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山講歷史

    拿破崙在歐洲戰無不勝,但是在遠征俄羅斯的時候卻遭遇大敗,退回歐洲後,被其他歐洲國家組成反法聯盟圍毆,終結了自己的神話。我們都知道打仗要靠天時地利人和,而拿破崙在遠征俄羅斯的時候這三樣一樣都不佔。

    眾所周知,俄羅斯的緯度非常高,所以冬天特別寒冷,不習慣俄羅斯冬天的人很難在俄羅斯生存下去。換句話說,如果想和俄羅斯人打仗,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怎麼克服俄羅斯的冬天。因為天氣一旦寒冷,士兵們根本不會有鬥志,而且寒冷的天氣會讓後勤補給變得異常困難,你可以想想,吃的喝的都沒有,天氣還冷的要死,不要說和人打仗,光活著已經很困難了。在俄羅斯的寒冬下,不管是拿破崙還是希特勒都不好使。這就是拿破崙不佔天時。

    還有就是地利,俄羅斯的幅員非常遼闊,是全世介面積最大的國家,拿破崙作為侵略者想要入侵俄羅斯,就要建造一條非常長得補給線供養自己的軍隊。而且當時拿破崙為了炫耀,就徵發了號稱歐洲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軍隊,號稱是百萬實則是六十萬。看起來人數是不少,但是這對於拿破崙的後勤能力是極大的考驗,漫長的陸地距離和嚴酷的冬天,讓拿破崙從後勤上開始崩潰。

    最後是就是人和,拿破崙當時入侵俄國遇到了俄國老將老將庫圖佐夫,庫圖佐夫經驗老道,看出拿破崙遠征必然後勤補給困難,所以他就實行堅壁清野的策略,為了貫徹這個策略打敗拿破崙,庫圖佐夫甚至燒掉了自己的首都莫斯科。拿破崙遇到這樣頑強的對手,人和上也不佔優勢。

    戰爭的決勝因素,天時地利人和都在俄羅斯那邊,拿破崙這邊真是一樣都不佔,不輸才奇怪。

    關於拿破崙的失敗,還有一個小趣聞,拿破崙在組成徵俄遠征軍以後,為了炫耀自己的實力,就給這些士兵做了漂亮的軍裝,還用當時很昂貴的錫做了軍裝的紐扣。拿破崙沒料的是,錫遇到低溫就會變成粉末,所以拿破崙的軍隊在進入俄羅斯以後,軍裝上的扣子就全掉了,在俄羅斯嚴寒的冬天下,士兵們還敞著衣服,隊伍裡不斷有人凍死,不用俄羅斯人動手,天氣就把拿破崙打敗了

  • 2 # 圍爐品茗人

    為什麼在歐洲戰無不勝,不可一世的拿破崙會在1812年率領優勢兵力進攻屢屢敗在自己手下的俄國軍隊時會大敗而回呢?許多人肯定會聯想起天寒地凍,補給困難這些歷史教科書中的標準答案,那麼事實是否就是這麼簡單呢?且讓我給各位分析分析:

    戰爭的背景

    1812年,拿破崙已經擊敗了五次“反法聯盟”的進攻。並且佔領了義大利,又透過萊茵聯盟控制了德意志地區,英國、奧地利、俄國、普魯士紛紛臣服於他,拿破崙帝國達到鼎盛時期。但是對法國在歐洲的擴張和霸權懷有很深戒心的俄國很快退出了法國主導的“大陸封鎖聯盟”。這一舉動導致了拿破崙的極度不滿,於是決心發動一場針對俄國的戰爭,企圖迫使俄國投降,徹底臣服於他。

    戰爭雙方的實力對比

    法國方面:幾乎直接和間接控制著歐洲大陸所有國家,為進攻法國訓練和徵集了將近120萬軍隊,但是因為後勤保障和維持原有控制區域的需要,實際參與進攻俄國的是六十多萬。

    俄國方面:戰爭爆發前,沒有什麼明確的盟友,參戰的軍隊也只有二十多萬。且在“反法同盟”進攻法國的戰爭中多次被法國軍隊擊敗。

    綜合上述背景和實力對比,法國比俄國實力強大的多,加之有天才統帥拿破崙的指揮,按理說俄國很難取勝。可為什麼結果是拿破崙的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呢?

