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果核吾肉

    當然不是。

    你想想,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不想生孩子了。

    除去經濟和社會的因素,恐怕連他們自己也不想承認的原因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養育一個人類。 簡單地說,怕養出一個壞人啊。

    如果說,按照父母養育自己的方式那樣,恐怕很多人都不會認同。原因很多。有的人不認可父母的性格,有的人不認可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有的人呢,只是單純的不想成為和別人一樣的人……總而言之,他們並不想成為跟自己父母一樣的人。

    可奇怪的是,不管怎麼抗拒和改變,我們依然很難擺脫父母的影子。有時候甚至越是反對,越是適得其反——在不知不覺中,我們變成了父母,或者說,變成了我們當初最討厭的樣子。

    有觀點認為,這就是基因遺傳的威力啊,基因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但在《天生非此》這本書中,作者奧利弗·詹姆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基因能決定我們的身體特徵,比如確保人類不會生出一隻猴子;但是不能決定我們的心理特徵。換句話說,基因不能決定我們的一生。

    奧利弗·詹姆斯(Oliver James)是一名兒童心理醫生、關係精神分析學家、作家、記者、電視紀錄片製作人和主持人,被《泰晤士報》譽為“國民心理學家”。他是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分析了眾多的的案例後,得出的結論:家庭、成長環境才是影響我們一生的重要因素。

    1.基因決定我們的身體,環境塑造我們的心靈

    人類行為的由來一直都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爭論的焦點,無非就是我們究竟是遺傳基因的產物,還是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

    20世紀初期,遺傳主義似乎更佔上風,認為子女的行為是受到基因的影響。

    在一個關於“野生動物多久能被馴化成家養的”的實驗中,俄羅斯科學家用野生狐狸做實驗:把具有野性基因的小狐狸放到溫順的雌性狐狸身邊撫養,實驗結果發現,具有野性基因的小狐狸長大後仍然野性,反之亦然。如果把具有野性基因的小狐狸胚胎移植到溫順的雌性狐狸子宮裡,結果雌性狐狸的性格仍然不影響小狐狸的性格,反之亦然。

    但光憑這類實驗似乎不足以說明問題,一來野性只是動物的某一類特徵,不能代表個體的行為特徵是否基於遺傳;二來這僅僅是動物實驗,用在人類身上不一定會有效。不然的話看看同卵雙胞胎就知道了,他們在基因上是幾乎完全相同的,卻沒有人可以說,雙胞胎中有完全一模一樣的兩個人。

    因此, 到了上世紀20年代,遺傳主義逐漸被人們拋棄,轉而被環境主義取代。認為兒童發展主要,甚至是完全受父母的行為和態度所決定的。

    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有其父(母)必有其子(女)”。比如,喜歡懲罰的父母通常會有暴力傾向的孩子,抑鬱的母親也會有抑鬱的女兒等等。雖然這些也不完全能排除是受到了基因的影響,但環境對於人有重要影響這一觀點,還是被人們普遍接受,以此為背景的研究成果也多了起來。

    在所有影響兒童成長的環境因素中,家庭環境無疑最受關注。以中國的撫養環境為例,兒童通常會在家庭中一直成長到18歲,才會離開獨立生活。也就是說,我們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佔到整個人生的四分之一,而且是從一張白紙似的階段開始。在國外,這個時間段可能略有不同,但也相差無幾。因此,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人生至少是在初始階段,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家庭,以及父母的影響。

    對於這一觀點,作者也持認可態度。他認為基因在對人類的心理特徵上,影響微乎其微,真正決定子女的心理和行為的,是家庭和撫養人養育他們的態度和方式。他還進一步指出,子女的受到父母的影響總的來說,在於言傳、身教,以及身份認同上。

    言傳和身教很容易理解。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透過模仿父母或撫養人的語言、行為等特徵,獲得個體個性的發展。這個表現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從生理層面上來說,人類的聽覺和視覺從出生起(甚至在胚胎期)就發展迅速,這是人類為了儘快獲得和適應外部環境而進化而來的特徵;從心理層面來說,兒童也會透過模仿父母的行為,來獲得更多的關注和增加自己生存的機率。

