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通遼人
-
2 # 依與夢
1.宋軍以步兵為主,機動跟不上,不能追擊,也打不了殲滅戰
2.80萬是虛的,古代有吃空餉的,有後勤的等等,真能打仗的,遠不足紙面上的資料
3.宋吸取唐的經驗,和唐反著來,重中央,輕地方,身強體壯計程車兵就會往首都附近調集,次一點往邊疆放
4.宋的武官是流官,將軍和士兵沒有磨合,有時底層和上層會脫節
5.最重要的一點,宋的後勤更不上,人越多,負擔越重,生產力不足時,大軍反而是累贅。比方說出動二十萬大軍,你想想讓二十萬人走到邊疆要吃多少?大軍呆在邊疆對峙每個月要吃多少?運送給大軍的糧食路上損耗有多大?
-
3 # 卓曉衝
軍隊的戰鬥力,取決於軍心,軍紀,裝備,將領的指揮水平,士兵的身體素質,以及平時的訓練強度。
北宋常年處於半統一狀態,幽州始終沒能收復,也從未經營西域,相對而言,統治者的戰爭意願是有的。宋太宗兩次北伐,宋仁宗使用范仲淹變法,宋神宗使用王安石變法,宋哲宗西征,甚至寇準挾持宋真宗北伐,都顯示了統治階層的決心。
而宋朝重文輕武,即便是市井百姓,宜重視漢家尊嚴,況且追亡逐北,掃除胡虜威脅,也有利於減輕稅負,因此民間也有很高的戰意。我們看北宋的詞,也能感受到這一點。
但是北宋為了防範藩鎮割據和黃袍加身的鬧劇,不肯讓將領長期統領某隻軍隊,換防制保障了北宋統治者的安穩,卻大大降低了部隊的戰鬥力,嚴重影響軍隊團結,將不知兵,兵不知將,打仗之前還得先認識一下,軍陣亂時下級只能靠服裝來找上司。平時軍隊訓練混亂,這樣的軍隊戰鬥力自然低下。
軍紀,中國古代有個奇怪的現象,沒有統一的舉國軍紀制度,很少有舉國士兵軍紀良好的情況。大部分時候,都是部分名將的私兵軍紀嚴明,但是北宋的換防制使得將領無法長期統領軍隊,因而北宋的軍紀是很差的。
裝備,宋朝是世界首富,手工業極為繁榮,因此兵器戰具冠絕當世,能和蒙元巔峰的軍隊對峙幾十年,依賴的就是各種先進的守城裝備。宋軍裝備以弓弩為主,弓弩兵佔六成以上。最好的單兵武器神臂弓可射400米,還能貫穿重甲。守城的巨炮和床弩也非常出名。北宋不重視騎兵,因而野戰中往往只能捱打。宋朝海外貿易發達,與強大的水師也有關係。只可惜當時沒有登陸戰法。
兩宋不缺名將,但重文抑武的風氣使得武將難以出頭,因而基層官兵裡很少有出色的戰士。
北宋實行募兵制,招募沒地的流民為軍,強壯者進入禁軍,病弱充配地方。其本意是解決土地問題和流民問題。但也因此導致軍費繁重,而且流民素質差,戰鬥力低。即便強壯者,因為沒經過什麼訓練,也不過是魁梧一些而已。
綜合而言,北宋除了裝備,戰意和軍隊數量外,都處於很弱的狀態。軍紀渙散,基層軍官孱弱,士兵訓練差,素質差。
-
4 # 偏偏一句話說不完
北宋的紙面上的軍事實力以及戰士的軍事素養的確是那個時代的魁首。但是他有幾大弊端,使得理論上的戰鬥力根本沒法徹底發揮。
政策太過於重文輕武。太祖趙匡胤本人雖然是一名猛將,但是他自一統以來,始終執行文治天下的政策,甚至有左右失衡之嫌。
體系太過於瑣碎。趙匡胤“黃袍加身”以得天下大半,故而他本人對領兵的將領始終持以警惕之心。北宋初期開始,頻繁的軍事換防調動虛耗錢糧不說,將士們軍心不穩也是一直愈演愈烈。“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現象幾乎覆蓋了整個北宋王朝,上下級之間缺少基本的認知以及默契,導致令不得即行,戰鬥力銳減。
而建制的不穩定性,也就意味著功績的疊加性下降,又使得領兵之將得過且過的心態驟增,無心治兵消極怠工。這一項雖說增加了中央的絕對權威,但是弱點暴露的也是一覽無遺。
