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晨四郎

    應該沒有,都被清朝殺了,康熙年間有個老人據說是崇禎兒子,被凌遲了,還有兩個兒子,多爾袞進北京就殺了,女性後人不清楚。

  • 2 # 奔波兒霸164486911

    南明的弘光、隆武、永曆三位皇帝,全部死在清兵的屠刀之下。

    明朝的朱氏子孫,基本是見一個殺一個。

    大明的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壯烈殉國後,他的兒子,皇太子朱慈烺和皇四子朱慈炤的被屠過程讓人感慨萬分。

    據《明史·諸王傳》記載崇禎帝的一生共生有七個兒子,夭折了四個,剩下的三個分別是皇太子朱慈烺、皇三子定王朱慈炯、皇四子朱慈炤。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之時,崇禎帝為給大明保留一縷血脈,讓太監護送換上平民衣服的兒子們出逃。他還寫下遺詔,要求各地的官員協力輔佐太子,重振大明。

    但是,明朝的皇帝除明英宗和明武宗外,都嚴格恪守明太祖的遺訓,從不出北京城半步,而崇禎這三個兒子,皇太子朱慈烺16歲,皇三子定王朱慈炯14歲,皇四子朱慈炤只有10歲,生活在父皇身邊,自然也是一直生活在京城中,足不出戶,這一出逃,能逃得到哪兒呢?

    李自成大軍攻破北京城後,輕而易舉地捕獲到了這三位皇子。

    不過,李自成並沒為難他們,非常大度地封太子朱慈烺為宋王,朱慈炯和朱慈炤也被封為公爵,並攜帶他們一起前往山海關招撫吳三桂。

    然而,吳三桂勾結清兵,在山海關外一片石大敗李自成,並引清兵殺入北京。

    相關史料記載,太子朱慈烺在亂軍之中逃回,到外祖父周奎家避難,已投靠了清朝的周奎擔心私藏太子會惹來禍端,將太子獻給了清攝政王多爾袞。

    多爾袞非常懂得籠絡人心,他不但為崇禎帝哭靈,上諡號懷宗端皇帝(後又改稱莊烈愍皇帝),還將崇禎和周皇后的棺木起出,重新以皇帝之禮下葬,葬在昌平明皇陵區銀泉山田貴妃陵寢內,妃陵改稱思陵,並公開懸賞尋找崇禎帝的後代,說“有以真太子來告者,太子必加恩養,其來告之人亦給優賞。”

    但是,當真太子出現,他卻指鹿為馬,混淆視聽,說這個太子是假冒的,將之殺害。

    皇三子朱慈炯和大哥朱慈烺在亂軍中失散後,跟隨一位大順軍姓毛的將領逃到了河南,隱名埋姓,過了一年多農家生活。後來清政府清查“流賊”的風聲越來越緊,姓毛的獨自逃生,朱慈炯只好恓恓惶惶地流浪、乞討回到了祖籍鳳陽。在鳳陽,朱慈炯得一位姓王的前明老給事中收留,住在王家,改姓“王”,名士元。之後,又多次變更姓名,四處流亡,並一度削髮為僧,偷生度日。在沿門托缽,化緣渡日的僧侶生涯中,朱慈炯輾轉到了浙中,結識一個姓胡的餘姚人,還俗娶了胡某的女兒,以教私塾為生。

    太子朱慈烺被害後,皇三子朱慈炯就成為了民間反清復明勢力中最具影響力的人。

    從順治十二年開始,全國各地不斷出現有以“朱三太子”為名的反清活動。

    清廷統治者大為恐懼,加緊對“朱三太子”的偵查與剿殺。

    “朱三太子”朱慈炯被害時間是康熙四十七年四月。

    在清兵的嚴密搜捕下,朱慈炯妻女六人,均上吊自盡,朱慈炯與三子一孫,全被捕收,押解京師受屠。

    該年,朱慈炯已七十五歲,血氣已衰,鬢髮皆白,並無叛逆之心。

    但康熙帝說了,“朱某雖無謀反之事,未嘗無謀反之心”,還是下令將其及子嗣徹底肅殺。

    崇禎帝三個兒子中,皇太子朱慈烺和皇三子朱慈炯的最終結局歷歷可見於各種史料,但皇四子朱慈炤的下落卻成謎。

  • 3 # 李晴天見

    崇禎皇帝的後人都給滿清趕盡殺絕了,崇禎皇帝是末代皇帝當中很勤奮、想法的,很想有一番作為的,做大明中興之主,也非常努力的工作。可惜性格多疑、剛愎自用、對大臣寡恩,完全有翻盤的可能,可惜啊機會一個又一個的失去,最後上吊。

