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淡滿天青
-
2 # 黃山茶農偽文藝
在古代,麵條最初只稱為“餅”,“水溲餅”、“煮餅”個人整理下寫麵條的古詩詞吧:
1、黃庭堅《過土山寨》
南風日日縱篙撐,時喜北風將我行。 湯餅一杯銀線亂,蔞蒿數筯玉簪橫。2、劉禹錫《贈進士張盥》
憶爾懸孤日,餘為座上賓。舉箸食湯餅,祝辭添麒麟。3、陸游《朝飢食齏面甚美戲作》
一杯齏餺飥,手自芼油蔥。天上蘇陀供,懸知未易同。4、蘇軾《賀陳述古弟章生子》
鬱蔥佳氣夜充閭,始見徐卿第二雛。甚欲去為湯餅客,惟愁錯寫弄獐書。參軍新婦賢相敵,阿大中郎喜有餘。我亦從來識英物,試教啼看定何如。 -
3 # 書生老崔520
中國古典詩歌題材豐富,包羅永珍。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風土人情,婚姻愛情,名山大川,言志抒情。同時,中國的美食文化也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文人墨客裡怎麼能少了吃貨呢?下面讓我們品嚐一下古詩中的美食。
一.文人墨客中的第一吃貨非蘇軾莫屬。
1.嗜酒如命。“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但貪杯而且歡飲達旦。“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甚至沒酒拿個酒杯玩。
2.無肉不歡。《豬肉頌》:“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這簡直是做紅燒肉的食譜。東坡肉因此流芳千古,馳名中外。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很懂營養搭配。
3.鍾愛野味:雄雉曳修尾,驚飛向日斜。空中紛格鬥,彩羽落如花。喧呼勇不顧,投網誰復嗟。百錢得一雙,新味時所佳。烹煎雜雞鶩,爪距漫槎牙。誰知化為蜃,海上落飛鴉。《食 雉》
3.葷素搭配。“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惠崇春江曉景二首》
這首逍遙自在的詩,一句一美食。寫了春天的竹筍、肥鴨、野菜、河豚,真可謂是葷素搭配,健康美食。
4.少不了湯:強歡雖有酒,冷酌不成席。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次韻子由除日見寄》可見陝西羊肉泡饃宋代就出名了。
5.來點主食:蘇東坡吃到了一位老婦人做的環餅,不由得題詩道:“纖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知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戲詠饊子贈鄰嫗》寥寥幾句,勾畫出環餅勻細、色鮮、酥脆的特點和形似美人環佩的形象。徐州饊子可以拿這首詩做廣告詞了。還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襟”。《月餅》
6.愛吃豆腐:脯青苔,炙青莆, 爛蒸鵝鴨乃匏壺, 煮豆作乳脂為酥,高燒油燭斟蜜酒。《蜜酒歌》
7.口味挺重:土人頓頓食薯芋,薦以薰鼠燒蝙蝠。初聞蜜唧嘗嘔吐,稍近蛤蟆緣習俗。《吃蛤》
8.煮粥在行:臥聽雞鳴粥熟時,蓬頭曳履君家去。《豆粥》時繞麥田求野薺,強為僧舍煮山羹。《次韻子由種菜久旱不生》
9.餐後水果: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黃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惠州一絕》。有水果吃就樂不思蜀了。
10.茶藝了得: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勺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經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汲江煎茶》
還有“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蘇軾真是善吃會喝啊,可惜美食家的光芒被大詩人的光環所遮蓋。
以上是蘇軾美食詩的一小部分,蘇軾為文人裡的第一吃貨,當之無愧。
二.陸游是南宋著名的詩人,也是一位精通烹飪的老司機,在他的詩詞中,詠歎佳餚的足足有上百首。
1.同樣愛酒喜葷:“莫笑農家臘酒混,豐年留客足雞豚”。“嘆息風流今味泯,兩川名釀避鵝黃”。
2.親自下廚:今日山翁自治廚,嘉餚不似出貧居。白鵝炙美加椒後,錦稚羹香下鼓初。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壓春蔬。《飯罷戲示鄰曲》好豐盛!這是美食主播的節奏啊!
