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帶劍的說客
-
2 # 太極雲飛揚
歷史的車輪總是緩緩向前的,我們要做的就是順其自然而已,人口老齡化並不是中國一國的問題,也不是現代一朝的問題,美國有,日本有,中國古代也有。我們只要不做歷史車輪的絆腳石,並對妄圖要做歷史絆腳石的人加以譴責就行了。
首先,在農業上,大力宣傳和發展農業機械化。因為大多數老年人在農村。現在農村基本已經很少見到身強力壯的年輕人了,都是老弱婦孺。有了機械化之後,年輕人就不用擔心老年人操勞過度,放心打工。還要在農村大力發展交通網、網際網路、醫療網,讓老人有所依、有所養。
其次,在工業上,推廣和宣傳人工智慧,製造帶人工智慧的中小型機器人、應用於各種領域的機器人,機器手臂。大力發展自然安全發電廠,風能發電、太陽能發電、潮汐能發電、核能發電。研發各種安全電池、新型電池、無形電池。
在商業金融上,推廣無人超市,無人值班櫃員機,推廣和普及人工智慧。商家和金融機構肯定會非常開心的使用不用發工資,繳五險一金的人工智慧。他們的錢自然就省下來了,政府就可以像他們收稅來填補養老金缺口了。
在交通和旅遊上。推廣新能源汽車,建立高架立交橋,大修公路網,爭取村村通。推廣和普及各種免費旅遊專案,讓老年人去旅遊,促進老年人消費,同樣也是增加稅收。
在醫療和養老方面。興建醫院和養老院,推廣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制度。打擊醫療和養老部門的不法分子和蛀蟲。在醫院也推廣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鼓勵個人投資醫院,養老院。對他們適當免稅。
在體育方面,推廣和普及太極拳還有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緩和體育運動,增強老年人的體魄。
總之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3 # 上善若水113356786
人口老齡化是指總人口減少,而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老年人口比例增加的現象。國際上把60歲人口占比總人口10%或者65歲人口占比總人口7%以上作為進去老齡化社會的標準。
出現的原因
1由於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平均壽命逐步增加。越來越長壽,這是社會進步,發展的必然趨勢。
2生育政策的調整。在不同歷史階段,中國的人口生育政策也是不一樣的,從建國後到計劃生育政策實施期間,人口急劇增加。
3現代年輕人戀愛,結婚,婚姻觀念的轉變,和生育觀念的不同。
老齡化將導致華人口紅利的下降,人工成本的提高,許多勞動密集型產業被迫轉移,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
人口老齡化是對社會公共醫療資源,水平的一項重大考驗。
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問題。傳統的家庭式養老正在逐步改變,兩個年輕人要贍養4位老人和一個孩子。壓力大。負擔重。
-
4 # 晴雨31573053
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很多。比如老人多了,他(她)們的去處如何?總不能都全部拋給兒女們管吧。老年人多了,連出門也成了問題。還有醫療衛生保健問題和由於子女們都不在身邊都會產生孤獨鬱悶等心理問題。還有的病死了都沒人知道的。這些都會給整個社會帶來不良影響。而需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政府和社群來關心和加以解決!比如要建立老年人活動場所,有專門的老年人管理機構和老年人服務中心。有政府建立的養老場所和專門服務老年人的醫療場所。對於生病和殘疾不便沒人照顧的老年人還應由社群專門派人照顧等等……
-
5 # 損貨A
人工智慧機器人可以解決老齡化帶來的問題:人工智慧機器人不會嫌棄老年人的醜陋、骯髒與行動不方便,盡心盡力聽從老年人的指揮,出色完成老年人交給它們的任務,使老年人可以工作到生命終結的那一天。
-
6 # 大大咧咧聊聊家常
聯合國把60歲以上人口比例佔比超過10%,65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定義為老齡化國家,截止2016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人超過2.3億,佔總人口的16.7%,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1.5億,佔總人口的10.8%,預計到2050年,中國老年人口達到4.8億。所以,中國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已經給發展中的中國帶來了新的嚴峻的挑戰,老齡化問題亟待解決。那麼老齡化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首先中國的老年人口越來越多,相應的年青社會勞動力就越來越匱乏,所以要麼延遲老年人退休年齡,要麼增加新出生人口,比如放開二胎鼓勵生育。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養老問題了,這無疑加重了年青人的負擔,一對夫妻要養四個老人,可想而知,負擔得有多重。所以需要國家加大力度提高養老保險,給予老年人更多的養老福利,並出臺政策福利鼓勵年青人贍養老人,讓老有所養。
當然老年人越多,老年人的心理問題也是必須要妥善處理的,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急需解決,所以國家應該鼓勵年青人多陪陪老人,社會也應該多開展一些專為老年人的活動,讓老年人有事做,有話聊,同時開展一些心理輔導免費為老年人解決心理問題。
-
7 # 培你度過每一天1.定義
