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芷行合一

    首先恭喜你,四歲多的孩子可以問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你的孩子很健談,思維很活躍。

    這個年紀的孩子有自我主張了,都想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情,他們會很堅持,會叛逆。他們有主見,有想法,敢於挑戰權威,挑戰不公平,所以如果父母給予太多壓力,他們就會越反抗。於是做為父母的就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挫敗感,就難免了衝動時使用武力,但是打了孩子,孩子就會聽話了嗎?不,孩子越大越不聽話。

    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不打不罵教出好孩子。

    首先孩子不聽話,我們要冷靜再冷靜,搞清楚孩子為什麼不聽話,他肯定有他的原因,耐心聽聽孩子的想法,找出孩子真正想要的,對症下藥。

    其次尊重孩子,父母跟孩子之間需要相互尊重,不要時刻以自己是家長的身份壓制孩子,尊重他的決定,這樣孩子也會尊重父母,會從心底做到讓父母滿意。

    最好跟孩子講道理,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不懂道理,有這想法的父母是大錯特錯的。任何事情我們都可以跟孩子講道理,孩子發脾氣時我們先讓孩子冷靜,然後再跟孩子講道理。經常給孩子講道理,孩子會很聽話的。

    所以我們做為父母,一定要做到不打罵孩子,但是對於孩子已經提問了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回答孩子呢?我覺得可以這樣跟孩子說,因為媽媽已經跟你說過了應該怎樣做,而你提出的想法實在是行不通,而你又一心的按照你的想法來做,媽媽不想你犯錯所以就打了你,而你為什麼不可以打媽媽,因為如果是媽媽犯錯,會由媽媽的媽媽來批評。

  • 2 # 七月y

    小孩問出這個問題確實是有一點尷尬的,因為現在的小孩的思想跟我們以前不一樣,我們小時候就會覺得做錯事情捱打是很正常的事情,現在很多青春期離家出走甚至一言不合就要走極端的小孩子太多了,小孩抗壓能力小,小的時候養成良好的習慣,做錯事情打了之後一定要好好的跟她談一下,自己知道錯在哪裡,為什麼會捱打,她如果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那就可以好好溝通了。

  • 3 # 溫暖的娟子

    媽媽這樣對兒子說:其實,父母可以教育兒子,也不可以打兒子,當然兒子更不能打父母(父母生你養你愛你,兒子怎麼會打父母呢?那是大逆不道的行為)。有時候,媽媽沒有耐心、工作生活的焦慮、情緒問題和身體疾病等原因,會對你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以打代替教你,都是不對的。

    媽媽打你不對。我告訴你為什麼不對。每個人身體內都有5個小怪獸,怒怒、憂憂、樂樂、怕怕、厭厭,以後,看見媽媽生氣了要打你,就是媽媽體內的怒怒出來啦!兒子,你提醒媽媽:媽媽的怒怒怪獸跑出來啦。

    媽媽要深呼吸5下,找出生氣原因,為什麼生氣?生氣的意義何在?然後接納憤怒,不要自責,慢慢訓練自己。這就是認識情緒的過程。

    原因分析:

    人都有七情是正常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主要是要認識情緒,接納情緒,從而不被情緒控制。當你開始接納,也就發生了改變。

    切記壓抑自責。

    《頭腦特工隊》這部電影對孩子認識情緒,從而接納情緒,都有非常好的效果。陪孩子看,一邊看,父母一邊提問效果更好。

    這裡面有進化心理學知識。

    孔子說顏回有兩個優點:不遷怒不二過。

    推薦我們做父母的都學習《不吼不叫:如何平靜的讓孩子與父母合作》。這本書告訴我們打罵是會遺傳的,對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差等影響一生。希望我們做不打不罵,不吼不叫的一代父母,從而改變打罵基因。

  • 4 # 羽翼成長二三事

    世界都是美好的:沒有善與惡;人們都是平等的,沒有長幼之分。在孩子純真的眼裡,就是這樣。所以當他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首先你要想一想,是在你們之間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還是看到在周圍其他的親子之間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然後分一下幾步和孩子聊一聊:

