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孔子教育觀是“有教無類”,那麼為何還會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難道笨點就不用學習了嗎?
55
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3375198674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是激發人的學習意念,把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從而達到一個好的效果,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教育方法。與有教無類不相悖。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不一定就笨,智商不一定就低。只是教育的方式不一樣,你沒有激發他學習的興趣。有興趣主動學習,成績自然會好。

  • 2 # 子夏故壇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出自《論語·述而》。完整原文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段原文的意思是,對知識的追求達不到渴求的程度就不去啟示他,不到想表達而表達不出來的時候就不去引導他。學了知識還達不到舉一反三的程度就不再教給他新的知識。《蒙卦·卦辭》曰:“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其中的意思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強調學習的自覺性和教育的嚴肅性和原則性。

    “有教無類”是孔子在教育範圍和教育物件上的態度。孔子首創私學,在教育物件和範圍上不分尊卑貴賤,只要交少量學費都可以接受他的教育,對貧困卑賤的學生並不歧視,一律平等對待。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則是孔子在教育方法上的原則,也就是一種教學方法。

    “有教無類”是孔子受徒範圍上的原則,“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是孔子教學方法上的原則。受徒範圍和教學方法是兩碼事,怎麼會有什麼矛盾和衝突。既是兩碼事,也就不會是什麼“悖論”。

  • 3 # 一夫82

    孔子的"有教無類",是他提倡的教育思想。

    就是說,無論什麼人,都應該接受教育,相當於我們今天提倡的義務教育。

    孔子兩千多年前提出的教育思想,一直延續到今天,由此可見,孔子受人崇拜,成為"至聖先師",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現如今的一些農家的堂屋,仍擺放祖宗牌位,牌子上寫著"天地君親師",師在祖宗牌位之中,師的地位可見一斑。其實,最早的牌位順序是:"天地師君親",師排在君的前面,將君排進牌位,並置於親的前面,是老百姓的無奈吧?

    然而,《論語》的第七篇《述而》篇又有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是孔子的教育方法,與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

    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這個教育的成材率是很高的。其中的子路稱得上是軍事家和將軍人才,子貢稱得上是外交家和經濟方面的專家,而顏回稱得上是文學家和思想家。等等,人才濟濟,桃李滿天下。

    孔子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教育成果,一方面是他的這些學生本身素質很高,另一方面也說明他的教育方法很優秀。

    孔子的教育方法可歸納為以下三點:因人施教;應機施教;啟發式施教。有時候,他也會將這三種方法綜合運用,不拘泥於一法。

    " 不憤不啟"是什麼意思?"憤"就是激憤,刺激受教育者的上進心,然後再去啟發他。這種方法,對於那些調皮而不肯學的學生,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記得我讀初中時,常把背道而馳寫成"背倒而吃",語文老師把我在全班當眾批了一次:"你背倒哪個吃?吃什麼?"我羞愧難當,從此改好了。

    "不悱不發"的意思是,激發受教育者的好奇心,叫他們去質疑,去多問為什麼,而不是呆板的去接受,不能死記硬背。孔子的"當仁不讓於師",就是要學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讓學生不要迷信老師。

    那麼,這句話的最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不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舉一反三。會讀書的人,總是能做到這一點,只有書呆子,才會死讀書,讀死書。

    總之,作為教育家的孔子,他不但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教育思想,也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教育方法。值得敬重!

  • 4 # 凌崖的江湖

    首先,不是悖論。

    還是先來解釋一下這幾句話的意思:

    1、“有教無類”:即教學的物件不會刻意加以選擇,只要你有求學向上之心即可,不會在意你的社會身份地位,或從前怎樣;

    2、“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一個學生不到了用心思考到產生自己從心而發的疑惑時不去啟發他(因為這時候點撥最有效果!你不去點撥他他比你還難受,這時候學生的求學之心與接受理解能力是最強的!)

    3、“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告訴他這一方面的學問,但他不懂得發散思維,由此及彼地利用已學去擴充聯絡到萬事萬物,那也就沒有教學的價值和意義了。

    所以很明顯我們能看到:“有教無類”,主要說的是教學活動開展前教學物件的選擇問題;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呢?則說的是教學活動開展後教學原則的遵守問題。

    那麼有了教學的物件,即使如孔夫子這般老師的水平很高任何學生只要你有心學都可以教,但真正開展教學後,老師自己的教學原則是不是還要遵守呢?那當然是要遵守的!因為老師高明就高明在對教學方法與原則的深切把握上嘛!不這樣又怎麼會有好的教學效果呢?

    簡單說就是:入我孔門很容易,只要誠心求學就好,但入了門了不代表就能學成了,必須還得自己努力用心參悟才行。

    事實上,孔夫子之所以能成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從此我們也可見一斑,遵循這樣的原則教出來的學生會是怎樣的?一個個都是擁有獨立人格與自主思維、判別與學習能力的啊!他們會在保持卓然獨立人格的基礎上,永遠不懈地去參破人世與宇宙的奧秘!

    可以設想一下,如果孔夫子不採取這種教學方式,而是採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那歷史上會不會依然成就一位震古爍今的“至聖先師”呢?

