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萬山之祖510132101

    我們新疆南疆是播種子,留行距2點五X5O。第二年三月至五一前嫁接。選結果的村好枝。結果是根定的,棗對氣候變化有很大關係,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這種環境長的棗甜含曬等元素。

  • 2 # 小獅子i訝

    陝北的棗苗能不能在蘇北種?小編先不回答這個問題的,先介紹一下陝北的棗樹,棗和陝北棗的歷史與文化: 陝北大紅棗是馳名中外的陝西傳統名優特產之一。其特點是果大核小,皮薄肉厚,質脆絲長,汁多味甜,甘美醇香,含糖量高,色澤鮮紅,水分較少,貯藏期長,品質優良。真乃“味奪石蜜甜偏永,紅邁朱櫻色莫論”,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紅棗。平均單果重12.6克,大者達35克,鮮果含可溶性糖43.48%,還原性糖40.82%,蔗糖2.53%,核肉比為0.5:2.5,好果率達90%以上。在《中國棗樹志》審定會上,陝北匕大紅棗享有很高的評價。

    陝北大紅棗主產於陝北黃河、洛河沿岸的延川、清澗、綏德、延長、神木、吳堡、佳縣等縣。特別是綏德的棗林坪、清澗的舍峪裡等地,早已是“陝北大紅棗”的著名產區。據考證,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清道光十一年編的《延川縣誌》記載:“紅棗……沿黃河一帶,百里成林,肉厚核小,與靈寶棗符。成裝販運,資以為食”。道光年間的《吳堡縣誌》有“棗甚盛”和“棗為多,居民以此為業”的記載。《佳縣誌》記載:“唯黃河一帶土壤肥沃,最適棗梨,居民種植因以為利”。境內泥河溝等村,有幾百年樹齡的棗樹。清康熙十九年的《延安府志》有:“紅棗,出清澗”的記載。據清代《清澗縣誌》記載,歷史上自店房坪直抵黃河,百里都是棗林。該縣老舍古鄉王宿裡村有一株古棗樹,據測定是1000多年前的遺物,是著名的“紅棗之鄉”。目前,陝北大紅棗栽植面積30萬畝以上,年產棗1.5~2萬噸,已成為陝西的大宗土特名產,除暢銷國內市場外,還大量出口,銷往北韓、港澳等地,在國際市場上有一定地位。1982年9月,北韓人民領袖金日成訪問西安時,品嚐了陝北延川大紅棗,讚不絕口,次年即從延川買回棗樹苗5000株,引種北韓。 為什麼陝北大紅棗的品質出眾呢?這得從棗樹的生活習性說起。紅棗的適宜生態條件是乾燥少雨,Sunny充足的氣候,它適應能力特別強,耐寒(一30℃),耐高溫(43℃),耐鹽鹼,耐瘠薄,是名副其實的“鐵桿莊稼”。早在公元6世紀的《齊民要術》中就有記述:“旱澇之地,不任耕稼者,歷落種棗,則任矣”。無論山區、丘陵、平原、河灘、鹼地,都是棗樹的家。特別是在乾旱地區的棗樹,結出的棗,果品質尤佳。陝北黃河、洛河沿岸一帶,屬溫帶半乾旱氣候,乾燥少雨,溫差大,土地肥沃,日照時間長。全年降水量約450毫米左右,年日照時數約2700小時左右,日照百分率為60%。這些氣候、土壤條件,也就使棗樹的生長,正適得其所,自然成了紅棗“安居樂業”,“繁衍生息”的樂園。並經過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栽培選育,形成了眾多優良品種和商品產量。如綏德的木棗、團棗;延川的脆棗、狗頭棗;清澗的牛奶脆棗。此外,還有玲棗、婆棗、尖棗、小棗等等,既是鮮食棗的佳品,又是加工“醉棗”、“蜜棗”、“幹棗”的上好原料。 陝北大紅棗營養相當豐富。鮮棗含糖量為35%左右,幹棗含糖量為70%以上,因而發熱量大,鮮棗每百克為103千卡,幹棗為309千卡,與米、面相近,被譽為“木本糧食”、“鐵桿莊稼”。此外,棗果還含有蛋白質1.2%~3.5%,脂肪0.4%。每百克幹棗肉中含鈣1毫克、磷55毫克、鐵1,6毫克,維生素Ct2毫克。鮮棗中維生素C的含量居百果之首,達380~600毫克,比鴨梨高134倍,比蘋果高70~80倍,比柑橘高14倍,並且人體吸收率也高,可達86.3%。含維生素A70毫克,維生素PO.6毫克。故鮮棗有“活維生素丸”之稱。陝北有“一斗棗,二斗糧,裡面還加二斤糖”的俗語,足見人們把棗當成糧食一樣寶貴。 經常吃棗,大益身心。特別是徘徊愛河的未婚大女,能夠維持肌體的青春長駐,光彩動人。宋代孫光憲《j匕夢瑣言》裡,記載有一則富於浪漫色彩的故:事:“河中永禾縣出棗,世傳得棗無核者可度世。裡有蘇氏女獲而食之,不食五穀!年五十餘,顏如處子”。 試想,一個年已半百,待字閨中的老姑娘,在人們的視覺中,卻還是亭亭玉玉“顏如處子”的麗人。原因就在於她的家鄉“出棗”,而她平時所吃的,又是營養特別豐富的“無核”棗。可見大棗的功效。所以民間流傳的諺語說:“一日三棗,一輩不老”,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紅棗還是祖國醫藥寶庫裡具有獨特功能的良藥,是滋補健身的佳品。古人認為它具有“死者生,病者起”的神效。中國藥典對紅棗的效能和功用有較多的記載。《申農本草經》說:棗“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本草求真》:“大棗甘,能補中,溫能益氣,……甘能解毒,故於百藥中得甘則協,且於補藥中,風寒散發藥內,用為導向,則能於脾助其升發之氣”。《神農本草》稱大棗有“補五臟、治虛勞、健脾、滋陰”的功效。