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郭永先生1985

    英國,這時已經是日不落帝國,世界工業製造工廠。她的統治者是維多利亞女兒和丈夫阿爾伯特親王。如果你去倫敦一定要去冠名為V&A的博物館。就是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這正是大英帝國最強盛時期為了發展國民教育而興建的。但是這種文明行為卻沒能在東方貫徹。殖民者眼裡,落後的民族是不值得尊重的。

    首先,英華人奴役了印度,1860年他們又來到了北京。

    除了兩國的概況,我們還要了解當時的世界。英國和法華人為什麼這麼需要大筆的財富?因為工業發展和殖民擴充套件都需要大把的錢。另外還有一件全球範圍的事件大家不能忽視。

    1857年,率先在美國然後是全球所有資本主義國家,爆發了世界範圍的經濟危機。我們可能比較熟悉美國羅斯福上臺時要解決的1929年經濟危機。實際上在資本主義世界中,這種週期性的經濟危機一直都有。1857年的世界級經濟危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全球危機。我們稍微留意一下就會知道,第二年天津戰爭就爆發了。

  • 2 # 初中歷史吳老師

    主要是英國想開啟中國大門,因為英國經濟已經非常發達了,英國有先進的制度優勢的價錢開啟中國市場,推銷英國的商品。其實林則徐不禁菸的話,英國也會去開啟中國大門發生鴉片戰爭。

  • 3 # 小油瓶侃歷史

    不請自來,愛軍事歷史的小油瓶先來拋磚引玉~

    鴉片戰爭是中國的叫法,對英華人來說鴉片戰爭被稱為通商之戰!

    鴉片戰爭前中國和英國

    (1)閉關鎖國和落後的社會生產

    在對外關係上,清朝長期實行閉關政策,嚴重地阻礙著中國對外貿易和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以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佔據中國社會經濟的主導地位。

    (2)工業革命給英國帶來生產力飛躍

    18世紀60年代起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到19世紀三四十年代,大機器工業逐漸代替了工場手工業。英國工業的發展,工業產量急劇上升,“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於全球各地”,努力尋找新的資源及產品生存空間。藉助於船堅利炮英國加緊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動,中國的周邊國家和鄰近地區,陸續成為它們的殖民地或勢力範圍,中國也成為了殖民主義者侵略擴張選擇的物件。

    (3)生產力落後國反對生產力先進中國產生了巨大的貿易順差

    鴉片戰爭前英國商人主要向中國輸出毛、棉織品,從而中國輸入茶葉、絲綢、瓷器等物。但英貨在中國市場上銷路不大,這是由於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對外國商品還具有頑強的抵抗作用。

    下面看一組資料,1781—1790年間,中國茶葉輸英總值是9626萬元;1781—1793年間,英國毛織品等貨物輸華總值是1687萬元,僅及中國輸英貨價的1/6。因此,英國必須以大量白銀來抵付貿易差額。

    (4)為了扭轉貿易逆差推銷鴉片

    英國為了扭轉貿易逆差,他們就想辦法尋找一種能讓華人接收的商品來代替白銀,最後他們終於找到了一種殺人不見血的毒品-鴉片。鴉片最早作為一種藥材傳入中國,病人服用少量鴉片,有鎮痛。止瀉、催眠等功效,中國法律允許鴉片作為醫療使用。鴉片貿易給英國帶來了驚人的暴利,打破了中國對外貿易的長期優勢,中國每年白銀外流達600萬兩。

    隨著虎門銷煙以及中國各地的禁菸令,後續發展到道光下旨永遠斷絕和英國貿易,被斷絕的貿易使得嚐到鴉片貿易甜頭的英國感到非常不滿。同時中國因傳統的天下秩序、五服朝貢制度等非平等外交,以天朝自居的傲慢態度,使英國無法容忍遭受輕視或忽視和遭受排擠。而英國透過鴉片貿易維持貿易均衡只是權宜之計,開啟中國國門,獲取4億人口的市場和1000多萬平方公里以上的市場才是英華人的根本目的。

    以上三點構成了英華人進行通商戰爭的動機

    鴉片戰爭的的經過大家都知道,清政府完敗,並簽訂了歷史上的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滿足了英國大多數的要求。

