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閒壇故事匯
-
2 # 風雪夢不逝
諸葛亮數次北伐卻無功而返,因而後世有很多人認為諸葛亮窮兵黷武,濫用民力。其實諸葛亮北伐只有兩個原因。一是為了完成先主劉備遺志,恢復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二則是在戰爭中求生存,以攻代守,遲滯曹魏的發展壯大。諸葛亮每次北伐,都是在後方穩定,糧草充足的基礎上,並不是窮兵黷武。
我們先來看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最後是如何評價諸葛亮的。
“評曰: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 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這說明諸葛亮確是治世之能臣,只是與韓信相比,還缺一點點領兵的智慧。諸葛亮把蜀國治理的井井有條,安定團結,深得民心。在有穩定的後方基礎上,積極用兵,力圖擺脫地域限制,恢復漢室,可惜事與願違,諸葛亮對蜀漢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諸葛亮忠君愛民的思想,為後世所稱道,後世人民懷念敬重他,才有了今天的“武侯祠”。
諸葛恪,諸葛亮兄諸葛瑾之子,年少成名,文武兼備。陸遜去世後,諸葛恪總領荊州軍事。孫權駕崩,臨終託孤給諸葛恪,自此諸葛恪總攬吳國軍政大權。諸葛恪上臺後採取了一些措施安定民生,穩定民心。但是因為過分剛愎自用,讓諸葛恪最終死於非命,不得善終。
孫權去世後,太子孫亮繼位。魏國司馬師趁孫權新亡,出兵伐吳,被諸葛恪打得大敗,取得東興大捷。自此後,諸葛恪開始驕傲自大,不可一世。
公元253年,諸葛恪不顧吳國眾大臣反對,徵發20萬大軍伐魏,吳國百姓聞之震動,諸葛恪逐漸失去民心。諸葛恪率領大軍攻擊魏國合肥新城,久攻不下,軍中又發生瘟疫,諸葛恪視而不見。魏軍趁機來攻,吳軍死傷慘重,只得撤軍。回軍後,諸葛恪還想繼續伐魏,他大肆任用親信,連宮廷侍衛都換上自己人,引起了吳主孫亮的警惕與懷疑。吳國宗室孫峻趁機聯合孫亮,在酒宴設伏,諸葛恪中計,最終諸葛恪身首異處,暴屍荒野。
諸葛亮高風亮節,鞠躬盡瘁,謹言慎行。而諸葛恪剛愎自用,妄自尊大。兩種性格,兩種結果,令人唏噓。北伐也是一樣,諸葛亮有始終穩定的後方,諸葛恪的後方看似穩定,實則波濤洶湧。諸葛亮雖然失敗,名垂青史。諸葛恪一經失敗,便遭殺生之禍。諸葛亮與諸葛恪性格與智慧的不同,決定了他們的命運不同。
-
3 # 李俊河北
諸葛亮伐魏不算窮兵黷武,諸葛恪伐魏則有窮兵黷武的意味,結局是諸葛亮活活累死,諸葛恪則被反對他的政客孫峻抓住把柄,發動政變,活活殺死。其中緣由是:
1.伐魏的主觀目的不同。諸葛亮是位理想主義者,透過伐魏興復漢室是他一生追求的夢,以攻為守避免越來越強大的魏國攻擊、保住蜀漢政權是他現實的第一要務。諸葛恪是位空想主義者,接過孫權大旗後,做了平定山越、整頓吏治、免除賦稅關稅等得民心的事,但隨後就不謙虛謹慎了,靠著靠不住的機會企圖一次性伐魏一統天下。
2.伐魏時對軍事的準備不同。諸葛亮一生唯謹慎,對伐魏每一次都是做好糧食、軍服、武器的準備,發明了運送糧食的木牛流馬,特別是最後一次在五丈原,學習曹操的屯田藝術,搞起了軍墾戰歌,走軍民融合之路,當地百姓也不反感,直到孔明死,還是有規律有節奏的撤退,沒有給司馬懿留下破綻。反觀諸葛恪,對軍事部署純粹是機會主義。在會同老將丁奉在東興破壞司馬師閃電戰後,驕傲自滿,在經濟軍事實力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謝絕大臣各種有益建議,不顧一切徵發二十萬人力伐魏。
3.諸葛亮和諸葛恪對待軍民士態度不一樣。諸葛亮在伐魏時對軍士賞罰分明,也比較注意體貼下屬;諸葛恪在伐魏時,在新城遭遇魏軍頑強阻擊時,有部將告訴他……吳軍士卒疲勞,患腹洩、腳氣病的已經達半數以上,死的傷的隨處可見,他卻認為軍官們說假話,揚言要把他們殺掉,後來誰也不敢再去彙報真實情況;將軍朱異提了點不同看法,諸葛恪大怒,立奪其兵權;都尉蔡林屢次獻策,諸葛恪都不採納。最後導致司馬氏魏國趁機大勝吳軍。
