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蜜桃姐姐

    1.每日活動交流

    對於蹣跚學步的孩子來說,每一天都是一次新的冒險。外出買水果、一起散步、一起坐車等日常都是很好的討論素材。每天晚上睡覺前,家長可以和孩子就一天的活動進行交談。如果孩子仍然只用一兩個詞來說話,那麼你可以問一些非常具體的問題引導孩子說出更多細節。如果孩子今天去公園玩了,可以問:是誰帶你去的?你和誰玩的?你最喜歡的玩具是什麼?不要總是問判斷題,這樣他們就不需要回答“是”或“不是”。回顧一天的活動對日托兒童的父母特別有幫助,因為這有助於家長了解孩子的日常。

    2.故事停頓

    在讀了很多遍《晚安月亮》之後,家長也許會驚訝地發現孩子已經記住了這個故事。這裡有一個不僅能讓孩子展現,同時還能讓他練習他不斷髮展的語言技巧的方法。那就是在開始讀他熟悉的故事或他最喜歡的故事部分時,偶爾停頓一下,讓孩子來填補“空白”。提示孩子,讓他在家長後面重複。每次家長讀這本書時,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停頓一下,這樣他就可以學習新單詞的發音了。

    3.玩文字遊戲

    當演講變成一場遊戲時,它的吸引力就更大了。小小孩會喜歡一種叫做“這是什麼?”的遊戲。當家長和孩子在一個新的環境——咖啡店、機場或市場——可以指著某物問孩子:“這是什麼?”挑戰孩子想出正確的名字。為了不讓他感到沮喪,從一些他肯定知道的東西開始——一隻貓,一塊餅乾。然後偶爾插入一個新單詞。如果他不知道,小聲提示,然後讓他大聲說出來。最後告訴他某物是做什麼用的。比如:“這是一把傘,下雨天用來擋雨的。”

    稍微再大一點的孩子會喜歡一種更復雜的遊戲,叫做“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當家長開始給孩子將故事時,到了高潮的地方,可以讓孩子說出他認為的故事的結局。如果孩子不能用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可以透過問幾個諸如“你認為XXX跑了嗎?”“他們最後安全了嗎?”之類的主要問題來幫助他。

    4.電話聊天

    大多數孩子在他們還不會說很多話之前就對電話產生了興趣。利用這種誘惑來引導孩子聊天。當朋友或家人打電話問候時,讓孩子和家長一起接聽。沒有視覺提示幫助,孩子將被迫磨練他的聽力和發音。當他覺得自己聽不懂或說不來,開始感到沮喪時,家長的介入和翻譯要及時到位。讓打電話的人提出簡單的問題,如果孩子不回答,就用自己的問題哄他,例如:“你能告訴奶奶你今天午餐吃了什麼嗎?”或者“你今天早上在客廳裡玩了什麼玩具?”

    不要以為所有的成人談話孩子都聽不懂,孩子理解得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多。例如,如果家長和伴侶試圖決定兒童房應該裝飾成什麼樣子,可以問問孩子的意見。“你的房間牆壁想要什麼顏色的?”即使家長已經決定好了塗什麼顏色,孩子仍然可以從表達自己的觀點中獲益。

    希望以上方法可以讓孩子更容易開口,語言發展更快。

  • 2 # 生命召集令

    透過《爸爸回來了》這個綜藝節目我們都認識了聰明可愛、伶牙俐齒的小甜馨。當時的甜馨年齡還是很小,但說出的話卻令我們吃驚,那麼小的孩子竟然如此聰明,會說出如此多的話語。我想為人父母的,都想自己的孩子像甜馨一樣,小小年紀就能說出許多話語,也想自己的孩子說出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除了遺傳因素外,日常的生活壞境也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如何教幼兒說話呢?