    主要內容如下:割香港島給英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允許英華人在通商口岸設駐領事館。中國向英國賠款2100萬元。2100萬元的成分是: 600萬賠償鴉片,300萬償還英商債務,1200萬英軍軍費。英國在中國的進出口貨物納稅,中國與英國共同議定。英國商人可以自由地與中國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

    英華人到底想要什麼?從簽訂的南京條約中一目瞭然,第一條和第三條,割地賠款在各種戰爭中都比較常見。但是第二條、第四條和第五條才是英華人真正目的體現,就是要開啟擁有4億人口和10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中國市場大門,瘋狂傾銷自己的過剩工業產品,掠奪中國國內資源,而割地賠款真的只是開胃菜。

    所以沒有鴉片戰爭,也會有雞排戰爭、煤油戰爭等等,這是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叩開中國市場大門的鑰匙。

  • 4 # 小南讀

    現在我們來看待鴉片戰爭的問題,需要從當時的歷史背景去看,其種種行為就會變的很合理。

    首先我們單單地看林則徐禁菸以及沒收英華人鴉片的行為,這個是屬於政府對私人的情況,但是為何英國的反應大到直接調兵過來?這事單獨地看其實是很不合理的,如果某個國家扣了另一個國家的貨物,然後就被扣東西就二愣子似的上去幹仗?划得來不?這種事情因為我們早已熟知鴉片戰爭的情況,所以也沒覺得這種事單獨拿出來的話其實是有些詭異的,這種事一般也就是外交斡旋之類的打嘴仗,但是為什麼英國就幹了這麼個事?

    或許我們的思維很多都放在國仇家恨以及民族大義方面,但是那是我們自己的思維,而英國是屬於資本主義國家的,英國女王的手是被資本家牽著的,他們做事最簡單的目的就是錢。我們都知道,資本世界都會有一個週期性的經濟危機,而且無論西方的經濟學家用了什麼辦法,都沒辦法避免經濟危機。而經濟危機最直觀的表現就是資本家的貨堆積了賣不出去,賣不出去就只能全世界找買家,當全世界都找遍了,才發現只有一箇中國還沒做到生意。

    去了中國推銷產品,結果中國基本不願意要,還倒賣了很多絲綢瓷器茶葉之類的奢侈品給英華人,一出一進,本來去賺錢的就變成虧錢的了,按他們歐洲人所說的這就是貿易逆差,而且年年如此。

    為了把被中國賺去的錢賺回來,英華人就在印度開始種鴉片,然後把鴉片賣到中國,因為鴉片會上癮,所以鴉片的需求量會慢慢加大,這一招立竿見影,倒賺了中國無數的銀子。

    然後中國國內的銀子不夠用了,這下輪到中國有“經濟危機”了,他們也知道這禍根就是鴉片,立刻就讓林則徐去禁菸,沒收英華人的鴉片。

    那個時間段,在1837到1843年之間(鴉片戰爭是1840到1842年),英國剛好有一次不小的經濟危機,經濟危機的源頭就是美國經濟危機導致貨幣信用不足,且銀行可支付的貴金屬不足。照這個情況下去,如果中國禁菸,再加上中英之間的貿易順差,英國的貴金屬更不夠,所以英國為了這次經濟危機,在資本家的推動下,發起了戰爭。

    目的便是轉化自己的經濟危機,讓自己獲得更多的財富,這才是鴉片戰爭最根源東西,無論是誰禁菸,英華人都會打過來。

  • 5 # 歷史軍魂

    英國從18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工業革命,至19世紀30年代,隨著蒸汽機的廣泛運用引發了生產技術的重大變革。由於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需要更大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而亞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國成為英國的理想目標。英國為了開啟中國的市場,1816年派遣阿美士德使團到中國進行活動,其要求為公使駐北京、開放通商口岸,由於清朝要求覲見時行跪拜之禮,阿美士德使團拒絕行此大禮被清政府逐回。

    清朝並不是全部閉關鎖國,能對外貿易的主要是在“廣州十三行”。在中英的貿易之中,中國處於出超地位、英國則處於入超地位。原因在於英國的工業品無人購買,而中國的茶葉和瓷器卻很受英華人的歡迎。為了賺取華人的白銀,英國商人(不是政府行為)開始在中國販賣鴉片。在這之前,中國是把鴉片當藥用的。隨著英國商人的大肆販賣,華人把鴉片當成了飯來吃,這就上癮了。華人稱之為“十全大補膏”,也叫福壽膏。