    這樣說來,人們常說“上樑不正下樑歪”似乎還是有點道理的。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如果“熊孩子”惹了禍,那背後就一定會出現“熊父母”火上澆油,讓小事變大事的新聞。人們總是唏噓,小孩闖禍能夠理解,但大人也跟著不懂事就很奇怪了。這其實也不奇怪,從某種程度上說,熊孩子之所以熊,正是獲得大人“認可”的表現,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從父母處習得,言傳和身教都做不到,那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從孩子行為便可以看出父母為人了。

    如果說言傳或身教會導致兒童的模仿,那麼身份認同就是孩子透過代入父母的角色來體驗他們的某些方面。簡單來說,就是孩子將父母的言行代入自身,並將其當作自己本身的一面。 身份認同往往是出於對父母的愛意或是恐懼。在書中,作者舉了一個和自己兒子有關的例子。

    我的兒子在8 歲那年,曾就我寫的一本關於辦公室政治的書的內容向我提問。聽了我的解釋,他開始將書中的一些觀點運用到自己的學校生活中去。比如,出於對逢迎策略的好奇和興趣,他將這種策略用在一位老師身上。 他對這位老師的領帶大加恭維,結果當然也十分喜人。這是兒子在同自己最親愛的父親的興趣產生身份認同,並將之運用到生活中去,變成自己的一部分。因為我對他表現出父親對兒子的愛,作為兒子,他也很愛自己的父親,因此想要同愛的人相像。“ 這

    是源於愛在身份認同中的表現,而如果身份認同是源於恐懼呢?

    2.哪有什麼天生的惡魔,不過是在黑暗中走了太久

    如果子女對父母的身份認同是為了逃避糟糕的情況,例如訓斥、懲罰甚至是體罰,那麼與施虐者的身份認同就是一種撫慰他們的方式。這相當於告訴他們,“不要再傷害我了,你讓我怎樣我就怎樣,我其實就是你自己本身啊。”

    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看看一個近年來才被注意到的群體,那就是患有童年不良經歷(ACE)的兒童。

    童年不良經歷是一種兒童期創傷,包括生理上、情感上遭受的不幸或性侵害;生理或情感上遭受的忽視;父母患有精神疾病、物質依賴、遭到監禁;父母分居或離婚;或家庭暴力。

    研究顯示,童年不良經歷不僅十分普遍,而且它與健康狀況之間,有一種計量反應關係。這也就意味著,一旦有童年不良經歷的特徵,那患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炎、抑鬱症等疾病,甚至是自殺等行為的風險要遠遠高於常人。 而且,它還會讓人在遭受大量不幸時,更容易出現高風險行為。這一點,在連環殺手的經歷上表現得尤其明顯。

    美國犯罪心理學專家的調查認為,大部分兇手在童年時都有過不同程度創傷,不完整或功能異常的家庭情況更甚。 比如電影《德州電鋸殺人狂》的原型,艾德·蓋恩,他被證實殺害了至少兩個人(不被證實的數量不明),犯罪行為包括盜墓、披人皮、連續殺人、食人肉、戀屍、虐待等。

    艾德之所以會成為一個惡魔,和他童年遭遇的不幸有關:艾德的父親酗酒,母親絕對強勢且性格扭曲,好在哥哥個性溫和,給予童年的艾德一些安慰。可惜在艾德的父親去世四年後,哥哥也去世,隨後母親也因中風而過世。一百九十英畝土地只剩下艾德一個人生活,對媽媽的不捨是的艾德並沒有將她的遺體下葬,而是連同屍體和母親的房間一起封鎖起來,這也許是他扭曲人生開始的契機。總之,之後的人生裡他爆發了對“人體”的狂熱,並做出了許多聳人聽聞的事情。

