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墨闌說說

    在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如何揚長避短?

    現在的社會條件越來越好了,並且,每個家庭基本都是四個大人,1到2個孩子。

    導致爺爺奶奶們對孫子們都相當溺愛。

    那麼隔代教育對孩子有哪些影響,以下幾點是我在教學當中發現到的:

    1.事無鉅細,孩子慢慢變巨嬰。

    這類情況在爺爺奶奶中很是常見,我的三年級一個班級中有一個孩子,每次孩子來聽課,奶奶都跟在身旁陪讀。上著課,孩子正寫著字。她就在在一旁嘮叨孩子的字寫錯了,順手就把孩子的字擦掉了。一會兒又問渴不渴,還沒等孩子回答,就馬上把水杯端到孩子的面前。

    2.孩子不會如何去愛人。

    在爺爺奶奶們的長時間溺愛之下,孩子接收到的永遠都是別人的愛。

    前兩天帶著兒子去公園玩,旁邊一位三,四歲的孩子,由奶奶帶著玩。孩子在正高興的跑著時,一不小心摔倒了。奶奶跑到身體去安慰他,誰知道孩子意說:都怨你,都怨你。誰知奶奶抱著孩子邊附和道:好,好,都怨我,下次奶奶好好看孫!

    如何揚長避短呢,希望一下能夠為你帶來幫助:

    1.分工協作

    如果不得已,需要和公婆同住的話,孩子出生之後,最好不過講清楚:婆婆負責孩子的生活,我們負責孩子的教育。

    2.引導婆婆成為教育專家。

    我有一個閨蜜特別聰明,情商非常高。因為她一直工作非常繁忙,沒有時間照顧和教育孩子。但是一有時間,她就會收集書上或身邊教育是失敗的例子講給她聽。同時她還給她報的有親子課程。這些方法特別有效,她婆婆的一些老舊思想,慢慢地轉變過來了。

  • 2 # 平淡是真oymlq

    隔代教育最大的弊病是:孩子從小缺乏父愛母愛,而父母的愛是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替代的。缺少父愛母愛將導致孩子成人後“愛商”低。

    哈佛大學,歷時75年研究結果:愛商決定一切!“愛商”是指愛與被愛的智慧。愛商高的人懂得享受愛,健康成長;也更懂得愛別人,更懂得感恩與饋贈。成年人中,愛商高的人年收入遠遠高於愛商低的人。

    中國權威調查表明:未成年人犯罪,有87%屬於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

    由於中國一些地區經濟條件不好,許多父母背井離鄉,千里之外打工。孩子缺乏父愛母愛,缺乏安全感、孩子性格孤僻、自卑,內心灰暗。

    父母外出打工,監護人就成了爺爺奶奶。由於爺爺奶奶文化程度不高等等原因,對孩子教育方法不當,導致孩子成績不好,輸在起跑線上。

    更多的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孩子過分溺愛,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即使是不合理的要求也通通滿足,形成了窮孩子富養。

    這樣孩子從小就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好吃懶做的壞毛病。有專家說:要讓自己的孩子變壞,只需要一招,孩子要什麼你就無條件無原則地給什麼!

    安全感的缺乏,容易使孩子依附於校園“小霸王”,甚至成為“小霸王”,長大以後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揚長避短,只能夠儘量減少隔代教育帶來的危害。

    第一、嚴格教育。不能因為爸爸媽媽沒有在孩子身邊,覺得虧欠了孩子,就溺愛孩子。

    第二、父母每天和孩子進行影片聊天。孩子要把在學校裡做得好的向父母彙報,父母及時表揚,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第三、父母把孩子接在自己身邊讀書,尤其是孩子在初中階段。

  • 3 # 侯媽家庭教育

    現在社會許多年輕人工作繁忙,養家餬口,沒有精力自己帶孩子,隔代教育是指父母將孩子的教育與撫養交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來負責,隔代教育是許多家庭都無法迴避的話題,如果家長處理不當極易引發家庭矛盾,養成孩子自私、任性的壞毛病,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與發展。那麼隔代教育有哪些優缺點呢?

