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明如鏡369

    一、平靜下自己心態,我知道急躁沒有用,你若急躁發火衝孩子大吼大叫了,孩子會受驚嚇,還不知錯在哪。

    二、錯誤不用直接指責,可以引導孩子朝錯誤方向去想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不用講道理,講了他們也不明白。

    三、孩子有羞恥心,只要你不高興他的行為,他就會想為什麼,可能想不出來原因,此時你要舉通俗的例子使其明白事非,但不要和其他孩子比較,孩子心裡會不服,不認可。

    四、最好記錄下,讓孩子知道這周、這月做了哪些事,捱了哪些批評。

    五、平時溫柔,但若熊孩子行為過火了,一巴掌或尺子狠打手心讓他長記性,絕不敢有下次,孩子必須有怕的人來約束其行為,又愛又敬又怕最好。

    其實,孩子主要靠引導。說的再多,沒有多少用。

  • 2 # 可愛的嚶嚶醬

    孩子犯錯後,家長應該怎樣處理呢?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父母和老師這個教育者的角色太過重要,是他的整個世界。

    他毫不懷疑天真地相信,這些人是教他知識,給予他愛和力量去面對未來的人。

    所以,千萬不要隨意辱罵孩子,那些我們認為無關緊要的、不經意的一些話語和行為,對孩子造成的“殺傷力”可能是毀滅性的。

    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免不了會犯錯,那到底該不該批評呢?批評可以,但父母必須懂得如何好好說話。

    可惜很多父母一旦開始批評孩子,就會情緒激動,口無遮攔,說的話特別傷人。好像認為說得話越重,孩子就越不會再犯,其實,恰恰相反,年齡小的孩子被辱罵會因為自尊心受挫,變得自卑,年齡大的孩子被辱罵,會為了維護尊嚴,變得叛逆。

    在《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到,當孩子做錯事,我們想要指出時,可以這樣做:

    控制自己的情緒,說話注意語氣和語調

    當你的情緒不佳時,先按下暫停鍵,等你緩解了再去溝通。

    其實如果你真的深愛你的孩子,就記住,永遠要保護他的自尊,不要傷害親子之間愛的感情。

    所以,任何時候你都要保持你的情緒穩定,即使你怒火中燒。

    給孩子申訴的機會,瞭解問題的原因

    當孩子犯了錯,彆著急批評孩子、指責孩子。很多父母情緒一激動,就常常忽略了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一不小心,就可能就誤解了孩子。

    沒搞清楚事情的原委,就主觀臆斷孩子有錯並批評孩子,不僅會讓孩子倍感委屈,還會讓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大打折扣。

    採取鼓勵式批評,就事論事提出中肯建議

    我們可以以參與者的角色,去啟發孩子,採取鼓勵式批評。

    同時,表達成人的態度和對孩子行為的期待。

    “再看電視把你扔了”、“房間這麼亂,都不像個女孩”這些生硬、強迫的命令語氣容易激發孩子的反抗心理。

    家長可以透過描述事實的方法,“每天持續性看電視,很容易近視”,引導孩子進行自我思考,並養成好習慣。

    還可以透過讚美式鼓勵的方式,比如“如果你能把房間收拾乾淨,那媽媽真的很為你驕傲”。這種讚美式鼓勵的方法,可以激發孩子的內驅力,讓孩子自覺去做好很多事情。

    批評孩子要守住以下幾個底線

    有人說,每個悲傷的結局都行走著一個原本幸福的孩子。父母在批評孩子時,如果想要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又不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那下面這三個底線,父母需慎重觸碰。

    就事論事,不翻舊賬

    批評孩子可以,但一定要就事論事。很多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無法控制自己情緒,不自覺就上綱上線的上升到孩子人格方面,而不是批評事情本身。

    正確的做法是:父母應該就事論事,告訴孩子他做的事情哪裡做錯了,而不是急於給孩子下定論。

    也有些家長常常會不自覺地給孩子貼上負面的標籤,有時甚至會“翻舊賬”。

    透過一件小事,會牽出孩子的一大堆毛病,甚至有些錯誤是很久之前發生的。面對父母無休止的數落,孩子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就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對自己不再抱有希望,變成了“破罐子破摔”。

