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可能不會載你滴
-
2 # ayyu472
想必大家都聽過一句古話“漢服之美謂之華。”。這裡的“華”是一種氣度,一種民族氣質和民族精神。漢服承載的不僅是一種生活美學,更象徵著國學的延續。很多人都有一種誤解,以為漢服就是漢朝時期的服飾風格,其實漢服,簡單來說就是咱們漢民族的傳統服飾,並不是單單指漢朝一個時期的服飾。無論是漢的古樸,唐的飄逸,宋的淡雅還是明的端莊,漢服都濃縮著中華民族國學的精髓。
所以我對於像把漢服當常服穿的行為是絕對支援的。我期待著漢服能真正迴歸生活的那一天。
-
3 # 漢服的精選集
第一次穿齊胸襦裙上街,
一路上回頭率略高,
美中不足的是襦裙總是有往下掉的意思,
於是頻頻去洗手間整理,
免不了保潔大媽怪異的目光,
更有甚者說
小姑娘,你的南韓服裝真好看
我一時語塞,
轉而憤怒地說 這是漢服!是中國的!中國的!
也有小朋友和媽媽耳語
“媽媽,那個姐姐的衣服好奇怪”
我無言以對,
為何越來越多的中華子民竟不認得自己國家的服裝,
為何我穿起最美麗的衣裳,
你卻說我舉止異常;
為何我倍加珍惜的漢裝,
你卻說它屬於扶桑.
我始終堅信,
-
4 # 影視10000年
漢服是我們華夏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衣食住行,衣冠放在首位,形象何其重要!
1、必須釐清一個概念,漢服≠漢族服飾,漢服=代表華夏文明,代表華人的服飾。現在以民族區分華人其實是有點兒不負責任的。以前華人就是華人,不分什麼民族。而且不論什麼朝代,都自稱漢人,比如唐朝人也自稱漢人,明朝人依然時。因為我們更看重的是文化傳承,而不是出生地和人種。它沒有民族屬性,只有國別屬性的。
所以,漢服是屬於全體華人的,全體華人都可以穿,也應該穿。當然,如果喜歡中國文化的外華人想穿,那就穿唄。
2、穿漢服不必拘泥於朝代和必須完全一致。中國的朝代太多了,歷朝歷代的服飾都有特色,也都有美感。本人認為,最美的朝代依次是:唐代、漢代、宋代和明代。如果迴歸平常生活,這些朝代的服飾,可以想穿哪個就穿哪個,還可以輪流穿,替換穿。
而且,不必和古代的服飾完全一致,古代人不穿內褲,難道現代人也不穿?有人拿這個來挑刺,純屬無知的槓精。
紡織技術和印染技術、裁剪加工技術的發達,給了我們更多的選擇,可以完全仿古,可以重新設計,可以選擇喜歡的某一元素,你想要的,都可以。
3、穿漢服不必天天穿,但建議傳統節日穿,會給生活增加儀式感。天天穿,肯定是沒必要,穿了這麼多年的中式西式服裝,以便捷為主,長袍長裙,畢竟有不方便的時候,所以上班擠公車的時候就不必了。
再說,生活不必形式主義,只是呼籲穿漢服,不喜歡的,又不強制。
不過,生活需要儀式感,這是最生活和對自己的一種尊重、責任,一些傳統節日,一些特別儀式,穿漢服當然顯得更鄭重,更和諧咯。比如春節,比如婚禮,比如成人儀式、入學儀式,都可以啊。外國的學士帽早就帶上了,自己的漢服就不能穿起來了?說起來,華人真的不穿漢服才幾年?