當一個國家或者是地區的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佔比超7%時,就說明著這個區域進入老齡化。以上述定義為標準,中國從2000年開始已經邁入老齡化社會,緊接著在2012年老年人口已達到1.27億人,而且每年仍然以800萬人的速度增加,更有專家表明,到2050年的時候,中國老年人大約能到全華人數的三分之一。
2.引起的問題人口老齡化主要是因為上一輩們正好趕上計劃生育,隨著生活逐漸變好,人的壽命不斷延長;此外,不少家庭都會推遲要孩子甚至堅持“丁克”;好的生活伴隨的壓力也不斷增大,新生兒的健康出生率隨之下降。。
隨著老齡化程度的不斷提升,鰥寡孤獨的人勢必需要更多的關注與照顧,這就從一定程度造成了社會負擔加重;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執行,現在的80後基本上每個家庭都要贍養4位老人,精力難免不夠,家庭養老功能明顯減弱;但是老人整體數量的劇增勢必會導致社會福利及配套措施的不足,老年人對醫療保健、生活服務的需求十分突出,社會文化福利事業的發展與人口老齡化不適應現象也十分顯著。
3.應對方法目前國家已經正式放開了二胎政策(甚至有傳言說是要放開三胎);大力推行實施素質教育(降低教育成本);提升養老金津貼,大力修建公園、社群醫院、小區健身等惠民措施;進一步完善養老、惠民的政策與機制,加快社群養老服務機構的建設與完善;從社會層面強化養老的重要意識,實行社會、家庭、福利機構多元化養老措施的實行。。
另祝所有老人能老有所依、頤養天年,
-
8 # 職場情聖
現在好多發達國家都在面臨老齡化,我們可以借籤一下發達國家的應對措施,然後再加以改進,變成自己的一套應對老齡化嚴重的挽救措施。
老齡化嚴重就意味著勞動力的下降,造成大量工廠缺少勞動力,也就造成勞動力成本的提高等等這些,最後也導致大量企業外遷。
現在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提高退休年齡,然後由國家出面牽頭加強自動化的改進,減少勞動力。讓企業的勞動力從量提高到智,讓企業在節省成本的情況下提高生產力。
國家應出臺一系列應對老齡化嚴重的措施,比如:加強醫療保險合作,規範養老院,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等等這些一系列由老齡化帶來的問題。
-
9 # 夢福駒
這個問題很現實,的卻是社會現狀!
老齡化的卻給社會帶來了很多問題,怎麼可以挽救呢?
鼓勵生二胎,國家應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援鼓勵!
作為個人應該要兩個小孩以上!
引進年青人口,吸引外來勞動力!
社會問題就太多了,養老問題,現在好多老人條件還可以只是個別的還不是很好,有的無兒無女孤寡老人,有的是兒女不孝各種原因吧!
缺乏勞動力,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影響深遠波及中國社會各個行業層面!
社會負擔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所以我們都要努力,發展社會經濟,使國家更加繁榮昌盛,物質和精神全面進步奔小康!
國家富強了才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顧老人,解決社會問題!
-
10 # 太陽出來暖洋洋張愛琴
有辦法就是全面放開生,我們七十多歲時,下面烏秧秧的精壯少年美麗少女也大了,七十二行去幹工作,來養我們這些進入老年的人。
如果人口不升去的話那允許移民,為我們來幹活養活我們。
回覆列表
這幾年,中國社會逐漸進入老齡化,從2000年開始,每年出生人口都在1700萬人以下,人口出生率低於5%,直到2016年兩孩政策實行,當年出生人口才有所增長,達到1786萬人,但這仍然無法減緩中國社會的老齡化趨勢,截至2016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3億,佔總人口的16.7%;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1.5億,佔總人口的10.8%。
進入老齡化社會,隨之而來將會產生一系列社會問題,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1、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推進養老保險覆蓋面,構建社會保障安全網,讓更多的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通俗的說,就是保障每個人老了之後都有一份穩定夠用的收入,而不是僅僅依靠兒女的贍養。
2、推進機構養老、社群養老、醫養結合,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群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而不是僅僅依靠子女在家養老的傳統模式。現在許多城市都開辦了一些老人日託中心,就是子女每天上班時把家中老人送到日託中心,老人們聚在一起可以打牌、健身、聊天等等,餓了就可以在日託中心的食堂買飯吃,等到下班子女再把老人接回家,這樣就避免了老人終日孤獨的坐在家中,每天和同齡人在一起,保持身心愉悅。
3、每年定期為60歲以上老年人進行免費體檢,建立健康檔案並建立高齡津貼、養老服務補貼、護理補貼等制度,保障老人不因疾病和健康問題而返貧,使老人能夠安心度過晚年生活。
4、採取措施延緩老齡化程序,要做到延緩老齡化程序,就必須保持出生人口相對穩定,除了生育政策,生育意願也決定了以後的生育情況,政府必須控制好出生人口的數量。如果出生人口大幅增加,則使新增勞動力變化太大,會嚴重影響社會和經濟的穩定發展,會使之前的計劃生育功虧一簣;如果出生人口減少太快,則使新增勞動力嚴重不足,同樣會影響社會和經濟的健康發展,會使將來逐漸陷入極度老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