-
4 # 南虢先生
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都在窮兵黷武。董卓集團、呂布、二袁集團、曹氏集團、馬韓、孫氏集團、劉氏集團、司馬氏集團都在窮兵黷武。
東漢末年生靈塗炭,而曹操、司馬懿也有屠城殺降、殺害士族的記錄。其中司馬懿徵公孫淵時竟殺降築起“京觀”來炫耀,做成遼東“真空”,後來發動高平陵之變,屠滅皇族及士族,集中監視曹氏宗族,其後更引起淮南三叛,做成魏境內死傷無數,是三國規模最大的戰役,對社會的破壞程度很大,但很多人不瞭解而已。為了一己之私,再動不必要的干戈,生靈塗炭,幸虧魏國底子較厚,而陳壽曲筆迴護,不予批評。把責任都推到王凌、毌丘儉、諸葛誕身上:“而皆心大志迂,不慮禍難,變如發機,宗族塗地,豈不謬惑邪!”《三國志-魏書二十八》
赤壁之戰、漢中之戰、襄樊荊州之戰、夷陵之戰等等,都是傷亡無數。
三國中期,魏、蜀、吳都在互相攻伐,曹魏多次徵吳、蜀,吳、蜀也多次北伐。其中東吳北伐的規模並不比諸葛亮的北伐小,死傷比諸葛亮北伐還要多。諸葛亮北伐大多在山地上作戰,作戰規模、兵鋒交接規模都相對較小,且諸葛亮實行輪休制,沒有采用過激的戰術,戰後也沒有屠城殺降記錄(關羽也沒有),所以,北伐期間傷亡應該不大,由於都在山地上作戰,對社會的破壞程度也不大。
當然,吳國孫權北伐時在用兵時也是比較剋制的,但到了諸葛恪時就好大喜功,所以諸葛恪下場就不好了。
三國後期,滅蜀之戰、滅吳之戰同樣傷亡無數。
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
5 # 有得觀史
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在出師表中說得很清楚。
第一點,前出師表開頭寫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機存亡之秋也。”
魏蜀吳三國相比,蜀國最弱,魏國最強,魏佔有天時地利人和,優勢明顯,一統天下的決心很大,他第一個要滅掉的就是蜀國,所以蜀國處於危機存亡之秋。
第二點,後出師表開頭寫到,“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不伐賊,王業亦亡。”不能坐以待斃,這是劉備的基本判斷,諸葛亮轉述劉備的判斷,表示他贊同這種判斷。
羅貫中說得好,“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天下長期處於分的狀態。經過弱肉強食的爭鬥,出現了三國鼎立局面,這種局面不會持續太久,一統天下很快就要到來。這一規律無法改變。
諸葛亮只是把結論說出來了,他沒有分析原因。下面我來分析一下。
第一,統一是必然趨勢,三國最後剩一個,有兩個要被滅掉。採取守勢,偏安一隅,不主動出擊,就沒有機會吃掉別人,不可能成為最後的贏家。這裡沒有第三條道路,只有輸贏,不贏只能輸。
第二,三國之中魏國最強,吳國次之,蜀國最弱,強勝弱機率較高。但是,強者一定能勝弱者嗎?不一定。蜀國雖弱,仍然可能笑到最後,成為最後的贏家。
第三,諸葛亮北伐方案是穩紮穩打,出祁山,先佔涼州,然後一步步向前推進。結果諸葛亮北伐未建寸功。諸葛亮北伐失敗了,難道就沒有成功路徑嗎?當年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最終就勝利了。如果諸葛亮採納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也許就能成功。成功的道路是有的,只是諸葛亮沒有找到而已。有一線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努力,這沒錯。
諸葛恪是死於性格,他剛愎自用,後方不穩也不管不顧。諸葛亮北伐,身在外仍能保持後放穩定。
諸葛亮北伐,用馬雲的話描述比較貼切:“夢想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互關互動,互利共贏!