-
5 # 西奈山的火柱
漢服自然漂亮。中國古人特別愛美,以“華夏”自居,“華”本義就是花,“華夏”是像花一般美麗的夏,夏是夏商周的夏,也即漢人最早的朝代,美在各個方面,服飾的美也是其中重要一部分。今天很多人喜歡漢服的美,既有愛美之心,也有文化傳承之意,值得稱讚,一些人呼籲讓漢服迴歸生活,也未嘗沒有道理,但其實做不到。
恢復“漢官威儀”的最好機會其實是辛亥革命時期,但實際上證明不可行。這其中道理有許多生動的例子可以說說。
晚清時期革命黨人喊過的一個重要口號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當時很多人還夢想著光復華夏,比如蔡元培先生等浙江人為主的光復會就有此意。柳亞子等為代表的南社,如魯迅《現今的新文學的概觀》中所說:“他們嘆漢族的被壓制,憤滿人的兇橫,渴望著‘光復舊物’。”他們喜歡“峨冠博帶”。革命勝利之後,一些天真的人穿著他們心目中的漢服上街,發現成了奇裝異服。
為什麼會這樣呢?
1.不適合今天生活和工作的實際需要。還是引用魯迅《洋服的沒落》這篇文章當中所說的一段話來說明理由吧:“然而革命之後,採用的卻是洋裝,這是因為大家要維新,要便捷,要腰骨筆挺。少年英俊之徒,不但自己必洋裝,還厭惡別人穿袍子。”穿著“峨冠博帶”的漢服,讓你疾行如風趕公交趕地鐵,進工廠勞作,都是不太便利的。也即是說,古代服飾雖好,但不太切合今天實際生活,美則美矣,可作欣賞審美,但日常生活畢竟不便利。
2.技術上的原因:中國歷史太長,不同時期的服裝並不相同,而且很多是不可考證,也不便實行。其實很多專家都不知道當時到底啥樣子,電視電影上那些服飾,其實很多時候就是胡亂弄的,並非歷史的真實。遙想屈原“峨冠博帶”,披香草帶美玉,盡顯高潔,但唐宋元明時期的都不一樣,夏商周的更是無法確切考證,你喜歡的漢服到底是哪一款呢?如果是電視劇電影中的,那就只能被帶偏了,理由如下:
3.封建王朝對不同階層老百姓的服飾風格和顏色等都作了統一規定,並非每個人都是花枝招展的。什麼品級和階層就只能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如唐朝武德年間,規定親王及三品以上“色用紫”,四品和五品“色用 朱”,六品和七品“服用綠”,八品和九品“服用青”,至於流外官、 庶人 、部曲、奴婢“色用黃、白”。不要以為你可以穿紅戴綠,除了皇帝后宮之外,能穿紅戴綠的往往是妓女……
不要說自己是現代人,無所謂禮制,只追求好看就行,如果真這樣,對古人來說,就是“禮崩樂壞”的時代才有的現象。
-
6 # 凌月月月
我支援漢服出行,讓漢服迴歸生活也是一件好事。但是我最擔心學校集體舉辦活動,如果是一個班還好,一個年級組或者全校的話,免不了出現影樓裝,如果因為學校要集體買漢服遭到家長反對,那漢服必定發展不起來了。而且不認識漢服的人最讓人頭疼。
(我去醫院看姥姥,穿了一件貼裡)
隔壁床有一個摔了腰的老奶奶,大約七十歲。
姥姥介紹說這是我新買的漢服
老奶奶:這蒙古袍真好看
我:這是漢服
老奶奶:這蒙古袍真好看
我:這是貼裡
老奶奶:這蒙古袍真好看
您開心就好️
-
7 # 夜泊樹梢
你搞錯了一個定義,穿漢服上街和復興漢服是徹徹底底的兩回事。
穿漢服上街是一個很簡單,很容易做到的舉動,因為漢服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件服裝。穿比基尼上街和穿漢服上街,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社會開放了,時代進步了,人們的眼界開闊了,你穿什麼衣服上街大家都能接受,放心好了,只要不違背公序良俗,社會道德,法律法規。
-
8 # 漢興社
有些服裝醜多了,漢服這麼漂亮的衣服怎麼就不能日常不能上街了?我只想對那些說三道四的人說句,花你家錢了?你們純粹吃飽了撐的說閒話!是嫉妒嗎?還是心理陰暗?
