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公子

    慈禧最開始的時候是沒有為難光緒的,因為光緒從小就是慈禧撫養長大,所有的權利都是慈禧給的。而真正開始為難光緒是從“戊戌變法”開始的,光緒被守舊派抵制,譚嗣同等人還策劃了“圍園殺後”。慈禧認為是光緒指使的,具體是不是咱們不清楚。於是把光緒囚禁在瀛臺,那時慈禧為什麼沒有廢了光緒,只能說慈禧還沒有達到可以一手遮天的地步。

  • 2 # 魔方歷史觀

    作為晚清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的權力是很大的,而光緒帝對於慈禧太后來說,只是一個她的“牽線木偶”,說不上為難,因為光緒帝本身就是個傀儡皇帝,是處於慈禧太后的掌握之中。若是說慈禧太后對光緒帝有過為難,那應當就是光緒帝親政之後。

    一般來說,儲君都是在皇帝駕崩之前就會有人選,以免皇帝駕崩之後,因為皇位人選的不確定而引發動亂。但是,光緒帝繼位為帝,並非由上一任皇帝選定,而是充滿了政治色彩的。在同治帝駕崩後,因為同治帝並無子嗣,所以皇位的繼承人,就由當時清朝的一些實權人物議定。而光緒帝也就是在這樣的討論中,被確定為了清朝的皇帝。光緒帝繼位為帝時,還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而光緒帝被選為皇帝,一是因為他叫載湉,是皇室“載”字輩的成員,也就是屬於慈禧太后的下一輩,選定載湉繼位,方便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二是因為光緒帝年幼,便於掌控,畢竟如果選一位已經成年的皇室成員為帝,對慈禧太后而言,就充滿了不確定性。於是,就在這樣的權衡下,光緒帝就被“推”上了龍椅,也由此,開始了他可悲可嘆的皇帝生涯。

    光緒帝與慈禧太后的較量

    一:親政路上的“為難”

    光緒帝雖然繼位為帝時,是個孩子,但他總會長大。慈禧太后在光緒帝年幼時,可以順理成章的“垂簾聽政”,但在光緒帝長大後,就要顧慮一下“輿論”,還是要進行所謂的“交權”給皇帝的,於是乎,光緒帝就親政了。雖然是親政,但是對於朝政大事,光緒帝還是要向“稟白而後行”;而且朝中的大臣中,慈禧太后也安插了許多她的人,方便自己對朝政的掌控。

    在光緒帝的親政之路上,慈禧太后為他設定了許多的障礙,可以說是十分曲折的。所謂的光緒帝親政,其實就是慈禧太后以另外一種方式進行的“垂簾聽政”。但是,光緒帝那時候已經不是孩子,他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他也有著自己的抱負,想要振興國家,但光緒帝若是想要施展自己的抱負,那麼就必須要掌權,就必須跟慈禧太后進行一場較量。維新變法就是他們二人之間進行的一場“真刀真槍”的較量。

    二:維新變法——光緒帝與慈禧太后的一場博弈

    列強的入侵,國家危機的嚴重,使得光緒帝決定“變法圖強”,支援以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為代表的維新派,頒佈“定國是詔”,開始了大刀闊斧的“變法”。

    這場變法雖然有所實施,但是變法的內容損害了“頑固派”的利益,不說如精簡政府機構、裁剪人員這樣的變動,就說光緒帝任命維新派人物參與新政,這其實就是屬於培養他自己的“人馬”了,而按這個勢頭髮展下,朝中的話語權就會出現變動了,所以,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頑固派就開始出手干涉了,而且是直接打要害,慈禧太后出手之後的結果就是,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處死,光緒帝本人被囚禁,歷時一百零三天的變法直接宣告失敗。

    由這些也可以看出,慈禧太后對於光緒帝,是一直處於掌握在手。光緒帝親政,慈禧太后設定一些障礙,處處為難,讓光緒帝明白自己一直處於慈禧太后的掌握之中;維新變法,光緒帝大刀闊斧的改革,結果慈禧太后一出手,就像大人收拾小孩一樣,直接拿下。這也說明了,光緒帝的這個皇帝屬實是可悲可嘆!

