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琴緣61

    塑造良好的學校形象,應該從老師做起,老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老師的文明素質和文化素質提高了,學生自然就跟上了。

  • 2 # 遠方78337

    良好的學校形象,當然先從學校管理抓起,樹立良好的校風學風,其次需要社會大眾的配合,杜絕校鬧。裡外形成了一個和諧有序的教育環境,良好的學校的形象也就樹立起來了,當然,說容易,做艱難。

  • 3 # 熊貓課堂

    學校的文化建設首先要從學校發展大局出發,確定文化建設的主題是什麼?應該突顯什麼?我想這都是和學校的發展理念、校風、校訓有著聯絡的。

    接著是打造學校文化,要做到學校、班級、教師等幾方面的協調和統一,不能突兀,更要潤物細無聲。

    然後要使學校文化活起來,要統一規劃,落實在行動上,精心組織活動,全員參與,讓學校文化深入人心,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陶冶情操,提升品味,不能讓學校文化成為擺設,成為一紙空談。

    接著要加大宣傳力度,讓社會各界知曉,傳播正能量,讓學校文化的影響輻射得更遠。

    最後學校層面要善於總結和反思,不斷提升,做一個有責任感的踐行者!

  • 4 # 我信慧玲

    統一的學生服裝、校徽、外在建築,其實學校早已有了自己特殊的形象。再畫蛇添足,反而違背了教育的純粹意義。

    文化是個需要時間才能發酵和醞釀出來,是一種無聲、落地無痕的精神和氣息。文化建設應著重在現今孩子所缺乏的素質上,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縱觀社會百態和各種亂象,冷漠的大眾普遍上缺乏了謙讓和遵守規則秩序的文化教養。

    孩子因只在學校學習到知識,卻不曾有機會體驗守望相助的文化,出到社會後,為了存活而單打獨鬥,拚個你死我活。其實真正的幸福和快樂是建立在互助共贏上。

    有素養和素質的父母和老師,才是真正能將深厚的文化底蘊傳承給未來的主人翁。

    他們應不斷地努力定期學習、多閱讀、採用靈活多變,且順應孩子天性和喜好,讓孩子在自由自學的教育方式裡學會文化教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父母帶孩子自駕遊或露營,讓孩子自己釆購食材,體驗到看菜吃飯和紮營省錢的生活,體驗到藏在苦生活裡的甜滋味。

    學校可舉辦班級環保比賽,收集鋁罐和廢紙,以收益定輸贏。校際球類運動、互相交換學生活動等。

    閱讀、詩詞、歌曲、音樂和繪畫團隊創作,或模仿賽,激發孩子學習動力、創意和想象力。

    學校也可以舉辦義賣活動,讓孩子體驗買貨賣貨的經驗,過後取辦簡單的慶功活動來慰勞孩子和老師。

  • 5 # 雪裡紅4326

    學校是培養未來建設者的樞紐,也是祖國花朵成長的搖籃。他們也是走向未來,開拓世界的先行者。

    沒有一個好的氛圍,在著名的學校,是個擺設,空架子,聾子的耳朵,是個樣子活,有其名,無其勢。

    活脫脫的披著一幅畫中人,真看不真用。素質育人,德行教育,一個老師,要做到這點,才是一個高尚人,脫了積極趣味的人。

    不但德行,品佔全,還要有豐富的知識,資深的閱歷,循序漸進,對學生循善引導,活學活用,切合實際,走出課堂,在自然活不妙哉。

    尊師重道,操守職業,老師,學生猶如父子關係,親同手足,親密無間。勤學用功,不恥下問,學而猶則仕。

    不過,話說回來,一個學校蓋的在豪華,大氣。最觀重要是,要有師資雄厚的老師團隊!

  • 6 # 河南豫中來順

    校園文化建設,樹立良好的校風,使學校真正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性,校園文化在一定社會文化大背景下,影響和制約師生活和發展重要基礎,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園文化是一所精神風貌,集中反映是學校辦學特色和發展,開闊學生的視野,最佳化個性人格等:都具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優美校園環境的建設與物質設施的人文裝飾,溫馨提示使校園充滿了物與人對話的鮮活氣息。見物增識,潛移默化,陶冶著每個學生情操,打造持色學校校園。

  • 7 # 紹興李珍

    學校文化建設中如何塑造良好的學校形象?

    “塑造學校形象”?大家都能侃侃而談,我也不知如何談起。

    中國是統一的“九年制義務教育”,這是全國性的普及教育,是惠民政策,是每一個適齡兒童都能享受的榮光,所以,這一部份只要按照教育要求,努力執行就行了。

    第二部份是特色部份,指所在的學校是誰辦起來的?若是國家辦起來的,那就:

    一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二是“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毛主席講得很清楚:一是德育、二是智育、三是體育,三方面有機地聯動,這是我們的教育方針,從來都不曾改變過,也不需要改變。

    若學校是捐贈類的,或者是有歷史年代的,那就不能忘本,把那個宗旨留下來,激勵學生。

    普及教育,用不著搞很多外表的標新立異,只要遵守要求就行。

    但裡子裡每天可以給孩子們講一堂課的中國文化傳統教育,也可以是大課堂,把做人做事的道理講給孩子們聽,其目的:一是開拓視野,增長見識;二是塑造人格,學會擔當;三是知道文明之根,學會守本分;四是與人友善,共同合作。這些要從小打基礎,就如造萬丈高樓需先打地基一樣。

    老師要做表率,學生尊師才能重教,老師的言行就是一本無字天書,他所扶的是孩子們的未來,他所託的是中國未來民族之林的根基。

    最後想告訴您:學校形象是每一個老師,每一個同學經過努力奮鬥後所呈現給學校的果實,是每一個老師、學生成績單的彙總。一家之言,敬奉!