3.大閘蟹自古就是美食啊:“牛尾膏美如凝酥......潯陽糖蟹徑尺餘”,“蟹肥暫擎饞涎墮,酒綠初傾老眼明”。
同樣海吃胡喝,活到了85歲。吃貨的榜樣啊!
唐詩宋詞中寫美食的太多了,篇幅所限先說到這吧。
-
4 # 老王一杯酒
應邀!
在唐詩宋詞兩座古文化高峰裡,寫美酒和佳餚的太多。對於麵點,詩人們似乎不屑,原來,古代文學家和現在文學家有一樣的價值觀,詩詞和文學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查詢他們留下的關於麵點的存世詩詞,可謂比較難,要查詢經典永流傳的,可謂難上加難。老王雖然三本學歷,平生還是比較熱愛文學的,高中時代,也曾經沉浸在唐詩宋詞裡,夢迴大唐,欲與古人神交,老王粉絲較少,關注老王的朋友都知道老王在世紀初西安市長安區求學,這也源於當時對古長安的的嚮往。
老王最喜歡的唐朝詩人是沉鬱頓挫、關注民生的大詩人杜甫!
老王最喜歡的宋朝詞人詩人,是開豪放一派的北宋第一文學巨匠蘇東坡!
作為忠誠的麵食主義者和餐飲個體戶,老王曾經翻閱過兩位詩人關於麵點的詩詞,特分享如下:
一、杜甫的《槐葉冷淘》全詩是五言詩,100字,對仗比較工整,全詩描述了唐朝人大熱天用槐葉做面(國槐,非洋槐)的風俗,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做,老王現在說明一下。
唐朝是開放和創新的,他們用槐樹葉的汁當水,和在麵粉裡,做成麵條,把做好的麵條過涼水後,新增食材,而後懸掛進水井裡,因為水井的水是冬暖夏涼的,麵條在低溫度裡,會成為一份可口的涼麵,吃起來涼爽且消暑。
這樣的綠綠的面,猶如現在人們做的菠菜面,把菠菜的汁水揉入麵粉裡,非常相似,你可不得由衷的讚歎,古人創造麵食的豐富性也是不讓今人的。
特奉上全詩:
青青高槐葉,採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願隨金騕褭,走置錦屠蘇。路遠思恐泥,興深終不渝。獻芹則小小,薦藻明區區。萬里露寒殿,開冰清玉壺。君王納涼晚,此味亦時須。
二、蘇軾的《賀陳述古弟章生子》全詩是七言絕句,從首聯到尾聯,蘇東坡用詼諧的文字駕馭能力,表述了他的兄弟家晚上出生二孩的場景。
我們讀到頷聯時,第一句“甚欲去為湯餅客”,意思是想為來客端上湯餅。湯餅,在蘇軾時代還是麵條的意思,全詩也可以窺見宋朝南方風俗,即生小孩要吃麵條。
全詩詼諧有趣,表現生小孩吃麵的風俗同時,也可以看到蘇東坡的幽默氣質,作為不世出的一代文豪,蘇軾在宋朝的存在,除了詩詞、繪畫、書法,還是一位鼎鼎大名美食家,就如同達芬奇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存在,用現在的話來說,太有才了!
特奉上全詩:
鬱蔥佳氣夜充閭,始見徐卿第二雛。甚欲去為湯餅客,惟愁錯寫弄麞書。參軍新婦賢相敵,阿大中郎喜有餘。我亦従來識英物,試教啼看定何如。
筒子們,唐詩宋詞永流傳,你們有知道的關於麵點的唐詩宋詞嗎?