    有利的因素有這些:1.老人有豐富的經驗,還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來養育孩子

    2. 為年輕人解除後顧之憂,年輕人可以把精力全部放在工作上3.增加祖孫之前親密的關係,填補親情空缺。

    不利因素有:1.老人過人溺愛孩子,讓孩子養成自私的性格2.老人思想觀念落後,跟不上當前的形勢3.造成孩子與親生父母之間感情隔閡。

    隔代教育對孩子有哪些影響呢?1.孩子任性自私,由於受到祖輩的保護,父母難以管教,一旦想法不能滿足,就會大吵大鬧2.孩子過分依賴大人,沒有獨立性,沒有自信,和其他孩子不好相處,遇事只能等大人來解決3.老人思想守舊,孩子缺少創新精神,視野狹窄,不願意接受新事物,失去天真活潑的個性。

  • 4 # 發現爸爸

    能根據自己走過的路給予兒女啟發,是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一說到“隔代教育的影響”,人們往往就會想到溺愛、放縱等標籤,殊不知,“影響”本是一箇中性詞,它和“弊端”不能劃等號。

    1、隔代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影響的,但是不一定都是壞影響。例如,隔代教育的孩子對家的歸屬感更強,也更懂得孝敬長輩,原因在於:相對於孩子的父母,祖輩有更多的時間和耐心去陪伴孩子、關愛孩子;相對於保姆,祖輩那份從心底油然而生的疼愛,是任何人給予不了的。

    2、當然,隔代教育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這不是因為單純的“隔代”教育結果,而是因為孩子的父母與祖輩之間沒有達成良好的教育共識,或者有些父母更像甩手掌櫃,這才是孩子教育出問題的根本原因。

    ▶▶▶ 在孩子三歲之前,父母最好不要和孩子有長時間的分離,這裡“長時間”的標準是兩個星期,這對於孩子而言就是一個“長時間”分離。常常與父母長時間分離的孩子,容易缺乏對父母的依賴和信任,這將成為父母與孩子以後相處和溝通最大的隱患。

    ▶▶▶ 如果因為要兼顧工作,孩子白天需要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爸爸媽媽在下班後也要安排時間高效陪伴孩子。包括:餐桌上的交流、出門前的關心、睡覺前的故事等等,這不僅是最重要的親子相處時間,更是父母觀察孩子成長變化的最佳時機,發現問題就及時處理、糾正,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

  • 5 # 李建學心理諮詢

      當今社會,許多工作太忙的父母會選擇將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撫養。一來可以讓老人因帶孫有事可幹,內心充實;二來孩子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顧,因為老人有充足的時間,以及較多的育兒經驗。據調查,中國有20%的獨生子女都是由祖輩撫養,這種情況大多出現在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和城市雙職工家庭。孩子由祖輩撫養有許多好處,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弊端和隱患。

      1、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

      心理學研究顯示,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都無法取代的。即使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全身心地照顧孩子,將全部感情都投注到孩子身上,也沒有辦法取代父母。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缺位,容易導致孩子產生被遺棄的感覺,在他內心深處留下陰影。特別是在與周圍孩子對比後,會形成落差感。這會進一步強化孩子內心被拋棄、被傷害和不安全的感覺。與父母血肉相連的愛的缺乏,會給孩子留下種種心理隱患,容易導致孩子形成情感和人格上的偏差。

      2、孩子易被溺愛、嬌寵

      許多祖輩在撫養孩子的時候,內心往往帶著年輕時對子女的遺憾。因為條件限制或是經驗缺乏,他們年輕時沒有給到兒子女兒充分的關愛。當他們年老、撫養孫子的時候,就有了彌補這個缺憾的機會了。其次,孫子對祖輩的需求和親密,會增加他們的價值感。這就促使祖輩一股腦的將情感投注到孫子身上,可謂“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事事依著孩子,寵著孩子。還有些年長的老人為了感受被需要的感覺和存在的價值,凡事都親力親為,不讓孩子來。到了孩子該學著獨立的年齡,還強行給孩子餵飯、把尿。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極易形成自私、任性、為所欲為的性格。

      3、引發家庭矛盾,加大親子隔閡

      心理學上有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即看門人情結。也就是所有照顧孩子的人,無論是祖輩、父輩,甚至是家裡請的保姆,都會不自覺地產生競爭和排他的情緒。照顧孩子的任何一方都會想要給孩子他所認為的好的教育,同時堅定不移的相信他所做的都是最好的。這個情結可以讓孩子在每個照顧者身上都得到好的照料,但是它也引發了一個問題,就是對控制權的爭奪。當在教育上出現分歧的時候,祖輩和父輩容易陷入誰最有話語權這個點,而孩子到底怎麼教比較好反而成了次要問題。家人們的對峙往往會讓孩子們為難,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可能不能體察其中的緣由,不管他靠近哪一方都容易有內疚感,導致其成人後在人際中退縮。另一種情況是孩子稍大了、由父母撫養了,這時父母難免會對孩子的一些行為有看法。有些父母會忍不住扭轉孩子問題行為,這個過程容易導致父母與孩子產生對立情緒、加大親子隔閡。