-
6 # 日慕鄉關
諸葛亮在劉備駕崩後執意北伐,實則有不得已的苦衷。
三國之中,魏國最強,吳國次之,蜀國最弱。照說蜀國應該韜光養晦,徐圖後進,為何要主動出擊,明知不可而為之呢?且他北伐的對手還是最強的魏國,為什麼不先與吳國爭鬥一番,積攢實力再行爭霸。
作為蜀國一把手的諸葛亮,需要考慮的更多。
從純軍事的角度來看,蜀國最大的優勢是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但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蜀國面積有限,發展潛力不大,長期固守,只會等來被動挨打。如果選擇主動出擊,說不定能火中取栗,覓得一線生機,縱然不能取勝,也能打亂對手佈置,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再者,蜀國的主動出擊可以有效牽制魏國兵力部署,給吳國可乘之機,雙方從東西兩個方向對魏國進兵,縱然魏國國力強大,但雙拳難敵四手,防守之餘無力進攻。
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從政治角度考量,諸葛亮也必須挑起戰爭。劉備在世的時候,蜀國內部雖然也存在派系,但劉備創始人的身份可以有效壓制。待劉備駕崩,諸葛亮雖是託孤大臣,但無論能力資歷都無法與劉備相提並論,蜀中的益州派,荊州派互不相讓,長此以往必然爆發矛盾,而以蜀國的國力,內鬥必然導致滅亡。
解決內部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輸出矛盾,用外部危機來壓制內鬥,北伐就成為不二的選擇。
從諸葛亮個人的角度,戰爭也是攥緊權力的好辦法。馬基雅維利在《君主論》中曾寫道:軍人天生就對戰爭狂熱,只有戰爭才能凸顯他們存在的意義,只有戰爭才能讓他們的利益最大化。
諸葛亮雖然是丞相,實則是軍隊的最高統帥,一旦發動戰爭,他就可以調動全國的力量,進而牢牢掌握最高權力,只要戰爭持續,他這種權力就不會中斷。在他去後,接班人姜維矢志不渝,繼續北伐同樣也是基於這個原因。比之諸葛亮,姜維能力資歷更加不如,所以他更加需要戰爭。
而諸葛恪的情況較之蜀國又有不同,一則吳國疆域穩定,實力雄厚,面對三足鼎立的複雜局面,可攻可守,選擇太多,諸葛恪的重要性有限;二來吳國享國日久,內部權力錯綜複雜,縱然諸葛恪一時立下大功,但各種派系不會就此收手,一旦抓住機會自然想置他與死地;三則諸葛恪的能力不及叔叔諸葛亮,諸葛亮雖不如羅貫中筆下一般“多智而近妖”,但也是實打實的智者,劉備託孤與他和李嚴兩人,他卻早早整垮李嚴,大權獨攬,即使打了敗仗,地位也無可撼動。而諸葛恪只是敗了一場就激起矛盾,以致被人暗算,不能不說能力遠遜色與叔叔。
-
7 # minecraft小吳
諸葛亮六出祁山是典型的窮兵黷武。這是出於政治優先原則,就是以匡復漢室為己任,成不成他都要幹。三國之中,蜀國土地最小,人口最少,要是按現在的GDP看,蜀國比吳魏不只差一點,這與二戰日本主動進攻美國一樣。在冷兵器時代,士兵戰鬥力在武器上沒差別,哪蜀國憑什麼以小搏大?何況進攻比防守消耗更大。所以結局也是必然的!蜀國從實力上只宜守,但政治信念讓諸葛亮窮兵黷武取攻勢。
-
8 # 湘江無語水空流
凡是在那說諸葛亮北伐是為了轉移內部矛盾的全是不懂軍事,政治為何物的人。
轉移內部矛盾只需屯兵漢中,小打幾仗就可以了,參照我朝對越南,那才是真有轉移內部矛盾的作用。
另外,說諸葛亮根本不能成功的更是在以成敗論英雄,參照韓信。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非常的成功,魏國皇帝曹睿御駕親征,大將軍曹真等主要將領全部出動。差別在於韓信一次明修棧道 暗渡陳倉就解決了蜀中出軍困難的問題。諸葛亮也是按照這個套路來的,只不過馬上就要成功的時候,馬謖自作聰明的把街亭丟了,害得諸葛亮只能退兵。
而後魏國大將軍曹真常駐雍涼,加強了對蜀國的防備。韓信之所以能快速成功就在於第一次欺負對手沒有準備,一擊得手,否則也很難預料。
一般貶低諸葛亮的人都喜歡吹捧司馬懿,我來告訴你,司馬懿的兵力是諸葛亮的兩倍,卻不敢正面交鋒,你告訴我諸葛亮是什麼水平?