-
9 # 曉帆輕舟
我還沒有穿過漢服,但是,喜愛觀賞漢服。我多次親睹漢服青年們身穿漢服時的翩翩風姿。他們成為城市的一道靚麗風景線。我完全能夠理解穿漢服者的愛好,也完全可以理解他們進一步推廣漢服的願望,樂觀其成。
任何衣著打扮只要不是怪里怪氣的,都有著流傳的自由,何況漢服挺美的,尤其是其飄逸典雅,很有美的魅力。還有,漢服中承載了許許多多的豐富歷史文化內涵,使得漢服既有外觀之美,又有內秀。
-
10 # 眸子8552
穿衣戴帽,各人所好。
先不講漢服如何,首先要懂得:尊從漢文化,理解漢文化,而非追求新奇、刺激。
有懂得、尊崇、理解漢文化者,穿漢服、施漢禮是漢文化的傳承者。而有些則是為了新潮、好玩、博眼球。同樣穿漢服,確是兩種概念。不過怎麼穿是各人的事,夏天炎熱,穿上寬袍大袖的漢服、這很涼快。
對本國曆史的愛好、傳承、學習,到不至於非穿什麼服裝才能體現。我任為:怎麼穿、穿什麼是個人的權力。你如果喜歡,穿樹葉也沒什麼關係。又不防礙誰,大亍上五顏六色的,挺好的。
五千年文明史,講的是文明、懂道理,傳承與展。至於穿什麼,無所謂,做一個真正的華夏子孫才是硬道理。
-
11 # 怒將蘇州喚許州
家裡沒開礦的,還是遠離漢服吧,一般人真消費不起。
-
12 # 西凪
為什麼呼籲?因為漢服小姐姐好看,非常好看。
-
13 # 漢武帝42
但願過個十年後在中國的每一個城市和鄉鎮都能看到成千上萬的漢服同袍
-
14 # 使用者1234126472
看見美女哇一聲!哇=華!華麗!華靚!哇靚!麗=靚!麗是正字!美麗!
-
15 # 黃筱慈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到底是為了什麼?
回覆列表
最早見到身邊的人穿漢服,是大一國學社納新的宣講會上。
五六個學姐穿著樣式各異的漢服,還是很吸睛的,瞬間點燃了場上的氣氛,也因此有許多同學報名加入了國學社。
真正開始瞭解,應該由於大學的一個朋友吧。她是真正的漢服熱愛者,常常能看到她穿著漢服走在校園裡,剛看到的時候有點驚訝,和大多數人一樣,我也將漢服看做是演出服一樣的存在,覺得把它當做日常服裝有點“標新立異”。然而這個朋友並沒有在意別人的眼光,依然做著自己。
在一次課堂報告上,她做了關於漢服的主題報告,細緻的將漢服的歷史由來、規格樣式以及漢服的時裝化做了一番梳理。漢服早在皇帝時期就開始萌芽發展,它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禮儀之邦”在服裝上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體現了高雅的文學之美。 在這位同學的介紹後我發現,她穿漢服不僅是源於興趣和熱愛,同時也是在為漢服的普及、國學的傳承做著自己的努力。並且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起碼我們班上的同學、年級的同學,看到漢服也不會驚訝的瞧上一眼,似乎習以為常了。
她後來告訴我,她們把一起穿漢服的同好們叫做“同袍“,這些“同袍”們把漢服作為日常服飾,共同參與“漢服復興運動”,致力於漢服以及國學的普及與流行。
現在,我並不覺得在日常生活中穿漢服奇怪,相反覺得它很漂亮。不是因為“見怪不怪”,而是基於瞭解之後對其背後蘊藏的國學文化的認同,希望更多人可以加入漢服復興和國學傳承的隊伍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