      那麼爸爸媽媽們該怎麼做,才能減少這些心理隱患呢?分享一些小方法。

      1、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建議多與孩子進行肌膚接觸,擁抱、撫摸、親親孩子有利於孩子形成基本的安全感。多和孩子說話,一起玩耍。在孩子8個月前,儘量自己帶孩子。最新的心理學客體關係學家認為,8個月前離開媽媽的寶寶,即使在長大後也容易產生瀰漫性的焦慮。如果確實需要祖輩幫忙,建議最好是請老人來家裡,而不是將孩子送走。當自己有空的時候,比如下班回來,要主動與孩子接觸。如果孩子還小,儘管上班很累,晚上也要儘量帶孩子睡。

      2、如果不得已要將孩子送走,千萬不能兩手一鬆,不管不問。兩家距離不遠的話,晚上可以接孩子回家。如果相聚很遠,不能每天都接送,週末也要儘量騰出時間去陪孩子。若實在沒有條件和孩子見面,也要保持和孩子的聯絡,比如給孩子打電話、通影片等,讓孩子安心、知道父母是愛自己的。當孩子能感受到這種確定的愛的時候,他的內心也就會安穩許多。

  • 6 # 團建遊戲智囊

    隔代教育最大的弊病是:孩子從小缺乏父愛母愛,而父母的愛是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替代的。缺少父愛母愛將導致孩子成人後“愛商”低。

    哈佛大學,歷時75年研究結果:愛商決定一切!“愛商”是指愛與被愛的智慧。愛商高的人懂得享受愛,健康成長;也更懂得愛別人,更懂得感恩與饋贈。成年人中,愛商高的人年收入遠遠高於愛商低的人。

    中國權威調查表明:未成年人犯罪,有87%屬於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

    由於中國一些地區經濟條件不好,許多父母背井離鄉,千里之外打工。孩子缺乏父愛母愛,缺乏安全感、孩子性格孤僻、自卑,內心灰暗。

    父母外出打工,監護人就成了爺爺奶奶。由於爺爺奶奶文化程度不高等等原因,對孩子教育方法不當,導致孩子成績不好,輸在起跑線上。

    更多的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孩子過分溺愛,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即使是不合理的要求也通通滿足,形成了窮孩子富養。

    這樣孩子從小就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好吃懶做的壞毛病。有專家說:要讓自己的孩子變壞,只需要一招,孩子要什麼你就無條件無原則地給什麼!

    安全感的缺乏,容易使孩子依附於校園“小霸王”,甚至成為“小霸王”,長大以後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揚長避短,只能夠儘量減少隔代教育帶來的危害。

    第一、嚴格教育。不能因為爸爸媽媽沒有在孩子身邊,覺得虧欠了孩子,就溺愛孩子。

    第二、父母每天和孩子進行影片聊天。孩子要把在學校裡做得好的向父母彙報,父母及時表揚,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第三、父母把孩子接在自己身邊讀書,尤其是孩子在初中階段。

  • 7 # 小王子愛上狐狸

    隔代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總歸還是有利有弊的,關鍵在於,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是用了什麼方法在教育孩子,而作為父母親的我們,又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充當了怎樣的角色。如果,我們只是因為自己的現狀,藉口一句為了生活而忙碌,把孩子丟給老年人就不管不顧,形同虛設,那麼這樣的留守兒童真的是很可憐的。雖然這些看起來很現實的理由,是那麼無懈可擊,但是我覺得作為父母親既然給了孩子生命,就該肩負起責任來。你至少可以從精神上和行動上去正確引導孩子,抽出一點點時間和孩子交流,讓孩子充分感受到你的愛和溫暖。

    我們的父母親們,因為已經上了年紀,他們對我們的孩子更多的是溺愛。雖然有些愛看起來好像很普遍,但經常不代表正常。他們教會孩子勤勞質樸的同時,也可能給不了孩子大格局;他們教會孩子勇敢的同時,可能不會教孩子要寬容……他們很多時候不願意正視自己對孩子的溺愛,是因為他們壓根兒就沒有覺得那有什麼問題。年紀大了,很多事情看開了,有時候也會像孩子一樣,憑著心情做人做事。所以,作為孩子的父母親,如果你的孩子是留守兒童或者你的父母親過多地參與了育兒,請記得你是父母親的身份,別讓孩子徹底留守。