  • 8 # 優學生物課堂

    好的校園文化建設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校園文化不僅是學校的門面,也是學校發展交流的視窗。校園文化建設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校園文化建設從學校物質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三方面的工作下手,來構建一所學校理想的校園文化。具體來說,一所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應該包括如下的內容:

    1.學校物質文化建設

    學校物質文化建設是指學校建築、教學設施、教室、實驗室、辦公室、圖書館、運動場、食堂、宿舍等方面的建設,這些既是學校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物質基礎,同時也是塑造優良校園文化的物質基礎,也有人把這些稱為顯性校園文化。

    (1)校園建築。如果是新建學校,校址最好選在較為潔淨和寬敞的地方,周圍不要有太多的商店,特別是應該離集貿市場遠一些。學校的建築應力求體現某種風格,或樸素,或典雅,或造型別致。儘可能避免設計成“火柴盒”式的傳統校舍,給人一種呆板單調的印象。即使是老校舍,也要力求體現特色,如在走廊、牆壁、樓梯旁等場所設計一些新穎別緻的小裝飾,給人一種和諧悅目的感覺。

    (2)學校標識。為營造鮮明的校園文化,每一所學校最好有自己獨特的標識,如校牌、校服、校旗、校徽、校報等。這些標識一方面突出了學校的整體形象,另一方面也能激發師生員工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3)校容校貌。如果說學校建築是學校的身體的話,那麼,校容校貌就構成了學校的外貌。對校容校貌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學校的整潔、乾淨和衛生。第二個要求是校舍內部如教室、走廊等的裝飾和佈置。校舍的裝飾佈置要富有教育意義,同時又要有較高的文化品味,還要考慮適應中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目前較普遍的做法是佈置名人像、語錄牌、科學家照片、學生自己的作品等。也可設想一些其他的風格,如張貼一些美麗壯觀的大自然風景圖片,以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鑑賞能力和環保意識。

    (4)校園綠化。綠化、美化校園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不但能改善學校的環境,樹立良好的學校形象,而且也能給人一種美的薰陶,激發良好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提高師生員工的學校生活品味。學校要儘可能做到校容校貌整潔優雅,使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能起到陶冶性情、激發美感的作用。校園綠化要和學生的勞動教育結合起來進行,要提倡自己動手建校園,這樣學生才會愛惜綠化成果,同時也體現了美育的功能。

    2.學校制度文化建設

    學校制度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前所述,校園文化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即規範學校成員的行為,告誡人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要發揮校園文化的這樣一種功能,自然離不開必要的制度。

    (1)機構設定。學校機構設定不僅僅是出於學校管理的需要,也是出於校園文化建設的需要。例如,中小學一般都要設立黨團組織、學生會、少先隊、運動隊以及各類文藝團體,這些都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依靠力量,它們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組織保證,很多相關的文化活動就是透過這些機構組織實施的。

    (2)規章制度。校園文化建設必然要涉及這樣一

    些問題:學校的基本目標是什麼,實現這些目標需要師生採取哪些行為方式,用什麼樣的規範和價值觀指導他們的行為方式,保持行動的統一和一致性需要一套什麼樣的規定或原則等,顯然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規章制度的制定。學校培養人的過程也與學校的制度息息相關,即優良的學校制度滋潤了優良的校園文化,而優良的校園文化又培養了優秀的人才,由此可見制度建設的重要性。

    3.學校精神文化建設

    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內容,也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學校的形象、個性、風貌往往透過校園精神文化建設體現出來。

    (1)校風、教風和學風。校風是學校全體成員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精神狀態和作風。優良的校風是一面旗幟,激勵著教師為人師表,辛勤育人,也鞭策著學生勤奮學習,積極向上。不過,優良的校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來的,需要透過長期的培育和實踐。建立優良的校風有多種途徑,其中確定校訓是一個見效快而又方便易行的方法。像“勤奮進取、求實創新”這類校訓,就簡明精煉,便於記憶和接受。其他還可以透過各種活動,如校慶活動等來培育和強化校風。教風是一所學校教師長期積累和形成的教學風格。中小學一般都倡導嚴謹治教、敬業愛生的教風。為培養良好的教風,學校要花大力氣創造各種條件,如經常對教師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為教師提供培訓的機會,關心教師的生活疾苦等。學風是一所學校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學習習慣、治學態度的集中體現。優良的學風也像校風、教風一樣,對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對學生人格品質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為樹立勤學好問、刻苦鑽研的學風,學校要經常向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同時要加強日常行為規範以及學習習慣的培養和訓練。總之,校風、教風和學風集中代表了一所學校精神文化建設的程度,每一位校長都必須給予充分的重視。

    (2)各類典禮和文化活動。在中小學經常進行各類典禮和文化活動,這對形成校園文化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常見的活動包括三種類型:文化學術型,如學校科技興趣小組、文學書社、英語俱樂部等組織的論文比賽、講演會、報告會等;文體娛樂型,如開展學校藝術節、體育節、節日聯歡、春遊、野餐及其他晚會、競賽等活動;社會實踐型,如舉行多種社會實踐活動,如學軍、學農、學工、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社群服務工作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諸多活動形式中,儀式和典禮最容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校園文化表達方式,學校對此要特別重視。學校常見的典禮活動有開學典禮、畢業典禮、各種授獎儀式、入隊入團儀式、成人儀式等。

    (3)學校人際關係。學校人際關係包括校領導與教職工的關係、教師之間的關係、師生關係等。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利於調動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為此,學校管理者必須大力改善學校中的溝通渠道,充分發揚民主,信任廣大師生員工,努力追求一種認識上統一、感情上融洽、步調上一致的人際氛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詡為“文明種族”的西方帝國主義列強真的文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