  • 3 # 今舟說

    光緒帝本來可以成為一個好皇帝,但因為慈禧的勢力太大,自己的能力無法施展,結果讓自己乃至大清朝都落下一個悲劇的結局。

    在同治帝去世後,因同治沒有子嗣,於是慈禧加上軍機大臣和親王們開會,最後慈禧為了讓自己的權利保持下去,就決定立道光帝的孫子也是慈禧的親外甥載湉為帝,就是光緒帝了。

    光緒做皇上的時候只有四歲,這樣慈禧就名正言順的繼續把持朝綱。因為光緒年幼,對慈禧沒有任何威脅,所以慈禧對待光緒還不錯。

    直到光緒十二年,光緒帝十六歲了,在傳統觀念裡十六歲已是成年,所以光緒帝已經可以親政了。但慈禧怎麼會捨得把手裡的皇權交給光緒,在這之前慈禧就盤算好了,名義上打著“歸政”的號,把皇權交給光緒,但私下早已和醇親王謀劃好,讓醇親王上奏請慈禧太后“訓政”,基本上和垂簾聽政沒有區別。

    光緒不僅沒得到實權,連婚姻大事都是被慈禧包辦的。慈禧讓自己的內侄女嫁給光緒,就是後來的隆裕皇后。隆裕是光緒的表姐,可以說光緒是比較接近現代倫理思想的皇帝,他覺得妻子是妻子,表姐是表姐,二者的關係不一樣,更不能混為一談,所以,在被逼娶了隆裕後,光緒從沒有和她同房。

    慈禧讓隆裕嫁給光緒,主要是像監控光緒的行蹤,而且光緒身邊的大小太監和宮女什麼的都是慈禧安排的,他們就是慈禧的監控器,而光緒不和隆裕同房使得慈禧的如意算盤打不成。

    後來慈禧過壽給光緒封了兩個妃子,一個是瑾妃一個是珍妃,是一對姐妹。光緒很喜歡珍妃,但後來珍妃忤逆慈禧被降為貴人,為此光緒還在慈禧面前長跪不起。在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慈禧帶著光緒出逃,說帶著珍妃不便,就藉此把珍妃推進井裡溺亡。

    之後光緒的拒和主戰,變法維新等舉措皆被慈禧打壓,最後逼得慈禧發動戊戌政變,把光緒囚禁。

    光緒則在最後精神受打擊,得了重病,歷史上說光緒因病而死,後來經過專家對光緒的頭髮進行檢測,發現光緒是中毒而死的。有可能是被慈禧害死,因為據說光緒曾經在日記裡寫慈禧必然在自己之前去世,在她死後就要殺了袁世凱和李蓮英。後來被李蓮英看到告密慈禧,慈禧就毒死了光緒,並按照自己的想法安頓好一切後,在光緒駕崩後第二天,慈禧也去世了。

  • 4 # 可可潘琴

    首先的是慈溪獨裁者。①他一直專權不允許光緒親政。②,光緒18歲以後親政。洋務運動。百日維新。勻被慈禧否決。這對於一個年輕的有朝氣的君主來說是嚴重的打擊。③,光緒的婚姻不能夠自主。沒有愛情的婚姻像墳墓一樣。於是他沒有自己的孩子。④因為工序膩了慈禧的聖意。被囚禁在瀛臺。直到光緒死第二天慈禧死才死掉。恭喜的一生是無奈的一生是悲慘的一生是不能夠做主的一生是個傀儡的一生。它代表了舊中國的黑暗。封建制度的腐朽。他就是在這種環境裡頭犧牲的帝王。

    我個人觀點

  • 5 # 史遇春之塵境心影錄

    本文出自清人何剛德的筆記《春明夢錄》捲上。

    何剛德曾任清廷的吏部主事。

    這一段玻璃窗事件,雖是小事,讀來多少還算有點意思,所以就寫出來,供大家一觀。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農曆正月二十六日,光緒帝冊封皇后;二十七日,光緒帝大婚;二月三日,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歸政。

    慈禧太后歸政,就是所謂的光緒帝親政了。

    此後,雖說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但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光緒帝親政初期,原來擔任內務府大臣的立山(即楊立山,土默特氏)新任戶部侍郎,在得知光緒帝畏寒怕冷之後,他就命令部屬,製作了一片玻璃窗,裝在殿門之上。

    宮中的動靜,慈禧太后全都瞭然於心。

    在得知立山為了皇帝,在殿門安裝了玻璃窗之後,慈禧太后大怒。

    隨即,慈禧太后命令將立山宣召進宮,訓斥他道:

    “文宗晚年患咳嗽,他也是很怕冷的,遇到引見時,就用貂皮煨在膝蓋上,那時候,文宗是怎樣地承受著艱苦啊!”