    第一,清楚緣由。問問孩子為什麼這樣問。

    第二,明確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不管是大人打小孩兒,還是小孩兒打大人都是不對的。如果是你們之間發生了這樣的事,你可以先和他道歉,並表達你是愛他的;如果是看到其他親子間這樣的事,也肯定父母是愛孩子的。

    第三,開導並講道理。父母為什麼會打孩子?孩子犯錯或調皮,父母說了,講道理孩子都不聽,父母生氣,想讓孩子改正錯誤或是不調皮,才打了孩子。雖然父母打了孩子,但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為了孩子變好,孩子要孝順,百善孝為先,所以不能打父母。

    第四,約定並改變。和孩子約定好,孩子可以犯錯,但不能犯同樣的錯誤。父母也做到儘量多動口少動手。

  • 5 # 江西阿星

    因為媽媽打你是有原因的,是你不聽話媽媽才打你,而你不能打媽媽是因為你還是個孩子,等你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你就知道了。(大人也要教孩子,告訴他做錯了什麼,而不是去打他,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 6 # 元寶媽咪

    根據您的提問問題,四歲的寶寶已經有了很強的自我思考和獨立性的能力,孩子這麼問,據我推斷,您經常會打孩子吧?

    其實,家長打孩子也是常有的事,很多時候孩子調皮任性的時候,家長被氣的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一氣之下,就動手打了孩子,而打完之後,很多家長又會很後悔,感覺對孩子十分的羞愧。

    不過,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應該先穩定住情緒,最好不要用打罵的方式解決問題。

    打罵並不是處理問題的最好方式,只能是家長不良情緒的一種發洩,而對於孩子來說,沒有任何教育意義,還容易使孩子變得膽小、缺乏安全感。

    那麼就需要改掉孩子在犯錯誤的時候,打孩子的習慣,然後在這樣回答孩子。

    “並不是說,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母親可以打兒子,而兒子不能打媽媽,打人首先是不正確的,誰都不可以打。媽媽打你也是錯誤的行為,媽媽向你賠禮道歉,以後遇到問題會透過教育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不是打罵,打罵是一種暴力的行為,兒子打媽媽更是不對的,是對長輩的不尊重,也會使孩子變得越來越暴力。”

    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媽媽該如何解決問題呢?

    首先了解事情的經過

    當孩子犯錯誤之後,家長先別急著發火,先了解整個事情的經過,問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孩子做的錯誤的話,就要給孩子講解這樣做是不對的,引導孩子正確的做法,並且告訴孩子這樣做會造成的後果。

    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下次不要再這樣做了。

    同時,也可以對孩子採取一些小懲罰,讓孩子記住自己犯錯誤了。

    如讓孩子失去一次去淘氣堡玩耍的機會,失去一次看動畫片的機會,失去一次買玩具的機會,都是很不錯的懲罰方式,而並非一定要打孩子。

    以免,對孩子以暴制暴的這種行為,也會讓孩子變得暴力,他也會學著媽媽的方式去打人,遇到問題不懂得溝通,只知道用暴力的方式解決。

  • 7 # 海靈匯

    我是兩個女兒的媽媽,小女兒3歲8個多月,與您兒子年紀相差不大,說一下我的看法吧!

    您的兒子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他已經對這種現象產生質疑。首先,要了解他為什麼要這麼問。是因為您過打他,還是他看到別人的母親打兒子?其次,弄清他對“母親打兒子”這件事的真實看法,並正確引導。最後,教他一些疏導情緒的辦法,母親以身作則,共同執行。