  • 4 # 94310417小云

    黃口小兒,只有振興祖業之志,,確無良謀偉相,輔佐分憂,,總以為自己天下第一,大臣無一可用,嫌疑心太重,,,國庫無銀,王公大臣不勘甚為,,,是一個心有大志,紙上談兵的小兒妄徒,,,其後人多被斬草除根,,似有獨臂女兒出家為尼,,當皇帝的有那麼多嬪妃愛妾,,有怎知他天后人苟活於世,,,

  • 5 # 希榮文創

    崇禎雖然志向遠大,勤於政事,但能力欠缺,加上猜忌多疑的性格,挑起文臣、武將、閹黨之間的內耗,在李自成、張獻忠起義軍和滿清鐵騎的打擊下,內憂外患不可逆轉,不得不上吊自殺,大明王朝也在他手裡猛然坍塌。雖然崇禎結局讓人同情,但他的骨氣卻讓人佩服,可謂中國最有骨氣的皇帝之一。

    崇禎從他的兄長明熹宗手中接過明朝江山時,就已經是岌岌可危,信心滿滿的崇禎原想著大明江山在他手裡重新崛起,他決然掃除了有名的大奸宦官魏忠賢。崇禎是一個勤政的皇帝,據史書記載,他二十多歲頭髮已白,眼長魚尾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崇禎執政期間,滿清崛起,面對滿清的咄咄逼人,群臣分為主戰、主和兩派。崇禎帝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戰派袁崇煥。文官集團使得軍中之將只重出身門第,幾次大規模對後金的軍事活動均遭慘敗,削弱了明朝的軍事力量。在崇禎無暇顧及農民起義軍的時候,李自成、張獻忠趁勢崛起,但大明和滿清的拉鋸戰嚴重消耗了大明的勢力,最終無力鎮壓農民軍起義,間接加速了明朝滅亡。崇禎當年是藉助文臣集體的力量剷除了魏忠賢宦官集體,卻間接推動了文官集團的權利膨脹。在農民起義和滿清鐵騎面前,文臣集體毫無作為,他只好將希望寄託在以袁仲煥為代表的武將身上,因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禎還頻繁地調整官吏,17年間他竟然換了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造成國家人才匱乏,有心報國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請纓效命。崇禎的行為遭到文臣集體的強烈抵制,他們處處掣肘,崇禎步步驚心。最後不得不重新啟用大批更加腐朽無能的太監,最終導致“十萬太監亡大明”的歷史悲劇。就這樣,崇禎手裡的大明陷入各個集體之間相互仇視,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的關係,嚴重的內耗間接幫助了外部勢力的異軍突起。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後,絕望的崇禎選擇上吊自殺。臨終前也是寫下了一則遺言:“朕死,無面目間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這其中的意思就是他自知沒有臉面見地下的列祖列宗,只好將頭髮披散開來遮幹臉面,然後就上吊自殺。面對崇禎的自殺行為,清朝的順治皇帝這樣的評價:“朕曾想崇禎努力治國,最後也是以死報國,如果不為了闡述清楚,這恐怕會讓後世人誤認為跟平常的亡國之君一視同仁的。”。可以看出崇禎皇帝在順治眼中還是有很高的評價的。

    與崇禎悲傷結局一樣,崇禎兒女也遭遇慘禍。崇禎共有六個兒子:獻愍太子朱慈烺,母周皇后,崇禎二年(1629年)二月初四日生,1644年李自成封為宋王,李敗退時不知所終。懷隱王朱慈烜,母周皇后,崇禎二年十二月初三生,不久薨,崇禎三年追封,五年正月二十二日葬於翠微山之原。哀王朱慈炯,母周皇后,1644年不知所終。永悼王朱慈照,母田貴妃,1644年不知所終。悼靈王朱慈煥(1633年-1708年),母田貴妃。康熙四十七年被捕,康熙以“朱某雖無謀反之事,未嘗無謀反之心”“朱之父子不可宥。”為罪名遭處死。悼懷王朱慈燦,母田貴妃,崇禎十年生,崇禎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卒,追封,同年九月十六日葬翠微山之原。悼良王,母田貴妃,三歲殤。崇禎還有三個女兒:坤儀公主(名不詳),母周皇后,早夭。長平公主(1629年-1646年),《明史》稱為周皇后所出,明亡時被父親砍斷左臂,未死,駙馬周顯。1646年病逝。昭仁公主(名不詳)(1639年-1644年),母不詳,1644年思宗不忍其落與賊手,悲痛之餘親手殺死。

  • 6 # 明月清風閣

    以類文言文的格律,為你簡訴和客觀評價大明末代皇帝——崇禎

    明末,帝王無為,宦官篡政;士族扼民,同天災四起,黃埃千里,白骨朽於路邊。遼東戰事日益擴大,財政赤字日復沉重。朝廷賦稅多如牛毛,剝民苛民之策層出不窮,三餉之重賦積寒民之薄肩。致使百姓流離失所。為躲催徵之叩門,飽一餐之甘味,枕一宿之安穩。各地揭竿而起,抗拒壓迫。起事者自立為王,割據抗明,一時間稱王者如雨後春筍,官府愈剿愈烈。此明帝國已搖搖欲墜矣!