    孩子1-3歲正是學語言的年齡,處於此階段的孩子能夠學會很快說話。這裡有一些方法可以培養孩子說話的能力。

    孩子學說話首先是跟著父母學的,父母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充滿語言的環境。孩子應該經常性地接觸語言、歌曲和故事。其中故事和歌曲中有孩子生活中可能不經常用到的詞語,可以增加孩子的詞語量。孩子剛開始學說話時,父母應先從簡單的詞語和孩子交流。如果孩子學得較快,可以使用更加複雜的表達方式。和孩子交流時,應該談論一些孩子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比如孩子的玩具,零食,兄弟姐妹等,不應一味的父母自己說話。父母的教學風格應該適應孩子的學習風格。如果孩子能在父母的多次重複下學會詞語,那父母就應多次地重複教孩子。另外,和孩子交流時,試著問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使孩子參與到對話中,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有一些專家認為咀嚼食物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說話所需的口腔協調能力。

    本期答主:張婷,醫學碩士

  • 3 # 8爪媽媽

    0-12個月

    0-5個月的時候,語言發育基本停留在“聽”的階段。一般情況,3-4月,發出母音,如a ~o,啊~噢~,父母可以微笑著模仿寶寶的聲音,這樣會激發他的興趣。雖然他聽不懂,但在他發出咿~呀聲音時,要及時給予迴應,目光和寶寶對視並微笑。

    6個月以後,寶寶通常能發出子音和母音組合,如:ba~ba,ma~ma,很多父母以為這是在叫自己,其實這時寶寶只是機械發音,並不懂具體意義。

    8-12個月的寶寶,對講話的注意力提高,一些發育較早的孩子,對一些簡單的語言命令會有反應。有時會含混的發出一些變調音,這時的寶寶還處於適應不同音調的變化階段,可按以下方法教寶寶說話:

    1.關於稱呼

    從6個月開始,有些發育較早的寶寶,就能發出ba~ba,ma~ma,爸爸、媽媽的音調,這時他還不能把語意進行關聯,這時媽媽,就要指著自己,並看著寶寶說“媽媽,我是媽媽”,其他稱呼同樣的方法進行引導。

    2.搖頭表示“不”

    寶寶7-8個月後,會透過面部表情進行識別,對一些簡單指令會做出反應,如:寶寶抓媽媽的頭髮,媽媽搖頭表示不可以,並收起微笑,面露不開心的表情,撥開寶寶的小手。寶寶透過這一系列反應,也會逐漸理解,並學會搖頭這類簡單動作。

    3.統一事物名稱

    這個階段,最好對同一事物,統一稱呼,避免寶寶產生混淆。如:汽車,所有人都要統一說汽車,不要說:車車。

    4.識記物品

    指認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在8個月以後就可讓寶寶看實物卡,或有聲掛圖,圖片要是實物照片,不要用卡通、萌化的圖片,這樣更易識別理解。這一方法其實適用於寶寶學說話的所有的階段,家長要隨時給寶寶指認物品。

    1-2歲寶寶學說話

    1歲以後,進入了語言發展期,寶寶似乎突然就理解你說的話了。對於家長髮出的指令,已經能做出反應了,通常寶寶在2歲達到語言爆發,不僅能明白講話時的大部分內容,還開始使用代詞。寶寶的語言發育是不同的,會有早晚差異,所以,這個時候只要加強引導和鍛鍊,不用和別的寶寶做比較,可按以下方法教寶寶說話:

    1.發音準確

    不說兒語,如:“車車、鞋鞋、飯飯”。因為,1歲左右寶寶正在積累詞彙,父母一定要用標準的發音和名稱來交流、示範,隨時指認生活的常見物品和圖片,累積詞彙量!無論是在家、外出,比如看到“斑馬線、紅綠燈、公共廁所、雕塑”等任何物品,隨時指認,並簡單的給寶寶說明這個物品是用來幹什麼的,以便於他理解。

    2.語言+動作+場景相結合

    和寶寶說話時,語速要放慢,多說短句子,多說他熟悉的事物。在說到具體行為時,要將語言和動作場景相結合,如:踢球時,要邊說邊示範,上臺階時說“抬腳”,方位詞數量詞都可以這麼教,如:“寶寶在門裡面”“媽媽在門外面”,這有助於寶寶對語意產生聯絡理解。

    3.多發指令

    這個時候家長要減少代勞,讓孩子自己動手,並對孩子多發出指令,如:“把XXXX給我”,“去房間拿XXX和褲XXX”,“吃飯了,坐到椅子上面去,”透過指令提高寶寶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同時,也要根據寶寶的理解,適當增加或減少指令。

