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武最前哨

    頤和園的前身叫做清漪園,始建於1750年(乾隆十五年),是乾隆皇帝為孝敬其母親崇慶皇太后而建;清漪園落成於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累計耗資448萬兩白銀。

    1856年(咸豐六年),英法列強借口馬神甫事件和亞羅號事件悍然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短短兩年後,英法聯軍便打到了天津城外,並揚言要攻打北京。清廷無奈之下便與列強代表在通州談判,但最終因列強要求苛刻而未能談攏。

    於是,清廷就捕扣押了三十九名列強代表並對其施以酷刑,其中有二十一人被殺。誰料清廷此舉正中英法下懷,他們隨即以解救人質為由發兵京城。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便實施了震驚海外的暴行:火燒圓明園。

    雖然史料上將這一歷史事件稱之為“火燒圓明園”,但實際上英法聯軍的破壞範圍遠不止圓明園一處,與其緊鄰的清漪園也遭到了極其嚴重的破壞;此後,清漪園便長期處於荒敗的狀態。

    到了1884年(光緒十年),大權在握的慈禧太后以光緒帝名義下令要求重修清漪園,以用作她在紫禁城之外的一處離宮。不過,由於當時清廷可以動用的修繕經費有限,整修工作主要集中於前山的一些建築群上。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儘管當時的清廷國力漸弱、四面楚歌,但慈禧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竟然挪用了原本要用於海軍建設的兩千萬兩白銀(這一數字有待商榷);待清漪園修復完成後便更名為頤和園。

    不過,慈禧費盡心機重新修繕後的頤和園很快就迎來了新的厄運: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包括頤和園在內的多處皇家園林再次遭到破壞。

    從上述這一歷史事件其實也不難理解,晚清為何會淪為列強們欺壓擄掠的物件,紙面實力強大的清廷水師為何會全軍覆滅......

  • 2 # 陶式防務評論

    關於修頤和園挪用海軍軍費,有很多歷史研究,最可靠結論是“肯定挪用了,數字沒那麼誇張,但後果很嚴重”。

    頤和園花費814萬兩,挪用海防軍費66萬兩

    關於清政府在頤和園修復上的花費,最專業和詳細的數字,是2013年陳先松先生髮表的《修建頤和園挪用“海防經費”史料解讀》。經過詳細資料的統計,“頤和園工程經費約為8145148兩”,而不是社會傳言的所謂幾千萬兩。

    其中,“出自海軍衙門經費7375148兩、總理衙門經費770000兩,除本為頤和園工程而籌的‘海軍鉅款’息銀321183兩外,屬於‘挪用’性質的海軍衙門經費數額約7053965兩,而‘挪用’的海防專款數額不會超過668265兩。”——(《修建頤和園挪用“海防經費”史料解讀》)

    也就是說,修頤和園花了大約800多萬兩白銀,其中挪用海軍經費大約66萬兩。不過,頤和園對海軍的資金影響絕非僅僅如此。

    神秘的“海軍鉅款”和利息

    由於隨著新技術發展,鐵甲艦和巡洋艦造價越來越貴,清政府又覺得“海防鞏固”,所以覺得可以不用買新軍艦了。於是,李鴻章“自作聰明”將真正準備用來購艦的大筆經費存到外國銀行裡,即歷史資料中所提到的“海軍鉅款”。

    然後,李鴻章用這筆“海軍鉅款”的利息幫著修頤和園。據統計,李鴻章存入銀行的這筆錢,總共260萬兩白銀,最後獲得了區區32萬兩銀子的利息,為修頤和園出了小小一把力。

    也就是說,算上“海軍”鉅款利息,跟北洋水師購艦有關的經費大約是一百萬兩。一百萬兩白銀,其實尚不夠買一艘新型巡洋艦,例如“吉野”號造價大約為150萬兩白銀。但是,李鴻章把購艦經費存進銀行,等於北洋水師又白白少了260多萬兩。所以,甲午戰爭前中國海軍等於少了260+66(需拋去銀行利息)=326萬兩價值的軍艦!