    注意時間和場合

    批評孩子之前,父母一定要注重時間和場合。

    古人說,教育孩子有七不責:“對眾不責、愧悔不責、暮夜不責、飲食不責、歡慶不責、悲憂不責、疾病不責。”

    鄭淵潔說:

    徹底毀掉一個孩子的殺手鐧,就是一定要當著外人(或同學或親友或鄰居)損他,貶他,讓他無地自容。

    批評的本質是在適當的場合、以適當的方式促使犯錯者發生轉變。

    家長當著眾人的面批評孩子,有違批評的目的,難以達到批評的效果。

    在公開場合受到批評,孩子首先只會想到那是批評者在有意給自己難堪,隨之而來,是自尊心受傷、破罐破摔……

    接納犯錯的孩子

    孩子不聽話,總是犯錯,不要說:“你怎麼老是不聽話,再這樣,就把你扔掉。”

    孩子最怕父母不接納自己,遺棄自己。

    犯錯不可怕,最怕父母不接納犯錯的孩子。導致孩子完全否定自己。年紀小的孩子聽到這樣的話,會默默哭泣。年紀大的可能就會做出離家出走等極端行為。

    所以每次批評完了孩子,應該抱抱孩子,讓孩子知道父母還是愛他的,父母批評他是對事不對人。

    教育作家尹建莉曾說:

    暴力教育能讓孩子變得順從,不會讓孩子變得聰明和懂事,能讓孩子變得聽話,卻不會讓他們變得自覺和上進。

    好的家庭教育,需要良好的親子關係為基礎。

    而良好的親子關係,需要以良好的親子溝通為基礎。

    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做一個懂得好好說話的父母。

    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總之功能是比較全的。

  • 3 # 邦邦媽教子筆記

    我知道很多家長認為必須用更嚴厲的辦法應對,但也許我們沒有必要針鋒相對,因為這種辦法已經讓問題更糟糕了。

    我們很容易在孩子改不掉的習慣前面加上一個“壞”字。有些毛病很小,像是吃手指或咬筆頭這一類小毛病;還有些壞毛病則相對嚴重,比如偷同學的東西、破壞公物之類的錯誤行為。有時候其實這個壞習慣本身並不是問題,它只是表象。我們不能透過責罵、羞辱、阻止孩子這樣做,父母往往越急於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就越有可能讓這個習慣更嚴重。

    其實孩子之所以改不掉這些“壞習慣”,都是因為能夠滿足他們潛意識中的某種目的。其實只是大人才覺得這些習慣背後隱藏著多麼嚴重的問題和危險。處理的時候,想到的都是如何去禁止。當孩子發現自己的行為習慣讓父母體會到這麼嚴重的困擾,他就像擁有了一個強大的武器。

    我自己在8歲的時候,同桌有一本爸爸在香港出差時買回來的漫畫書,我非常羨慕。於是我回家也懇求爸爸媽媽給我也買一本。但我的爸爸媽媽認為看漫畫對學習沒有幫助,從而拒絕了我。後來有一天,我發現同桌放學回家時並沒有帶走漫畫書,於是我偷偷的,把漫畫書放進了自己的揹包裡帶回了家。

    但接下來的情況完全出乎我的想象,我帶著那本漫畫書回家卻不敢拿出來看,因為我知道爸爸媽媽不允許我看這類書。同時,道德感讓我第一次體驗到心虛和緊張,一個晚上我都如坐針氈忐忑不安。

    我的爸爸媽媽發現了我的緊張和不自然,問我到底發生了什麼?

    我終於忍不住把實情告訴了他們,說出來以後感覺如釋重負。

    媽媽並沒有責怪我,她對我說:“那你把漫畫拿回來,卻對自己並沒有什麼好處,對嗎?”