另外諸葛恪是典型的權臣被另一個權臣和皇帝聯合殺掉的,沒有可比性。
-
9 # 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平生不求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起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亂世英雄亂世梟雄三國犄角誰也滅不了誰只是坐等看誰命硬
-
10 # 狼的影子319
諸葛亮絕對是窮兵黷武的典型,三國之中,蜀漢最弱,曹魏十分天下有其七,人口約500多萬,軍隊40萬。江東孫權,據天下十分之二,控制人口240萬,軍隊20萬,據江浙贛閩湘鄂富庶之地,而蜀漢自荊州丟失,就已經喪失了爭奪天下的能力,區區益州,人口不過90萬,軍隊動員的最大極限是10萬人,跟孫權較量的資格都不具備,還要勞師糜餉的強行伐魏,實在是以卵擊石。因為沒有了荊州,蜀漢想從三峽順流而下的出川道路就失去了作用,蜀軍不可能每次都借道東吳的荊州出兵伐魏,如此,蜀漢出兵的方向就只有一個漢中了,蜀漢要越過大巴山和秦嶺才能達到關中,部隊行進和後勤轉移都非常困難,尤其是穿越秦嶺,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攻打陳倉,穿越秦嶺時的糧食運輸都是靠人工擔過去的,所以,諸葛亮這才出兵才20幾天就糧盡退兵了,這是諸葛亮歷次出兵中過程最短的一次,雖然是在街亭大敗後的當年就匆忙出兵的,可能有後勤保障準備不充分的原因,但是遠遠沒拮据到只能維持20幾天的地步,自然條件的惡劣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說,蜀漢政權在荊州丟失以後,實際上就不具備爭奪天下的力量了,即使是劉關張在世也是無能為力了,諸葛亮就更不用說了,他執意不顧客觀事實的強行北伐,不僅僅是窮兵黷武那麼簡單,最重要的就是想立軍功封王加九錫,還有就是策應東吳的北伐,讓他那個在東吳當大將軍的草包哥哥立功。
蜀承漢制,軍功是晉升的唯一硬指標,非立功疆場不足以顯功,諸葛亮打了幾個處於原始社會的彝族土寨子,就獲得了九錫中的“金斧鉞一對,曲蓋一,前後羽葆鼓吹,虎賁六十”,這已經是相當於皇帝的“半副鑾駕”了,諸葛亮帶著這副執事儀仗出門,自皇帝以下文武百官見了都要跪迎的,李嚴曾經試探性的勸諸葛亮稱王加九錫,諸葛亮雖然嘴上拒絕了,但是心裡其實像熱碳一樣,所以他在南征結束後就匆匆忙忙的發動了北伐,在他的心目中,“秉旗執鉞,揮斥方酋”,以千軍萬馬揚威域外,立功疆場,晉爵稱王,才是人生一快。誰知道他自己手藝太潮,第一次北伐就被人家打了個鼻青臉腫的回來了,不僅沒有達到晉爵稱王的目的,還把個丞相職務給弄丟了,於是乎,為了恢復丞相職務,為了配合東吳的軍事行動,他不顧蜀漢政權的窮困疲憊,不顧益州人民的死活,一面橫徵暴斂,一面頻繁的出兵北伐,在他執政的十二年中,幾乎是“無歲不徵”,弄得蜀漢朝野“民皆菜色”,食不果腹。他為了長期把持軍權,不斷的發動戰爭,甚至長期住節漢中,把相府都搬到漢中去了,偶然回朝,他都是帶甲士百人上殿面君,震懾幼主,威壓百僚,比董卓曹操有過之而無不及。
諸葛亮之所以沒有像他侄子一樣被殺掉,是因為東吳政權是依賴淮泗和江東士族建立的政權,顧陸朱張幾大士族都在朝廷中擁有極大的勢力,反而是諸葛家族在江東的勢力不大,而諸葛亮控制下的蜀漢政權,已經成為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幫絕對控制的政權,在蜀漢已經沒有任何能抗衡諸葛亮的大臣和士族豪強,所以他才能夠得到善終,特別是繼承諸葛亮主持朝廷的人都是諸葛亮選拔的親信,所以,才能保障諸葛亮家族在蜀漢安然無事。
-
11 # 虛擬佛子
諸葛亮北伐是名正言順地光復漢室,諸葛恪伐魏則只是搶地盤的行為。一個有大義在先,一個是好大喜功。這樣就導致了兩者道義上的巨大差異。諸葛亮的政治口號在內部無人敢反對,但諸葛恪的做法卻給了他人強烈的反對藉口。所以二人結局不同。這是政治高度差異的問題
回覆列表
諸葛亮北伐其實實屬無奈,在他給劉禪的出師表裡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了。當時的蜀國內部矛盾特別嚴重,諸葛亮必須要發動戰爭以達到團結全國的目的。另外,在諸葛亮的隆中對中,他明確提出了要匡扶漢室,要讓劉禪回到洛陽去當皇帝,在劉備臨死之前,白帝城託孤的時候,他跪倒在劉備塌前,表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就是這樣的承諾,讓諸葛亮背上了沉重的政治包袱。他自己在隆中對裡也說過,要想推翻曹魏,必須要北方內部先出問題,還需要蜀中和荊州一起用兵。那他北伐的時候,不僅曹魏無事,荊州也已經丟失,他卻依然數次北伐。諸葛亮是何等聰明人,如果不是有不得已的原因,他也不會勞民傷財去發動這場戰爭。最後,諸葛亮耗盡了蜀國的國力,也耗盡了自己的生命,實在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