《藥品化義》、《本草從新》和《名醫別錄》中,說大棗具有“養血補肝”、“補中益氣,滋陰暖胃”、“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和百藥”的功效。《本草綱目》記載:“大棗甘、平、無毒”,“主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氣,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久服輕年延年”。清代王士雄《隨息居飲食譜》寫道;“棗鮮者甘涼,利腸胃,助溼熱。多食患脹瀉、熱渴,最不宜人。小兒尤忌。幹者甘溫、補脾養胃、滋營充液、潤肝安神、食之耐飢。”現代醫學認為棗補血,可治療肝炎,貧血、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婦女更年期情緒煩躁等症,亦有抗菌防癌作用。近年發現棗中含有治療高血壓的有效成分,故有大棗配芹菜根,水煎服的配方,可降低血清膽固醇。所以《清異錄》說:“百益一損者棗,故醫生視為百益紅。” 棗樹是中國特有的最古老的果樹之一,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在距今8000年前的河南新鄭裴李崗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就曾發現過棗的遺物。《詩經·幽風》中有“八月剝棗”的詩句,說明棗已列入當時的重要農事活動。黃河流域的陝西、山東、河南、河北一帶,遠在3000多年前就有棗樹栽培。到秦漢時期則已普遍種植。《戰國策》中有蘇秦說燕文侯:“北有棗慄之利,民雖不由田作,棗慄之實,足食於民矣”。可知當時的棗,已是有戰略意義的重要物資。漢代更有以棗樹而成鉅富者。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雲:“家有千樹棗,富比千戶侯”。《韓非子》記有:“秦飢,應侯謂王曰,五苑之棗慄,請發與之。”可見,棗曾解救過饑饉的人民。 棗樹原產中國華北、西北一帶。這些地方,至今還生長著很多棗樹的野生種——酸棗。據研究,中國的棗樹大約在公元l世紀沿“絲綢之路”帶到西亞、波斯及地中海沿岸,再到歐洲各地。公元8~9世紀經北韓傳入日本及東南亞。19世紀,美國從中國引進中國棗樹,迅速傳到南北美洲。因此,中國是世界上惟一的棗的起源中心。 目前,中國棗的分佈已遍及黃河兩岸,大江南北。尤以河北、陝西、山東、山西、河南產量最多,約佔全國總產量的90%以上。經過歷代勞動人民的辛勤培育,長期馴化,棗樹品種不斷增加。在《爾雅·釋木釋草》中,曾記錄有U個品種。元代柳貫的《打棗譜》記載了棗樹品種達72種之多。清代的《植物名實圖考》中,已記載有87種棗樹品種。與此同時,在《齊民要術》、《便民圖纂》、《王禎農書》、《群芳譜》等古農書中,都記載了棗樹選種、栽種、嫁接、促進座果等方面的技術。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清初的《花鏡》和《陝西通志》都對棗有過詳盡的論述。可見,我們的祖先對棗樹生產已十分重視。而今,棗樹品種已達300—400種以上。棗子棗孫,濟濟一堂,洋洋大觀。 在眾多的棗樹品種中,最著名的有:肉多味甘果大的山西稷山板棗;山東樂陵的金絲小棗,其果肉拉開,銀絲不斷;陝北大紅棗;陝西彬縣晉棗;北京密雲小棗;河南靈寶大棗;浙江蘭溪蜜棗;浙江義烏大棗;安徽歙縣的琥珀棗;河南新鄭灰棗、廣洋大棗以及甘肅的敦煌棗等等。 中國自古以來,對紅棗極為珍視,列為“五果”之首,是中國人民的傳統果品。《周禮·天宮》雲:“饋食之籩,其實棗慄”,就是說用棗作祭祖宗的供果。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中有許多果晶,紅棗就是其中一種。在秦漢時代的古墓中,以棗作為陪葬品的事也屢見不鮮。《禮記·曲禮》和《左傳》中都記載說,兒媳初見公婆時,所帶的禮品中便有棗,以取同音“早”字之意,表示她今後要天天早起,勤勤懇懇地操持家務。周時,人們就有以棗作為男女訂婚信物的習俗了。後世,男女結婚時送棗,又表示“早生貴子”的意思。棗形似人們火紅的心,棗色紅潤,象徵吉祥如意,美滿幸福。世代相傳,至今紅棗及其製品,仍是人們走親訪友、喜慶禮儀和招待親人的上上禮品;以及寓意粒粒紅棗如顆顆紅心,抗逆流,頂惡浪,迎接光明前途的借慰。憨厚好客的陝北人,接待客人,首先是用大紅棗盛情款待。選大而紅的圓棗串起來,長長地掛在門、窗前,以示呈祥。還將紅棗串成兩串掛在孩童的肩膀上,以示親暱、疼愛。舊時,皇家貴族奢侈糜費,還以棗作上廁所時堵鼻孔的用品。《世說新語·紕漏》記載,東晉大臣王敦初為晉武帝武陽公主駙馬,去廁所見一油漆箱子裡裝滿了許多幹棗。他不知這是專為塞鼻而用的,還以為是廁所旁樹上落下來的,因而取之便大嚼起來,弓[得婢女們個個掩口而笑。人們還觀察出它與田禾收成有一定關係。民諺說:“杏熟當年麥,棗熟當年禾”。 棗樹為鼠李科(Rhamnaceae)、棗屬,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可達10米。枝具有細長的針刺,嫩枝有微細毛。單葉互生,葉片橢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先端稍鈍,基部偏斜,邊緣有細鋸齒,基出三脈。花較小,淡黃綠色,聚傘花序,叢生於葉腋。核果卵形至長圓形,鮮嫩時黃色,熟時深紅色,果核兩端銳尖。花期4~5月,果期7~9月。“桃三杏四梨五年,棗樹兩年就見錢。”收益快,適應性強,易栽培,好管理,靠分株、嫁接等方法繁殖。

