寒假是放給學生們的,自主的假期,應該由學生們自主支配,當然也不能天天玩手機。
現在好多學校都已經陸陸續續的開始放假了,寒假家長應該如何進行自然教育,我有以下幾個觀點
首先每天合理的規劃時間,幾點鐘起床。幾點鐘睡覺之類的。
然後也必須要有充足的活動時間。畢竟,是放假時間,學生也應該有點放假的感覺。
寒假也可以查漏補缺,可以預習新的知識,你可以帶孩子出去,豐富一下孩子的視野,開拓一下眼界。
也可以再帶孩子去植物園,動物園以及一些科普館看一看,還有歷史博物館之類的,讓孩子對一些東西有些瞭解
當然,寒假重要的還是要把老師佈置的寒假作業寫完
-
4 # 文化點滴哥
其實對於生活在當今這個社會,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奮鬥實現自己的夢想,也許有的是為了愛情,有的也許為了家庭,有的也許是其他的等等吧,反正都不敢停下來!因為每時每刻都有可能被淘汰,被顛覆,所以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敢鬆懈!但是說的現在的小學生也一樣,除了正常的學校上課,各種補課,各種課外學習,被安排的滿滿當當的,難道他們不累,沒有逆反心理嗎?
說到這大家,也許應該都有同感吧!孩子對於假期來說也許是唯一的奢望,他們永遠不會體會到他們父母小時候的快樂!特別是寒假,對於他們來說更是期望中期望,也許因為春節的緣故吧,一家人全都回來,親戚來訪,小夥伴們總算可以聚一塊了!
對於這個假期爸媽也不能閒著,可以帶孩子出去適當旅遊,去大城市走走,開闊一下孩子的視野,也可以放鬆下家長工作一年的勞累,同時也可以增進一下一家人的感情!
-
5 # YPJY007
我家孩子(小學三年級)應該是這樣安排的:
1.考試結束後,會出去遊玩一個星期。我家孩子每年的假期都會出去遊玩,出去遊玩的過程中,他都會把自己的所見所聞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下來,感覺既開闊了他的眼界,又提高了他的寫作能力。
2.堅持上書法課,一年級開始,我就給他報班練字,所以現在他的作業非常工整。
3.閱讀,讓他自己挑2-3書,認真閱讀完。然後完成讀書筆記(他一直都有這一習慣)。
4.堅持跳繩。
-
6 # 兔小悅親子學院
2、如何“治病”呢?利用寒假時間,多帶孩子迴歸到最原始的田野、林間,和孩子們一起在林間奔跑、用樹葉作畫、在雪地上畫畫等,或者如果居住在南方,可以帶孩子去寫生,觀察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感受四季的變化。如果老家在農村,最好常常帶他去田間玩玩泥巴、泥鰍,體驗農耕等等。總之,我們要讓孩子儘可能多的接觸大自然,感受浩瀚的廣闊天地。
3、不只是寒假可以“自然教育”:家長可以平日在家裡種一下花花草草,甚至養一下小動物,讓孩子去照顧、去觀察。這不僅能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還能提升觀察力,培養對生命的憐憫心。生命教育其實也屬於自然教育中的一部分。
-
7 # 樂高Chris老師
首先根據教育局最新的兒童發展規律資料顯示,培養孩子對於自然科學規律的探索非常重要,寒假期間,孩子的空閒時間較多,家長可以在家裡與孩子透過親子游戲的方式引導孩子探索自然科學規律。我從事樂高STEAM教育數年,總結了一些適合在家裡開展的自然科學親子游戲,下面將與你分享:1 與孩子一起學摺紙(作品可以是動物),一方面可以在摺紙的過程中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另一方面可以親子間探索歸納不同動物的特點。2 透過一些顏料,塑膠瓶,和清水作為原材料,親子間做一些小實驗,讓孩子觀察分子運動,氣壓等科學現象。3 市面上也有家庭版的自然科學繪本,透過手工書的形式讓孩子認識各種科學現象,建議家長陪同孩子一起探索。4 更多的家庭版小實驗可以查閱此類書籍的書去準備,關鍵字是家庭小實驗,原材料是清水,雪糕棒,氣球,紙等生活用品,成本低,樂趣足。任何高效的自然教育都離不開親子的陪伴,只有在家長的陪同下孩子才能更好地探索自然規律,希望您在工作之餘能夠與孩子度過美好的親子時光。
-
8 # 多特兒童專注力
自然體驗對孩子情緒調節很重要。
兒童情緒的發展規律。
(1)、在2~4歲之間,兒童的情緒詞彙增加迅速,能準確地識別自己和他人的簡單情緒,特別在遊戲中使用“高興、難過、生氣、害怕......”等情緒語言,最初級地感受情緒。
(2)、4~5歲時,對情緒做出口頭反應的能力增強,能思考情緒和場景間較複雜的關係,明白同樣的事情可以引發不同人的不同感受(比如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血拼,讓媽媽很高興,卻讓爸爸很悲傷。)能初步控制、調節情緒來適應一些社會要求。例如:在超市不能買自己喜歡的零食,非常難過,但也能控制自己不在超市裡大哭大鬧。
(3)、在兒童中晚期6-12歲時,兒童感受的情緒不再是簡單的喜怒哀樂,情緒感受更為複雜:理解自豪、羞愧、榮譽等情緒的能力有所增強,感受到壓力、緊張、壓抑等消極情緒。在這個階段,孩子更加有意識地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能壓抑、隱藏和消化一些消極情緒。換句話說,就是6歲以後的孩子已經可以逐漸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而能否學會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是衡量兒童自控力的一項重要指標。
兒童為什麼越來越容易“抑鬱”?