    法國的盟友並不穩固,反法聯盟仍暗潮湧動

    戰爭從1811年開始醞釀,法俄雙方都知道雙方必有一戰。法國當時不可一世,幾大強國紛紛臣服,連英國都在法國的“大陸封鎖”政策之下,不得不屈服於拿破崙。因而從表面上看,拿破崙盟友眾多,實力雄厚。反觀俄國勢單力薄,在戰前只是和瑞典簽訂了條約,雙方約定共同行動。

    但是我們不要忘了,歐洲各國尤其是“反法聯盟”的幾大中堅力量英、奧、普等國真的是法國親密無間的盟友嗎?顯然不是!這些國家是被拿破崙打怕了!五次“反法同盟”每次都是以多打少,每次都被拿破崙擊敗。在這些國家的君主看來,和法國的盟約簡直就是恥辱。

    也正因此,俄法開戰後,英國果斷和俄國締結盟約,同時正和俄國開戰的土耳其也很快和俄國簽訂停戰協議,從而使在南線的俄羅斯軍隊得以迅速回援。

    法軍雖然人數眾多,但是卻魚龍混雜,紀律渙散

    法軍出動進攻的軍隊雖然確實有61萬之多,但是拿破崙為了集結絕對優勢兵力,企圖一戰搞定俄國。於是從自己控制和間接控制的歐洲各國都徵發了相當數量的部隊。根據有關資料,當時法軍中的其他國家的軍隊接近一半。這樣做的結果是法軍表面上數量多了幾十萬,和俄軍的力量對比幾乎達到3比1。但是這些軍隊的作戰意志肯定是相當有限,本身戰鬥力就和拿破崙麾下的法軍無法相提並論,再加上作戰意志有限,這些軍隊在戰爭能提供的幫助顯然也就相當有限了。

    而法軍因為這些部隊加入,導致人數劇增,更加重了整個戰爭期間法軍的後勤壓力。在戰爭中,因為戰事的激烈,後勤補給短缺,法軍不斷出現開小差和搶掠現象,直接導致拿破崙在1812年7月下令停止進攻,在韋利日至莫吉廖夫地區休整了一週。但是此後這種情況依然沒有根本性的好轉。

    雖然有所重視,但是拿破崙低估了戰爭的艱難和後勤保障的困難程度

    提起法軍在這場戰爭中失敗的原因,往往都會提到法軍敗在後勤補給上。的確這個原因是法軍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作為天才統帥的拿破崙顯然不是沒有看到這一點,而且拿破崙顯然也不是什麼老邁昏聵導致指揮能力下降(在此次戰爭中,甚至導致他下臺的兩次戰爭中,他依然表現出極其出色的統帥和指揮能力)。

    在戰爭準備階段,拿破崙及其參謀機構已經意識到遠征俄國必然會遇到後勤補給的問題,因此提前在俄國邊境西側建立了九個兵站,每個兵站都儘可能的囤積了後勤物資以保障進攻俄國的需要。同時還根據以往的經驗,有針對性的制定了速戰速決的作戰計劃和進入俄國後就地徵集補給的計劃(顯然這種計劃的失控導致了剛才提到的法軍搶劫成風)。

    但是拿破崙及其參謀機構都沒有預料到的是,進入俄國後,即使在夏季也道路泥濘,後勤物資難以運送。同時俄軍從一開始的步步退卻,到最後有意識的迴避主力決戰,導致拿破崙的集中兵力主力決戰的計劃落空,從而導致戰事拖長,進一步加重了法軍的後勤危機。

    俄國的表現超出了拿破崙的預期

    俄軍在此次戰爭中的表現也是拿破崙沒有預料到的。在此之前,拿破崙多次擊敗俄國軍隊,無論是俄國皇帝亞歷山大一世,還是包括庫圖佐夫在內的俄軍多數高階將領都是拿破崙的手下敗將。因此拿破崙自以為了解俄華人,因此也堅信自己的主力決戰,速戰速決的戰略計劃。但是我們從結果上來看,顯然有兩個人的表現超出了拿破崙的預期。

    一是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和拿破崙對抗多年的亞歷山大顯然在能力上尤其是戰爭能力上要差許多,因此拿破崙認為只要一戰搞定俄軍主力就能很快迫使亞歷山大投降。剛一開戰,亞歷山大得知法軍入侵的訊息,馬上寫信給拿破崙請求議和。但是拿破崙認為如果沒有實質性的擊敗或懲罰俄華人,這種臣服是不穩固的,又會和以前一樣,過不了多久又跳出來給自己製造麻煩,於是拒絕了俄國沙皇的議和請求。而沙皇的這一表現也更堅定了拿破崙此前的看法。

    二是俄軍統帥庫圖佐夫:此次戰爭的前期,俄軍迫於法軍的強大和拿破崙的威名,逐步向俄國腹地退卻,不敢進行決戰,但是也導致法軍逐步接近莫斯科。隨後迫於沙皇的壓力,俄軍開始在接近莫斯科的地區與法軍交戰,並逐步像拿破崙預想的那樣使戰局匯入主力決戰的態勢。但是隨著戰事的不利,和俄軍內部矛盾,俄華人臨陣換帥,由庫圖佐夫接管了指揮權。