    這三百多萬兩白銀,就可以買兩艘“吉野”號了,對甲午海戰完全可以起到很大影響。

    所以說,修頤和園雖然理論上沒“花掉”多少購艦經費,但事實上卻讓購艦經費大大減少,讓北洋水師少了兩艘“吉野”號。

    在銀行“生兒子”的購艦經費,亡了羊也沒能補上牢

    甲午戰敗後,清政府痛定思痛,在財政吃緊的條件下一口氣擠出了七百多萬兩銀子去購買軍艦,差不多能重造一座頤和園的錢。這七百多萬兩白銀,肯定就包括了在銀行“生兒子”的260萬兩。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由於新一代軍艦造價更高,而且西方刻意讓白銀貶值,導致清政府花這麼大筆錢買了五艘二等巡洋艦(海天、海圻、海容、海籌、海琛),一艘“海天”號的造價都遠超當年的“定遠”號。所以說,清朝當局為了省小錢,卻花了大錢。

    客觀講,清政府修頤和園已經比較節儉了,裡面的裝修和繪畫粗陋不堪,遠不及乾隆時代豪華。但是,日本人同一時期也在省錢,但人家目的是買軍艦。

    省錢修園子和省錢買軍艦,最終競爭結果是,清朝在甲午戰敗輸給日本兩億三千萬兩白銀,這筆錢更是足夠修25個頤和園,或者幾十艘前無畏式戰列艦。這個損失,遠比買軍艦和修圓子的代價更慘。(陶慕劍)

  • 3 # 石之瑛

    頤和園是清朝的皇家行宮和大型皇家園林,頤和園的前身清漪園,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漪園建成,耗銀480餘萬兩。

    清漪園內以中國古代神話中“海上三仙山”的構思,在昆明湖及西側的兩湖內建造三個小島:南湖島、團城島、藻鑑堂島,以比喻海上三山:蓬萊、方丈、瀛洲。

    清漪園的總體規劃以杭州西湖為藍本,同時廣泛仿建江南園林及山水名勝,如鳳凰墩仿太湖、景明樓仿岳陽樓、望蟾閣仿黃鶴樓、後溪湖買賣街仿蘇州水街、西所買賣街仿揚州廿四橋等等。

    清朝道光年後,由於國力衰弱,宣佈撤三山陳設,清漪園逐漸荒廢。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1860年10月5日,英法聯軍接近北京北郊,6日,英法聯軍士兵開始搶劫西北區的京郊皇家園林圓明園中的清漪園(萬壽山)、靜明園(玉泉山),搶得部分贓物公開拍賣,其餘大部分歸於私有,維多利亞女王和拿破崙三世亦各得一份。

    光緒十年至二十一年間(1884年至1895年),慈禧太后“還政”後退居休養,醇親王奕動用以北洋水師名義所籌措的經費重建清漪園。由於經費有限,乃集中財力修復前山建築群,並在昆明湖四周加築圍牆,改名頤和園,成為離宮。

    醇賢親王奕譞一生小心侍奉慈禧太后,官途一帆風順。他經歷了同治帝之死、慈安太后暴卒後,更加謹小慎微,兢兢業業,把取信討好慈禧視成唯一的本分。

    他負責建設海軍的時候,為了讓慈禧太后有安享天年之地,動用以北洋水師名義籌措的經費修建頤和園。

    在頤和園工程最緊張的階段,正值直隸省和京師遭受特大水災,御史吳兆泰因為怕激起災民鬧事,建議暫時停工,因此奪官,“交部議處”。而醇親王卻一言不發,鞠躬盡瘁地完成了修建任務。

    1891年,頤和園完工,他也與世長辭了。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園內建築及文物遭八國聯軍破壞,兩年後修復。

  • 4 # 南朝居士

    其實有沒想過,就那點錢,夠海軍用的嗎?

    每年撥給海軍的錢並不少,錢哪裡去了呢?你看看李鴻章的家底唄?

    李鴻章的家底比胡雪巖厚多了啊,怎麼來的呢?

    北洋水師是滿清的?還是李鴻章私人的?如果是私人的,憑什麼給你錢?

    即使不修園子,都撥給海軍,有幾分能用在購買武器彈藥上?