對外政策太過於懷柔。北宋時期一直對遼和西夏處以和平政策,說白了就是以錢換平安。雖然說以經濟層面看,北宋看起來是賺了,但是長此以往,也嚴重滋生了北宋將士的“懼外”心態。同時,由於朝廷方面的退讓政策,又將邊防將士對戰鬥的嗅覺和警惕性、以及對國土的得失心消磨殆盡。(早晚是要談和)。
對內政策具有嚴重漏洞北宋初期,災情遍地,受災的民眾經常大面積遷徙,。
而朝廷方面對於災民缺少基礎的管理措施,只知道一味的收容。導致很多災民投機從軍,吃軍餉卻又比正規軍更消極怠工。過於龐大的軍事序列,也導致了北宋始終受到“冗官,冗兵,冗費”的嚴重困擾。
軍事以及外交的花銷過於龐大如題,直接導致國庫始終乏力,抗風險性的能力太差。由於病已入骨,各個弊端雖然顯而易見,卻也成了牽一髮動全身的勢態。正是應了“苟且偷生便用盡全力”的狀態。
如此形成的惡迴圈,更是導致統治者想改進也難以實施。對外更是隻能愈發謙讓。澶淵之盟後,甚至把勇猛的契丹武士養成了老爺兵,間接導致了女真的強勢崛起,那就是後話了。
-
5 # 匠心普洱只在方寸
對於這個問題,怎麼說呢,看過《水滸傳》的朋友對豹子頭林沖的名頭一定很熟悉,那就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厲害的很!
歷史上,到了北宋慶曆年間,禁軍人數也確實擴充到了八十萬之多,那麼禁軍的戰鬥力如何呢?先來看一下北宋軍隊的組成:
北宋時期,每遇乾旱,洪水等災年,朝廷便把災民編入軍隊,這樣既解決了災民安置問題,又擴充了軍隊規模。短期來看,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但從長遠來看,軍隊規模不斷擴大,人數不斷增加,導致軍費支出的不斷增長,財政壓力不斷增加,就造成北宋後期冗兵,冗官,冗費的情況!
中央財政也出現積貧積弱的狀況!
再一個,由災民組建而成的軍隊,其戰鬥力往往十分低下,因此,北宋禁軍,其實並不是人們映像中,保衛都城的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因此可以看到,就算是有八十萬禁軍,後來北宋都城還是被金軍攻破,宋徽宗父子被俘!當然了,北宋也是有不少的精銳之師,那就是各邊境要塞的邊軍,其戰鬥力還是不錯的。
但是由於北宋政府歷來重文輕武,因此,在面對西夏和遼國之時,北宋軍隊的戰鬥力並不能完全發揮出來,文人領兵,指揮系統僵硬而缺乏變通,戰鬥力可想而知!
反觀西夏,李元昊親自指揮軍隊作戰,其用兵靈活而神出鬼沒。
所以,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北宋之所以在與西夏和遼國作戰時,頻頻吃虧,是因為軍隊指揮上本身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同時,國內規模龐大但又戰鬥力低下的軍隊,耗費了政府大量的財力物力,而正真需要財力物力支援的前線將士,卻得不到及時的支援!
因此,北宋軍隊在前線作戰,常常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想打勝仗是很難的!
-
6 # 陳大舍
怎麼叫打不過?自古勝敗兵家常事,誰能保證百戰百勝?宋朝和遼夏的一系列戰爭中總結下來可以說勝多敗少。而且,真要是打仗,首先就得有錢,宋朝君臣實在是花不起這錢——總不能跟漢武帝或唐玄宗似的,為了幾句“雖遠必誅”的豪言壯語,就把老百姓的錢都造了吧?