    我還記得我哭了出來,問媽媽我會不會被警察抓走。

    媽媽安慰我,建議我第二天可以把書還給同桌,而且告訴我不要偷偷摸摸的放回去,而是直接坦蕩的告訴同桌,昨晚我拿走這本書是因為我也想看這本書。

    我聽了媽媽的話,我沒想到的是同桌並沒有指責我,反倒很大方的答應把書借給我看。這件事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解決了,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課。

    當孩子出現壞習慣的時候,他們需要的是理解和幫助。這個習慣只是一個表象,越是隻想解決這個表象,就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父母需要弄清楚表象後面的原因是什麼。

    很多時候,我們只要和孩子友好、輕鬆地聊聊,就能幫助我們理解孩子。比如睡覺前,一家人心情都不錯的時候,媽媽可以和孩子做個遊戲,問一問彼此今天高興的事情是什麼。

    孩子說完以後,爸爸媽媽也說說自己今天高興的事。然後再問問,今天你不高興的事情是什麼?從這裡媽媽可以得到一些孩子負面情緒的線索。對於孩子說的任何事情,父母都要不做任何評價或批評。這是個非常好的聆聽機會。如果孩子沒有什麼想法,爸爸媽媽可以接著說說自己今天不高興的事情, 最好與孩子無關。也可以讓孩子出謀劃策,問問孩子認為這些不好的事情可以怎麼解決。

    不過這些話題可不是用來跟孩子說教的,不然這個遊戲就變成批評了。我們要小心不要拐彎抹角地批評孩子,這樣做只會讓孩子關閉心門,並且對我們的其他努力也產生抗拒。

    我們可以將這樣的遊戲作為一個固定的習慣,成為間接瞭解孩子的方式。

    我們不要希望孩子的不良習慣一夜之間改變。有時候往往我們努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可是孩子並沒有什麼改善。這時候父母難免會有挫敗感,會感覺這個習慣永遠也改不了了。

    其實有時候只要我們停下來,靜心想一想:難道孩子上了高中,還會吃手或者尿床嗎?難道他長大了還會去故意抄別人車子上扔泥土嗎?當然不會!其實現在的擔心和悲觀都沒必要。我們其實很清楚,這樣的行為即使不管,遲早也會停止。這樣,我們就能給自己信心。

    然後,我們的信心也會傳遞給孩子。這是個長期的事情,還需要我們在生活中用正面積極的事情和及時的鼓勵來繼續向前。

    不論怎樣,我們要確信,孩子對我們的正面行為一定有迴應的意願。一旦父母先從自己的挫敗感和悲觀中走出來,我們就會擁有對自己、對孩子的信心和信任,而這會給他們更大的激勵,形成良性迴圈。

    最重要的是,當我們不再擔心恐懼,不再強求完美,當我們放鬆下來,我們就會發現,緊張消失了。不論是對孩子還是對我們自己,所謂的壞習慣,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

  • 4 # 大瑞瑞和小恬恬

    兒子五歲半了,平時都還算挺乖的,偶爾會犯錯,記得他三歲半快四歲的時候放了學我帶他回家,路上他說想吃個冰激凌由於已經是冬天了我沒答應他,就說等天氣暖和了在吃。他答應的挺好,到了家我還沒停好電動車他就自己下車跑了,那時候我懷著孕根本就追不上他,我趕緊給我物件打電話,讓他抓緊回家一起找孩子。我追他的時候一邊叫一邊追他就往賣冰激凌的店裡跑,最後讓他爸在半路截胡了。回到家我打了他,並且跟他講了道理,為什麼不能自已跑,為什麼不能吃冰激凌,他哭的很傷心,其實心裡很心疼,但是有了這次就有下次,這次不長教訓下次還是不長教訓,打完他他就承認了錯誤,並且道歉了,也讓他罰站半小時。半小時後孩子爸出去買菸他也要一起去,他倆一會回來了,手裡多了冰激凌,這下我就火了,把冰激凌一扔,都給我站著,如果這個冰激凌吃了,今天這頓打就白打了,而且讓孩子認為只要我跑,罰站後還會答應我的要求。於是兩個人一大一小一起站著。我覺得最重要的不是體罰,是教育,大人要以身作則才可以。孩子會跟樣學樣,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是他學習的物件。記憶裡也就那一次對他體罰比較重,其他時候犯了錯也就以口頭教育為主,最重要的他記得那次捱打和罰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動物有沒有感情和思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