  • 8 # 糯米麻麻Coco

    隔代教育,一直存在著爭議。但是很多時候父母工作忙,又不得不請老人幫助我們帶孩子。我媽幫我帶過一年多的孩子,在生活上確實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能讓我安心工作,但是孩子精神上的世界需求是沒法得到滿足的。我覺得隔代教育對孩子成長影響主要是一下兩個方面:

    1.隔代親,好多時候隔代教育帶給孩子溺愛,不利於孩子的規則意識培養。

    很多孩子被老人都帶成了小霸王。所以隔代教育對孩子成長我覺得主要還是在孩子的性格培養上吧。老一輩都是過來人,老方法帶孩子的比較多,所以很多時候跟現在提倡的科學育兒很矛盾。比如說我媽給孩子餵飯的問題,總給孩子多穿衣的問題等等。跟我媽媽協商了多少次,總是趁我不在家的時候給我姑娘餵飯,還滿屋子追著餵飯的問題。我週末休息在家好不容易給孩子制定的的規矩在週一全部給我媽搞破壞了。這樣反反覆覆,嚴重影響了孩子的規則意識建立。

    2.隔代教育,老方法,舊傳統,不重視孩子的內心世界。

    老人帶孩子的標準之一就是吃得飽,樣得胖,孩子少生病。在日常生活上給孩子照顧的白白胖胖,衣服給洗得乾乾淨淨的,但是很多老人都是忽視了孩子的內心需求。往往孩子得不到滿足的時候,老人就會嚇唬孩子,不許哭,在哭,姥姥就不喜歡你呢。外邊的大馬猴給你抓走啦。所以很多時候老人都不懂得傾聽孩子,瞭解孩子哭鬧行為背後真正的心理原因。

    但是我們父母這一代也沒有義務幫助我們,所以我們也要心存感激之情,感覺不太正確的地方多交流,互相學習,和諧的家庭氣氛對利於孩子的成長!

  • 9 # 十八線mama

    在我看來,隔代教育並不等於隔代養育。所以說,隔代教育並不完全取代了父母本身對孩子的教育,不完全替代了父母對於子女的責任。

    因此,隔代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應該是有利也有弊的,具體是利和弊哪個的影響大,要綜合考慮祖輩本身的素質以及家庭關係的和諧程度。

    如果說,祖輩中,本身就有人品德高尚,學識淵博,又能與時俱進,同時家庭關係有很和諧,那麼如果能讓孩子多和這樣的祖輩相處,本身就對孩子有很好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以我自己為例,本身我父母都是自制力不怎麼強的人,而我爺爺卻特有自制力,我從小跟我爺爺奶奶長大,我的自制力相對來說就很強。

    如果祖父母也只是平凡又普通的老人,如果家庭關係很和諧,凡事都能有商有量,也可以讓祖父母適度參與到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老人的經驗,也未必是應該全然否決的,有的時候,看似平凡的老人,也是能在某方面有很深刻的見解的。父母可以適當考慮到老人的建議,當然,至於孩子最終如何教育還是要取決於父母本身的態度的。

    而如果祖父母剛愎自用,或者過度溺愛孩子,那麼如果讓他們過多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反而會讓家庭關係日趨緊張,不但不會讓孩子從老人身上學到什麼,反而可能讓孩子早早學會鑽空子或者對父母的管教產生強烈不滿,此時就應該把距離拉遠,只在節假日偶爾看看老人就好。

  • 10 # 宸宸媽and豆豆爸

    隔代教育中比較明顯,比較典型的應該當屬“溺愛”了,有人問為什麼父母對孩子很嚴厲,但是對孫子卻特別溺愛,從我家婆婆對待兒子和孫子的點滴中,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

    我老公說他小時候比較調皮,媽媽對他幾乎是非打即罵,婆婆也不否認,說是好好教育他不聽,只能打罵了。而我兒子有時候犯錯了,我婆婆說他一句,兒子頂嘴了,她立馬就說,管你呢,你不怕媽媽罵你,你就怎樣怎樣吧……此時,因為老人清楚孩子的教育責任在父母,他們便沒有太多壓力,覺得不必跟孩子對立,所以大多選擇寵愛孩子。