    顯然這一安排有些出乎拿破崙的意料,因為庫圖佐夫此前非常不受沙皇的重視,甚至一度被沙皇免職在家。但是庫圖佐夫也是他的手下敗將,因此拿破崙堅信自己仍然能把控戰局。

    但是庫圖佐夫有一個優勢是前期的統帥巴克萊·德託利所不具備的,那就是他是俄華人,前線的高階將領顯然不信任身為外華人的巴克萊·德託利。因此庫圖佐夫較好的整合了俄軍的前線指揮體系。而且身為深受沙皇信任的巴克萊·德託利不得不顧忌沙皇的想法,而庫圖佐夫顯然在戰事危急時決策更果斷,更絕決。在距離莫斯科100多公里的博羅季諾進行的主力決戰性質的博羅季諾戰役中,雙方打的非常激烈。但是從戰術層面說,俄軍應該是失敗了,不僅部隊損失更大,而且連第二集團軍的司令巴格拉季昂都戰死了。如果俄軍繼續按這樣打下去,戰爭就如果拿破崙預想的一樣了。

    但是庫圖佐夫緊急下令撤出戰場,雖然獲勝但也精疲力竭的法軍沒有追擊,因為他們估計休整一下繼續推進,俄軍依然不是他們的對手。撤出戰場的庫圖佐夫召集高階將領開會,在與會將領的表決下,他果斷決定繼續撤退,不再和拿破崙進行主力決戰,因為那樣無異於找死。我們不知道沙皇的態度是什麼?或許接連的失敗使得沙皇已經不敢再幹預高階將領們的決策,他只能期待庫圖佐夫他們能最終取得他們說的勝利。

    此後的拿破崙越來越感覺到危險,但他不得不繼續進軍莫斯科。不僅僅是因為他近在咫尺,更是因為這是一種標誌和象徵,佔領俄華人的首都能否促使俄華人投降應該在此時成為拿破崙的一種思考。

    隨後庫圖佐夫的做法更加出乎拿破崙的意料,也更加讓拿破崙害怕,因為庫圖佐夫不僅敢於從主力決戰的戰場上撤退,還敢於幾乎不放一槍一彈就放棄了首都莫斯科,而且還瘋狂的把這座首都燒了,隨後拿破崙無論如何也找不到機會和庫圖佐夫進行決戰,而且庫圖佐夫撤退到哪就燒到哪,這種“焦土政策”在當時的人們看來近乎是瘋狂的,但的確是對拿破崙最致命的。

    同時庫圖佐夫還在這一次戰爭中充分發揮了預備隊或者後備軍的作用,他號召和發動各地的民兵和後備軍採用襲擾和遊擊的形式不斷攻擊法軍的側翼和後勤補給線,使得本就困難的法軍雪上加霜,法軍開始士氣低落,大量士兵傷亡和開小差,冬季的來臨又使許多士兵和馬匹凍餓而死。無計可施的拿破崙開始撤退,俄軍主力在遊擊部隊的配合下開始追擊,雖然拿破崙依靠其軍事天才在克拉斯內戰役中擊敗了庫圖佐夫率領的追兵,使法軍避免被徹底圍殲,但是隨後法軍依然大部分被擊潰和消滅,法軍撤回巴黎時只剩下幾萬人。

    終上所述:法俄戰爭中法軍失敗的重要原因的確是補給線太長,後勤困難。但是法國在國際形勢仍不明朗,法國控制的盟友並不穩固的情況下勞師遠征。再加上從其他國家徵集的軍隊不僅戰鬥力低下,作戰意志也不強,反而加大了後勤消耗。同時拿破崙本人過度自信,低估了俄華人的戰鬥意志和抵抗決心。加上俄軍及時改變策略,靈活機動,避免主力決戰,實行堅壁清野。最終導致戰無不勝的拿破崙兵敗俄國。也導致了拿破崙後來的兩次戰敗最終退出歷史舞臺。

  • 3 # 雨後新晴原創

    此前戰無不勝的拿破崙,忽略了俄羅斯的自然環境,與後來的希特勒一樣,犯了一個同樣的錯誤。法軍入侵俄國,天時地利三不沾,失敗是必然的。

    法國處於溫帶海洋氣候帶,而莫斯科地處內陸,屬於寒溫帶氣候,半年冰雪,冬季異常寒冷,所向披靡的法國士兵,適應不了那裡的自然環境。

    拿破崙勞師遠征,後勤補給跟不上,軍紀散亂。面對拿破崙軍隊的挑戰,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英明,俄軍元帥庫圖佐夫老成持重,避其鋒芒,並不碰硬,放其進入俄國腹地,使用拖延戰術,不急於決戰,以自然環境消耗法軍,損耗其戰鬥力。

    以消耗戰對付法軍,俄軍戰略戰術得當。莫斯科城下的法軍,凍死凍殘者日益增多,士氣衰糜,成疲憊之軍。俄軍反攻,法軍潰敗,拿破崙折戟莫斯科,從此一蹶不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鈦酸四異丙酯是什麼,有什麼用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