    只是甲午戰敗,需要一個背鍋的,公開的李鴻章背鍋,民間裡慈禧就當了這個背鍋的了。

  • 5 # 不沉的經遠

    修建頤和園確實挪用了部分海軍軍費,具體數額不詳,大約在400萬兩之下。不過最重要的是,修建頤和園的鉅額開支對清政府的財政造成了巨大的壓力,這也影響了清政府對海軍的投入。

    頤和園修復工程正式公佈于于1888年,不過其實之前就已經開始。1891年慈禧入住頤和園,不過工程並未結束,一直斷斷續續在進行,因此其到底耗資多少,目前也沒有一個定論。

    梁啟超在他的著作《瓜分危言》中提到,馬江戰敗以後,清政府籌集了3000萬兩海軍軍費,但是最後全部用於修復頤和園。而太監王世和在《造陶廬日錄》也提到修復頤和園耗資3000萬兩。這以後就成了慈禧挪用3000萬兩海軍款用於修復頤和園的主要證據。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梁啟超的說法僅僅源自他個人,實際上所謂馬江海戰後籌集的3000萬兩海軍軍費並不存在。而海軍衙門的資料雖然大多在戰亂中損毀,不過按照它成立以後一年收款大約在3、400萬兩左右,再扣除調撥給南北洋水師和東北練兵所用款項,實際餘款不多,顯然也不大可能再拼湊出3000萬兩的巨資,因此也不可能挪用這麼大一筆錢用於頤和園。

    實際上根據姜鳴先生的考證,海軍衙門陸續挪用於頤和園修建工程的款項大約在400萬兩左右,由於海軍衙門經費並非全部是海軍軍費,因此挪用了多少海軍軍費尚且存疑。此外還有以海防捐名義,實則為修園工程款的有357.7萬兩。這筆錢嚴格說也不是給海軍的,只是借個名義而已,因此不能算挪用海軍軍費。

    因此如果只是說挪用海軍軍費,那麼挪用的數額肯定不到400萬兩。

    但是修建頤和園耗資巨大,而清政府的財政採取的是量入為出政策,一旦戶部資金緊缺,就只能砍掉一些開支。所以翁同龢迫於財政壓力,提出了兩年不外購軍火的建議,這無疑極大的影響了北洋水師的戰備情況。

    因此修建頤和園實際對北洋水師造成的影響,並不侷限於挪用了多少海軍軍費,還要看這對海軍軍費的籌集造成了多大的影響,這個就很難估量了。

  • 6 # 帝國中興

    頤和園的修建挪用了海軍軍費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在開工修建頤和園的時候清朝的財政狀況十分窘迫,當時戶部除了要維持正常的開支以外,還要為光緒大婚籌款500萬兩,鄭州黃河河堤大修需要600萬兩白銀,山東河堤大修289萬兩白銀等,而修建頤和園所缺口的工程款只能另想辦法,這時慈禧就把目光瞄向了海軍軍費這塊肥肉上。

    關於修建頤和園究竟用了多少錢並沒有確切的記載,但是根據早期修建三海工程花費白銀600萬來算的話,頤和園工程的修建應該在1000萬兩白銀左右,這其中就包括挪用的鉅額海軍軍費,具體挪用了多少海軍軍費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有人說挪用了8000萬兩白銀,這顯然是不可能,一般認為挪用的軍費應該在2000萬到3000萬之間。

    根據清宮檔案記載海軍衙門在1888年將軍費45萬兩挪用到頤和園工程。第二年又挪用了30萬兩。根據不完全記載到1894年總共挪用海軍軍費180萬兩,根據海軍衙門記載挪用的海軍軍費在325萬兩,1889年海軍衙門在給慈禧的奏摺中說到:“平餘,捐輸二款,擬另款儲存,專備工作之需。”這裡的“工作之需”就是扣除北洋海軍軍艦的維護保養的費用用來修建頤和園。

    從1887年到1894年海軍衙門扣除的南北洋海軍軍費以及其他的經費為86萬兩,也被用作頤和園工程款,此外海防捐和新海防捐所籌集到的資金也被挪用到頤和園工程,總數大約在250萬兩到350萬兩之間,因此把所有的挪用的海軍經費全部加起來海軍經費被挪用的大約在750兩左右。倘若頤和園工程真的是花費了1000萬兩白銀那麼可以說頤和園就是挪用海軍軍費建立起來的。

  • 7 # 觀海評瀾

    對於一個前現代國家,君主專制體制,根本就沒有財政預算體制,也沒有預演算法律約束,那麼就很難界定到底是哪筆款子挪用了,哪筆沒有挪用。另一方面,清廷在海軍的開支並不算少,海軍的採購費用也不低,但是經費使用效率又是如何呢?又有多少好剛用在了刀刃上。在海軍建設的思路上,又有多少科學性呢?總的來說,體制之敗,甚於投入之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魔獸》中,如果阿爾薩斯沒有墮落,他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國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