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艾說歷史

    第一個分歧時在殺樊淤期的問題上,荊軻堅持要用他的頭換取秦王的信任,丹有所恃,不過基本就是假仁假義,這個可以忽略。

    第二是後援問題。原文說道:“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頃之未發,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 !”荊軻怒,叱太子白:“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僕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

    這一段話用現在漢語翻譯就是:太子丹給荊軻吃好喝好還有女人玩,荊軻享受著最後滴生活。荊軻心裡也沒底,但他有一個殺手鐧,一個早年認識的高手朋友,所以荊軻有恃無恐,的等待著朋友的到來。幾天過去後太子丹發現荊軻這小子整天就吃喝玩樂,一點去意也沒用,就那話刺激荊軻。荊卿啊, 剩的日子不多了,你怎麼一點緊迫感沒用啊,本尊看還是先讓小弟武陽去好了,荊軻一聽羞憤難當,腦子充血,就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去了。

    第三是用人方面。從這方面來說荊軻的死和太子丹有直接的關係。太子丹直接打亂了荊軻原定計劃,使得荊軻後背無援,造成心理壓力。另外太子丹識人不慎,武陽雖然殺過人,不過什麼不敢忤視純屬炒作,他沒見過大場面怯場。 武陽直接暴露了荊軻的刺殺目的,使得荊軻不得不提前暗殺計劃。再者荊軻與秦王扭打之時,武陽正在臺下失禁,可見此人用之不慎。

  • 2 # lengxf

    首先說下當時現狀,秦國準備滅掉趙國遣大將王翦、楊端和分道伐趙,王翦從太原一路進兵,楊端和從常山一路進兵,復遣內史騰引車十萬,屯於上黨以為聲援,三路兵馬大進!燕太子丹在彼時正在秦國為質,聽到訊息後明知秦國滅掉趙國後下一個被滅的必是燕國,於是暗地派人通知燕國做好戰備並叫人請太子歸國,秦王以各種理由不允許,太子丹真是氣衝牛斗,於是想盡辦法毀掉自己的容貌換成僕人的衣服逃回燕國!於是謀刺秦王的計劃漸漸擺上日程!

    第一次分歧是在怎樣接近秦王的計劃上,太子丹在田光的引薦下得遇荊軻,對荊軻恩榮相待要什麼有什麼,正巧秦將樊於期得罪了秦王在燕國避難,荊軻想以樊於期的頭來取信秦王進而接近秦王殺之,太子丹不同意覺得心有不忍,後荊軻以復仇報恩之說使樊於期自殺!

    第二次是關於刺秦時機,荊軻想等朋友蓋聶一起謀刺秦王,但蓋聶行蹤不定遲遲未至,太子丹又急於復仇,荊軻不得已說到:“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此往而不返者也。臣所以遲遲,欲俟吾客,本圖萬全。太子既不能待,請行矣。”可見荊軻內心種種不甘,為報恩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第三次是在人選上面,蓋聶沒到,只有另選一人為副手,太子丹推薦了秦舞陽,但其徒有虛名後來果然秦舞陽膽量不足,在上階之時秦舞陽心驚膽顫面白如死人,似有振恐之狀,隨即被人看破,大殿都沒上,只剩荊軻一人上殿,單絲不成線大事已誤!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以一人之力報知遇之恩,悲哉荊軻,壯哉荊軻!

  • 3 # 讀春秋思無忌

    荊軻愛好讀書擊劍,自以為一生武藝,本想報效於衛元君,適逢衛國已經名存實亡而被拒之門外,從此仗劍闖天涯。當他遇到真正的高手蓋聶和魯勾踐後,才知道自己只不過是坐井觀天的井底之蛙罷了。

    最後,他來到了尚且太平的燕國,在這裡,他遇上了屠夫、高漸離,成日與他們把酒高歌,也終於明白平平淡淡才是真。

    然而命運弄人,荊軻又被新交的燕國隱士田光推薦給了太子丹,然後就捲入了刺殺秦王的計劃中。在荊軻刺秦前,兩人有為了什麼而出現分歧呢?