    沒有人能真正瞭解成年後的艾德是如何一步一步變成惡魔的,但童年時在家庭中的遭遇,以及和父母的關係無疑要負上主要責任。

    在世界著名的連環案中,兇手大部分都有在童年遭遇不幸的背景,其他的犯罪者中,在童年遭遇不幸的也有較大比例。他們要麼就是被虐待,要麼就是得不到迴應。總而言之,他們從未從家庭和父母的身上得到過愛。

    網路上曾經流行一句話大意是說:一想到當父母居然不需要考試,就覺得太可怕了。為什麼父母把孩子生下來,卻不承擔他們相應的責任,甚至吝於給予一點點愛呢?作者把這種情況稱之為: “我很好,而你不是”。這是將自己厭惡的消極情緒投射到他人身上的現象。

    之所以父母會這樣做,根源通常是他們也是從自己的父母那裡得到過同樣的對待,這就是作者所說的,養育方式造就了父母子女的相似,也即負面情緒和性格的代際遺傳。

    心理受到創傷的孩子,需要更多“愛”才能彌補回來,而有些彌補不了的,也許到極端心理環境裡就轉化成為“惡”了。

    別忘了,與惡龍纏鬥太久,自身亦成為惡龍。

    3.真正愛你的人從來不會打你,只會緊緊地抱著你

    奧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中多次強調,相比於給孩子留下物質財富,把愛和情緒健康傳遞給子女更加重要。

    怎麼傳遞呢?其實很簡單,遵循“我很好,你也會很好”就可以了。在書中,這是一種調節情緒的方式,但實際上,可以運用到養育兒童的方方面面。

    首先,做好自己。

    “我很好”不僅是一種現在狀況可控的、積極的心理暗示,更是一種對自己的鼓勵。

    因為不管是言傳身教,還是身份認同,最終都指向了一點:兒童就是另外一個我們。換言之,父母,以及父母塑造的家庭環境影響了子女的人生。我們是什麼樣,他們就會什麼樣;我們怎麼對待他,他就會怎麼對待別人;我們怎麼看待周遭,他們就會怎麼看待世界。

    因此,讓孩子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他看到他的父母很好。努力工作,讓家裡乾淨整潔,保持自己的愛好,適當放鬆調節情緒……這些都充滿了我們的生活,是即使默默做了,不去刻意強調,孩子也會看到的事情。在不知不覺中,他們也會習得我們的生活習慣,我們的做事態度,我們的處事原則,而無需過多言語。

    其次,重視家庭關係。

    兒童的成長是一個過程,我們可以把它看做是從完成基本任務到完成高階任務的過程。而在初級階段,他們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在家庭中學會建立關係,這對他們在以後的人生中能夠適應社會、和他人友好相處的前提。弗洛伊德在很早就認為,早期形成的關係的性質對以後的所有親密關係都有影響。

    比如,給處在依戀期的孩子他想要的安全感;在有多個孩子的狀況下,建立平等的家庭秩序;及時溝通孩子的不良情緒,給予他“愛的炸彈”讓他能清楚地感受到你的愛等等。 如果作為父母,自己也曾經在童年遭遇過不幸,可以透過回憶和詢問,瞭解父母甚至祖輩的成長環境,找到家族負面心理的根源,針對問題解決問題。

    在是枝裕和的電影《小偷家族》中,家庭中的各個成員都是從破碎的原生家庭中出走,彼此選擇後重組為新的家庭。雖然他們彼此沒有血緣關係,卻有共同的羈絆,那就是愛,可以說,他們為我們提供了“和諧家庭”關係的範本。

    《天生非此》看起來,並不是一本讓人看了心情輕鬆的書,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有些沉重。 如果是以前,我們把養育子女的責任歸結於“基因”的延續,那麼可以堂而皇之的說:我的父母是這樣,我是這樣,我的子女也就是這樣,這是基因的問題……總而言之,不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然而事實並不是如此。

    《天生非此》告訴我們,我們不必成為我們的父母,我們也可以給予子女不同的人生。這既是給了我們作為父母的人更深的責任,也是一份指南——只要我們很好,給予子女正面積極,充滿愛的成長環境,他們就會很好。