    信王繼皇兄之遺志,力圖匡扶大廈於將頃,力挽亡明之天命。 然,思宗志大才疏,空懷夙願。且無治國之謀,更無任人之才。自義君首領高迎祥解京凌剮後,思宗自負過激,信其能以一人之力中興帝國之大業,再複列祖之榮光。奈何生性多疑,用將無信,帶兵無才。 (影視劇人物)

    一十七年間,罷黜內閣重臣半百,屢立屢廢刑部尚書一十七人。總督被誅者七人,巡撫被戮者一十一人。(明初疆域)

    崇禎帝雖廉政自儉,宵衣旰食。卻嚴苛多疑,對臣子動輒怒斥,問罪,砍頭, 凌遲。致使上下離心,君臣相為利用,互為仇視。有心之士不敢請纓效命,朝廷可用之才極為匱乏。 (影視劇人物)

    帝崇禎,多次有和滿清議和之意,耐文臣引以為恥,有南遷之意,又礙於顏面恥於口齒,眾臣明君父之意又恐崇禎秋後算賬,筐扣重責。從而腹背受敵,又無它法,只能苦苦挨持,續殘明炷香之國壽。

    李自成率義軍,圍攻京師 。帝登煤山望其城外烽火連 天,長嘆無語!

    闖王領軍攻入彰義門,崇禎剹子女,縊皇后。攜數十太監騎馬出逃,耐被亂箭所阻,又投成國公,公閉門不納,轉逃安定門,安定門深鎖,無將士與之開門,利斧難劈其斷。萬念俱灰,只得重回皇宮,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 。嗚呼!實為悲哉!

    登景山,臨義前於藍袍上書:“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看似曉理動人,心懷子民,催人淚下。然,事到如此卻不訴自身之過失,推責於臣,亡國怨賊,可記否,這賊,也曾為你子民矣!

    揭竿非“賊”本願,亡國帝非無責! 思宗當政近二十載,除閹黨,肅吏治,卻無閹人之控國之手段。 任賢將,期厚望,卻不能信將領之忠心。

    本有愛民之心,卻重餉壓民之肩梁,刮民三尺之黃土,奪民飢口之薄糧,剝民四兩之骨肉!有濟世安民之志,卻無再興盛世之才。

    清朝以“帝體改葬,令臣民為服喪三日,葬思宗於十三陵思陵。清史贊記為“莊烈帝”!

    清順治帝:“‘朕念明崇禎帝孜孜求治,身殉社稷。若不急為闡揚,恐千載之下,意與失德亡國者同類並觀。朕用是特製碑文一道,以昭憫惻。爾部即遵諭勒碑,立崇禎帝陵前,以垂不朽。又於所諡懷宗端皇帝加諡數字,以揚盛美。

    康熙帝:思宗總由生於深宮、長於阿保之手、不知人情物理故也。 (清聖祖;康熙)

    清乾隆帝:明之所以亡國,是因萬曆、天啟皇帝不理朝政,以致法度廢弛。崇禎繼位時,“國事已不可為”,他雖然辛苦經營十七年,仍不能“補救傾危”,最後以身殉國 。

    (清高宗;乾隆)

    《明亡述略》:莊烈帝勇於求治,自異此前亡國之君。然承神宗、熹宗之失德,又好自用,無知人之識。君子修身齊家,宜防好惡之癖,而況平天下乎?

    關於崇禎後人方面:

    太子朱慈烺,死於亂軍之中(一說法出家)

    定王朱慈炯,逃離北京後隱姓埋名活到七十多歲,後被清廷秘密處死。

    永王朱慈照,病死在逃亡南京的路上。 長平公主,明亡時被崇禎皇帝砍斷左臂,未死,下落不明。

    昭仁公主,被崇禎皇帝所殺。

    崇禎其他的子女都是早早夭折。

    崇禎是沒有後代的,只有一個斷臂女兒不知所蹤(野史記載出家為僧)

    如有誤筆,煩請斧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血糖高對寶寶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