    文宗,指咸豐帝,即愛新覺羅·奕詝。

    咸豐帝享年31歲,慈禧太后稱其“晚年”,或是敬重之意。當然,此處的“晚年”,也可做“末年”解。

    所謂引見,按照清朝的制度,京官在五品以下,外官在四品以下,由於初次任用、京察、保舉、學習期滿留用等,均須朝見皇帝一次;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分批引見。猜想,因為引見是按批次進行的,所以,引見的時間一般都會比較長

    慈禧太后接著說到:

    “皇上(光緒帝)年紀輕輕的,怎麼至於怕冷到這個程度?況且,祖宗的體制極為嚴格,如果在殿廷之上,安裝玻璃窗,這成什麼樣子?”

    立山嚇得夠嗆。

    慈禧太后更加嚴厲,道是:

    “你這樣逢迎侍奉皇上,真是膽大妄為。你現在是廷臣,不能和奴才比,我不能打你!”

    所謂廷臣,就是朝中的大官,也就是說,立山現在升任戶部侍郎,屬於外廷官員,慈禧太后不能用內宮的家法處置他。

    慈禧太后為什麼有此一說?

    主要是因為,立山之前是內務府總管,內務府總管屬於內宮的官員;在皇宮內部,主政者視內宮官員為奴才,可以動以家法。

    慈禧太后繼續說到:

    “但是,你的行為,已經違背了祖制,我且不說怎麼處置你。你自問一下,該當何罪?”

    見慈禧太后大動肝火,還要將自己問罪,立山已經嚇得不成樣子,他跪在慈禧太后面前,磕頭就如同搗蒜一般,請求慈禧太后饒恕自己的罪行。

    後來,立山又派人將已經安裝在殿門上的玻璃窗撤去,這事才算暫告結束。

    文末,簡要介紹一下立山其人。

    楊立山,字豫甫,土默特氏,庚子(光緒二十六年,農曆庚子年,公元1900年)被禍五大臣之一,內務府蒙古正黃旗人。

    清德宗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以員外郎出監蘇州織造,歷四任乃得代。

    論修南苑工,賜二品服。

    累遷奉宸苑卿、總管內務府大臣、正白旗漢軍副都統、戶部侍郎。

    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加太子少保。

    有人盜竊寧壽宮物件,坐失察之罪,鐫職留任。

    雖然立山善於迎合慈禧太后的心意,但他並非完全是討好逢迎之徒。

    戊戌(公元1898年)變法後,立山因憐憫被軟禁在瀛臺的光緒帝而遭到慈禧太后的怒叱,所幸李蓮英與立山關係密切,從中斡旋,才使其免遭責罰。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擢戶部尚書。

    本年,慈禧太后與瓜爾佳·榮祿密謀“廢光緒另立新帝”,立山為維護“祖制”,不顧慈禧太后震怒,起而反對,得罪了慈禧太后。

    當日,立山利用財務大臣之便,斂財無度,揮金如土,奢華無厭,因而招致忌恨,為其日後的敗亡埋下了隱患。

    義和拳起,清廷內部對於是否剿滅義和拳產生了分歧。慈禧太后連續四次召開御前會議進行商討(光緒二十六年,即公元1900年6月16日~19日)。

    會議期間,以愛新覺羅·載漪為首的主戰派和以許景澄、袁昶為首的主和派各持己見,爭執不休,一時難以定奪。

    此時,作為慈禧太后心腹的立山以一句“臣主和”,令慈禧太后及滿朝文武大為驚詫。後

    來,主戰派佔了上風,立山因主和而招致了厄運。

    不久,立山因未完成和談使命而被革職下獄,聽候發落。

    本來,立山跟隨慈禧太后多年,且深得慈禧太后歡心,還不至於被處死。但是,因載漪對立山敵視已久,必殺之而後快,他不斷上奏慈禧太后,要求處決立山。

    慈禧太后再三猶豫後,同意處斬立山。就這樣,立山在同朝官員的傾軋下,葬送了性命。

    立山被處決後,清廷迫於洋人的壓力,予以“昭雪”,追諡“忠貞”,並在宣武門外建專祠,易楊立山之名為“立山”。

    (全文結束)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坐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