這裡所說的“抑鬱”和‘抑鬱症’是有非常大區別的。抑鬱症:是一種心境障礙,是心境長時間的低落、悶悶不樂、痛苦絕望,這種情緒常常維持兩週以上,可長達數月甚至數年,嚴重者出現長期失眠、自殘、渴望死亡等。
兒童的“抑鬱”根本不是“抑鬱症”,而是孩子長期感受消極情緒,而出現沉默寡言、食慾減退、容易悲傷,情緒敏感,特別容易和父母起衝突。
快速的城市生活,緊張的學習氛圍,給孩子帶來的負面情緒越來越多。父母的工作壓力會不自覺地發洩到孩子身上,而緊張的學習任務,繁重的作業補習,也在一點點吞噬孩子放鬆自己、感受快樂的時間。
自然體驗能讓孩子學會調節消極情緒。
有許多醫療單位發現,將注意力缺失、多動、自閉等孩子帶到戶外接近大自然,孩子的症狀會有大幅度地改善。而國外研究也發現,大自然的綠、悅耳的鳥叫、涓流的溪水聲、泥土的芳香等,都會促進大腦分泌使人愉悅的多巴胺,人們也自然而然會選擇傾聽自然協奏曲來放鬆心情、緩解壓力。
與戶外真實世界的互動對孩子的發展非常重要,在一切冷漠、乾淨且吵雜的城市環境中,反而對孩子的情緒與認知發展產生障礙。換句話說,孩子的感官要與自然環境豐富互動才能發展,真實的觸控,真正的聞到、看到、聽到,在真實的田野裡、土地上奔跑,流下汗水,可以肆意地玩泥巴,面板感覺到溼潤的顆粒,聞到自然散發出的味道,才能體會愉快和放鬆,調節消極情緒。
不僅如此,大自然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教師,它的教益無窮無盡,然而,我們有很多孩子卻沒有機會與這位大教師親近,實在遺憾。大自然給孩子的教育意義,原來可以這麼多。
1、可以發展大肌肉運動,鍛鍊孩子體格。
踮起腳尖夠一下小樹的新葉子,蹲下來看看螞蟻搬家,跑一跑去追逐空中飛舞的蝴蝶,這些都是對肌肉動作的練習,孩子在不知不覺的玩耍過程中,鍛鍊了大肌肉,增強體質,比單調乏味的訓練來得有趣很多。
2、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和分析能力,促進感覺統合。
認識世界,是從“視、聽、嗅、味、觸”五感出發,培養孩子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同時促進感覺統合。例如觀察柳樹時,先讓孩子對柳樹的特徵有一個較為完整的認識,然後再分別觀察柳樹每一部分的特徵,如樹幹、樹葉、樹枝是怎樣的,形態如何;讓孩子數一數迎春花有幾個花瓣,聞一聞桃花的香味等等。孩子有了運用多種感官的機會,視野就會開闊起來,思維也會活躍起來。接近大自然,才能立體地認識世界,全面地激發五感。
3、可以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帶孩子感受戶外的溫度,引導孩子理解什麼是“溫暖”什麼是“潮溼”,對於大一些的孩子,家長可以讓他們邊觀察邊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一下眼前的景色和對大自然的感受。任何優秀的作文,都是以真實的體驗做基礎,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越豐富,文章才能越生動。
4、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紐帶。
戶外活動增加了家長與孩子在一起的機會,家長能夠更好地瞭解孩子。積極的親子關係,會使孩子感受到愛與被尊重,從而對自己、他人有積極樂觀的認識,從小建立起積極的人際關係,有利於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
回覆列表
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到了假期應當抽時間帶著孩子去見識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人換一換環境自己的心境就開闊了。這就和作家外出採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