    這是對做出養育子女決定的人,最大的鼓勵。

  • 2 # 正能量蘋果W9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兩種看法,有的覺得是人性本善,有的說是人性本惡。終歸是哪一種 概念,也都是說不清道不明的,不過從後天來看,無論是善惡都是可以改變的。

  • 3 # 歐歐6302

    壞人並不是天生的。正所謂“為之初性本善”,可見人性本來就是善良的,或者說人性本來是不分善惡的,只是後來透過環境的影響和內心的變化選擇,成為了一個壞人。

    既然人最初都是善良的,那壞人是從哪裡學壞的呢?從社會環境學壞了。人之所以變壞,是因為對各種誘惑因素的抵抗力不夠,產生了佔有慾,從而不故他人利益,做出不道德不合法的事情。

    在根本上來講,壞的本質是一個人自已選擇而來,並不是天生就這麼壞。

  • 4 # 科大老楊

    人性本惡還是本善,千古爭議問題。無解。

    個人覺得人之初,善惡傾向均勻。有的嬰兒就具有一定攻擊性,多數嬰兒只會尋求安全保護。

    家庭教育和成長環境對善惡發展影響重大。

  • 5 # 江湖路遠了

    沒有天生的惡人,所謂人之初,性本善

     

    古代聖人說過人的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所以沒有誰從出生都是一個萬惡的人,那都是後期培養的,所以,天生的惡人是不存在的。

    有一句話,人善被人欺,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雖然不注意是不可能發現的,但你看現在的電視劇裡,每一個善良可愛的女主角到最後都會變成自己最討厭的人,多多少少都會變得厲害一點,讓那些欺負過自己的得到懲罰,美其名曰報仇,但其實就是內心深處的怨恨在某種契機下爆發了出來。都說好人都好報,但好人得到的好報又有多少,有幾個人得到了回報,所以現在不是好人不多了,而是,他們都找到了保護自己的方法,把自己偽裝了起來。

    所謂禍害遺千年,其實也挺好,至少活得時間長,不會年紀輕就被人害死了。還沒來得及體會父母的愛,還沒感受過愛情的甜蜜,更體驗不到老年的天倫之樂,就已經匆匆離去。

    我的同學給我講過她的家事,我的同學他為人處事都不招人喜歡,她脾氣古怪,和他人相處不來,和她在一個寢室的人都會在背地裡說她壞話,因為她不合群,所以人家都排斥她,但也沒明著對她,但她心裡知道,她也不說,直到她在某一天給我講了她的家裡事,我當時就覺得驚訝,還以為她說的是故事騙我的,但講著講著都哭了,最後我也相信了,原來真的有電視劇裡的情結出現在現實生活中,所以她變成這樣也不是不能理解,畢竟被害的是自己的親人,所以後來我也理解了她。

     

    還有最近的一個很火的電影,《悲傷逆流成河》裡面的女主是一個善良的女孩,但因為她媽媽生活上不怎樣好,從小被其他同學欺負,最後她跳海自殺,但幸好被一和同學救了下來,這個事告訴我們。人就應該懂得反擊,不能被人欺負了還不知道還手,那樣你的善良,就不是善良,它就變成了懦弱無能。

     

    你在看看大街上那些要飯的,他們伸手向我們要錢的時候,你是不是覺得他們很“無恥”,自己有手有腳,為什麼還要去找別人要錢,雖然這樣想,但我們為了不丟人,最後還是把錢給了他們。可是反過來想一想,他們為了生存可以“無恥”的要錢,那我們為什麼再受到欺負的時候不可以反抗呢,因為你臉皮薄,你不喜歡受到別人對你的眼光,可如果你不在乎這些臉皮厚一點,那麼你又怎會受到欺負。別人都能為了生活不擇手段,為什麼你不能,你又不是小神仙,又不需要普度眾生,為什麼遭受別人的欺負,你為什麼不懂得反擊,為什麼不會保護自己,說到底你還是不夠別人“無恥”,不夠別人那麼有底氣。其實當你在背後說別人壞話的時候,你也是個厲害的角色,因為你有底氣,你知道被你在背後罵的那個人可定不知道,所以你不害怕他找到你,說到底你還是沒底氣,不然怎麼不當著他的面說他,說到底還是自己不行。