這要說明一下,宋與遼、西夏的關係可以說是歷史上比較特殊的關係。既不同於南匈奴對西晉、建州對大明那邊將造反;也不同於大元朝滅宋,單純的外敵入侵。歷史上遼和西夏都是比宋朝更古老的政權,比如遼國在殘唐就稱帝建國,中原的後晉王朝還做過遼的衛星國;而西夏在元昊稱帝以前,其家族就已經在陝北寧夏經營一百五十多年。彼此之間沒有深仇大恨,只是尋常的國與國之間的恩怨。所以,宋朝滅亡這兩個國家的慾望並不強烈。
根據井上靖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敦煌》,便是以西夏崛起為背景。圖為唐末代歸義軍節度使曹延惠。小說對這個角色進行了徹底的改變,本劇中的曹延惠是個典型的“茨威格”式的知識分子;而小說中的這位大唐歸義軍節度使金山白衣天子卻是一為頂天立地的英雄。
《賀蘭雪:西夏王朝》,這是唯一一部全面描寫西夏王朝的電視劇,堪稱良心之作。當然,和大多數國內歷史劇一樣,本劇對中原王朝的設定很不友好。
而且宋朝這八十萬禁軍也是有代價的。有宋一朝一直有“冗兵”的說法,這個說法是相當的準確,比如宋太祖開寶末年,宋朝全軍有三十七萬八千人,其中禁軍(中央軍)十九萬三千人。 到了宋仁宗慶曆五年,全軍兵力就惡性膨脹為一百二十五萬九千人,其中禁軍八十二萬六千人。 幾年後的皇祐初年,總兵力已經達到一百四十一萬人,這是北宋兵力的人數最多的時候,也是《水滸傳》中豹子頭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中“八十萬禁軍”的由來。到了宋哲宗時,雖然歷過王安石的下狠心大規模裁軍,宋軍總兵力仍有八十萬人,其中有禁軍六十萬,廂軍(地方軍,也就是“賊配軍”)二十萬。
要知道北宋除了一些邊疆地區保留著世襲的武將家族之外,主要的兵源都是招募而來。“當兵吃糧”的傳統觀念就是從這時候開始。士兵們平日有錢糧,一般六十歲退役後,其衣糧供給減半。而陣亡軍士家眷有撫卹,傷殘也有安置的規定。所以對於當初朝廷來說養兵是最大的負擔。
負擔大到什麼程度?據蔡襄計算,宋英宗時全國禁軍、廂兵共一百二十萬人,每年花費四千八百萬貫銅錢,而當時朝廷每年的歲入才六千萬貫而已。所以蔡襄認為:
“今天下大患者在兵:禁軍約七十萬,廂軍約五十萬,積兵之多,仰天子衣食五代而上,上至秦漢無有也。臣約一歲總計,天下之入不過緡錢六千餘萬,而養兵之費約及五千。是天下六分之物,五分養兵一分給郊廟之奉、國家之費,國何得不窮?民何得不困?”
和平時期花費尚且如此,到了戰爭時期要增加多少開支就更可想而知。比如後來真宗、仁宗對西夏的戰爭都是區域性戰爭,但卻把朝廷耗的寅吃卯糧,年虧月損,不斷“支諸宿藏”,以致“百年之積,惟有空簿”。
若不是宋朝在澶州獲勝乘機簽訂和遼國簽訂澶淵之盟,以每年三十萬貫(不及戰爭費用的百分之一)微小代價換來百年太平。宋遼和好之後,解除了北方的後顧之憂。於是得以專防西夏,甚至連遼攻夏(西夏鷹派梁太后就是被遼人鴆殺),從而扭轉戰局。到了宋徽宗時西夏已是被宋朝逼得節節敗退,險些亡國。若不是宋徽宗君臣好大喜功背棄澶淵之盟,連金滅遼,只怕西夏就被滅國了。
至於這冗兵其實早已成了吃空餉的大殺器,以至於金兵南下時千里黃河竟然無人防禦,這就是後話了。
《四郎探母》中楊四郎和鐵鏡公主夫婦幸福的生活,可以說是後世民間對澶淵之盟的致敬。
回覆列表
而實際的情況是,北宋邊軍對西夏常年壓制,導致西夏內部發生糾紛,宮閨內外人心惶惶,幾大勢力將原有的西夏分割開來,只是在外看了還以夏的名義存活,幾乎可以說是宋國常年經濟與軍事的壓迫,使西夏即將滅亡,青塘地區的戰役就可以說是最好的證明,西夏與北宋同樣被青塘地區的肥沃土地吸引,也派出軍隊一起爭奪這塊肥肉,但宋軍勢如破竹,幾次大敗西夏,西夏無奈放棄了這口肥肉。青塘地區的特殊地理位置,在此戰之後,就好像北宋在西夏的頭上懸了一口大刀,隨時可以要了西夏的命。
而對遼國常年的防備戰略,使遼國百年沒有更進一步,澶淵之盟的三十萬歲幣,在富饒的大宋,也就是幾個宰相的年終獎罷了,還談不上任何壓力。宋朝對遼的邊防線上,不算強悍,但也算是無憂。
北宋時期的軍備整齊,但對待將領的防備過多,從仁宗皇帝罷免狄青開始,便沒有了真正意義的名將,而文臣勢力的龐大,也徹底的改變了國家對武將的態度,作奸犯科之人,臉上往往被刺上字,發配充軍也是對人的懲罰,所以說朝廷的態度,讓本來強悍的官兵沒了戰鬥的慾望,狄青被辱的事情,更讓為兵為將者心寒,宋朝最後的結局也是自己挖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