    甚至有些老人為了討好孩子,會說,我給你吃,你可千萬別讓媽媽知道。這樣更可怕,時間久了,孩子甚至會覺得媽媽是壞人,媽媽不愛自己。

    但是在養育方便,老人很多人經驗還是比較多的,當然,每家情況不同,所以利弊誰大,需要自己掂量。

  • 11 # 小獸媽媽

    你要說影響其實也還好,我們小時候也基本上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大的,現在和爸爸媽媽感情也都還不錯,各方面發展的都不錯。

    我覺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呆的好處呢,就是他們比較細心,照顧的比較周到,同時相反的一面就是因為照顧得太過周到,太過周全,可能孩子存在嬌生慣養的問題,比較嬌氣。

    其實現在長輩的早教意識教育意識也挺強的。我同學兒子認字啊什麼都比我們家老大多,但是在運動方面沒有我們家丫頭野,我們家我是散養的。我看到我另外一個同學的兒子才一歲多一點,外婆已經帶著去上早教了。

    誰帶不都是一樣嘛,就是長輩辛苦點。

  • 12 # 水鏡書院新教育探索

    究竟家長是否應該把養育孩子的權利交接到老一輩手上?我建議,如非特殊情況,不要。為什麼?弊端

    1、老人在精力上跟不上小孩, 比如說孩子跑起來,不一定能跟得上,如果孩子還沒養成紀律意識,老一輩沒有培養孩子紀律意識並且孩子也接受的方法,老人基本是在體力方面上是無法估計小孩的。

    2、老人反應速度會差一些,出現一些緊急情況會沒法第一時間反應過來。

    3、老人因為專注力的下降,沒有觀察到孩子的每一個行為,所以對於安全的隱患問題或者其他孩子間相處的問題,沒有觀察到,也就沒法很好地解決

    4、老人可能會有自己的生活節奏和習慣,是家長不希望孩子學到的,但是老人家也改不掉,就像這位爺爺已經迷上了手機

    5、老人的警惕意識會下降,所以很多時候沒法提前讓孩子遠離危險。當然也可能是老人更加喜歡“放羊”的養育方式,這個也跟他們生活的節奏有關。

    6、部分老一輩做事有些時候全憑感覺,是經驗主義的一輩人,很多時候可能會因為一時的成功就斷定做該事情沒有太大的危險。

    優勢

    當然如果家長家庭裡邊的老一輩沒有以上的情況,還是可以帶孩子的。另外,老人對孩子的養育有什麼可以幫忙的?父母孝敬老人可以讓孩子直接看到,言傳身教的學習,另外老人身上有的一些良好品質,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生活簡樸等等都是可以讓孩子學習的地方。

    也許這位媽媽不是一位問題家長,但是這些事情在育兒中也是需要考慮到的。

  • 13 # 我和她的故事

    利:因為孩子也比較喜歡跟老人相處,老人讓孩子更能體會到親情。老人的寵愛,讓孩子更能體會到愛。家庭更歡樂。老人認識的人多,帶孩子認識人的也相對 多一些。孩子更喜歡與人交流。

    弊:但是很多老人溺愛孩子。孩子哭了,老人都很慌張,平時吃飯也喜歡喂孩子,孩子有什麼困難,或都不想做的事,一到老人面前說,老人就心軟,不讓孩子做了。有些老人帶的孩子自理能力,處理事情的能力更低一些。

  • 14 # 星媽聊育兒

    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不能以偏概全,而且在中國家庭中,三代同住的情況很普遍,在孩子幼小階段,大部分父母或多或少需要祖輩的幫助。

    積極的方面是:

    1、和老人一起居住,有利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認識完整的家庭結構是怎樣的。人的一生成長的不同階段,就濃縮在完整的三代或四代同堂家庭中。這一點尤其在過年家族團聚的時候體現尤為明顯。其樂融融的大家庭中,有和孩子同輩的兄弟姐妹,有叔叔嬸嬸姨父姨丈,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讓孩子知道,有這麼多親人在關心著ta,小小的生命被這麼多愛包圍著,是多麼幸福的事。

    2、老人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生活經驗不僅為孩子也為父母帶來了便利。比如父母工作忙的時候,老人可以給孩子講故事、教一些簡單的知識或是以老人自己的愛好比如唱歌、鍛鍊、寫字、看報等習慣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有的家庭中老人還承擔了家務、接送孩子上學、上興趣班的任務,為父母能安心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3、身邊有老人同住,孩子更能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尊敬老人的習慣。比如一家外出時會照顧到老人的狀態、家庭中的作息安排會相應地調整,孩子會從父母的言行中學習到要尊敬老人。