    01 荊軻試圖拒絕太子丹的請求

    田光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為了證明自己不會洩露此事,以死明志。荊軻只能前去拜見太子丹。

    太子丹又是叩首,又是聲淚俱下地向荊軻分析天下的形勢,秦國不日將攻破趙國,直奔燕國,所以,為了挽救燕國,希望荊軻可以像曹沫挾持齊桓公一樣挾持秦王政,即便不成也可以殺死他,這樣群龍無首的秦國很快就會分崩離析,那麼燕國之危可解。

    荊軻思考半天,表示難以擔此重任。

    其實,荊軻有難言之隱,無法向太子丹言明。

    1)荊軻自從遇到蓋聶和魯勾踐,早就知道自己才疏學淺、劍術平平。

    2)荊軻向來知難而退,不會置自己於任何風險之中。

    3)秦王政是天下最兇狠的王,天下諸侯都不敢仰視他,何況是一介布衣?

    雖然荊軻知道拒絕太子丹也是死路一條,因為他像田光一樣也知道了國家機密,但是比起刺殺秦王政來,總還有一線生機。為了生存,他必須說出心中所求。

    但是,太子丹對著荊軻這樣的平民叩頭不止,堅決要求荊軻接受自己的請求。為何?太子丹以為荊軻是田光口中的可以託付使命的大俠,所以,荊軻又讓他看到了燕國的一絲生機。

    荊軻看著太子丹如此執著,知道自己已別無選擇,只能硬著頭皮接下任務。

    太子丹便賜荊軻上卿之位,美女佳餚,奇珍異寶,好生伺候著荊軻。

    02 樊於期的首級荊軻曰:“微太子言,臣原謁之。今行而毋信,則秦未可親也。夫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奉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曰:“樊將軍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原足下更慮之!”

    秦國已經蕩平趙國,抵達燕國南部邊界。太子丹心急如焚,便請求荊軻立刻動身前往秦國。荊軻提出,要想接近秦王政,就必須獻上樊於期的腦袋,因為樊於期是秦國的叛徒,也是秦王政最恨的人,只有這樣秦王政才能相信燕國的誠意。

    可是太子丹不忍心殺掉樊於期,為此兩人意見相左。

    那我們可以試想一下荊軻此時的心情:我一個路人,莫名其妙就要扛起刺殺秦王保衛燕國的使命,而且幾乎是九死一生,當然要努力為自己搏一把,你太子丹倒好,為了庇護一個秦國的叛徒,將整個燕國架在火上烤,既不關心我的生死,也不考慮成功的機率。

    所以,荊軻才不顧忌太子丹的想法,直接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樊於期。樊於期倒是深明大義,立刻引劍自刎。

    事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太子丹也只能接受。

    03 催促荊軻儘早出發

    樊於期的首級、地圖、劇毒匕首已經全部到位,而秦軍就駐紮在易水對岸的不遠處,太子丹憂心忡忡,希望荊軻馬上出發刺殺秦王政,這樣自己的心願就了了。於是,太子丹又給荊軻配了個小助手秦舞陽,燕國第一勇士,也是名將秦開之後。

    可是,荊軻遲遲未動,聲稱等人。太子丹等的是心急如焚,寢食難安,懷疑荊軻改變主意,故意拖延時間,一氣之下便提出讓秦舞陽先行。

    荊軻也怒了,回敬一句:“太子只顧著催我們出發,有想過我們要完成使命並且活著回來嗎?秦舞陽只是個沒出息的小子,難當重任!秦國是天下公認的虎狼之師,難度有多大不言而喻,我需要另一位朋友的幫助,這樣就會增加成功的機率。既然太子現在認為我在故意拖延,那就請訣別吧!”

    然後荊軻就在悲壯的“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歌聲中,頭也不回地出發了。

    其實平心而論,太子丹的懷疑也很有道理。

    1)如果再等下去,秦國開始進攻燕國,那麼荊軻就不必去行刺秦王了。所以,荊軻一定要趕在秦國發動進攻之前動手。那麼,誰能保證荊軻不是在等這一天的到來呢?生死存亡之際,誰會輕言放棄?

    而且荊軻的個性本來就比較膽小,連蓋聶、魯勾踐的一個眼神、幾句呵斥都受不了,如何敢坦然面對天下最恐怖的秦王政?

    2)荊軻說是在等朋友,可這朋友如果來自中原,可在中原相聚再共赴秦宮。荊軻從衛國出發,經過榆次、邯鄲,然後就是燕國,所以其他偏遠地方,荊軻都沒去過,哪來什麼朋友?