     

    說了這麼多,不是讓你變壞。不是讓你找人打架,不是讓你去別人面前罵人,是讓你自己,不在懦弱,不在那麼虛假,整天為了保護自己的形象,不敢這,不敢那的,讓人看起來特別想揍你,所以人還是現實的好,自己本來就不是女神,為什麼要去裝呢,最後受苦的還是自己,何必呢朋友,漏出自己的本性也還不是一件好事,可能那些好欺負或者想找你麻煩的,看到你並不是那麼的懦弱,也許就不敢了呢,甚至可能覺得你跟有個性,還會找你做朋友呢。所以,人要做自己該善良還是要善良,還反擊就應該狠狠地反擊,不能手軟。

     

    因為可憐的人,都有令你憎惡的地方,要知道如果不是可憐的人先起的頭,那他會被別人打擊嗎,想想也知道前因後果,所以,不要害怕,人都是為自己而活的,有句話說的好,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如果你自己都不在乎自己,那別人為什麼要拿你當一回事啊,我初中有一個男生,特別的“無恥”,和女生打架一點都不知道禮讓,別說他一句,他們給你人家還十句,最後沒有人敢惹他,他也活的非常神奇,其他學生鬧矛盾了總是找老師解決,最後老師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到畢業的時候老師表揚了那個同學眼中的“無恥”之徒,就因為他能自行解決同學間的問題,是啊,就是我們沒他那種“無恥”的精神才造就了現在老鼠一樣的我們,所以,人要想好好的活著,就必須時刻拿出那種堅韌的精神對抗壞人。

    保護好自己。

  • 6 # 餐飲徐哥

    人天生不是惡人,古人云人之出,性本善。人是出生後跟做,生長的環境所改變人的性格。

  • 7 # 對弈紅塵

    我認為,再好的人也會做壞事,再壞的人也會做好事。世上沒有絕對的好人壞人,只有好事壞事。

    雖然人生下來的時候沒有好壞對錯之分,但是在成長過程中每個人的境遇不同。所以人會受家庭環境和個人經歷的影響,品性慢慢發生變化。當遇到惡人壞事的時候能否堅持本心是最為關鍵的。

    人生說短也不短,說長也不長,影響人的因素卻千變萬化。所以有時候沒經歷過他人的苦,就莫勸人善良,只有共情理解才有可能感化。畢竟生下來就作惡的人還是極少數的。

  • 8 # 雯小文

    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嬰兒時期是善良的,隨著周圍人群,社會人群傳播的一些事情,好的,壞的,加之判斷力弱,才可能會形成不好的思想!

    所以,人本純良!

  • 9 # 劉顏楓

    對,我更覺得是後天的培養。

  • 10 # 崑崙139100429

    此話正反兩面都說全:“沒有人天生就是惡人,也沒有人天生就是善人”。善和惡是後天教育、家庭、社會影響而產生的差別。人的學識、修養、德行都不是與生具來的!

  • 11 # 頑強鯨魚zd

    人是高智慧高智商是應前因後果、大勢所趨所變而改變的。好中變壞,壞中變好,也有好壞自始至終都不變的無奇不有,人隨萬物萬能強好大勢局而定的。

  • 12 # 航行觀世界

    先天因素決定人60%,但是剩餘40%完全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未來走向。

    這是筆者研究的前題。對一個人而言,好與壞並不是絕對的,而是有其原因,當然沒有人天生就是壞人他有一個形成壞人/好人的過程。一個健康的家庭,一個良好的學校教育都能使人走上正路。但是我們國家目前的形勢並非這樣,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很多父母離異、留守、社會誘惑等等因素。

    其未來的好與壞,對孩子而言是這段過程往往是他們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決定了未來的走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美國當兵是一種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