    以上積極的方面細說起來還有很多,不利的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則是祖輩和父母生活的年代及接受的教育不同帶來的育兒理念的差異。

    1、生活習慣的差異:比如在餵養上,很多父母堅持讓孩子自己吃飯,不好好吃就餓著,而祖輩是不忍心孫兒餓著肚子的,於是就親自給孩子餵食。還有每逢季節更換,老人怕孩子凍著,一個勁的加衣服,經常捂得孩子一身汗,殊不知孩子好動,體溫通常比大人高,最合適的穿衣標準是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

    2、教育理念的差異:還有很多老人從老家來到子女生活的城市,交際圈很窄,受教育水平較低,不愛運動不愛交際,很多時間都是在家看電視打發時間,這樣的老人帶出來的孩子少了很多出門和同齡孩子玩耍的機會,性格膽怯,也養成了看電視的壞習慣。父母親自帶孩子,就會在孩子成長的各方面關注的更多。

    家有老人居住,在生活上比起自己帶孩子還是要方便很多的。作為父母的我們,有時間還是要多陪陪孩子,教育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職責,只要親歷親為,承擔起為人父母的責任,做好和老人的溝通,就可以把隔代教育的不利影響減到最小。

  • 15 # 王為願

    隔代教育通常情況下是指孩子父母看護較少,無論幼年童年都是爺爺奶奶或者姥爺姥姥在日常生活中看護,陪伴,教育。

    隔代教育最突出的老輩人在孩子成長軌跡在中,太過溺愛,對孫子外孫過度關心,過度服務,儘可能的用自己的勞動替孩子完成一切,我曾經遇到一個十三歲的小男孩,居然不會繫鞋帶,因為明天出門都是爺爺系,而且還是用防止滑脫的鞋帶兒。還比如,爸爸媽媽帶孩子,通常做什麼飯孩子就吃什麼,老輩帶孩子,孩子吃什麼,老輩做什麼。過度的關懷,很容易養成孩子自我為中心的問題。

    另外老輩帶孩子,關注點基本集中在吃,難找那種具有現代教育意識的老人。 比如孩子回家做作業,一會送水,一會勸吃,還會說什麼學習辛苦,上學太累了之類的話題。缺乏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培養孩子正向觀念的習慣和意識。

    老人帶孩子也有優勢,生活服務相對到位,有經驗,尤其是孩子年幼的時候,對安全危機有預判意識,是很多年輕人無法實現的能力。

    在老輩人帶孩子中存在問題是必然,做為孩子父母親要更多積極參與孩子成長和陪伴,要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與老輩在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教育習慣上的深度交流和影響。有意識的帶動老輩人的改變。

    無論是孩子爸爸媽媽也好爺爺奶奶也好,都會存在自己的侷限性,學會反思,學會了解自己,改變自己也是特別重要的一環。

    家長強調自我學習是教育水平與效能提升的根本解決方式,每一個擁有濃郁學習氛圍的家庭,孩子想不優秀都難,用學習改變我們的生活,幸福指日可待,生活充滿Sunny。

  • 16 # 高山仰止A

    容易溺愛,使孩子缺乏是非觀念,自私軟弱等。為避免這一點,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一定要保持清醒,在孩子爸爸媽媽有空的時候,一定要把孩子交給爸爸媽媽帶。

  • 17 # 樹老師wsq

    隔代教育有利有弊。

    弊端~1孩子犯了錯誤,經常有老人顧及兒子兒媳的態度,不敢說不敢管!老人怕孩子摔著磕著,也不敢放開了讓孩子玩,經常一起在家看電視,安全省心。2有些老人本身溺愛孩子,任何要求都滿足,孩子學會用哭來要挾老人,達到自己的目的。老人給孩子吃飯,經常是越多越好,往往不利於孩子營養均衡。3有些老人對孩子關心,一會問孩子餓嗎?渴嗎?一會不要跑太快,不要這樣不要那樣,經常打斷孩子的活動,不利於孩子專注力的培養。

    優勢~老人一般對孩子都比較有耐心,能陪伴孩子玩耍,孩子能在老人身上獲得足夠的關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拒絕領獎合影,霍頓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為什麼他總能逃過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