    不會,最多隻能多一位“填鴨大師”。

  • 5 # 老黃0071

    “有教無類”,類:類別。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老先生這句話後人有多張解讀:凡是自己親自送上十條臘肉的,我沒有不教的;凡是束髮成人真心向學的,我沒有不教的;凡是那些能反省自己,檢束自己而又肯上進向學的人,我從來沒有不教的——不關國別,貴賤貧富,賢愚善惡。這個“類別”中有沒有性別?有就是說孔子這所國際大學會不會招收女生?孔子到底有沒有性別歧視?還是回到孔子時代。眾所周知,孔子首開私學打破學在官府的傳統和藩籬,在這當時需要怎樣的才膽識力?在平民中有多少人會有志向、閒暇和財力去上學?平民會送自己的女兒上孔子學院?孔子三千弟子中應該確確實實沒有女生,但這不是因為孔子性別歧視,而那時應該確確實實沒有平民女子要上學,貴族家庭女子可不可以上學?有,禮記中這方面的資料。孔子的女兒和侄女應該接受過一些文化知識和禮儀方面的教育。

    孔子學院不是國立學校而是國際學院,不分遠近,不分華夷,學生真的是來自五湖四海。楚:任不齊。陳:公良孺,子張,巫馬期,陳亢。齊:後處,公皙哀,梁鱣,高柴。晉:公肩定。蔡:秦冉,曹卹。衛:句井疆,琴牢,子夏。在這些學生中,有一位被稱為中華尊師第一人的燕伋,家住現在陝西寶雞,為了求學,真的不遠千里到魯國拜師孔子。後學成回國後,每當思念老師,便登山望魯,至此流傳“燕伋望魯臺”之說。

    孔子學院是平民學校,但學生不一定都是貧苦子弟。試想想,在那個時代,生存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很艱難的事,會有多少貧困之人餓著肚子去讀書或送孩子上學?除非那些沒落的貴族特別是士這一階層的人及其子弟。孔門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中有名有姓有些微資料記載的大概三十五個左右,在他們中,本身就是貴族的如魯國的孟懿子南宮敬叔等,宋國的司馬牛,衛國的句井疆,齊國的高柴;顏回、子路、曾皙等上幾代都是貴族,他們都是貴族後裔;富家子弟如衛國的子貢,陳國的公良儒等。所以,說孔門弟子大都是貧下中農子弟,真的不科學不客觀。但有一點確實應該肯定:無論是誰,孔子都一律平等對待,因材施教。捫心自問,我們現在有多少老師能做到?天知地知!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這一思想太偉大了,太超前了,太普世了,太科學了!說的是:學生如果不經過思考並有所體會,想說卻說不出來時,就不去開導他;如果不是經過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時,就不去啟發他。這就是我們現在人津津樂道的啟發式教育理念。蘊含那些資訊?一,教學中學生是自始至終的主體。老師指導學生聽讀說寫,啟發他們思考;二,學生學思要結合好,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還有,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學無止境,思要把握住度;三,學生不止會學會思,還須會表達,學以致用;四,老師的主要作用是指路,啟發和點播;五,優秀老師和大師的區別是:一者得之啟發,一者深知如何啟發何時啟發。恰到好處其實就是中庸。

    人人都可向學,人人都可造就,成功的人是因為他們不止有志有行動,更有方法和媒介。

  • 6 # 南山劉向雄

    ‘有教無類’,出得起兩三掛肉乾的,都可以來聽課做弟子,不論地位高低、貧賤或富貴。至於來聽課是否專心,會不會打瞌睡,或者品人是非論人長短,想著當個農夫或園丁,這就不是孔子作為老師能左右的了。

    所以孔子提醒學生要認真學習和思考,‘要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遇到一個道理,就要努力想弄明白,但還沒到百思不得其解時,不要去啟發他;不到心心知肚明,卻不知道怎麼表達時,也不要去引導他。給他講一個例子或道理,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先不要繼續講下去。”

    這是孔子的教育方法,古人的生活節奏很慢,所以孔子可以留出時間讓學生自主思考和組織語言,到了真需要幫助的時候,稍加啟發和引導,學生對道理的理解就深刻了。而現代的生活節奏很快,快餐式閱讀,人們往往恨不得馬上知道答案,哪還有時間去費力地思考。即使是課堂上,老師也是完成教學任務,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幾乎以‘秒’來記,自然就變成硬塞知識了。

    孔子曾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以當做‘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註解,只有認真思考了,這道理、知識才內化為自己的。另外,對於能舉一反三的弟子,孔子都很讚賞,如子貢用《詩經》來理解孔子的話、子夏用‘禮’去解釋《詩經》的句子,孔子都非常高興,因為這是‘助我(孔子)者也’,是真正的‘教學相長’。

    所以,‘有教無類’並不排斥‘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如今的義務教育可以算是‘有教無類’,老師的啟發和引導則更應當向孔子學習,在引導學生上下功夫。

  • 7 # 大夢16

    這不是悖論,而是針對教育不同方面的觀點與看法。

    “有教無類”是孔子對於選擇學生的標準,“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是孔子具體的教學手段。

    “有教無類”,是孔子選擇學生的標準,“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悔焉。”只要是願意向孔子學習的人,無論其出身、國家,孔子都一視同仁,認真的教育他們。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是孔子對於具體教學方法的闡述。相對於具體的文獻知識,孔子更看重弟子們自己的感悟與思考。

    “不憤不啟”,“憤”,心求通而未得,不到他想弄明白卻弄不明白的時候不去啟發他;“不悱不發”,“悱”,口欲言而未能,不到他想要說卻又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開導他。這兩句是指受到教育者應該自己有求知心,有求知的動機,在他求知發生困難時再去啟發他,能讓他長進快一些。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交給他一點他卻不能由此推知其他的點,就不在重複的教育他這一點了。這是說明要有發散思維,不能舉一反三,只是重複的教授他一點,也就失去了教導他的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一學歷到底有多重要?(本人剛高中畢業,錄取的是一個二本B類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