-
5 # 詩詞書院
在進入農業社會後,稷、黍、麥、菽、麻、稻這“六穀”就是我們祖先的主食,這些在《詩經》中便都有描述。
麵食或叫麥面、蕎麥麵。是古時麵粉製品的統稱。 宋 吳自牧 《夢粱錄·麵食店》:“更有面食名件:豬羊盦生麵、絲雞麵、三鮮麵”。也有面粉制的麥餅。 如黃庭堅 《謝張泰伯惠黃雀鮓》詩:“麥餅薄於紙,含漿和醎酢。”
關於麵食這方面的詩在宋代以後出現不少,貼兩首:
周子問作蕎麥麵冷淘二首(宋·項安世)
其一
金魚玉帶相公孫,不受膏粱貴氣吞。
忽喚寒儒共湯餅,翻疑晚飯過山村。
舊聞鵝鴨高飛盡,卻恐神仙大藥存。
一夜夢魂秋坂裡,白花朱稈映柴門。
其二
調笑何郎莫漫嫌,一杯為洗太官羶。
品題今自東湖始,湯沐新封羹頡邊。
短制牙籌防易斷,半和麰粉借微堅。
山雞雋永堪司薦,豈是從來野性便。
這兩首詩用典較多,解釋起來費篇幅。如果題主是要開面食店,想講點故事,弄點文化底蘊的,就用下面這首吧。
這是明朝禮部右侍郎程敏政寫的這一首《傅家麵食行》,估計也是收錢寫的軟文廣告,稍改改就可直接用。
傅家麵食天下工,製法來自東山東。
美如甘酥色瑩雪,一塊入口心神融。
旁人未許窺炙釜,素手每自開蒸籠。
侯鯖尚食固多品,此味或恐無專功。
並洛人家亦精辦,斂手未敢來爭雄。
主人官屬司徒公,好客往往尊罍同。
我雖北人本南產,飢腸不受餅餌充。
惟到君家不須勸,大嚼頗懼冰盤空。
膝前新生兩小童,大者已解呼乃翁。
願君飣餖常加豐,待我醉攜雙袖中。
-
6 # 亞洲食學論壇
唐宋時期,專門記載飲食內容的資料本來就少,基本要醫藥、農書方面裡面參雜一些。當然詩人詞人不少也是吃貨,美食愛好者(比如蘇軾就是),所以吃到美食心情一好,一揮筆就成了千古流傳。
我找了幾篇供您參考:
1 杜甫的《槐葉冷淘》
青青高槐葉,採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資過熱,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
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
冷淘,就是涼麵,記載的是用槐葉汁和麵粉拌和所作的一種涼麵。唐代宮廷規定食物,夏天潮會給官員們吃的,後來可能傳到民間,成為消暑美食。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翡翠面”。蘇軾有首詩《二月十九日攜白酒鱸魚過詹史君食槐葉冷淘》詩也提到了。
2.杜甫 《贈李白》
“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
記載了特色青精飯。用南燭葉之汁浸米,蒸熟,飯色之青碧,所以才有這名字。其實也叫“烏飯”,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此飯乃仙家服食之法。”四月初八這一天,很多地方還有煮烏米飯的習俗。
3.白居易《寄胡餅與楊萬州》
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
寄與飢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
唐代長安輔興坊食店中的胡餅名滿天下。白居易很多詩裡面都提到餅餌,大概他很喜歡,所以在家仿照製作,做好了還寄給朋友。
4,宋代詩詞中品種豐富一點兒,比如梅堯臣《江鄰幾邀食餛飩學書謾成》,寫到餛飩; 蘇軾《約吳遠遊與姜君弼吃蕈饅頭》,這是一款用蘑菇做餡兒的饅頭;還寫了《寒具》,就是今天的撒子;陸游寫過包子,《與鄰村聚飲》中“蟹供牢九美,魚煮膾殘香。” 牢九,即牢丸,餃子。
所以,從文學作品詩詞中也看得出當時麵食品種豐富,基本現在吃的都有了。
文/GSN
回覆列表
寫美食古詩詞多,寫麵食的較少。
白居易: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
蘇軾還是個美食家,喜歡吃,啥都吃,作了大量美食詩句。其中麵食詩句有:“甚欲去為湯餅客,惟愁錯寫弄獐書”;“纖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陸游還是會烹飪的專家,作出的詩句如烹飪的過程:鱸肥菰脆調羹美,蕎熟油新作餅香。
這幾位大詩人若活在當今,一定是美食博主,或是某戶外美食主播。活得瀟灑又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