    好了,看了以上文章小編給的結論是:陝北的棗樹可以在蘇北種,但是長出來的果實應該沒有陝北的好吃,可能也沒有那麼大,而且棗樹的種植環境需要一個乾燥少雨,Sunny充足的氣候,它適應能力特別強,耐寒(一30℃),耐高溫(43℃),耐鹽鹼,耐瘠薄,蘇北的氣候首先一年四季都不是乾燥的,而且那個地方經常下雨。我們應該都知道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為枳,該什麼地方種什麼東西都是天生註定好的,如果非要逆風而行的話,結果肯定是相反的。

  • 3 # 贊讚樂

    紅棗,樹苗移植過後,都是要嫁接的吧,我是不怎麼懂,但是,我家裡的紅棗都是嫁接的,嫁接的是什麼品種,長成的就是什麼品種。

    所以,如果嫁接成功的話,應該就可以長成,區別會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的影響而產生不同。

  • 4 # 城裡農民10068

    首先開門見山的告訴你紅棗樹苗移植後能活,因為棗樹苗都是移栽的。

    我的家鄉就住在陝北黃土高坡黃河畔上,至古以來就盛產紅棗,對於棗樹的特性也比較瞭解。如果你要想把陝北棗樹苗運輸到你們那地方栽種是完全可以的,但前提是要樹苗帶有根細,在根部位置上加溼後用塑膠袋套牢保溼,防止根部乾枯,以免影響成活率。

  • 5 # 巴山夜雨9999

    實話實說,陝北的紅棗鮮食不如外地的冬棗、梨棗,幹棗不如新疆和田玉棗,原因只有一樣,品種落後,管理粗放。陝北棗樹多種在不宜種植糧食的山間田野,除了打棗季節,都任由其生長,靠天照應,農民很少有對其嫁接改造的,因為每家人棗樹太多,價格好的時候,還早早收回去了,前兩年跌到幾毛錢也沒有人要時,乾脆棗也不打了,任其自由跌落,腐爛成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抖平時多注意些什麼,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