    4.識記性別名稱 

    一問一答,你叫什麼名字?你幾歲了?你是男孩還是女孩?讓他在問答中熟悉自己的資訊,熟練以後再以這個方法訓練,爸爸媽媽的名字,並逐漸擴大識記範圍。

    5.代詞的使用 

    很多寶寶對代詞(你我他)容易混淆。如:媽媽說:“你要吃飯嗎”寶寶通常回說:“你不要吃飯”。

    所以最初建議換個問法“寶寶要吃飯嗎”,他會回答“寶寶不要吃飯”。在他熟悉理解後,再逐漸加入人稱代詞。

    前期可先從“我”開始,頻繁讓他理解,如:我的玩具,我的小車,我的衣服,讓他明白,自己就是“我”,對方是“你”。這一點要完全理解通常需要一定時間,家長不必著急。

    6.創造語言環境

    要給寶寶創造語言環境,可講故事或放音樂讓寶寶聽,這時並不要求聽完或理解。透過兒歌、詩詞或故事等對提升語言的辨音及韻律節奏是非常有效的。寶寶在上學前往往就是透過聽故事,在提升語言表達的同時,也在學習掌握規則。

    最後,再總結一下,教寶寶學說話,除了技巧和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耐心,懂得這些道理方法,就要應用到生活場景中,耐心聽寶寶說,還要耐心引導寶寶說!

  • 4 # 吃熱狗早教育兒

      新的一年已拉開了序幕,也預示著你家的小寶貝成長了一歲。隨著孩子成長,慢慢地TA開始了咿呀說話,時不時地還會迸出一個新詞,寶爸寶媽們在興奮雀躍的同時,藉著春天的腳步,不妨也規劃一下如何能更好地教寶寶說話,怎樣能從小就提高寶寶的交流溝通能力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這幾條十分有用的方法吧!

      強化字、詞

      寶寶剛開始學說話時,一般只會說單個的字或詞語,比如糖、花、爸爸、媽媽等,這時候,大人要多給寶寶提供說這些字、詞的機會,強化這些詞語在寶寶語言中樞、記憶思維的存在性。比如,寶媽寶爸可以多次暗示寶寶,叫媽媽、較爸爸,或在寶寶吃飯、睡覺的時候,告訴TA,該吃——飯了,該睡——覺了,說這些詞的時候,可以升高語調,拉長語音,以便寶寶聽和記。

      

      做文字遊戲

      孩子小的時候,對遊戲最感興趣,遊戲的過程也最易在TA的大腦中留下印象。因此,大人可以跟寶寶做文字遊戲,以此來鍛鍊TA的說話能力。比如,可以準備一個玩具電話機,模仿打電話的情景,大人和寶寶各自拿著電話機,配合“喂、你好等稱呼語和問候語”,經過多次重複練習,來慢慢地啟發寶寶的說話能力。

      讀書、講故事

      寶寶小的時候,所有的活動都是模仿來的。大人可以放大聲音讀童話、故事會等書籍,剛開始孩子可能不能參與其中,但時間久了,重複次數多了,大人所讀的字、詞、句,寶寶也會偶爾跟著讀幾個。平時,寶媽寶爸多給孩子講故事、說寓言等,長時間的灌溉,對寶寶說話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幫助。

      

      多跟孩子交流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提示:寶寶很小時,雖然不能說出完整連貫的話語,不會用詞語,但大人也要多跟TA交流。其實,交流應該從寶寶一出生就開始。比如,寶媽餵奶時,跟寶寶眼神的交流;後來和寶寶親暱、擁抱、親吻等動作的交流;孩子開始咿呀說話時,教TA稱呼語、問提示性的問題等方式的交流;利用漫畫書,和孩子一起識別其中的圖示、畫面等,上述這些都是和寶寶交流的過程。當然家人們也可以發揮才智,從多方面和寶寶交流溝通,鍛鍊TA的說話能力。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透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尋【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toB企業如何結合公益產業化優勢突破經營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