    一、為什麼這麼問?1.母親打過他首先,母親應該真誠地向他道歉。其次,向他說明:儘管當時他的行為不對,但母親也不能打他。因為不僅打他解決不了問題,而且“打在他身上,痛在母心裡”,母親當時是非常心疼的。最後,向他解釋:當時母親太生氣了,沒能控制好情緒,才會打他,做出了連自己都後悔的衝動行為。所以,每個人都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不會一時衝動而打人。(詳見第三步:怎樣才能讓“母親不打兒子,兒子也不打母親”?)2.看到別人的母親打兒子詢問看到的情景:那位母親因為什麼事情打兒子?打過之後,結果怎樣?事情有沒有得到解決?詢問孩子對這件事的看法。(詳見第二步:孩子如何看待“母親打兒子”的行為?)二、孩子如何看待“母親打兒子”的行為?1.詢問孩子:為什麼認為母親可以打孩子?理由1:有些孩子會接收到:父母傳遞的一種“你是我生的,我打你天經地義”的觀念。向孩子說明:那種觀念是不對的。雖然孩子是父母生的,但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不能隨意打罵。理由2:孩子會認為“犯了錯誤,捱打是應該的”。向孩子說明:解決錯誤的方式有很多種,用打人的方式解決是最沒有效果的。捱打的人,雖然表面上迫於暴力而臣服,心裡卻憤憤不平,不會真心實意改正錯誤。打人不僅沒有效果,還有許多負面影響:讓孩子身上遭受痛苦,心裡感到生氣難過;讓父母覺得心疼內疚;讓孩子與父母的關係越來越差。2.兒子可以打母親嗎?可以參考以下對話:——看到母親打兒子的行為,你有什麼感覺?——很正常?還是害怕,恐懼?或者其他……(如果孩子回答不出來,就跳過,不要一直問。)——被打的兒子會有什麼感覺?(如果孩子不知道怎麼回答,可以幫助他回答,詳見下。)——兒子被打,身上會痛、不舒服,心裡會生氣、難過。而且,因為兒子被打很痛苦,就不能真心實意地聽母親的話,從而真正解決問題。(強調被打之人的感受,讓孩子體會到被打之人的痛苦,才不會輕易打人。而不是刻意去強調道德感,不要說出“因為打人不是好孩子”“大家都不喜歡打人的孩子”等這類“為了得到好名聲而不能打人”的話。道德行為的本質,並不是為了獲得好名聲,而是為了不傷害他人,尊重他人,與他人和睦相處。)——你希望別人打你嗎?——不希望。——你不希望別人打你,那別人也不希望你打他。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讓別人打;也要學會控制自己,不去打別人。……

    對話是為了瞭解母親打兒子的行為在孩子心裡造成影響的輕重程度以及他對此的是非觀念。最重要的是,要一步一步地引導孩子,讓他明白:打人會造成什麼後果,為什麼不能打人。

    三、怎樣才能讓“母親不打兒子,兒子也不打母親”?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會生氣,母親也會生氣,這很正常。控制情緒,並非忍住不生氣。忍住不生氣,只會讓肝氣不舒,影響身體健康。要想辦法疏導情緒,給情緒找一個出口,這樣才能做到:雖然發了脾氣,但也不至於打人。1.吹氣法小女兒兩歲多的時候,我教她一個辦法:如果生氣的時候,就把“氣”吹掉。就像吹氣球那樣,先深呼吸,再用力吹氣,一遍一遍地吹氣,把“生的氣”都吹掉,就不生氣了。剛開始,她並不會照做。

    後來,我自己每次生氣時,就努力控制情緒,對自己說“把氣吹掉!”,然後就一遍一遍地深呼吸、用力吹氣,堵在胸口的“氣”,真的就被“吹掉”了,覺得心裡舒服多了,沒那麼生氣了。

    如此幾次之後,她生氣時,也會學著我的樣子,把“生氣吹掉”。

    2.提醒法我會向小女兒尋求幫助,讓她幫我控制情緒。我會跟小女兒說:“生氣讓我覺得很不舒服,如果媽媽生氣的時候,請你跟媽媽說"莫生氣",媽媽就會努力讓自己不生氣或者"把氣吹掉"!”後來,我生氣時,她就會提醒我“莫生氣”。我就會好好地控制情緒,再“把氣吹掉”。她看到她的提醒有效果,就主動要求我下次也提醒她。3.設底線,尋替代品母子約定底線:再怎麼生氣,雙方都不能打人。

    如果實在很生氣,就各自尋找一個替代品出氣,把情緒發洩出來。譬如,母親可以打枕頭,兒子可以打毛絨玩具。

    4.日常情商教育

    情商對孩子將來的影響超過智商。在平常的生活中,就要加強孩子的情商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情商。譬如,透過繪本教育,遊戲教育,父母以身作則等教育方式。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一切教養方式的堅實基礎。打孩子絕對是最差的教養方式。母親以身作則,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以恰當的方式疏導情緒,孩子才有可能擁有良好的情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上有汗皰疹多長時間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