    吸食鴉片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嚴重的危害。至道光十五年,也就是1835年,全國有大約200萬鴉片吸食者。上至文武官員、下至平民兵丁,不少人已經染上了鴉片。鴉片的泛濫嚴重危害了清朝的統治,道光皇帝才派林則徐去廣東禁菸。

    林則徐的虎門銷煙剛好給英國發動戰爭提供藉口,即使沒有虎門銷煙,英國也會透過其它的藉口開啟中國的國門。

  • 6 # 吉月文

    虎門銷煙是鴉片戰爭的導火索,也就是直接原因,但不是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英國準備透過戰爭手段,開啟中國市場。至於貿易逆差這個問題,其實在鴉片戰爭以前,透過鴉片貿易已經徹底解決。中國當時對英國的貿易已經陷入了貿易逆差,所以英華人這個時候不再需要透過這種手段來保障自己的貿易利益。當然虎門銷煙打擊了英國鴉片的銷售,英華人準備進行報復,這是肯定的,不過究竟到什麼層次顯然是一個可以決策的內容並不完全受制於虎門銷煙。英國當時剛剛完成工業革命,國內工業品的產量很大,但是國內市場相對較小,所以急需海外市場用於產品傾銷。而華人口眾多,地域廣大,是理想的傾銷場所。當時不止一位英國商人憧憬過自己的產品在中國大行其道之後,所獲得的鉅額利益。這些商人可不都是做鴉片貿易的。而問題在於,英華人對於在華貿易的種種限制感到非常不滿。當時清政府對於外商的貿易限制非常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一口通商,只在廣州進行進出口貿易。英華人非常希望在沿海地區多設港口,便利他們的貿易活動。第二是貿易必須透過行商作為中介,陽山沒有直接採購和銷售的權利。行商是官商一體的特殊階層。他們雖然是商人,但又是官員掌握一定的政治權力。按照清政府當時的規定,洋商來到廣州以後,所有貨物不能自行銷售,必須全部交由行商代為銷售。如需採購中國物產,必須由行商代為辦理。清政府之所以制定這樣的規定,主要是為了徵稅方便。在代售和代買的過程當中,行商會從中抽取一部分收入,作為稅款繳納給清政府。第三,洋商只能在廣州城外的指定地區內居住,不能進城。他們認為這限制了自己的人身自由,受到了侮辱,因此非常不滿。英華人大約在1820年左右,就秘密在廣州設定了領事,並一直和廣東當地官員進行溝通,希望擺脫這些限制。但是廣東當地官員沒有加以理會。最終,英華人決定透過戰爭手段消除這些限制。

    那麼為什麼會選擇在這個時間點進行?嗯,這要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確實具有偶然性。對中國宣戰需要進行議會的授權。英國議會當時在這個問題上爭論很激烈,投票結果以一票之差支援了對華宣戰。從這個角度上看,英華人當時對自己的實力並不是非常的自信。考慮到宣戰物件是一個離英國本土十分遙遠並且地域廣大,人口眾多的國家,這種顧慮並不是沒有道理。另一方面看,也具有必然性。在這個時候,英國本身的國力已經開始進入頂峰時期。這個時候的英國,政治制度穩定,工業革命已經完成,經濟實力雄厚。海外殖民地的規模在全世界遙遙領先。同時作為對華侵略基地的印度,這個時候已經臣服於英國百年。這極大的便利了英國對華侵略。單純從英國本身來看,侵略中國的時機已經成熟。同時英華人從馬格爾尼時代開始,就有意識的蒐集中國的社會情報。他們對於中國當時外強中乾的現實非常瞭解。所以,選擇這個時間點並不令人意外。

    鴉片戰爭的性質,從英國角度來看,是一場貿易戰爭,從中國角度來看,就不單純是一場貿易戰爭了。除此之外,也是中國近代屈辱史的開端,在政治層面上有重大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近日美國媒體評選聯盟現役前十大個子球星:恩比德第一,AD第二,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