    所以,太子丹認為荊軻以等人為藉口,想等到秦、燕開戰,那時刺殺計劃將徹底落空。

    結語:

    荊軻,一位資質平平的劍客,本以為在燕國找到了一方熱土,可以過上安逸平靜的生活,奈何命運造化,陰差陽錯他又被田光推薦給太子丹,別無選擇地肩負起刺殺秦王挽救燕國的沉重使命。他也想效仿曹沫挾持秦王而得土地,最後終因劍術不精而血濺秦宮。

    太子丹一心想置秦王政於死地,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以致於病急亂投醫,在沒有了解荊軻真實水平的情況下,就貿然委以重任,結果是害人害己,觸怒秦王政,提前北下伐燕,不但害了荊軻,自己也身首異處,還連累燕國提早被攻打,這就是一念執著的代價啊!

  • 4 # 九州太史令

    荊軻與太子丹的關係,一直都很微妙。太子丹高估了荊軻,荊軻也高估了自己。太子丹花費重金,讓荊軻享盡富貴,就是想讓他去賣命,而荊軻的初衷絕不在此。

    1、效力問題上,一開始就沒在一個頻道

    荊軻與太子丹,從見面時的初衷上就產生了第一個分歧:荊軻是來求官的,太子丹是來找刺客的。

    荊軻從一出場就曾經向自己的國君(衛國國君)自薦過,“以術說衛元君,衛元君不用”。

    荊軻後來經歷了很多的失意和悲慘,在街頭跟狗屠和高漸離,一邊喝酒一邊唱,然後一起哭。

    後來,田光將荊軻推薦給了太子丹。太子丹認為荊軻是個人才,很賞識他。

    當他對荊軻講了之後,荊軻一再推辭,說自己愚鈍,不能勝任。

    太子丹不顧身份,跪地叩頭,痛哭流涕地求荊軻,再加上知己田光已經為保守刺秦秘密自刎而死。荊軻無奈之下,只得答應。

    2、樊於期的處置上,荊軻要殺,太子丹要留

    為了取得秦王的信任,以便能接近他,必須選一個信物,最好的就是秦叛將樊於期的人頭。

    荊軻與太子丹,在處理樊於期的問題上,產生了第二個分歧。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就對叛變投敵處罰得特別嚴。秦王嬴政特別痛恨叛變的秦人,尤其是像樊於期這樣的將領。

    刺秦計劃的第一步,就是取樊於期人頭,只有這樣,才能獲取秦王的第一步信任。

    太子丹不忍心殺樊於期,認為這樣不仁義,而且這樣的將領,也許日後還有用。於是,荊軻私下去見了樊於期,對他講了刺秦的來由,樊於期聽後覺得可行,就自刎而死了。

    這裡有個很大的疑點,刺秦還沒開始行動,成功的機率也不高,樊於期太過於輕信地自殺,實在有些牽強。所以,有的小說和影視劇上,說的是荊軻殺了樊於期。

    3、副手的選擇上,荊軻要等人,太子丹首選秦舞陽

    樊於期人頭、督亢地圖、徐夫人匕首,刺秦的硬體都已經準備好,只差一個副手了。

    在副手問題上,荊軻與太子丹發生了第三個分歧。

    荊軻遲遲不動身,在等一個人,至於等的是誰,永遠成了歷史未解之謎。據推測,應該是蓋聶的可能性很大。荊軻知道自己的劍術水平,他並沒有一擊必中的把握,也沒有能夠制服秦王的自信。

    然而他等的那個賓客遲遲不來,秦軍馬上就要渡過易水。太子丹坐不住了也等不及了,要派秦舞陽先入秦,荊軻大怒之下,不再等了,即可與秦舞陽入秦。

    易水送別之時,荊軻與太子丹終於沒有分歧了,他們心裡產生了高度的默契:那就是荊軻此行,必定有去無回。

    於是,大家提前給荊軻戴孝了。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荊軻實力和運氣都不行,再加上秦舞陽這個豬隊友,刺秦失敗。

    總而言之,荊軻刺秦,是一個無才無德的太子,加一個劍術疏淺的俠客,在缺乏默契的情況下,一起演出的一場鬧劇,竟然差一點改寫歷史。

    後人有一副對聯寫荊軻:

    督亢圖中不殺人,咸陽殿上空流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武器裝備的效能在實戰中很重要嗎?